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和发展高中生的思维品质,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重 要途径和表现。本文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 Unit1 L1 You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一课的阅读教学为例,采用思维导 图、设问、情境创设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重要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语言和 思维协同发展。
[关键词] 思维品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 标》) 指出思维品质是思维在逻辑性、 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 和水平。其发展目标是能辨析语言和 文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 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 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创造 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多元思维 的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然而,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更侧 重学生阅读策略和语言技能的培养, 忽视了思维的训练。在引导学生解读 文本时,还停留在表层信息的获取, 缺乏对语篇的深层分析、探究和评价。 这样很难实现阅读能力与思维共同发 展的目标。
本文以北师大版必修一 Unit1 L1 You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阅读教学 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 用文本图片、思维导图、设问、创设 情境等方式,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批判性和创造性,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阅读教学与思维品质
美国心理学家 Goodman 指出,阅 读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大 脑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 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 维活动的过程。而左小玉认为,英语 阅读教学就要通过语篇的学习,帮助 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推断、 归纳、建构、辨识、评价、创新等思 维方式,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 判性和创造性。由此可见,培养阅读 能力就是促进思维发展。
关于思维品质,课标明确指出了 思维的三个维度:逻辑性、批判性、 创造性。在英语阅读中,逻辑性需要 在语言分析和理解的思维活动中培养。 对事物的评判有助于提升思维的批判 性。创造性体现在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师通过阅读教学,针对这三个维度 设计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技能,发 展其思维品质。
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阅 读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阅读教学为教 师提供了抓手。本语篇讲述了大学毕 业生张天只身一人来到贵州支教的故 事。尽管实际情况与他的预期完全不 同,但他知难而上,为孩子们开设新 课程、举办活动,并帮助他们在学业 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此外,张天还协 助村民招生引资,为小村庄带来了巨 大的变化。通过自己的努力,张天为 偏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并 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该文本为人物报 道,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人物的故事, 结构清晰,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主题 意义深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优 质阅读素材。
(一) 利用思维导图,培养思维的 逻辑性
思维导图(The Mind Map)又称 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 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关系用互相隶属与相 关的层级图,将主题关键词建立记忆 链接。作为一种实用的思维工具,它 能将思想图式化、知识结构化,有助 于学生提取语篇中的有效信息,去除 无用或次要信息,也能很好地锻炼学 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帮助学生 深刻理解文本。
本课需要学生梳理张天从毕业到 去贵州支教的整个经历,包含他的所 见所闻所感以及他给乡村、学校带来 的变化。导入部分,教师展示文本中 的一张图片提问:
1.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chool?
2.Would you like to be a volunteer teacher there? Why or why not ?
这两个设问是为了让学生首先对 贵州这所乡村学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其次想了解学生对支教事业的一个想 法和态度。当学生回答完之后,展示 了文章另一张图片,引出了主人公, 并 提 问:“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Zhang Tian?”此时,学生的头脑 中有如下结构性的知识。
Where he went ? —Why he went there ?—What he did ?—How he felt ?
第一遍读文章时,学生会带着 以上几个问题去寻找答案。结果发 现,文章的内容与他们预设的基本一 致。第二遍读,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每 个时间节点,用关键词或短语呈现相 关信息(图 1)。当教师给出第一个 “when”“what”“how”后,大部分学生能按照教师的示范,完成后面的任务。 通过这样一张思维导图,学生们能直 观、清晰地梳理出张天整个支教过程的 主要信息,为后面的评价活动做好铺垫。
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与文本的 可视化交流。通过导入图片和使用框 架图,学生可以积极思考与文本相关 的知识,并为后续理解语篇内容做好 铺垫。阅读中的信息结构图有助于学 生厘清文章框架,围绕关键词对文本 信息进行归纳和概括。在此过程中, 教师应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 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拓展思维,提高 学习能力。
(二)精心设问,锻炼思维的批判性
在阅读教学中,问题对学生的思 维品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提问可 以让学生灵活、敏捷地思考,提高他 们的思维质量,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 维。通过高质量的设问,学生可以与 文本对话,交换思想与内涵,从而不 断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进而使英语 学科核心素养萌芽生长。因此,在阅 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度把握主题意 义,以主题为索引,深入分析文本, 多角度思考,并设计有逻辑、有思维 含量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准确评估各种思想观点,创造 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 维。比如,基于主题意义,教师在本课中提出了三个问题。
问题 1 What do you think of Zhang Tian?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him?
问题 2 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title of the report“Your Life Is What YouMake It?”
问题 3 When life is not like what is expected,what should you do?
综观上述三个问题,不难看出: 问题 1 聚焦对主人公张天的评价,旨 在引导学生找到文中的细节描写作为 依据。学生认为张天善良、勇敢、热 情、有毅力、有责任心等优秀品质。 学生在分析归纳的同时,也对人物做 出了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 维的批判性。问题 2 考查的则是学生 对标题的理解。笔者之所以设计这个 问题,主要考虑:这是一篇人物报道, 标题高度概括了故事的主旨。学生只 有认真研读文本后才能充分表达自己 对这个标题的思考。问题 3 立足换位 思考,是一个“怎么办”的问题:“如 果生活不如意,你该怎么办?”这个 问题考查的是学生读完张天的故事是 否有所启发,是否学到了他人优秀的 品质,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问 题层层递进,联系实际,旨在帮助学 生积极思考,学会做人做事。
(三)创设情境,提升思维的创造性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 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 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 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真实 的情境贴近学生经验的生活场景,能 让学生觉得跟他的实际生活有关系, 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更有利于 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例如,本课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师在迁移创新环节设计了一个“脱 口秀”的小组活动,具体如下。
Work in groups of six . Imagine that Zhang Tian, Zhang Tian’s students, and one of the villagers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a talk show. Each one of you will take on a role to talk about Zhang Tian’s experience or what they know about Zhang Tian . The group leader is the talk show organizer.
同时,笔者提出活动要求:六人 一组,每个人扮演一个角色,谈论张 天的经历和他们对张天的了解,其中 组长担任脱口秀的主持人。
这项任务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简单 地复述张天的故事,更要求他们在脱 口秀的情境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例如,学生需要自然地与主持人对话, 与学生和村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使用适当的语气,并增加适宜的肢体 语言等。脱口秀、演讲和采访等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学生在真 实场景的体验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并 做到学以致用。
三、结束语
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培 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教师对学生 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 是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培养。 教师应深入分析文本,紧紧围绕主题 意义,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活动,如 通过文本预测、思维导图、问题设计、 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归纳、判断、推理、评价等,从而发 展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 性。此外,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观点,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 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 2020.
[2] Goodman, K . S .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1):16-27.
[3] 宋颖超 . 聚焦思维品质培养的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 . 中小学 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1 (9):44-49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