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在本科 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23 15:42: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文章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0 年度本科临床专业实习生 45 名作为对照组,2021 年度本 科临床专业实习生 45 名作为研究组, 对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在本科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 用效果进行了探究。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重 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问题。这种现象导致学 生不能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且无法将其应用到实际操 作中。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 了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另外,由于我国的应 急医疗事业起步较晚,大学生的应急能力还处于初级 阶段 。大多数本科临床专业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之 后便直接走上临床工作岗位,其存在急救操作技能不 姻熟、临床经验较少、急救意识和能力不足等问题, 这对急救质量和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造成了很大影 响[1 -4] 。一般的急救培训往往只注重技术层面,而忽略 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 培训缺乏明确的目标,因此难以把握培训的实际效果。 在实际操作当中,还会出现一些其他问题,如理论和 实际工作相脱节、急救反应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及不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5] 。临床医学是一 门实践性 很强的学科,在急救技能操作方面,仅凭有限的课堂 教学时间及单一的模式设备,虽然可以在某种程度上 满足对一种技能的操作熟练度要求, 但是在实际的 临床情境中,不能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临床急救 综合能力,也不能保证他们的学习效果。可见传统的 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因此 在本科急救技能教学中建立一种合适的培训模式已 经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培养本科学 生临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反应能力等各种临床综 合急救能力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新主题[6-8],并将 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医学教育发展的重点。在此背 景下,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应运而 生,该模式旨在提高学生面对临床急救情景时的应对能力, 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临床急救知识, 同时提高学生对临床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 。教师在 进行技能培训时,要对临床中可能面对的急救情景进 行详细分析,并将其呈现在教学内容中,从而让学生 更好地掌握这一类急救技能 。 同时,教师还要采用多 种考核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以确保学生掌握知 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本科临床专业 学生对急救技能操作的运用能力,并将在课堂中学到 的知识运用在临床急救情景当中,且提高学生探求知 识的能力和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培养本 科临床专业学生急救方面的技能、应急反应、协调沟 通能力及反应综合能力上都卓有成效 。为此,广西医 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将急救技能 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应用于本科临床专业实 习生的急救技能实践应用教学, 并获得了良好的效 果,现作出以下报告[9-10]。
\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20 年度 (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 场考核模式实施前) 本科临床专业实习生 45 名作为 对照组,选取我院 2021 年度(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 现场考核模式实施后) 本科临床专业实习生 45 名作为 研究组 。研究组包括 45 名学生,其中男生 18 名,女生 27 名;对照组包括 45 名学生,其中男生 20 名,女生 25 名。研究组采用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 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观看教学视 频+教师讲授+练习”。

  (二)教学方法

  首先,成立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教学小组 。 由 4 名均在急诊科工作、具有带教资质和 丰富教学经验的带教教师组成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 合现场考核模式教学小组 。小组成员的主要职责如 下:选定病例、准备演练脚本、对参与本次课题研究的 本科临床专业实习生进行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的讲 解,以及引导演练脚本的开展,同时对学生的各项急 救综合能力表现进行考核打分[11-13],以便评估其在实 际操作中的表现水平。两组学生均在我院进行急救知 识的相关培训,培训过程采用小班教学方式,分 3 轮 进行,每轮 15 名学生,共 6 个学时。

  其次,准备演练脚本 。 由组内带教教师对参与本 次研究的本科临床专业实习生进行访谈, 评估学生 对急诊急救技能操作知识的欠缺之处和需求, 深入 了解学生对急诊急救技能操作知识的掌握情况,从 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分析 我院急诊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危急病例,并参照《急 救医学》教材理论,根据省卫健委对急救医学急救技 能要求和本院急诊科的使用频率,选择电除颤术、心 肺复苏术和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3 个演练脚本, 每个 脚本都设定有医护协作标准化沟通模式 。每个脚本 编写完后,由相关专家审核,力求脚本具有真实性和 教学性[14-15]。

  1.研究组教学方法。实验按如下步骤进行。①学生 对 3 组不同急救操作技能的视频(40 分钟) 进行观看 并记录 。②带教教师对视频内容进行讲解和演练(40 分钟) 。视频观看结束后,教师讲解并演示视频内容和 示范相关要点,告知学生要认真观看演示过程,随后 提供时间让学生分组练习,练习结束后进行讨论和考 核 。③学生通过抽签分组进行演练(90 分钟),演练过 程需根据脚本编写内容模拟户外急救场景。抢救小组 通过对模拟伤员进行搬动、检查、用药、电除颤仪、心 脏按压、人工呼吸和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等抢救措施, 模拟伤员的病理生理变化,治疗的效果可由带教教师 决定。整个演练过程中,学员可以讨论伤员病情,并根 据病情诊断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带教教师中途可加 入考点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 。④急 救技能操作演练完成后,进行现场考核(90 分钟) 。考 核方法:9 人一组,由学生抽签分配,且由参与急救技 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试验的带教教师通过 抽签选择测试案例和测试顺序, 同时在开考前 10 分 钟, 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小组内每一名成员的角色分工。之后按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脚本 中涉及的急救技术方法和设备操作项目进行考核,急 救技术方法有海姆氏急救法 、心肺复苏术 、吸痰、吸 氧、导尿、保护性约束等;急救设备操作有心电监护、 简易呼吸器、电除颤仪等。考核结束后,由两位带教教 师进行考评打分,取平均分作为学生成绩 。考场的现 场秩序和工作协调、案例病情的发展由拥有急救资格 证的相关人员负责。考试标准如下:《心肺复苏操作评 分标准》《简易呼吸器评分标准》《除颤技术考核评分 标准》,满分为 100 分。

  2.对照组教学方法。实验按下列过程实施。①学生 观看 3 组不同的急救技能操作视频(40 分钟) 。②带教 教师进行讲解和示教(40 分钟) 。视频观看结束后,带 教教师对急救技能操作中的关键点进行讲解,之后进 行现场示教,示教过程中边做边详细讲解 。③学生抽 签分组进行急救技能操作演练,但不进行现场考核。

  (三)培训效果评价方法

  1.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培训结束后,两个小组 的学生都会被评量各自的急救技能 。考核内容如下: 电除颤、心肺复苏及简单呼吸装置的操作,均为同一 名急诊教师按我院临床技术训练中心制定的考核标 准进行考核 。现场考核结束后,由考核组长对本次考 核过程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学生分别存在的亮点与不 足进行归纳总结。

  2.培训后两组学生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的比较。 在培训完成后的第 1 周、第 1 个月和第 3 个月,对两 组学生进行急救综合能力的测试,以全面评估他们的 急救技能水平,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改革依据 。考 试方式如下:通过抽签将学生随机分组,一组为 9 人, 教学组长担任考官,考场的现场秩序和工作协调、案例 病情的发展由拥有急救资格证的相关人员负责,考核 标准为《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简易呼吸器评分标 准》《除颤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3.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评价 。采用自设问卷调查研 究组学生对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的 满意度及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满意度。共发 放 90 份问卷,回收 90 份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 100%。 问卷内容共包括培训设施和环境、培训的内容 和教案、急救技能、促进相关主题记忆、培养学习精神 和课堂气氛、总体满意度 6 个条目,每个条目分为非 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3 个选项,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 /总人数×100% 。当堂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 行录入与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两组学生急救技能操 作考核成绩) 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采用 t 检验比较 两组学生技能操作成绩的差异 。计数资料(两组学生 对各自教学模式满意度的评价比较) 采用百分比描 述, 采用 χ2 检验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构 成 。检验水准为 α =0.05.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实习生急救技能操作成绩比较

  如表 1 所示, 研究组实习生心肺复苏术成绩 (94.02±5.02 分) 、电除颤术成绩(93.60±4.77 分) 、简易 呼吸器的使用成绩(94.57±5.27 分)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习生相应的成绩(89.12±6.80 分) 、(89.82±4.42 分) 、 (90.37±7.60 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

  (二)培训后两组实习生急救技能操作考核成绩 比较

  在完成培训后的第一个星期、一个月、三个月对 两组实习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研究组实习生的考核 成绩仍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考核成绩(P<0.05),且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 2 所示。
\

  (三)两组实习生对各自教学模式的评价

  研究组实习生对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教学模式的整体满意度为 86.67%,对照组学生对 传统教学模式的整体满意度为 60.00%,研究组学生 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的满意度,且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 3 所示。
\

  三、讨论

  急救现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临床医生而言是 一大挑战,在临床上,急救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 医护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 还取决于急救团队之间 的默契合作程度,其急救技术和操作水平越高,配合 越默契,急救的成功率就越高,两者缺一不可 。在本 研究中, 研究组实习生的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 对照组实习生(P<0.05),同时研究组实习生培训完成 后第 1 周、第 1 个月、第 3 个月的急诊急救技能操作 考核成绩仍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急救技能 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 记忆、提高急救操作技能,即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 现场考核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本研究 结果表明, 学生并不能一直正确感知并接收教师在 课堂上提供的所有教学信息, 包括提出的要求和提 供的资源,特别是言语讯息,有可能被忽略或遗漏 。 因此, 教师在传授临床急救情景教学的重要知识点 时,一方面要以口头的方式提供基本信息,另一方面 应通过现场考核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重难知识点的记 忆 。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是一种对 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良与创新的教学法, 该模式的 特点是在急救技能操作演练中加入对课程重难点知 识的现场考核, 通过考核和评分机制让学生将课堂 中学到的急救技能操作知识运用到模拟的临床急救 情景当中,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主动性和 对急救技能操作的掌握熟练程度 。该教学方法可以 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 并使其与急救技能操 作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掌握急救技能,日后为患者 提供有效的医疗救治。

  在传统培训当中,首先是要观看培训视频,然后教师进行展示教学,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其对技能的 理解和掌握程度较低。而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 考核模式在传授单项急救技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 对应急知识的传授, 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可 提高学生的临床思考能力和遇到突发情况的临床 应变能力,且更加重视操作的流畅性 、快速性,鼓励 学生从原来的硬性记忆操作细节,向以灵活运用急 救知识解决临床急救现场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方向 发展 。多数学生表示经过本课程的练习,急救技能操 作技术得到了提高, 同时还能够熟练地使用基本的 急救技能, 且研究组学生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 成绩 。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对临床问题进行连贯、全 面的审视,从而提升学生现场救护的决策能力,在紧 急条件下, 学生能够迅速反应, 做出相应的急救措 施,从而提升抢救的成功率 。该模式以学生小组为对 象、以现场为抓手,在模拟临床教学情景的过程中有 意识地加入对课程重难点内容的考核, 可让学生能 够自觉地将课堂知识运用到临床情景教学中, 进而 增强急救意识 。本研究将这种模式应用于本科临床 专业实习生急救技能操作培训,以急救队伍为对象, 以有计划的临床急救场景为线索, 团队成员在演练 中可以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并对培训和演练后的成 绩结果进行研究、分析、改进,让他们能够从中获益, 共同成长,并且增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也 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

  本研究主要将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 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旨在探索适合急诊急救技能的 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急救技能 。 问卷调查 显示,86.67%参与实验的研究组实习生对急救技能操 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教学法表示满意。急救技能 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设 计出一系列案例情境,并利用模型实物演示和角色扮 演等方式,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知识,同时在急救技能 操作演练结束后及时对课上学习的内容进行现场考 核,并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 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据弃了以教师 为核心的“填鸭式教学”,转为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 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 。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 场考核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环境,把学到的知 识转变成自己的实际操作技巧,同时这样可以更接近 临床急救、重症的处理流程 。既让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有主动性,同时也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内 容,并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将急救技能操作培训联合现 场考核模式应用于本科临床专业学生急救技能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的学习转变 为主动的实践,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能 够更好地进行思维活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同时,可 以强化学生在临床急救情景中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 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提升急救技能操作能力,进而 提升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 目前,急救技能操作 培训联合现场考核模式在急诊医学急救技能教学中 的应用还处于学习和发展阶段,需要核心师资和学生 的共同努力,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急诊急 救临床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宋凤卿,黄子通.2017 年广东省急诊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分析[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23(6):584-589.
  [2] 周三连,王丽华,任玉琴,等. 院内急救快速反应系统的改进与应 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21.56(8):1151- 1158.
  [3] 张丹, 陈晓迎,刘景仑,等.法国院前急救体系和全科人才培养对 我国全科医生急诊教育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9.36(4):286- 288.
  [4] 晏中军,刘忠操 . 急诊操作技能在全科转岗培训中的必要性分 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32):182- 184.
  [5] 覃碧云. 以医院急诊科为平台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进展和现状[J]. 蛇志,2020.32(4):495-496.
  [6] 王宇,李胜云,李玲.微格教学法在医学研究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 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4- 16.
  [7] 程力.警察院校警务现场急救知识、技能掌握现状调查及其影响 因素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4):17- 18.
  [8] 胡艳.研究“第一目击者”体系对大学生现场急救技能培训效果[J]. 名医,2020(7):187.189.
  [9] 李玲,李胜云,王宇,等.缺陷式情境教学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 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6.13(9):666-668.
  [10] 陈万平, 向柏霖,唐莉莉.参与式现场点评考核教学模式在材料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16.35(5):90-92. 
        [11] 陈巧,王伟仙,吴丽芬,等.柯氏模型在发热门诊支援护士培训效 果评价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2.37(20):72-75.
  [12] 迟海波,刘晓伟,刘志.情景模拟式教学在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 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5):21-23.
  [13] 肖雪妍,韩丽琳,魏力.PDCA 循环在提高规培医生临床技能培 训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20):172- 174. [14] 韦少俊,李秋菊.PBL 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科护士急救 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7):177- 180.
  [15] 熊云志,李文芬,李娟,等.2019 年临朐县院前心肺复苏急救知识 及实践技能操作培训效果评估[J].预防医学论坛,2020.26(7):541 - 5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36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