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中 , 学生需要学习这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 并将这 些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 以此来指引 自 身思想 、行为方面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 主题 活动的开展 , 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实践教学形式 。本文以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 习 实际为基础 , 分析了主题活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 并且对如何 有效利用主题活动提出 了 几点措施 。
主题活动的开展就是将小学道德与法治内容迁 移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 , 让学生在参加各种生活 化的主题活动中感知道德与法治内涵 , 并且在主题 活动中践行道德与法治理论 。
一 、主题活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开 展的意义
主题活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开展 , 有 助于转变教学理念 , 丰富教学形式 , 极大地提升小 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水平 。
1. 主题活动丰富 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内容 , 很多学生 都已经预习或者阅读 ,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 任何“新鲜感”, 导致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不 能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 , 影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有效性 。 主题活动在这门课程教学中的开 展 , 为学生带来了丰富的 、课本教材中没有的道德与法 治内容 ,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新奇 , 并且 乐于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 。教师为学生提 供的这些主题活动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入 , 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效果更为理想 。
2. 主题活动 为小 学 道 德 与法 治 教 学 带 来 了 形式上的创新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实际教学中 , 教师往往利用“理论讲述”的方式 , 为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理论内容 , 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活动也始终在教室内完成 , 甚至教师还为学生布置一些书面形式作业 , 影响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积极性 。主题活动本身以实践为主 , 转变了传统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 。主题活动的内容 、形式都比较丰富 , 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富有趣味的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本节课程的理论知识 , 增强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中的良好体验 。
二 、利用主题活动开展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措施
1. 利 用 趣 味 主 题 活 动 , 激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主动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内容缺乏趣味性 ,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 , 影响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 。在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的开展中 , 要想保障主题活动的开展效果 , 需要为学生增添趣味性 因素 , 让学生能在主题活动中感受到更多乐趣 , 才 能让学生更积 极 主 动 地 投 入 到 主 题 活 动 中 去 。 例 如 , 在学习“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一单元时 , 需要 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 更能 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设计环 保主题活动时 , 教师应当为学生增添趣味性 , 利用 趣味主题活动弥补本单元课程内容中趣味性不足的 问题 。教师利用学生们思维活跃的特征 , 为学生设 计了“环保时装秀”的主题活动 , 让学生从“绿色”的 角度出 发 , 自 主 设 计 一 件 环 保 衣 服 , 然 后 穿 在 身 上 , 在教室里向学生分享展示 。学生们会根据主题 活动要求 , 寻找 一 些 绿 色 环 保 的 材 料 设 计 一 件 衣 服 , 像一些旧报纸 、 旧塑料袋 、树叶等 , 这些材料 都可以在学生的绿色时装秀活动中使用 。学生们在 设计 、制作环 保 衣 服 的 时 候 , 能 对 “环 保”有 更 进 一 步的认知 , 他们能清晰地认识到一些不环保的行 为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 其环保意识也得到进一 步增 强 。 当学生们穿着自己设计的环保衣服向学生 、教 师展示时 , 其自豪感倍增 , 并且在欣赏其他学生设 计的环保衣服时也能感受到很多的快乐 。 总之 , 教 师通过开展这种趣味主题活动的方式 , 弥补了小学 道德与法治内容单调 、枯燥的不足 , 让学生能带着 兴趣和乐趣参与到主题活动中 , 进一 步地提升了小 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 。
2. 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 , 弘扬传统美德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涉及很多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内容 , 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美德 , 像 尊老爱幼 、 团结友善 , 等等 。通过学习这些传统美 德能够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思想引导 , 并能使学生的 德育思想水平 得 到 提 升 。 在 相 关 的 主 题 活 动 开 展 中 , 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内容 , 为学生提供 传统美德的接触 、学习机会 , 让学生将这些传统美 德传承 、发扬 。例如 , 在学习“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相关内容时 , 学生需要对父母的付出和贡献有 一个清晰的认知 , 并且应当对父母心怀感激和敬意 。对 此 , 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传统文化节 日 , 为学生设 计有关“孝敬父母”的主题实践活动 。在中秋节 、重 阳节等重要的节日时 , 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节 日文 化 , 将本 节 课 程 中 的 内 容 与 其 融 合 , 为 学 生 设 计 一个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在这个主题 活动中 ,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我国传统的孝敬父 母的优良美德内涵 , 并且以节日祝贺为契机 , 号召 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向父母表达爱意 , 并且将 “孝敬父母”落实到实践活动中 。学生们可以为父母 设计一个节日祝福卡片 , 回家之后可以多做 一 些家 务 , 可以利用 自 己的压岁钱为父母买 一 些礼 物 等 , 这些孝敬父母的行为 , 都是“爸爸妈妈在我心中”这 节课知识的延伸 ,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更 加深入 。总之 ,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 教师应 当为学生设计 一 些以传统优秀文化为主题的活动 , 让学生接触 、学习传统优秀文化 , 提升自身的思想 道德水平 。
3. 开展交 友 主 题 活 动 , 引 导 学 生 正 确处 理 人 际关系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 , 学生需要掌握 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 。小学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开 展中 , 教师应当充分地挖掘交友主题活动内容 , 结 合学生的 日常学习生活 , 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人际 关系处理方 式 。 例 如 , 在 学 习 “我 和 我 的 同 伴”这 一单元时 , 教师就可以利用交友主题活动 , 引导学 生参与到人际处理的实践活动中去 , 增强学生的团 结友善 、互 帮 互 助 的 意 识 。教 师 可 以 为 学 生 设 计 “我为朋友做小事”的主题活动 , 让学生们主动去为 身边的同学 、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 并且在 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主题活动参加心得 。学生 们参与“我为朋友做小事”的活动之后 , 他们会积极 主动地思考能够为同学做哪些事 , 然后利用 自 己善 于发现的眼睛 , 去为身边的学生 、朋友提供 一 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通过为身边的人做一些小事 , 学生能获得同学的感谢 , 并且学生自己也能获得来自同 学的帮助 , 从而让自己获得“幸福”。在课堂上的主 题活动交流中 , 学生们对为他人做事时的快乐进行 分享 , 对来自他人的帮助进行感谢 , 从而营造了和 谐的班集体氛围 , 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 、相互 理解和相互支持 , 从而使学生之间建立起了积极向 上 、健康的朋友关系 , 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 得到了增强 。
4. 开展社 会 实 践 主 题 活 动 , 培 养 学 生 遵 守 社 会规则的意识
陶行知先生的“社会即学校”理论 , 就是要求学 生们能够走出校园 , 在社会各种活动中体验知识内 涵 , 并提升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道 德与法治课程内容 , 为学生设计社会实践类的主题 活动 , 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会团体活动中 , 体验 社会生活 。例如 , 在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这节课 时 ,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 让 学生了解公共生活 。为了让学生了解规则在生活中 的重要性 ,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门口的十字路 口辅助交通管理 。学生们在交警的帮助下来到十字 路口 , 并且站在十字路口的人行道边上 , 手拿交通 红旗提醒来往的人们遵守交通规则 。 当学生们发现 有人没有按照交通规则通行时 , 他们就上前制 止 , 并且向违规人员讲解有关交通规则的知识 , 让大家 在过马路的时候养成遵守交通信号灯的习惯 。学生 在辅助指挥交通的活动中 , 能够认识到大家都遵守 交通之后 , 整条马路才能顺利地通行 , 才能为我们 每一个人的生活提供便利 。这样 , 教师通过社会实 践主题活动的设计 , 让学生们亲身体验生活 , 让学 生在社会生活活动中感知社会规则 , 并养成较强的 规则意识 。
5. 开展爱 国 主 义 教 育 主 题 活 动 , 增 强 学 生 的 爱国主义情怀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 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的意识 , 让学生从小接触爱国主义 教 育 , 培 养 他 们 浓 厚 的 爱 国 主 义 情 怀 , 为长大成为社会主 义 新 时 代 建 设 人 才 奠 定 基 础 。 所以 , 教师应当为学 生 设 计 一 些 有 关 爱 国 主 义 教 育的主题活动 , 增强 学 生 爱 国 主 义 情 感 。 例 如 , 在学习“我们的国 土 , 我 们 的 家 园”这 一 单 元 课 程 知识时 , 教师应当 引 导 学 生 了 解 我 们 的 国 土 , 并 且捍卫我们的领 土 不 受 侵 犯 。 对 此 , 教 师 组 织 学 生开展了“红色文化学习活动”, 带领学生到附近的革命烈士 纪 念 馆 、烈 士 陵 园 等 地 , 参 观 学 习 我 们 老一辈革命者用鲜血捍卫我们国土的英雄事迹 , 激起学生的民族认 同 感 和 民 族 自 豪 感 。 在 参 观 结 束 之后 , 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参观后的感想 , 并让学生说出 自 己的理想 。学生们谈参观学习感受的时候 , 会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 并且立志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三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科学教育理念的应用 , 学生的德育培养 、法治教育越来 越 受 到 重 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 教师应当有效贯彻陶行知先生的“生 活 即 教 育”的 理 论 , 通 过 主 题 活 动 的 开展 , 将道德与法 治 知 识 与 学 生 的 生 活 建 立 紧 密 联系 , 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 。
参考文献
[1] 宋君 , 谢建美. 小 学 道 德 与 法 治 家 乡 主 题 教 学 中“新 农村元素”的运用[J] . 教学与管理 , 2022(11) : 46- 48.
[2] 周晓 丽. 基 于 核 心 素 养 探 讨 小 学 道 德 与 法 治 课 堂 教学 — 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研究》[J] . 中国教育学刊 , 2022(12) : 152.
[3] 邬云礼. 小学道德与 法 治 教 学 的 课 后 强 化[J] . 教 学 与管理 , 2020(5) : 61- 62.
[4] 宋月红 . 小 学 道 德 与 法 治 课 堂 教 学 主 题 大 情 境 的 创设[J] . 教学与管理 , 2021(17) : 44- 46.
[5] 张 淑 清. 小 学 道 德 与 法 治 教 学 实 施 成 效 、 问 题 与 对策[J]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2. 42(26) : 54- 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3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