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云南省高校留学生状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26 11:00: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云南省高校留学生现状,然后分析了云南省高校留学生留学原因,接着论述了云南 省高校留学生自身问题,最后提出了云南省高校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策略,包括提高办学层次;打造留学 特色专业名片;增加多渠道、多方式的汉语培训;加大对学习难度大的专业课的辅导力度;营造“一家亲” 的氛围。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睡,西部同缅甸接壤,南 部与老挝、越南毗连,是我国与东南亚、南亚沟通的 重要枢纽 。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云南省高校 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教育合作交流日益密切,来云 南省留学的南亚、东南亚学生数量明显增加[1-2]。由于 留学生分布较为分散, 加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 响, 本文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云南省留学生较多 的云南大学、云南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大理大 学四所高校的留学生进行了线上 、线下双轨并行调 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 246 份问卷,其中线上 212 份、 线下 34 份,经审核,有效问卷为 216 份 。以下将对相 关调查情况进行论述。
\

  一、云南省高校留学生现状

  (一)云南省高校留学生来源国分布情况

  如图 1 所示, 云南省高校留学生主要来源国分别 是泰国、柬埔寨、老挝、巴基斯坦、越南和菲律宾 6 个国 家[3],占比为 97%,其他国家占比 3%。人数最多的为柬 埔寨,占比 21%,共计 45 人;其次为泰国,占比为 20%, 共计 43 人;巴基斯坦和老挝占比同为 15%,人数同为 32 人;菲律宾和越南占比同为 13%,人数同为28 人。
\

  (二)云南省高校留学生年龄分布情况

  如图 2 所示,云南省高校留学生年龄分布主要集 中在 21~25 岁,大多都处于大学阶段,占比为 36%,人 数为 78 人;其次集中于 26~30 岁阶段,占比为 26%, 人数为56 人;30 岁以上的留学生占比为 21%,人数为 45 人, 为大四学生与研究生;18~20 岁的留学生占比 为 17%,人数为 37 人,为大一学生。
\

  (三)云南省高校留学生所学专业情况

  如图 3 所示,云南省高校留学生所学专业集中在 五个方面,留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汉语言专业与经济与 管理类专业 。其中,汉语言专业在留学生所学专业中 占比最高,为 34.17%,第二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占比 为 26.13%,第三是计算机类专业,占比为 16.58%,第 四是理工类专业,占比为 12.56%,第五是英语相关专 业,占比为 10.55%。
\

  据上所述, 云南省高校留学生来源主要是南亚、 东南亚国家,欧美国家的留学生极少;21~30 岁的留学 生占了半数之多;留学生更加倾向于选择汉语言和经 济与管理类专业。

  二、云南省高校留学生留学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云南省高校留学生选择留学中国 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喜欢中国文化、认为中国未来发展 前景好、中国教育质量好、中国安全性高四个方面,如 图 4 所示。
\

  (一)喜欢中国文化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延续至今, 是因为中 国拥有 5 000 多年的文明史 。随着中国世界地位的提 高,中国文化魅力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扩大。因此,在本 次调查中,有 52.56%的留学生是因为喜欢中国文化才 来中国留学的[4]。

  (二)认为中国未来发展前景好

  本次调查中,有 17.21%的留学生认为中国的发展 前景较好,因此,有 46.23%的留学生表示毕业后一定 争取留在中国,如图 5 所示 。
\

       即便回国,在中国留过学 的学生较本国学生更具 竞争力, 如图 6 所示,有 58.49%的留学生认为本国企业对于在中国留过学的 学生更青睐,有利于自己完成学业回国后有更好的发 展;有 40.57%的留学生认为自己在中国留学之后专业 知识会较本国学生更加专业化,更有利于自己回国就 业等。
\

  (三)中国的教育水平高

  调查显示,有 14.88%的留学生认为中国的教育质 量更好 。在调查对象中,大部分留学生认为中国的教 育模式、管理模式先进及专业难度更高,对于提高自 身的专业素养更具优势,如图 7 所示。
\

  如 图 8 所 示, 对 于 教 学 模 式 和 内 容 方 面,有 49.06%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方式虽然常规, 但是教学内容好,也有 29.25%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教师 的教学方式新颖且教学内容丰富。对于教学方式新颖 此点的评价较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高校采取网 络授课的形式,并且选择的平台较多。
\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 46.23%的留学生采 用钉钉进行网课学习,24.53%的留学生运用学习通进 行网课学习, 其他留学生则多采用慕课和腾讯课堂APP 进行网课学习,如图 9 所示 。 网课形式的推行无 疑创新了传统的网络教学制度,也使留学生可以在本 国享受高校的学习资源,可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5]。
\

  ( 四)中国安全性高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对留学生非常友善 。无论是 中国总体环境还是云南省高校环境都非常安全,因此 留学生本人及家长对留学生到中国留学都很放心。调 查显示,有 15.35%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是认为 较其他国来说中国更加安全。如图 10 所示,大部分留 学生与本班级学生混住并相处融洽,没有出现中国学 生对留学生的欺凌事件;有 50.94%的留学生与同学相 处融洽; 有 11.32%的留学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有 24.53%的留学生经常与自己的班主任交流沟通,积极 解决自己在校园中遇到的问题。
\

  三、云南省高校留学生自身问题

  如图 11 所示, 云南省高校留学生在留学过程中 主要存在语言交流困难、感到孤独和学习专业课难度 大等问题。
\

  (一)语言交流困难是最大难点

  通过调查,在云南省留学生中有 42.45%的留学生 认为在中国留学的最大困难是语言交流 。中国文化博 大精深,故对于留学生而言,在日常交流中出现了理 解困难的状况[6],再加上云南省本地高校大多生源都 来自云南省本土,有些当地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不常使 用普通话或普通话不太标准,这些情况都增加了留学 生与中国学生日常交流的难度。

  (二)学习专业课程难度大

  云南省高校留学生中有 24.53%的学生认为自己 所在学校的专业课程难度太大。从四所高校收回的问 卷结果来看, 多数留学生表示自己所学的专业课太 难,主要集中在高等数学、汉语言、计算机和工程类专 业课程方面 。其中,认为高等数学课程学习难度较大 的留学生占比高达 56.02%,如图 12 所示。
\

  学生表示 自己在校园中感到孤独 。 部分留学生反 映,在与本国留学生相处中很少能遇到与 自己志趣 相投的同学;在与中国学生相处中语言交流问题成 了一大阻碍,自己很难向中国学生表达清楚自己的 想法,因此很多留学生因 自己的中文不是很好就慢 慢放弃了与中国学生的交流,难以与中国学生建立 同伴关系。

  四、云南省高校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策略

  第一,提高办学层次。《2020 中国大学国际留学生 排名》榜单公布了 201 所高校的在校国际留学生人 数,其中重点院校占 45%,“211”和“985”院校占了 42%[7] 。从留学生来源看, 绝大多数为欧美等发达国 家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校层次是影响高校对留 学生吸引力的最重要因素 。 因此,云南省高校要在提 高学校办学层次上下功夫,让更多学校进入重点大学 行列,让外国留学生的生源变得更加多元化。

  第二,打造留学特色专业名片 。虽然云南省重点 高校不多,尤其是“211”和“985”高校少之又少 。但云 南省有些高校的专业或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如云南大学的民族学 、生态学; 大理大学的生物医 药、生态环境;云南财经大学的经济学与金融学等 。 因此, 有必要依托云南省高校具有领先优势的特色 专业,打造云南省特色专业名片,并在“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加大宣传云南省特色专业名片的力度, 提升 云南高校的影响力[8]。

  第三,增加多渠道、多方式的汉语培训 。中国是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影响力的扩大,汉语在国 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对留学生来说, 学好专业课的前提是汉语水平达到学习所需 。由于留 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 云南省各高校要增加多渠 道、多方式的汉语培训,如利用线上平台、校园课余汉 语角、辅导班等提升留学生的汉语水平[9]。

  第四, 加大对学习难度大的专业课的辅导力度。 对问卷中留学生普遍反应难度大的课程,云南省高校 要组织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和学习优秀的中国学生组 成“三位一体”的辅导小组,采用线上与线下辅导相结 合的方式,及时跟进辅导 。同时,为留学生量身打造集 专业课程、配套教学资源、教学智能工具、辅助学习工 具和学习指导于一体的资源服务体系。

  第五,营造活跃开放包容的氛围 。很多云南省高 校留学生常常由于身在异乡,文化差异与学习难度大 等原因感到孤独 。对此,高校与班级要营造活跃开放包容的氛围,如积极邀请留学生进入社团、与留学生 结对帮扶、多举办与留学生相关的班级活动、组织留 学生文化交流活动、组织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中国 文化体验活动等,使他们更了解中国[10],增强留学生对 中国的认同感和在中国留学的自豪感。
\

  五、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云南省高校留学生生源 主要来自南亚与东南亚国家, 欧美国家留学生很少。 同时,留学生总体对中国云南省高等教育质量评价较 高,但留学生还存在语言交流困难、专业课学习难度 大和感到孤独等问题,对此,云南省高校留学生教育 要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通过提高办学层次、打造留 学特色名片、增加多渠道多方式的汉语培训、加大对 学习难度大的专业课的辅导力度、营造“一家亲”的氛 围这一系列对策,切实提升留学生教育质量,提高云 南省留学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 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EB/ OL].(2016-08-11)[2022-12-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20/ s7068/201608/t20160811_274679.html.
  [2] 程立浩,刘志民.“一带一路”倡议对来华留学的影响效应评估:兼 论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J]. 高校教育管理,2022.16(2):110- 124.
  [3] 宗晓华,李亭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分布演变与趋 势预测[J].高教探索,2020(4):91-99.
  [4] 魏浩,袁然,赖德胜. 中国吸引留学生来华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 中国与全球 172 个国家双边数据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8.39 (11):76-90.
  [5] 史金生,王璐菲.新冠疫情背景下高校留学生线上汉语教学调查 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1(4):23-33.
  [6] 邱靖,于学媛,王星星,等.一带一路背景下云南高校留学生人才 培养质量现状和提升策略研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8):72- 74.
  [7] 艾瑞深.2020 中国大学国际留学生排名,北京语言大学第 1.云南 民族大学第 9[EB/OL].(2020-07-24)[2022- 12-20].https://baijiahao. baidu.com/s?id=1673025380837749287&wfr=spider&for=pc.
  [8] 杨大伟,杨升荣,刘俭.新时期高校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对策研 究[J].高教探索,2016(5):97-101.
  [9] 李自智,刘楚婷.来滇留学生文化适应现状分析与思考:以云南中 医药大学为例[J].学园,2021.14(25):63-65.
  [10] 徐筱秋,张婷怡,方嘉瑣.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形象塑造教学实 践:以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例[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4(2):105-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38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