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就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班主任工作而言,班主任是广大教师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是集教育、教学、管理等多项职责于一身的特殊角色。近年来,班主任的专业地位不断得到肯定和提升,实际上,真正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形成专业素养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立足当代中学生发展诉求、班主任工作实际,从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对班主任专业素养进行探讨,以期提升班主任专业化认识、促进其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专业化,素养
教育事业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础,而国家教育靠学校,学校教育靠教师,其中,班主任又是广大教师队伍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班主任职责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角色的多样化,他们承担着学校工作中最复杂、繁重的任务,既具有挑战性,同时又充满创造性。
中学阶段是个人身心快速发展、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班主任的教育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体现了中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价值和巨大挑战。在实践中,有的班主任在学科教学方面首屈一指,然而在面对班主任工作时则显得专业知识缺乏、技能不足,尤其对于班级管理及学生思想引导感到无从下手,再加上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自己满怀工作热情却难以转化为实际效果。还有一些班主任或为自身其他需求,或是听从学校安排,迫不得已才担下这一工作,缺乏足够的工作热情和经验。以上种种因素都阻碍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因此,促进中学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升不但是一项理论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无论作为教育管理者,抑或是班主任自身,都要强化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意识,提升专业素养,以满足时代育人之需。
一、专业道德—专业素养的核心
对于教师队伍,尤其是班主任群体来说,由于其劳动的专业性与特殊性,教师道德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从工作内容看,班主任的专业职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帮助、引导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成长。其中,班主任自身所具有的道德素养是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内容。如果班主任道德品质欠缺,就不能担起德育职责,也丧失了班主任岗位专业劳动的能力。因此,作为班主任,强化自身道德品质是促进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专业道德作为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核心,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先进的教育理念
先进的教育理念,即班主任要基于对教育基本原理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对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具有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把握,进而形成理性的职业行为判断和选择。就宏观层面而言,班主任教育理念内涵丰富,具有较宽广的维度,如人才观、教学观、师生观、学生观、质量观等。新时代中学班主任要坚持立德树人,创新人才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因材施教,注重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也是他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之一。“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和学相结合,把学与用相结合,即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当前,新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班主任应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引导,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学做三者密不可分。
2.关爱学生
从道德层面来看,关爱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从工作层面来看,关爱学生是班主任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同时也是教育成功的奥秘。把握爱的艺术,能够有效消除师生心灵上的隔阂,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然而在实践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往往以分数、考评等参数为介质,浮于表层而忽视精神成长。班主任要真正做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必须强化精神关怀,这是班主任教育最根本的理念遵循,同时也是教育品质的重要体现。精神关怀内涵丰富,其中关心理解学生、尊重并信任学生是班主任进行精神关怀的基本体现,是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关心理解学生。这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更是一种道德学习。在关心与被关心中,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提升了关心品质,形成了关心性关系,进而在其他社会关系中学会彼此关心。同时,关心与理解密不可分,在关心中懂得理解、学会理解,班主任才会以爱心和耐心真正走进学生、读懂学生。其次,尊重并信任学生。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教育对象这一人的特殊性。班主任不能把学生看作被动接收的容器,而要尊重其人格,促进每一个个体独立、全面地发展。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人格尊严、基本权利,在此基础上信任学生,引导其发展,促使其主动挖掘自身力量,感受自我价值,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二、专业知识—专业素养的基础
对于教育者,学生可以接受他的严厉苛刻,可以原谅他的吹毛求疵,但决不会放任其不学无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征服学生的不二法宝,也是取得学生信任和崇拜的首要条件。班主任群体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指引者,自身要具备扎实的、层面丰富的专业性知识,这样才能取信于学生,做好班主任这一专业职责。
1.扎实的学科知识
除了班级管理者的身份,班主任首先是学科教育者,与其他任课教师一样担任班级具体的教学任务。然而也因为班主任这一特殊身份,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对班主任往往比对其他学科教师的期待和要求更高。因此,班主任专业知识的首要组成部分是扎实的学科知识。以渊博的学识、熟练的技能深入浅出地讲好每一节课,班主任威信也会在引人入胜的课堂效果中逐步提升,从而为班主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除了扎实的学科知识,作为学生的管理者,班主任还应不断拓展其知识的广度,提升知识的全面性。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路人,其榜样作用、人格形象、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行为效力,而广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化素养又是班主任人格形象、人格魅力的重要支撑。因此,班主任要想得到学生的信赖、赢得学生的爱戴,就要不断学习新知,拓展其兴趣爱好。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学生接受能力强、兴趣广泛,班主任要想不与学生话题断裂、思想脱钩,就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从而形成对学生的感召力。
3.丰富的专业知识
对于任课教师而言,扎实的学科知识加上一定的教学技巧,工作起来便游刃有余。然而班主任则不然,除了教书的本领,更要具备育人的能力。例如,为学生提供精神关怀、方向引导的班主任,首先要掌握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技巧。这不仅是一项沟通的艺术,更是一项教育艺术、一种教育智慧,需要班主任在教育理论基础上实践、反思、领悟。基于此,对于具有专业发展要求的特殊职位,班主任要系统地掌握教育理论、班主任知识、德育知识等相关原理,形成专业的知识体系,并能灵活用于指导工作。
三、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关键
笔者在实践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班主任在工作中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发现,在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中学生求新求异、情感丰富且敏感脆弱,而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却出现滞后性,不能很好地、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问题。基于新时代新特点,班主任不但要有扎实的、广博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善于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和提升工作技巧,锻炼形成专业的技能。
1.对学生的认知能力
班主任工作中所面对的客体是鲜活的学生群体,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善于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运用恰当的方法了解学生,掌握学情。班主任对学生的认知掌握要具有维度和深度,不仅要掌握其日常表现、学习状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把握其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此外,班主任还应具备准确的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善于通过典型问题强化学生引导、进行正确疏导。对学生全面、深度的认知是班主任工作有的放矢、做好班级管理、正确进行思想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2.班级组织、管理能力
班级是班主任进行教育活动的主阵地,良好的班集体能够形成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帮助学生培养集体主义思想、树立良好品德、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深刻塑造学生个性和品质、提升智力和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环境保障。但是,良好的班集体不会自动形成,有赖于班主任的辛勤培育和正确管理,这也是班主任专业化能力的重要体现。首先,有效的班级组织和管理首先需要班主任制定明确的班级目标,围绕学生发展需求,通过长短期目标调动班集体的积极性;其次,班级组织管理和氛围营造中要体现民主和科学原则,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和谐、上进的集体中得到个性尊重和个性发展;最后,班主任还要具备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的能力,尊重差异、指标多元,客观全面看待每一位学生,激发其潜能、促进其发展。
3.教育科研能力
在大多数班主任看来,这一工作既琐碎又耗神耗力,俨然如体力杂工。这一感受恰恰暴露出这些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缺乏专业认识和探索能力。班主任肩负育人的重要职责,其工作具有专业性,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可循。在工作实践中,班主任不能把班级仅仅视为工作平台,更应把其看作专业发展的科研基地,在工作中思考、探索、创新,进行规律认识和把握,变“体力型”工作为“智慧型”工作。强化教育科研能力,班主任才能保持智慧的心态,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领悟和收获,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当前工作,而且还能形成专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四、结语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及时代发展,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其要求越来越高。伴随班主任职责的复杂性及重要性,呼唤工作者更高的专业性,这就要求班主任全面提升自身素养以适应新的岗位形势。班主任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其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不仅需要人格力量的支撑,还需要教育智慧的加持;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引领,还需要专业能力的辅助。因此,当代班主任应从各方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化发展,满足工作之需、时代之需、育人之需。
参考文献
[1]王玲.中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及学校管理促进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
[2]杨连山.增强岗位意识是实现班主任专业化的当务之急[J].天津教育,2009(11):35-36.
[3]黄正平.班主任专业化:应然取向和现实诉求:解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J].人民教育,2006(19):19-21.
[4]查银环.浅谈班主任管理素养提升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9(36):80-81.
[5]任国平.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怀者:“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综述[J].人民教育,2007(11):17-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