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深度学习理念是一种基于理解与迁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科学地将深度学习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能够发挥提升学科教学 的质量和效率,将学生的学习推向深入,有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以优化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深度学习 为抓手,结合人教版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从深度备课、深度教学、深度评价三个维度出发,探究在初中历史学科教育中落实深度 学习理念的有效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 , 科 技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深化。国家 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激 增,对课程改革的呼唤日益紧迫。深 度学习理念作为一种先进教育理念, 自 20 世纪引进我国教育领域后,获得 了国内基层教育者的广泛重视。而历 史学科是一门以现实人类生活为依据, 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的学问,其教 育价值与学生探究深度存在紧密关联, 深度学习理念与初中历史学科存在天 然契合度。时至今日,深度学习理念 已取得丰硕教研成果,在现阶段初中 历史学科教育中创造了重要教育价值。
一、初中历史深度学习概述
美国教育学者布鲁姆在其“学习 认知领域目标”学说中提到学习存在 深层次和浅层次之分,并进一步设计 了“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 和评价”六维认知目标,建立深层学 习与浅层学习的分野。这一学说为后 世深度学习教育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提 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义。国内学者张 浩和吴秀娟在《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中将深度学习与浅层学 习按照记忆方式、知识体系、关注焦 点、投入程度、方式状态、迁移能力、 思维层次和学习动机等层面进行了明 确的程度划分。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 标准呈递进式关系。在初中历史学科 中,深度学习可以表现为:让学生通 过理解历史材料,掌握历史学科的相 关知识、技能,进而提升自主学习意 识,锻炼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旧识关 联、应用到新知中去,以此更新学生 学习进展,延展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 度。简而言之,在初中历史学科教学 中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是一个循 序渐进、稳步推移的蜕变过程。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深度 学习理念的积极意义
(一)提升学科教学效率
深度学习理念作用于初中历史学 科教育,能为提升学科课堂教学效率 带来积极意义。教师在课堂上贯彻落 实深度学习理念,潜移默化中渗透深 度学习理念,学生能在先进学习思路 的引领下对课堂知识内容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更为迅速的反应。在此背 景下,学生能自觉关联新知旧识,加 深知识印象。这一良性循环能使初中 历史课堂教学效果获得循序渐进的提 升和发展。
(二)提升学生学习素养
新课标背景下,历史学科的育人 重心由知识讲学转变为方法导学,培养 “懂学习、会学习、爱学习”的人已成 为学科的新热点。学生在历史学科中获 得的学习认知、技法、能力是培养学生 综合学习能力的一部分。初中历史教师 应用深度学习理念展开课堂教学,能够 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历史学科学习能 力,深化学生学习认知。处于初中学段 的学生已初步具有审视个人学习路径的 能力,因此落实深度学习能帮助学生找 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个人综合能 力的发展带来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历 史教学策略
(一)深度备课,以分层目标筑 深度教学之基
历史学科中的多数认知方法、解决问题的规则均以思维活动为主要形 式。学生历史思维水平与其学习深度 呈正相关。学生学科思维水平存在差 异,而分层教学是缩减班级学生学科 能力差异、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深度的 有效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前期可 以按照浅层学习标准和深层学习标准 分层预设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 基础知识内容、核心素养、思考要素 融入浅层学习目标中,使思维能力较 弱的学生以掌握课堂教学重点为第一 要务,在确保学习效率、进度的基础 上酌情增设综合能力训练,以延展学 生课堂探究深度,助力学生步入深度 学习状态;教师可以为学科学习水平 较高的学生设计深度探究目标,以基 础知识为阵地,提出哲学类、规律提 炼类、个性观点类问题,助力学生立 足独立知识点,关联旧知识,提炼历 史发展的共性规律,进而深化历史认 知,延展学科思维广度。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 上册“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教学活动中,其分层目标设计如表 1 所示。
在上述分层目标设计中,教师将 学生按照能力水平分为 A、B 两个学 习阶段, 让 B 级学生必须完成 B 级学 习目标,选修 A 级目标;请 A 级学 生必修 A、B 两级学习目标。分层目 标的设立能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 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深度学习目标,使 学生在个人最近发展区内纵向拓宽思 维深度。这一分层目标设计也使相对 后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向优 秀标准靠拢, 提升了深度学习的意义。
(二)深度参与,以激趣教学增 强深度学习之效
课堂上,深度学习理念的落实离 不开浓厚学习氛围的营造和学生学习 兴趣的激活。教师可以借助情境与竞 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以 积极学习情感、态度面对学习能够深 度融入课堂,增强深度学习效果。
1. 以情境为抓手,助力深度理解
情境是历史教学中极为重要的教 学驱动力,学生时空观念、史料论证 等多方位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情境的辅 助。教师可以将情境作为深度学习的 抓手,借助情境搭建思维支架。教师 可以借助信息化教辅工具创设视频情 境,借助声音、画面中蕴含的丰富信 息为学生补充历史认知,进而助力学 生深度理解;教师可以设计思维导图 或结合地图情境,借助平面图中文字 与线条的分布直观表示时空关系,促 使学生轻松解读历史时空信息,培养 学生的时空观念。还可以借助角色扮 演、模仿等活动引领学生发散思维, 创设小型舞台剧,使学生以第一人称 视角体验丰富的历史场景,深化对历 史的思考。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 下册“盛唐气象”教学活动中,本 课教学重点围绕盛唐时期繁荣的经 济、频繁的民族交往、丰富多彩的 文学艺术和开放的社会风气展开, 分层展现盛唐之气象。因唐朝社会 发展与现今生活仍有差距,学生站 在现代人的角度难以深度理解盛唐 气象在中华历史中空前绝后的地位。 为使学生深化这一感知,教师为学 生找到电影《妖猫传》中“极乐之宴” 片段和《长安十二时辰》中“东市开 市”片段, 借助宫宴乐事和民俗活动 两个时代剪影凸显大唐盛世之“盛”。 学生观看视频后,能留下深刻的印 象,对大唐盛世中文学风骨、社会 风气、经济水平、民族交往产生深 切体会。情境信息的有效补充能有 效延展学生的思维, 帮助学生理解, 助力深度学习。
2. 以竞赛为驱动,延展知识探究
初中生富有探究热情,能够积极 主动观察事物,在这个年龄段也具 备一定的识记优势,同时也易受情 绪的影响。教师可以将竞赛作为学 生课堂学习的驱动力,创设小组合 作竞赛、个人积分竞赛等活动,激 发学生的挑战欲,使学生在课堂上 维持饱满的精神,自觉参与到课堂 活动中来。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 “五四运动”课堂教学为例,在以 深度学习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教 师可以采取竞赛机制搭配深度探究 任务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深度学习 思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 习小组,并设计课堂比拼活动,将 预习、答题、完成学习任务、小组 综测成绩等学生表现情况纳入评比 机制中,以竞赛活动唤起学生的集 体荣誉感,在群策群力中延展历史学习深度。如在协同梳理“五四运 动”时间线的探究任务中,教师以 小组轮流发言的方式请小组代表上 台汇报任务成果。教师则根据小组 代表的表现和小组时间轴线内容设 计为小组打分。为提升小组竞争力, 在自主讨论环节小组学生会以轮流 模拟发言、相互补充的方式互相检 验其知识掌握水平,打造“以集体 带动个人”的格局。完善的竞赛规 则和小组式竞赛模式能有效唤醒学 生自主探究意识,促使学生合作完 成课堂任务,活跃历史思维。在竞 赛机制的驱动作用下,学生能进一 步发散思维,强化深度学习效果。
(三)以评价为脉络,捋顺学习 思路
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历 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与思 路,预设“双线”评价教学脉络。一 方面,教师可以构建以深度学习为评 价内容的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捋顺学 习思维,从宏观角度审视个人深度学 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课 堂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体系,以此积累 学情数据,培养学生反思总结意识。
1. 以深度学习水平为评价内容
以深度学习水平为评价内容的评 价体系应包括“深度掌握知识内容、 深度发散学科思维、深度培养实践能 力、深度发展核心素养、深度培养自 主学习意识、深度发展学习能力”等 评价指标。教师可以为相关评价建立 较为细化的评价标准,如深度发散学 科思维可以细化为:应用评价、综合、 创新思维解决课堂问题为“优”;应 用低阶思维探究问题为“良”。学生 在阶段学习结束后回顾学习细节,可 以找出个人在学习中的不足,进而明 确深度学习的努力方向。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文艺复兴运动”教学活动中, 本课教学重点为让学生了解文艺复兴 的时期、性质、精神内涵、文学与美 术领域的领军人物及其代表作品,能 结合阅读材料综合理解意大利资本主 义萌芽的成因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 原因、意义和影响力。在本课教学尾 声,教师为学生设计深度学习评价标 准,请学生回顾本课学习表现,结合 学习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具体评价项 目包括课堂知识理解深度、独立思考 深度、问题解决深度、历史观念培养 深度、自主学习深度等。为使学生的 评价更加有据可依, 教师可以制定 1— 3 分的量化规则,学生能够通过评价 调整个人学习路径。
2. 以课堂教学目标为评价内容
以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为导向的评 价体系需贯穿学生学前预习、学习过 程、评测与成果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 教师结合具体学习过程设计细化评价 体系,将学生课堂问答、小组合作探 究表现、课堂小测成绩等要素融入评 价体系中,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 同时, 教师还可以从多元化评价入手, 以小组互评、师生互评、学生自评为 基本评价模式,形成客观、多元化的 评价。多元化评价与精细化评价能帮 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生成反思总结意 识,进而养成定期反思、自我修整的 良好习惯。
以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堂教学 为例,本课教学重点为:让学生了解 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与遭受的挫折,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改革的措施与影响,认识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等基本史实并结合历史发 展规律理解相关事件的成因和启示。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评价环节 分散融入每一学习环节结束后,以即练即评的方式落实评价教学。如在小 组代表发言结束后,教师给予学生小 组 5 分钟自我评测时间。请学生结合 个人合作表现和小组成果进行综合评 价。学生能在课堂聆听中感知本组成 果与他组成果的差距,在循环往复的 评价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认知。
综上所述,要将深度学习理念用 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构建完 整的深度教学脉络。首先,教师可 以深度备课,在课前阶段设计分层 式教学目标,向学生渗透深度学习 标准;然后,教师可结合多元教学 方法展开深度教学,将情境、竞赛 机制作为激趣工具,加强学生的参 与度;最后,教师可以分别将深度 学习水平和课堂教学目标纳入考评 范围。由此,引领学生经历认识深 度学习理念、践行深度学习行为、 反思深度学习水平的系统过程,切 实提高其深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珍珍 .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 历史主线式教学策略 [J]. 基础教育论 坛 ,2021(33):61.
[2] 丘雪雯 . 小导图 大作用—— 依托思维导图, 深度学习初中历史 [J]. 求知导刊 ,2021(22):24-25.
[3] 葛娟 . 深度学习视域下对于 初中历史教学的探究 [J]. 试题与研 究 ,2021(12):91-92.
[4] 罗燕娟 . 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 历史复习课微课教学策略研究 [J]. 新 课程 ,2021(08):140-141.
[5] 水生慧 . 深度学习视角下初 中历史主题教学实施策略 [J]. 新课 程 ,2020(49):14-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