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绘本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的教学素材与低年级语文课程中的写话教学高度适配,对写话教学质量的改进具有一定帮助。为提高绘本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应用效率,保障二者的有效结合,本文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对写话教学中绘本的不同用法进行讨论,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写话教学;绘本
在语文课程中,写话是写作的基础,也是锻炼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有效方式。然而,写话教学与写作教学正面临着同样的窘境,即学生参与热情不高、练习时语言匮乏与练习结果逻辑不畅等。
绘本是一类以图片为主的阅读资源,拥有精美的画面,搭配简洁明了的文字,生动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故事,受到小学生的广泛欢迎。绘本因其生动性与趣味性展现出独特的教育优势,将其用于日常练习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灵感,促使学生创作出内容合理、言之有物的语句。因此,语文教师应着力推进写话教学与绘本的融合,将写作训练的地基打好。
一、融合绘本情境,激发表达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在写话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表达能力提高的规律,利用适宜的手段开展相应练习,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考虑到小学生大多好奇心旺盛但注意力不易集中,语文教师在写话教学中应尽量挑选趣味性较强的绘本,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产生有关“为什么”与“后来发生了什么”的思考,在好奇心的影响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德国作家安妮·默勒的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搭建情境,通过释放情境的吸引力激活学生的表达欲,使其乐于参与写话练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讲述了几名植物妈妈送孩子离家的方法,而《一粒种子的旅行》则介绍了种子的传播方式,二者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于是,在写话练习中,教师借助《一粒种子的旅行》中的画面内容搭建情境,结合多种类型的视听教育资源,让学生走入大自然的怀抱,了解生活中常被忽视的事物。搭建情境时,教师可以以“种子发芽成幼苗”的过程作为切入点,根据绘本中的手绘图片,播放摄影机拍摄下的种子发芽过程,让学生借此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随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的画面与文字,以“你最喜欢种子旅行的哪个环节”“种子发芽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粒种子最后会长成什么模样”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表达欲。趁着学生表达欲旺盛的时机,教师要求学生以“一句话回答”的形式完成写话练习,并于小组内交换修改。
二、融合绘本角色,体会表达情感
适合低年级小学生阅读的绘本大多数拥有精美的画面与凝练的语言,其中的图画与文字能够相互补充说明,使阅读的门槛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由于绘本中的文字总量较低,每一处语句都是经过字斟句酌才确定下来,经得起反复推敲,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写话范例。然而,小学生的文字阅读经验较少,在分析绘本语言时很难抓住关键内容,无法充分体会其中的情感,在阅读向写话的转化中遇到较大阻碍。因此,在利用绘本开展写话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关注绘本角色身上发生的故事,以角色扮演等形式促使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绘本阅读,深入地探寻角色性格与故事逻辑,从而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为后续的写话练习积累语素。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井底之蛙》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利用生动的表演,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继而对其中的语言组织技巧形成深刻印象。《坐井观天》《井底之蛙》是根据同一则寓言故事改编而来,前者侧重于文字,后者侧重于画面,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蛙与小鸟两个角色。在朗读课文与阅读绘本之后,学生两两一组进行角色扮演,以课文中的对话作为台词,以绘本中青蛙与小鸟的神态动作作为模仿对象,完成一次有感情的表演活动。表演结束后,扮演青蛙与小鸟的学生分别发表个人对故事的看法,从所扮演的角色出发,用一句话记录感想,完成写话练习。通过先扮演角色再分享感受的方式,学生能够带着浓烈的情感思考语句内容,言之有物地表达想法,有利于学生养成以语言文字记录真实情感的习惯。
三、融合绘本语言,展开仿写练习
由读到写的转化过程较为复杂,低年级小学生即使在绘本内容的刺激下产生了表达欲,也很难快速写出准确、优美的语句。因而,绘本在写话教学中的融合,除了要发挥兴趣引导与情感体验的作用,还要作为学生仿写的对象,为其提供优质的写话参考。绘本语言不仅简洁生动,而且蕴含一定语言规律,其中的大部分语句都可以作为仿写的好素材,若是能够善加利用其中的好词佳句,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话质量。因此,仿写应作为绘本与写话教学融合的重要方向,教师可以筛选出绘本中结构严谨、用词准确的语句,带领学生以仿写的方式实现由读到写的转化。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教学中,教师可融合绘本《最美的科普:花的四季》,挑选出绘本中值得仿写的语句,带领学生先分析再仿写,以较强的技巧完成写话练习。《开满鲜花的小路》讲述了种子无意间洒落在小路上,使得小路开满鲜花的故事,而绘本则使用优美的文字与精致的画面介绍了多种美丽的花朵。在融合绘本时,语文教师可以用“猜一猜,小路上都有什么鲜花”的问题作为引子,鼓励学生从绘本中挑选喜欢的花朵种类进行阅读,并分析其中好词佳句的写法,如在分析“虽然天气还是冷冷的,但是藏红花已经等不及了,从黑暗的地底下冒出来”时,先点出拟人的修辞手法,再去分析语言上的精妙之处。针对上述句子,教师让学生思考“怎么用肢体动作表现天气寒冷”,待学生做出“打颤”“搓手”“呵气”等动作时,再引导其联想“这些都是人的动作,会有类似的动作吗”等问题,并播放“藏红花从泥土里钻出来”的影像资料。观看视频后,学生发现,原来藏红花看起来也有些“颤颤巍巍”,而幼苗被风吹动时,仿佛是被冷风吹得走不稳的行人一样东摇西摆。通过对比,学生大致了解拟人修辞手法中将物比作人的合理之处,以及这种表达方式的生动性。随后,教师要求学生仿写上述语句,同样以拟人的手法刻画植物,做到逻辑合理,用词准确。
四、融合绘本话题,开展扩写练习
为了适配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绘本将大量信息置于画面中,使学生以图文结合的方式理解故事脉络与内涵道理。而视觉信息的传达规律与文字信息大不相同,通常留有较广的想象空间。由于这种想象空间的存在,学生在阅读绘本时,必然会产生个性化的感受,写话教学可以基于学生的不同感受开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解放孩子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在写话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将想象空间中的画面记录下来,以文字叙述的方式扩写绘本,使用优美的语句补充故事细节,能够有效培养其耐心观察的习惯,使其更加准确地找到写话的切入点。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合日本作家五味太郎的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要求学生细心观察画面内容,结合故事的发展补充场景描写或人物对话的语句,完成写话练习。《动物王国开大会》是一篇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绘本同样采用童话的风格讲述了牙医与鳄鱼之间的“心理较量”,二者在讲故事之余,都揭示了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明确了“清楚表达”的重要性。在绘本中,两名主角的对话包含许多没有直接说出口的“潜台词”,需要学生代入故事中自主体会。于是,在写话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扩写对话作为练习,引导学生解读医生与鳄鱼的神态、动作,将对话中的未尽之意写出来。此外,教师要将医生与鳄鱼沟通的目的讲述出来,即二人互相表达善意后,各自抛弃恐惧心理,能够更好地完成治疗。理解这一点后,学生可能从鳄鱼角度写出“我虽然有锋利的牙齿,但不会伤害你,请你帮我把牙齿治好”,或是从医生角度写出“不要怕,治疗结束后,牙齿就不会疼了”等对话,将想象中医生与鳄鱼愉快相处的画面描述出来。通过扩写台词的方式,学生站在绘本角色的角度完成写话练习,同时也在对话描写中积累了人际沟通的经验。
五、融合绘本内涵,开展续写练习
横向对比流行于低年级小学生之间的绘本,教师不难发现部分绘本在设计结尾时采用了开放式结局,给读者留下意犹未尽之感。因此,在融合绘本与写话教学时,教师可以基于绘本故事的内涵开展续写训练,带领学生分析绘本故事的结构与情节,以合理的语句补充结尾。
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合同名绘本,先带领学生细致地分析绘本故事的来龙去脉,再选择合适的角度续写结局,使学生写出逻辑通畅的语句。在绘本故事里,小马不知道水的深浅,不敢过河,在询问了他人的意见后,最终鼓起勇气自己尝试,顺利地过了河。这则寓言故事生动地讲述了“实践”的重要性,而过了河的小马,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怎样面对未知的事物呢?语文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想象“小马在经过灌木丛生的树林,不知道能不能跨过眼前的藤蔓”的场景,在写话练习中续写故事,证明小马已经领悟了过河时的道理。于是,学生可能写出“小马站在藤蔓前,轻轻跳了一下,发现自己能跳得比藤蔓高”等语句,得到合理的练习成果。这样一来,学生在写话时使用的思路与绘本故事高度契合,创作出的内容自然也就能够符合绘本的逻辑,与绘本故事形成良好的衔接,达到续写效果。
六、结语
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融合绘本,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语言组织能力的提升,是学生产生写话兴趣、获取写话素材与体验写话情境的有效方式,为提升写话教学的效率创造良好的契机。为了充分利用绘本的教学促进功能,语文教师应尽量设计多样的写话教学流程,将仿写、扩写与续写等基础的训练内容与趣味十足的绘本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品读绘本并完成相应的写话练习,将写话转变为学生主动表达的舞台。
参考文献
[1]陆艳芳.依托绘本点亮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J].小学生(下旬刊),2022(10):85-87.
[2]陈瑞林.绘本:小学语文高质量教学的实践路径[J].基础教育论坛,2022(24):44-45.
[3]刘颖.“三步”迁移走出写话困境—以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科普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为例[J].天津教育,2022(24):150-152.
[4]杨梅.小学语文低段写话与中段写作的衔接[J].江西教育,2022(24):43-44.
[5]蒙海莎.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写话教学创新设计[J].广西教育,2022(19):70-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创建的旨在改进中...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