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幼儿园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有效路径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17 14:08: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促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 提前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可以为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这要求教师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围绕幼 儿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幼儿良好的技能和心理适应能力,以便在升入小学后可以快速适应新环境、新同学和新的 教学模式。本文结合实际,从目前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对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有效路径

  幼小衔接是指学前教育(又称“幼 儿园教育”) 与小学教育之间的连接, 起着承幼启学的重要作用,是保证学 生小学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幼儿 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 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 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 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 教育阶段与小学阶段有着密切的关联, 幼儿园教师需要立足于幼小衔接现状, 有效规划和决策幼儿园的各项教学工 作,使幼儿能够顺利过渡到小学,保持 身心健康发展,并迈入新阶段,从而推 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当前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 问题

  (一)家长教育理念落后

  幼小衔接工作既需要幼儿园和幼 儿教师承担起职责,也需要家长认同、 理解并积极配合幼小衔接工作,承担 相应的责任。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少家长的认知 还存在一定偏差,具体表现为:部分 家长的教育思想存在一定错误,片面地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 自己就 不用承担教育义务和责任了,因而在 幼儿身心教育方面并不积极,也很少 会主动向幼儿园了解孩子的实际教育 情况;部分家长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 教育时,存在较强的功利心理,认为 在幼儿园教育阶段便进入了学习的重 要阶段,为了避免落后于其他孩子, 会不顾幼儿的实际能力,为幼儿灌输 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知识和技能。

  (二)师资队伍素质不高

  就当前部分幼儿园,特别是农村 幼儿园来说,仍存在着幼教资质不合 格、部分师资能力不达标等问题,这 直接导致幼儿园管理和教学环节存在 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小衔 接的有效性。同时,部分幼儿园教师 的幼小衔接教育经验和能力不足,此 前并没有直接接触过幼小衔接工作, 导致其对衔接工作中的知识架构或者 知识体系了解得不够深入,难以对衔 接环节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影响 着当前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三)“小学化”倾向严重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还存在“小学 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具体是指在 幼儿园阶段,教师就会给学生灌输 一些小学阶段的知识和技能,把部 分小学知识点放到幼儿园课堂上讲 解,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这种带 有一定小学化倾向的教育方式,不 但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也 与整体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此外,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部分教师将一 些小学教学标准和要求直接套用到 幼儿园教育阶段,照搬小学教育模 式,以为简单的理论讲解就是幼小 衔接,这并不符合幼儿认知特点。

\

 
  二、幼儿园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 原则

  为了使幼儿能够从幼儿园教育阶 段顺利、平稳过渡到小学阶段,幼儿 园就要从小班教学开始,有意识地渗 透幼小衔接工作理念,帮助幼儿从学 习、生活和身心等方面做好准备。为 此,幼儿园要遵循幼小衔接的工作原 则,确保其规范化开展。

  一是以生为本原则。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必须秉持以生为本的 原则,密切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 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并充分考虑 到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和现有经验, 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真正做好身心准 备,确保幼小衔接工作顺利开展,并 帮助幼儿逐渐形成有利于自身健康发 展和终身学习的品德和技能。

  二是双向衔接原则。幼小衔接教 育工作不应只局限在幼儿园教育教学 工作中,还要渗透到小学教学初期, 通过幼儿园、幼儿教师和小学、小学 教师的双向衔接确保幼小衔接工作的 开展效果,使幼儿更加平稳地过渡到 小学阶段。在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 教师要充分考虑不同幼儿之间的认知 能力、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兴趣爱 好,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 上,让幼小衔接教育向小学教育逐渐 靠拢,同时小学初期教育要向幼儿园 教育倾斜,以此形成双向衔接、有效 合作的局面,以系统化、科学化的方 式帮助幼儿做好身心准备工作。

  三是系统推进原则。幼儿园在幼 小衔接教育工作中, 要积极整合学校、 社区和家庭等各方面的优质教育资 源,加强三方合作沟通,形成教育合 力,共同为幼儿构建一个良好的幼小 衔接教育环境。除此之外,地方教育 部门还要发挥好监管职能,对部分幼 儿园“小学化”的行为展开监督管理, 进一步提升幼小衔接效果。

\

 
  三、幼儿园推进“幼小衔接”的 有效路径

  (一)转变观念,形成家校共育 合力

  对于幼儿来说,家长始终是其最 依赖、最信任的人,家长在日常生 活中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到幼儿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从这 个角度来说,家长能否密切配合教 师工作,将会直接影响到幼小衔接 工作的效果。因此,在幼儿园“幼 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帮助家长 积极转变错误的、片面的思想观念, 使其明白自身所肩负的重要责任, 引导家长密切配合幼小衔接工作。 家长要帮助幼儿克服升学的害怕、 紧张和逃避心理,激发幼儿对小学 生活的期盼之情,从而进一步提升 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效性。为此,幼 儿园可以根据园区实际情况,定期 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这段时间 内幼儿在校的心理变化、生活习惯 和学习情况等,并向家长详细介绍 幼小衔接的培养目标、工作方式和 内容;积极成立家长学校,邀请幼 小衔接领域的专家来校开展讲座, 提高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 使其配合园区帮助幼儿做好身体上、 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全方位准备。此 外,幼儿园还可以走进社区开展幼 小衔接宣传活动,以走访、组织幼 儿绘画、发放《3—6 岁儿童学习与 发展指南》《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 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 导要点》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家长们 介绍幼小衔接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帮助幼儿家长掌握正确 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使幼小科 学衔接的教育理念深入社区和家庭, 进一步密切家校之间的沟通,共同 推动幼小衔接目标的实现。

  (二)以研促学,提升教师专业 素养

  教师作为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 主要责任人之一,要不断提高个人专 业素养,为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保驾 护航。为此,幼儿园可以通过外派学习和网络研修等方式,定期组织专业 培训活动,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够积极 参与其中,让一线幼儿教师主动摒弃 陈旧的幼小衔接工作理念,学习先进 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完善自 身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尤其要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内容、 方法等培训,帮助幼儿教师准确把握 幼小衔接工作的方向和内容。教师 要从多元化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幼小 衔接教育工作,加深对幼小衔接工作 的认识,从而实现幼小衔接层次和质 量的提升。同时,幼儿园还可以邀请 当地的幼儿教育专业或名师开展“幼 小衔接”专题报告,对最新的幼小衔 接教育理论进行解读,或向教师交流 先进的教育经验,不断拓宽其视野, 从而切实提升教师的幼小衔接工作能 力。此外,为了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 结构,幼儿园还可以面向社会招聘具 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较高综合素养的教 师,为幼儿教师队伍注入更多新鲜血 液,保障幼小衔接工作的高效高质量 开展。

  (三)加强沟通,助力幼小科学 衔接

  为了解决幼小衔接双向性不强的 问题, 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 还要主动和小学教师进行沟通和交 流,了解小学的规章制度、教学要 求和教学模式, 以此进一步细化幼儿 园幼小衔接工作, 使其更具针对性。 这旨在帮助幼儿做好各方面准备工 作, 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以更好 的状态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教师 要正确认识到幼小衔接工作不是一 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程。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方式 截然不同, 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 幼儿园教师有必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同小学低年级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 全方位了解小学教育的教学特点、 教学模式和学生的行为要求,并结 合实际情况对当前的幼小衔接教育 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对幼 儿展开针对性的训练,这样就会避 免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工作相脱节等 问题的出现。此外,在与小学教师 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幼儿园 教师还要围绕幼小衔接工作的实施 进行科学分工,明确自身任务。即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目标在于使幼 儿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增强独立 意识和集体意识, 提前感受新环境, 从而为升学做足准备。

  (四)立足兴趣,把握课程建构 基础

  在幼儿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其最 好的老师,是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发展 的动力。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 教师要紧扣幼儿身心发展的具体情 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 维持学习的动力,立足幼儿的兴趣爱 好开发针对性的课程,同时避免课程 设计的“小学化”倾向。具体而言, 教师要立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对小学 课程的重点进行精准的把握,激发幼 儿的内在求知欲和好奇心。以识字课 程为例,幼儿在升入小学后要学习难 度更高的生字和拼音,在幼小衔接工 作中,教师不能粗暴、机械地照搬小 学识字教学方式,而是要在游戏化教 学的同时,结合幼儿喜欢听故事的心 理,将识字任务融入阅读绘本故事、 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中,使幼儿全 身心沉浸在图文并茂的故事情节中, 在教师的引导、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 故事中不断接触生字,在不知不觉中 扩大识字量。将幼儿识字教学浸润在 阅读状态中,既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为其升学之后的深入学习打下 扎实基础。

  (五)创新形式,加强幼小衔接 力度

  在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小 衔接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教学方式 方法自然也要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 这样才能进一步强化幼小衔接工作的 实效性,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针对部分幼儿自主性较差、自控力较 弱的特点,如坐不住、注意力难以长 时间集中和爱做小动作等问题,如果 教师一味地采用纪律和制度约束的管 教方式,往往只能起到负面的效果。 为此, 幼儿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形式, 围绕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灵活采取转 变师生角色、情景演绎等教学方式, 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主性和自 控力。同时, 为了加强幼小衔接力度, 教师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还可以组织 幼儿到小学进行参观, 满足其好奇心; 带领幼儿走进小学教室,了解小学的 教室布置,感受课堂氛围。此外,幼 儿园还可以在社区的协助下开展幼小 衔接主题活动,邀请小学有丰富经验 的教师、大班幼儿、家长和一年级学 生到社区, 现场通过大课间游戏活动、 眼保健操、语文教学等主题活动展示, 来激发大班幼儿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通过创新形式,可以使幼儿切身感受 校园环境的学习氛围的不同,了解小 学的学习生活, 进而使其获得最直接、 最真实、最深刻的感悟,为幼儿从情 感、能力、习惯上做好入学准备创造 良好条件。

  综上所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无 论是在培养幼儿必备的学习技能方 面,还是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方面 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幼儿园和幼 儿家长都要提高重视程度, 家校携手,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各个 角度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幼小衔接中存 在的问题,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提供助 力,并进一步推动幼小衔接工作的有 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周文成 . 当下幼小衔接存 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J]. 江西教 育 ,2022(44):92-93.

  [2] 王 桂 英 . 幼 小 衔 接 教 育 中 幼 儿 教 育 的 策 略 研 究 [J]. 智 力 ,2022(30):148-151.

  [3] 田燕妮 , 王天鹏 . 农村“幼小 衔接”困境及解决策略 [J]. 基础教育 论坛 ,2022(30):14-15.

  [4] 刘慧影 . 当前幼小衔接存 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J]. 华夏教 师 ,2022(20):36-38.

  [5] 林艳 . 儿童视角下幼小衔 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J]. 亚太教 育 ,2022(20):186-188.

  [6] 路 美 玲 . 幼 儿 园 教 师 如 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J]. 黑河教 育 ,2021(01):78-79.

  [7] 常宏,李一凡,孙璐,等 .“双 减”背景下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 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J]. 学前教 育 ,2022(09):4-7.

  [8] 董艳红 . 浅析幼儿园应该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J]. 求知导 刊 ,2021(43):40-42.

  [9] 郑 立 民 , 吴 娜 . 让“ 幼 小 衔接教育”回家—— 浅谈华山中学 幼小衔接课程体系建构 [J]. 华夏教 师 ,2022(16):24-25.

  (作者许芳芳,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兴国 幼儿园教师)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49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