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夯实师德研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09 10:56: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是学校管理工作者需要重点考虑的对象,尤其是要能结合教师成长理论,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要求,结合本校教育资源来开展校本研训,实现本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本论文主要以学校管理者的视角,来深入阐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该如何立足校本研训,科学制定制度、对策,开展一系列科学有益活动,来提高本校教师整体素质,推动教育现代化有力发展。

  [关键词]校本研训;教师发展;有效对策

  教育是一项需要随着时代发展持续更新发展的艰苦事业,也是为国家未来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小学作为基础阶段肩负的使命更是十分艰巨的。根据江苏省昆山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师发展规划,我校面对挑战积极行动,从成立工作专班,到制定相关制度,再到理论创新,最后到有效推动,我校不仅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师德研训机制,还能在有序中实现突破,在按部就班中实现创新。尤其是校本研训理论的实践运用,推动了我校全体教师敢于剖析自身不足,勤于学习先进经验,乐于开展专项学习,实现了全体师生专业素质的有力提升。下面,我就结合我校的校本研训活动实践过程,谈一谈自己的所思所悟。

  一、借助校本研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一)以专业知识研训来培养教师知性美

  专业知识既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础条件,也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关键媒介。根据相关文件制度,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通识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而这些专业知识的深入研训,可以让教师在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过程中更加科学,会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尤其是能科学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实现更高质量的学科教学和学生教育。正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尤其是教师之间在专业知识研训过程中的相互学习,让教师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知性美,认识到知性美的价值。作为学校的管理层,要组织好教师加强自主学习和集中研讨。但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集中研讨,都要强调校本研训的重要性,学校通过制度要求学校相关科室编排好教师专业知识提升方案,组织相关的研训活动。如学校德育处要组织教师集中研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不仅能理解“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十六个字的意思,更能感受到这些要求对于自己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在整个活动中既要关注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研训,又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感受专业知识的内涵与价值,才能找到散发自己知性美的路径与方法。

  (二)以专业技能研训来培养教师理性美

  如果说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开展课堂教学和学生教育的基础,那么专业技能就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实现高质量学科教学和高水平学生教育的支撑,是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关键。为此,需要引导教师加强对专业技能的研训,能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懂得关爱学生,能用心教书,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成效。教师要能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理性分析问题、实施科学教育,要少一些武断的评价,多一些理性的关怀,这样就能通过理性的分析来纠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偏差。通过教师的理性育人,对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集中体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集中研训的形式,鼓励教师以校本为基础,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加强研究和进修。如本校对青年教师的重要要求是具有理性美,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能避免年轻人的冲动,学会倾听、懂得关爱。为此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制定了《个人发展规划》,引导青年教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书育人追求结合起来,制订科学的教书育人计划,确定未来三年自己的成长目标。然后常态化开展集中研训,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比较、相互督促,实现了青年教师理性教育理念的建立健全,发散出充满魅力的理性美。

夯实师德研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论文

  (三)以专业品质研训来培养教师德行美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教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和成长的目标,所以需要教师具有非常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良好的品德修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楷模,让教师身上散发出的德行美成为吸引学生争先学习和成长的“聚光源”。为此,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品德修养的教育,尤其是能通过专业品质的研训,让教师不仅知道师德的内涵,而且能从同伴的身上懂得如何践行,明白如何体现出自己良好的德行美。学校为了落实德育研训的要求,可以经常性组织德育教育活动,如组织教师“共读一本书”,通过集中阅读、集中研讨,并且能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撰写读书心得,这样的研训过程不仅有趣,而且教师能从书本中获取更多的师德知识,能在日常教学和育人过程中积极付诸行动。

  二、小学开展研训活动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举措

  (一)明确研训理念,确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在教育新时期,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制定了与教师专业发展有关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一些新理念、新思想也在影响着教师的成长。为此学校在通过研训的形式来促进教师成长的时候,要将这些新要求、新思想融入到学校的研训计划中,明确每个人、每项活动的研训理念。根据最新的研训理念,整个教师成长发展要以师德为基础,所以要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研训的根本内容和关键目标,要将这一言行理念贯穿到学校关于教师管理工作的始终。其次,研训要立足于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这也是教师教好书、育好人的关键要求,学校要开展专门的研训活动,通过集体学习研讨的形式去引导教师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媒介。最后,研训要关注于教师高尚的职业信仰,俗话说“教师是一份良心工作”,这充分体现了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信仰,能以教书为荣,以育人为傲,能潜心研究、能感受到教书育人的快乐,能体会到这一份工作的价值。

  例如,我们学校将研训理念明确为“建设一支具备先进教育理念、精通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实践与创新能力、充满生机与活力、师德高尚、敬业爱生、德才兼备、结构合理,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在组织教师参加研训活动之前,会制订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所坚持的教育理念,所需要实现的活动目标。如每年我们都会开展一次“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要求每个年级的每一门学科教研组作为参赛单元,通过集体研训查阅师德师风建设资料,交流师德师风的内涵,关键是能积极践行学习到的内容,然后付诸行动。通过融入新的研训理念,可以保证演讲稿内涵深远、实践性强,既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也能实现教师师德师风的有效提升。而且这种研训理念非常先进,是高水平教师队伍打造的关键,在具体的研训活动中能得到教师支持。

  为此,学校在教师研训过程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支撑,以建立为学校与学生服务的学习型组织、培养造就学习型教师为目标,以课程与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为对象,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

  (二)发挥榜样作用,传承优秀技艺

  利用校本研训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发力点是发挥好本校教育力量的作用,尤其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优势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师资源。要推动其他教师多学习、多研判,找准自己的薄弱点,也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习、去进步。我校办学多年,有一群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优秀老教师,其中有多年执教经验的优秀教师作为中坚力量,他们有了深厚的教学经验;有一群怀揣梦想踏实肯干的青年教师,他们充满活力和朝气,并且对信息化教学方式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他们都是值得所有教师学习的榜样,而榜样就像一面旗帜,能够指引人们前进方向;榜样就是一只号角,能够激励人们不断追求;榜样就是一面镜子,能够映照出差距和不足。所以在日常学校管理工作中,领导班子坚持树立正面典型,让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凸显,这样不仅是对辛勤奉献的优秀教师的一种肯定和赞扬,也能带给其他教师更多、更深的感触,为他们的学习与进步指引更加明确的方向,也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与进步的动力。

  我们学校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叫贤真讲坛,主要作用是传播正能量,营造出一个开放、包容、进取、奋斗、奉献的教学环境,是广大师生宣传的主阵地。为了利用好这个平台在校本研训中的作用,我们又开创了子品牌,叫“传承与担当”。传承指的是将我校优秀教育典型、教育案例、教育事迹一代代传承下去,让历代榜样的光辉持续照耀和引导新生代教师,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先辈崇高素质,而担当是传承的最直接结果,通过传承来实现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担当,最终完成对党和人民的担当,从而不断优化和提高师资团队的师德水平。在活动中,我们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发现自己身边的,或者听说过的我校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并且每半个月组织教师开展一次宣讲活动。这个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前已经成为我校校本研训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

  (三)开展精准帮扶,实现齐头并进

  每个学校都有“后进”教师,或者因为能力有限,或者因为经验不足,这点主要体现在新教师身上。为此,我校重点关注这一问题,将高质高效提高新教师工作能力作为校本研训的主要发力点。通过开展精准帮扶的方式,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工作素养。其中听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学校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听课活动,来实现新教师和高能力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听课的形式不仅仅是新教师听高能力教师的课,也要积极开展高能力教师听新教师的课。客观来讲,人自我纠错的能力是较为有限的,为了能够高质高效地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让高能力教师细致听完新教师的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听课过程和后续评价工作中,可以及时为新教师指出一些他们难以发现的不足,并结合高能力教师的经验提出具体的应对之策,通过这种“手把手”的帮扶,帮助新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教育素质的及时、高效提升。

  我们学校最近几年陆续招录了一大批年轻的教师,他们飒爽英姿、带着青春的气息来到了我们这所百年老校,活力的到来,让我们石小不断地前进,他们将积极阳光富有正能量的传递分享给身边人,他们的虚心好学感染了身边的前辈们,震撼了前辈们。但新人的成长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为了实现前辈们对新教师教育素质的帮扶作用,我校组织开展了一次以“成长”为主题的“精准帮扶”活动,主要内容是将最近五年新招录的教师分为五个小组,开展自我剖析演讲比赛,由前辈们当评委,演讲主要内容包括回顾成长历程并取长补短,结合本身的发展现况并总结改进,展望未来并不断成长。同时也持续开展了一系列新老教师相互听课的活动,通过这些形式的校本研训,让所有年轻教师都能得到一次自我剖析、自加压力、自寻动力的机会。

夯实师德研训,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论文

  (四)合作教学过程,打破成长壁垒

  每个学科的教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都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教学计划制订、教学过程推进等具体学科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都能有适合自己和学科的一套方式方法,所以,学校管理层要推动所有教师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特点,同时也倒逼所有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本领。校本研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师要喜欢追问“为什么”和“怎么样”,要不懈追求自身教学行为的合理性,要取众家之长。因此,学校就这一目标要坚持不定期地开展教育沙龙活动。教学沙龙在实质上是问题情境下的高层次学习,是教师之间相互探究、相互交流、相互进步的主要阵地。

  我校作为纪念昆山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卫泾而创设的一所百年老校,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打造了“状元文化”这一品牌,其中的“状元学院”已经成为我市颇具影响力的一个传统文化教育阵地。在“状元学院”中我们开设了丰富多彩、内容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项目,如卫泾民乐、元文科学、希周书画等。每一项目我们都配备了专业的教师,这些教师对于不同教育项目都能形成一套科学有力的措施。为此,我校积极开展教学沙龙,引导这些教师在教学沙龙活动中去一起备课、一起计划、一起落实,实现互通有无、同频共振。

  综上所述,校本研训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将教师的学习作为其成长的关键力量。以此在实现教育目的的同时,也能有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作为学校管理层应该以更高的高度、更广的视角来丰富校本研训的内涵与外延。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需要明确研训理念,确定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发挥榜样作用,传承优秀技艺,开展精准帮扶,实现齐头并进,合作教学过程,打破成长壁垒。尤其是要结合本校各种资源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推进活动,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有力,教师队伍建设的高效、高质,教育事业发展得科学、有序。

  参考文献:

  [1]胡秀威,王河江.澳大利亚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01):30-31+41.

  [2]吴胜辉.校本研训与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陈好.小学校本研训研究:还原、对话、体验[D].长沙:湖南大学,20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66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