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 ”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论文

发布时间:2019-11-07 09:26: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条件。因此,教师要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依托国培计划和网络研修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中学;专业发展

        “互联网+”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的战略计划中,打破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对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农村中学教师这个职业正经受着强有力的冲击。农村中学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信息的筛选,电子白板、一体教学机、互联网的接入,要求教师不断地提升专业水准。“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代教育提出:“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再是有一桶水,而是得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就要求教师一专多能,不断学习,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进取,才能与未来教育发展的时代接轨。那么,对于我们农村中学的教师,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探索最有效的途径。

一、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创客竞赛等提升基于技术的知识管理

        随着“普九”验收及“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互联网的接入,改变了农村教师仅靠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来传授知识的时代。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随其整个教学生涯的重要技能。网络学习空间、创客空间和移动终端,能够支撑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成果的展示和教学经验的系统化梳理及提炼,形成具有自己独有的教学资源库,形成伴随教师教学改进、提升和更新的知识库,提升教师对自己知识的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二、依托国培计划和网络研修平台,让教师个人的智慧对接群体智慧

        在中国,教师这个职业拥有数量庞大的群体,但具体到个人,作为农村地区的一线教师,由于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专业培训的缺失,往往缺乏与群体,尤其是与其中最优秀个体进行有效互动和协同的通道,难以便捷连接和充分共享教师群体智慧。但是依托于互联网,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很快地反映到相关的平台或者是讨论组中,不管身在何地,只要记住互联网,就可以快速地交流并解决问题;教师与教师之间,共同分享教学智慧和教学成果,促进了教师的个体发展。 不仅如此,在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互联网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往的教师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家长会的形式,现在通过互联网,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更方便,更有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多方面的动向和信息。

\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

        受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中学教师大多对网络不太熟悉,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克服网络“恐惧”心理,不仅要充分利用媒体、互联网等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更要广泛征求和听取学生意见,还要同同学科优秀的教师和专家进行学习交流、共同挖掘建构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教师才能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互联网+”教育新时代,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要求教师必须是教育事业终身的学习者,才能与时俱进,保持知识结构的鲜活。同时,“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又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新的渠道与方法。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出现,要求教师成为“专业化、科研型”教师,“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成长。

四、利用班班通、一师一优课等的录播式教学,实现有效的教学反思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张黑板写春秋”,黑板是教师最亲密的朋友,随着科技的进步,教育的发展,黑板变成了电子白板、交互式一体机。班班通、一师一优课等活动的开展,录播室的建立,使学校每位教师都有了基于自诊式的教学观察,如果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能完成1~2次录播教学观察,教师就能将自己的教学方式、专业技能进行反馈式的再现,进而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互联网+”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农村教师专业的发展与转变,不能一蹴而就,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满足了不同层次教育的需求,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生机。面对机遇和挑战,教师要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将互联网技术和教育有效融合,为教师专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

 
参考文献:

[1]霍礼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2]周红.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沈蕾.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初探[J].铜陵学院学报,20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7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