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提升幼儿园教师观察与反思能力——基于《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30 14:09: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2022 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该评估指南用 5 个维度、15 项关键指标和 48 个考查要点将新时代 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要求具象化。其中在“教师队伍”这个维度的“专业发展”指标中,提出要“注重激发教师积极主 动反思,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增强教师专业自信”。那么如何通过提升幼儿园教师观察与反思的能力进一步助推教师的专业发展, 就成为当前幼儿园办学值得思考的问题。

  基于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 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 的实践和学习,笔者结合所在幼儿园 申报的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 划 2020 年度课题—— “提升城市幼儿 园教师观察与反思能力的行动研究”, 并聚焦《评估指南》中关于“专业发 展”的要点进行初探。下面就从如何 夯实教师观察与反思能力的理论素养、 如何扩大教师观察与反思能力的眼界 视域、如何助推教师观察与反思能力 的蜕变成长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结合专业引领,夯实教师观 察与反思能力的理论素养

  为什么要进行观察反思?观察反 思什么?怎样进行观察反思?这几个 看似老生常谈的话题想要真正回答 好,需要教师沉下心来夯实自己的理 论基础。《评估指南》在办园方向的 科学理念这一关键指标中就提出,“相 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 的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由此可见,幼 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学、其理 论素养是否扎实对带动幼儿学习有着 很大的影响。
\

  (一)讲座启发思考

  行稳致远,理论先行。为了进 一步夯实教师观察与反思能力的理 论素养,教师们学习了福建师范大 学林菁教授的讲座《儿童行为观察 与分析视角》,在解读观察能力和 反思能力的核心概念、分析观察与 反思的侧重点时,深度思考了为何 要开展观察与分析以及如何对儿童 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了进一步 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教师又借力 四川师范大学鄢超云教授的讲座《充 分观察、读懂儿童、有效支持》, 逐渐明确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教育价 值”。专家的指导不仅为一线教师 提供了支撑和抓手,而且也启发他 们思考面对幼儿的典型行为时该如 何“对症下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场景都可以成为教师观察的对象,结合专家的讲座,教师慢 慢地沉淀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 行为。与此同时教师也树立了边学 习边研究的意识,在反思的基础上 重新建构自己对儿童成长的理解, 重新建构对观察评价工作的理解, 重新建构对每日寻常工作意义的理 解。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回归 到实践, 从“知道”转变为“做到”, 教师们将学习、讨论和专家的指导 进行融合,利用思维导图、“有道 云笔记”等现代化的信息工具软件, 在归纳、整合、梳理讲座心得的过 程中选择适宜的策略支持幼儿个体 的发展,助推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二)文献拓展思维

  专业引领不仅包括专家的讲座,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专著、 论文、案例等) 也是反思的一大资源。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梳理观察与反思 能力的有效策略,笔者所在园所还借 力优秀文章,将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 育学院刘昊副教授撰写的《园长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观察记录》推送给教师。

  此推文为教师在结合行为描述、分析 评价及教育建议来撰写观察记录方面 启智赋能,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围绕 推文中的评价表,教师还可以针对自 己的观察记录是否客观、完整、细致, 自己的反思分析是否多元、深入和可 发展进行对照和自我检查。此外,《幼 儿发展评价指南》《学前儿童学习与 发展核心经验》系列丛书、《小脑袋, 大问题》《有力的师幼互动》等书籍 同样为教师提供了抓手,进一步助推 教师提升科学观察的意识、掌握客观 评价的方法,并知晓如何结合相关案 例, 从《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中寻找对应的学习目标,科学分析幼 儿的典型行为, 思考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阅读《社会认知视野中的儿童观 察评价》一书, 教师们还可以聚焦“便 捷式判断”“基本归因错误”“观察 者偏差”等关键词,有意识地进行自 我剖析,针对幼儿转移兴趣开展新的 游戏是兴趣的平移还是游戏水平的提 升、是自主做出的决定还是受同伴及 环境的影响而做出决定、游戏材料现 况是否限制了幼儿的游戏兴趣、能否 就此形成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这些事关 幼儿成长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通 过阅读文献拓展思维,教师逐渐懂得 分析研判自己是否误读、误判了幼儿 的行为, 并由此修正自己的观察评价 , 开阔视野格局。

  二、聚焦环境创设,扩大教师观 察与反思能力的眼界视域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园 教师要能透视孩子寻常表现发现背后 的成长轨迹,还要经常思考成长环境 对孩子来说是否合适,对孩子成长方 向的引导是否适宜。《评估指南》指 出了“幼儿园规模与班额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合理规划并灵活调整 室内外空间布局,最大限度地满足幼 儿游戏活动的需要。”的考查要点。 该维度旨在促进幼儿园创设丰富适 宜、富有童趣、有利于支持幼儿学习 探索的教育环境。那么如何从环境创 设中去扩大教师观察与反思能力的眼 界视域呢?

  (一)盘活空间格局

  笔者所在园所的教师在实施《评 估指南》的过程中,也逐渐改变了 固有观念,尝试结合“主动学习” 的先进理念, 围绕“开放、明显、合理” 的 3 个关键词, 对环境重新予以创设。 各班教师大胆地将区域橱柜的背板 拆除, 围绕积木区、家庭区、艺术区、 玩具区和图书区等几个主要的区域 进行重点观察与指导, 并且做到“三 不一要”。“三不”是区域设置不 固定、不限人数、不填满, “一要” 是要留白。在“三不一要”中真正促 使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流通和互动。 聚焦《评估指南》, 教师逐渐明白, 教室要像“超市”、玩具柜要像“货 架”、幼儿是可以流动的, 像“做菜 的厨子”。除此之外,教师们还打 通班级界限, 突破原有空间的限制。 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可以到大型器 械下的“堆堆城堡”开展沙水游戏; 区域活动时间, 幼儿也可以带上工具 到“田田乐园”进行劳作耕种;餐点 活动结束后, 幼儿还可以自主到“小 书吧”感受阅读乐趣。如果逢上雨 季, 大厅、走廊、过道、睡房、餐厅、 小舞台等空间都可以充分予以利用, 满足幼儿室内微运动的需求。共享 自然角、同玩表演区, 盘活空间后, 幼儿园的空间变大了, 可玩的东西变 多了,教师观察的视域打开了,固 有思维的枷锁被打破了。盘活空间后,教师能观察游戏材料投放是否 适宜,反思幼儿的游戏表现存在怎 样的差异性, 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 从而向着支持幼儿探究、试错、重复, 和幼儿分享游戏经验的方向努力。

  (二)巧设意图材料

  围绕材料投放的研讨,教师在实 施《评估指南》的过程中逐渐感悟到 班级里投放不同材料可以激发幼儿产 生出丰富的游戏思维火花。一条领带、 一个公文包、一个小皮箱的投放激发 了幼儿想象爸爸出差的游戏情节;一 顶工程师的帽子、一个方向盘的投放, 则让幼儿生成了在积木区搭建福建厦 门地铁 4 号线的游戏情节;一个恐龙 玩具、一棵小树、一个乐高小公仔则 能助推幼儿生成、实现创造属于自己 的“侏罗纪公园”的梦想。当幼儿在 “堆堆城堡”进行沙水游戏时,教师 应该思考除了镜子, 也可以结合光盘、 生活中的锅碗瓢盆、圣诞树上挂的装 饰彩球等都能帮助幼儿生成需求,开 展有趣的光影游戏。当幼儿在“田田 乐园”进行种植时,教师应该思考除 了提供笔、纸、尺子等传统的记录、 测量、种植工具,也可以借助信息技 术,使用家长淘汰不用的手机,用照 片、视频的方式来及时捕捉和拍摄自 己的所看、所感,或用语音的方式记 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当幼儿在“小 书吧”阅读时,教师除了利用教师评 价的手段外,也可以采取幼儿自评、 同伴互评的方式,提供小印章、小贴 纸为自己最喜欢的绘本盖章投票。聚 焦对意图材料的推进与跟踪,通过对 材料的“加一加”“减一减”“改一改”, 不仅避免了材料的单一功能化,而且 也让教师学会观察幼儿的动态,重视 其参与的过程;学会观察反思幼儿对 游戏是否主动参与、对材料是否主动获取、对同伴是否发起互动、是否能 提出新的游戏设想、对游戏中产生的 问题是否能坚持自己解决;学会通过 儿童外显的表现来推测他们内隐的学 习动机、目的思考过程及认知冲突和 能力局限, 从而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

  三、依托量表平台,助推教师观 察与反思能力的蜕变成长

  “观察”指有目的、有计划的知 觉活动。即观察不只是视觉过程,是 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 合感知。而“反思”是指回头、反过 来思考的意思,同时也指对过去的事 情进行深入的再思考, 总结经验教训。 观察是反思的基础,反思是观察的提 升。围绕《评估指南》指出的的“注 重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反思,提高教师 实践能力,增强教师专业自信”的考 查指标,笔者依托量表和平台进行了 尝试。

  (一)量表助推反思

  笔者分析以往教师在撰写观察反 思方面的情况,发现存在着以回忆为 主、先入为主(主观色彩偏多)及缺 乏主动良好的观察习惯的问题。针对 出现的问题,笔者所在园所依据《评 估指南》,在专家的指导下,抽丝剥 茧地将指向幼儿的观察划分为扫描式 观察、贴近式观察和沉浸式观察三个 主要类别,同时根据这三个类别引导 教师在小组讨论中进行群体反思,从 而进一步明晰这三种不同类别观察的 时间与范围、观察时机、观察指标及 记录方法。依托《厦门市筼筜幼儿园 扫描式/贴近式/沉浸式观察记录表》 《厦门市筼筜幼儿园区域游戏观摩量 化评分表》《厦门市筼筜幼儿园区域 游戏观察介入策略记录表》等相关表 格,教师们学会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寻找解决矛盾的冲突点、共创游戏的 挑战点。教师们还结合《厦门市筼筜 幼儿园环境创设自查表》在参观平行 班区域环创和幼儿游戏情况的基础上 大胆提出自己的困惑和建议,在帮助 他人的同时也帮助自己进一步厘清思 路。教师们也可以通过结合量表在撰 写笔记中进行个人反思、在年段分享 中进行群体反思、在全园交流中进行 集体反思。教师从被动的做观察记录 到主动进行观察记录, 逐渐感悟到“记 录”是为了给自我反思赢得时间。量 表的助力也让教师们关注处于动态发 展过程中的幼儿,从而更加敏锐地捕 捉教育契机、了解幼儿的需要,发现 越来越多的出彩时刻。

  (二)平台促进互动

  经验 + 反思 = 成长。笔者所在 园所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在“学习通” 的 APP 上私人订制了专属的教研平 台,鼓励教师在 APP 上即时交流, 大胆抛出自己在观察与反思方面的 困惑,全体教师共同组成智囊团, 在平台上抛砖引玉、互相答疑解惑、 拓宽思路。围绕笔者所在园开展的 课题《提升城市幼儿园教师观察与 反思能力的行动研究》,教师们还 借助一体机和希沃白板与市、区两 级的专家进行线上互动。通过线上 学习、手机答题、实地操作、分组 研讨这“学—考—练—研”的四部曲, 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平台 上向其他教师分享。在一次次的互 动下, 教师们从“潜水”到“冒泡”, 从“信号弱”到“学习中”,从“电 量不足”到“活力满满”,从互相推脱、 羞于表达到在平台上“抢沙发”争相 发言。通过搭建平台,建立教师学 习的共同体, 教师在“输入”和“输出” 中同频共振,一起落实理念、解决问题、感悟道理。在一次次的互动下, 教师的儿童观、教育手段、思维方式、 学习能力等多方面都产生积极改变, 教师也朝着自己专业愿景的发展道 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基于对《评估指南》的实践和学 习,相信结合专业引领、聚焦环境创 设、依托量表平台,将进一步夯实教 师观察与反思能力的理论素养,提升 教师的观察与反思能力,同时也能助 推教师的蜕变成长。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教育部关于印发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 通知 [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 报 ,2022(Z2):18-26.
  [2] 郭良菁 , 叶顶清 . 幼儿园教 师学习品质理解现状研究 [J]. 幼儿教 育 ,2021(33):27-32.
  [3] 覃远坤 . 如何当好教研组长 [J]. 教书育人 ,2021(14):45-46.
  [4] 祁天力 .《3-6 岁儿童学习与 发展指南》读后感 [J]. 教育实践与研 究 (C),2014(6):58-59.
  [5] 刘霞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指南》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 [J]. 教育导刊 ( 下半月 ),2014(01):13-16.
  [6] 谢倩 . 幼儿园教师观察能 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 [J]. 新课程 , 2020(17):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58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