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10 16:12: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落实旅游经济学课程的立德树人任务,文章首先分析了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特征,然后阐述了旅 游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接着对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最后提出了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

  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 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发挥 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 领[1]。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 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 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 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 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2]。课程思政 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知识 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教学创新实践 。推进课程思政建 设,就是通过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 中,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育人,全 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 素养[3 -4] 。
\

  作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旅游经济 学课程是一 门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 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 科课程,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交叉性等特点。旅游经 济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主要研究旅游经 济活动运行的各个主要环节及其相互关系,包括旅游 经济的形成、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产品的供给与需 求、旅游市场及其开拓、旅游消费及其合理化、旅游价 格及其策略、旅游收入分配、旅游投资与决策、旅游企 业与经营、旅游经济效益及发展等内容,旨在帮助学 生尝试用经济学的视角理解旅游活动的经济属性及 其基本规律[5] 。旅游经济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 治教育资源,将课程中的专业知识同世情国情党情民 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教 育、职业精神和规范等内容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关注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三 观,提高学术素养和职业责任感[6-7]。下面,笔者拟对旅 游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加以思考,即在遵循专业培养 要求、课程思政理念的基础上,根据旅游经济学课程 特征,明晰其思政教学目标,挖掘该课程蕴含的思政 元素,并探究其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以便为相关课程 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一、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特征

  专业课程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蕴含着鲜 明的价值引导,是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8-9]。 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价值观念引领性。“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 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高校学生处于提 升专业本领的重要阶段,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课程思 政的提出实现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 同行,使思政教育贯穿学生成长的每一步,润物无声 地实现育人功能 。通过基于专业知识进行价值观念的 良性引导,能够给学生以理论滋养、思想引导、人生启 迪和精神力量,从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 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第二,课程内容融合性 。课程思政旨在将价值理 念的引导贯穿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过程,根据教学 内容和课程特点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贯穿 教学过程是课程思政的重要环节 。旅游经济学课程 思政教学致力于使学生构建起旅游经济学的知识体 系,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这 就需要将专业课程涉及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各个 环节,使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如同盐溶于水、春风化雨[10]。

  第三,授课教师主导性 。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的 实现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结合专 业培养需求、课程内容和思政教学目标更新教学理念, 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效果评价等进行优化和创新。 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充分 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思想特点和现实需求,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内容建设,通过寓情于理、情 理交融的方式让思政元素更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和 吸引力。

  二、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通过旅游经济学课程的 学习,一方面可以充分理解并掌握有关旅游经济学的 基本常识,理解生活中的旅游经济现象,另一方面通 过参与实践教学可以充分了解旅游经济产业的理论、 实践需求,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结合课程思政 建设的要求,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的目标如下:通过 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元素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 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增强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高学生 的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和专业自信,将学生 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

  三、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旅游经济活动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点使其具有 的思政元素也更为丰富。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要 求、知识特征及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旅游经济学课程 思政元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①政治认同 。旅 游经济学课程中引申出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成就、旅游 基础设施服务等相关事例,可以让学生从旅游经济发 展的角度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 同和自信。②价值观念。结合旅游经济活动、旅游产品 开发、旅游价格等内容,以红色旅游资源、生态旅游产 品、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等为载体,将爱国精神、可持续 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课程教学中,可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激励学生立志奋斗、求 真求实,培育学生家国精神和人文情怀。③科学素养。 将旅游产品供需平衡、旅游产品互补和互代关系的转 化等内容与辩证唯物主义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 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理解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辩证唯物主义及其延伸的求真 务实、志存高远、开拓实践、创新进取的精神内化为精 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④行业自信。结合课程知识 介绍旅游经济活动的形成发展、行业趋势、人才需求 等内容,增加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认同感,使之建 立起作为旅游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田里主编的《旅游经济学 (第四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对各章节中的思政元素进行 挖掘,具体内容如表 1 所示。
\
\

  四、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 一)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高校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力军,其综合素质直 接影响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对于旅游经济学课程思 政建设来说,授课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采用 多元化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贯穿专业课程教学的全 过程,实现价值引领和专业教育的融合统一 。具体而 言,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①育人先育己, 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坚 定的理想信念;②在课程教学中要增强课程思政建设 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找好专业知识和思政要素的融合 点,寻找最能引起学生共鸣、最能产生育人效果的方 式;③积极参与经验交流、教学观摩 、教学培训等活 动,提升自身的育德意识、育德能力,从而增强课堂感 染力。

  (二)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旅游经济学课程介绍了大量理论基础知识,传统 课堂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有限, 无法实现现阶段多样化的专业学习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①讲授法 。在讲授知识 要点的同时,注重突破传统的以说教为主的沟通形 式,通过归纳、推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规 律,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②案例教学法。结合课程主 题选取与旅游经济紧密相关的人物、事迹、社会热点、 发展成就等案例,启发学生对旅游经济学相关知识的 思考,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价值观念、科学素养和专 业自信 。③任务型教学法 。设置资料查找、数据收集、 视频观看、文献阅读、习题练习等任务,以参与、体验、 互动、交流、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思”。
\

  (三)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教学方式成为深 入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举措[11] 。 因此,旅游经济学课 程教师要结合线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在多元化、 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多方位、多渠道的课程思 政教学。①课前,通过雨课堂、课程 QQ/微信群等教学 平台布置预习任务,分享相关学习资料,打破课程思 政教育的时空限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②线 下教学中,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旅游故事,灵 活使用雨课堂的弹幕、投稿、习题等功能,增强课堂 的互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③利用大数据对学 生阅读文献、网络浏览、答题准确率、师生互动等情 况进行追踪调查,实现课程评价体系的立体多元化。

  五、结语

  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具有价值观念引领性 、课 程内容融合性和授课教师主导性的特征 。将课程专 业知识与政治认同、价值观念、科学素养和专业自信 等思政元素融合,有利于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提升教师 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方 法、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手段,以此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从而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2-10-13].http://www.gov.cn/ xinwen/2017-02/27/content_5182502.htm.
  [2]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 OL].(2020-05-28)[2022-10-13].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 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何良伟,靳玉军.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向[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98-104.
  [4] 韩小雅,张广 . 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完善路径[J].西部素质教 育,2020.6(5):28-29.
  [5] 尹鹏,曹艳英,李凤霞.新时代背景下旅游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 革探索[J].高教学刊,2022.8(15):143-146.
  [6] 陈雅.高校旅游经济学课程开设及教学改革的探讨[J].西部旅游, 2020(9):62-64.
  [7] 罗明凡.深挖思政元素 实现三全育人的“旅游经济学”教学研究[J]. 营销界,2020(38):79-80.
  [8] 李红霞,邓文钱,滕培圣,等.高校课程思政:共识、设计与实践[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1-12.
  [9] 闵冬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 会科学学报,2022.40(1):243-245.
  [10] 冯刚.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把握新时代思政课建设规律[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30-51.
  [11] 吴轲威,黄军伟.技术赋能线上课程精准思政:满意度及实效性 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22(5):37-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68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