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然后阐述了基于 OBE-CDIO 模式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 改革目标,接着论述了基于 OBE-CDIO 模式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最后提出了基于 OBE-CDIO 模式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包括优化课程设计选题、提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网络上机平台以练促学、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沉浸式学习。
关键词:OBE-CDIO 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数据结构”课程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 理念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和澳大利亚的 基础教育改革中,核心思想是强调教育应将成果和目 标作为基本导向 。1981 年,美国学者斯派帝等人对此 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 OBE 的完整概念, 他们发现,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学到什么和能否在日后 的工作中获得成功,远比学什么重要得多 。自此,OBE 理念获得了重视与认可,并迅速成为欧美国家教育改 革的主流理念。进入 21 世纪以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 和发展进一步加快,为了进一步提高 OBE 理念的实际 可操作性,受工业界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过程的启 发,即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构思、 设计、实现、运用,瑞典查尔姆斯技术学院、瑞典林克 平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技术学院创立 了一个新型的工程教育模式—CDIO,分别代表构思 (Conceive) 、设计(Design) 、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 erate),从而成功地将企业界对合格工程师的共性需求 准确地表达出来,构建了企业界、教育界、社会熟知 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这代表了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 新成果 。CDIO 围绕工程教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能力 大纲,并大获成功。概括来说,OBE 代表一种教学理念, CDIO 代表一种工程领域教学实践方法,从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将二者结合,使之形成完整的 OBE- CDIO 模式是先进可行的,且按照 OBE-CDIO 模式培 养出的学生,普遍展现出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 协作能力,从而得到了社会与企业的高度认可[1-2] 。基于此,本文拟引入 OBE-CDIO 模式,对“数据结构”课 程教学进行探索。
一、“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现状
“数据结构”课程是很多工科院校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必修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程序编写和调试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书面 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就 业竞争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当前,“数据结构”课程通 常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设,部分学生的编程基础仍 然非常薄弱,C 语言刚刚入门,就要转到知识点比较难 的“数据结构”课程学习环节,且该课程内容多、难度 大、学时少,因此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畏难情 绪 。具体来说,“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学习成本高,入门难。在 “数据结构”课程学习的开始阶段,初学者通常具有比 较强烈的学习意愿,但该课程的学习成本相对较高,且 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这些抽象的结构化表达对于初 学者而言具有难度 。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一部分学 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②重理论、轻实践,知识与能 力脱节。“数据结构”课程本质上属于程序设计训练类 课程,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注重理论教学,实 验和练习环节相对薄弱,学生做练习只是为了验证课 本上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乏味。如果不引入新的教学 理念和教学方案,传统的以理论知识和语法讲解为主 的教学方式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5]。③传 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工科建设及其与国际工程教 育理念接轨的需要。“数据结构“课程作为计算机、通 信、信息管理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对教学内容、教学 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激发学习 者的主动学习意识,并使其将学到的知识点和个人能力、运算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充分结合,实现知识、能 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 此问题对传统知识“灌输”为主 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6- 10]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 问题,围绕“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课程组 从 2016 年开始引入 OBE-CDIO 模式,尝试基于 OBE- CDIO 模式进行“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11- 12],并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
二、基于 OBE-CDIO 模式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
基于上述问题,“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需围绕以 下两个目标展开。首先,基于 OBE-CDIO 模式对“数据 结构”课程教学进行持续改进,面向学生编程能力的提 高和尽量贴近实际应用的需要,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 识 。为了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含金量”,教师对“数据 结构”课程主干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精选,将教 学重点放在线性表、队列、堆栈、字符串、查找、排序等 核心知识点方面,课堂教学环节主要讲解重难点,通过 引导学生对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启发学生逐步建 立计算思维。其中,考虑到线性表(包括链表)是最基本 且常用的一种线性结构,是其他数据结构的基础,栈 、 队列、串和数组本质上都是线性结构,可以认为是一类 特殊的线性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改方案时,大胆地进 行了“删繁就简”,将线性表相关知识点教学放在了一 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围绕这条主线强化“数据结构” 课程核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其次,通过 OBE-CDIO 模 式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潜能。具体做法是,基于 OBE-CDIO 模式,针对 “数据结构”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 在面向编程的实践教学中,更加重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进 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包括加强理论学习、上机实验和 课程设计。具体方式包括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并重,学 时相当,教师可以采取“边讲边练”或“讲练结合”的方 式;课程设计主要以小型的项目开发的方式进行,一般 在课下分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目标是培养学生的 系统工程技术能力,尤其是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 施能力,课程设计完成后,教师通过组织项目展示和答 辩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基于 OBE-CDIO 模式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要求
(一)强化符合 OBE-CDIO 模式的小班教学
小班教学是将学生人数控制在一定数量以下的教学,是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小班教学的优点包括有利于在时间、空间上根据需要灵活地重组 OBE-CDIO 教学活动;配置一 定数量的助教,提高师生比,相应地,教师与学生作为 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其活动密度、强度、效度及师生间 互动关系将会得到明显增强;教学的内容、方式、技 术、评价会发生全新变化,并促进或推动教育理念的 革新。
通过观察以往教学活动发现,大一学生在学习“数 据结构”课程时会表现出以下典型特征:①程序编写 有一定的熟练度,但是小错误较多,需要反复上机调 试,调试成本高;②动手能力差,能够听懂内容,但停 留于“纸上谈兵”;③上机练习的意愿比较强烈,但是 需要重点引导,采用正向的路径;④学习能力差,缺乏 编程兴趣,不能跟上进度。采用小班教学后,教师可以 基于 OBE-CDIO 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适时调整 教学进度,做到因材施教,包括在布置作业时选择合 理的题型和设置不同的难度,帮助学生设定切合自身 实际的不同目标,即先从实现一个小目标,获得成就 感入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 效果。此外,小班教学的优势还在于,在教学环节教师 可以灵活采用翻转教学模式,实现教和学、教师和学 生的转换, 一方面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另 一方面教师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学困生”,为其提供 必要的引导或辅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二)基于 OBE-CDIO 模式规范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主 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品质与团队协作精神,以 OBE-CDIO 模式重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体系,可有 效提高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文字表 达能力。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 。一般 来说,合理的数据结构带来的直接好处是更高的运 行或存储效率 。为了加强“数据结构”课程设计管理, 教师先要对常见的数据结构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包 括 数 组(Array) 、栈(Stack) 、队列(Queue) 、链表 (Link - edList) 、树 (Tree) 、图(Graph) 、堆 (Heap) 、散 列 表 (Hash) 等。然后教师可根据 OBE-CDIO 模式,重点对 课程设计报告中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测 试数据、测试分析的相关要求进行细化,更注重学以 致用。例如,在需求分析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将待求解 的问题抽象为特定的数据结构形式;在概要设计部分,要求学生能够针对软件需求分析中提出的一系列 软件问题,实现对结构成分(模块) 向成软件过程转换 的描述,形成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程序思维。通过上 述流程,学生既能够把握程序的整体框架,又能深入 了解现代软件工程的内部实现细节,例如,软件系统 将采用什么样的体系构架 、需要创建哪些功能模块, 以及如何设计测试数据等[13-15] 。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考 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的灵活性和熟练程度,要求在比 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难度不宜过高,一个课程设计选 题通常涉及一两个关键知识点 。此外,针对以往课程 设计中个别学生存在“打酱油”的情况,教师对课程设 计的组织方式进行了优化,引导学生按小组方式进 行组织设计,小组成员限定为 2—4 人,设计报告需明 确每一位成员的分工,并指定组长,组长负责任务分 解, 并协同整个小组的工作 。面向课程设计的 OBE- CDIO 模式如图 1 所示。
四、基于 OBE-CDIO 模式的“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计选题
课程设计选题是 OBE-CDIO 模式实施中的重要 内容。“数据结构”课程同样重视选题设计的作用,但 也存在相应不足,主要体现在选题与现实生活存在一 定程度的脱节、需求不明确等 。针对这些共性问题, “数据结构”课程在选题设计方面需要注意,从项目驱 动出发,设计的选题直接来源于真实的需求,以迅速 激发学生的兴趣 。 以面向输入输出设计为例,该项目 要求学生编制一个能演示英语单词辅助输入的程序: ①当输入四个字母时,如果前四个字母和单词表中的 某个单词匹配,则不需要再输入余下字母,由程序直 接给出完整的单词提示,并进行确定;②当输入四个 字母时,如果只有前三个字母与单词表中的某个单词 匹配,而第四个字母输入错误,则整个单词输完后,按 前三个字母找到对应的单词,给出输入者可能想输入 的单词提示;③前面三个字母都不匹配,给出提示“不 在单词表中”。单词库设定为大于等于 100 个词 。如此, 学生一方面能够快速理解选题设计的任务要求, 另一方面能够在完成选题设计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 知识的理解,了解现代软件工程的运作方式。另外,可 引入选题设计答辩环节,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及团队合作能力。
(二)提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 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教 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引向深 入 。根据 OBE-CDIO 模式的通俗说法,可以理解为在 学中“玩”、在“玩”中学 。这种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不 用设定教学目标,相反,每堂课都应当设定明确的教 学目标,且教学活动应当围绕教学目标逐渐展开 。一 般来说,可以先将一个容易接受的概念或容易理解的 问题作为切入点,随着教学过程的持续深入,再根据 学生对 OBE-CDIO 模式的熟悉程度,逐步增加内容的 广度和深度。
线下教学主要聚焦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的讲 解,如果大多数学生在理解上已经不存在障碍,那么 教师就可以考虑抽出一部分时间开展线上练习。“数 据结构”课程主要考虑了代码填空和函数填空这两种 形式(在特定的网络上机环境下进行) 。代码填空:一 般设置多个填空点,强化学生计算思维训练,同时提 高学生对代码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填空点的设置上, 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难度 。实践表明,如果 在课堂练习中,结合知识点设计代码填空并安排讨论 交流,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 函数填 空:自 由度相对较大,一般需要进行较全面的思考后 才能作答 。该方式注重对学生实际编程能力的考查, 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初学者而言难度 相对较大,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熟练程度的提高,大 多数学生会逐渐熟悉并完全掌握,从而加深对所学知 识的理解。
(三)利用网络上机平台以练促学
学生可以采用希冀公司开发的网络教学平台 Course-Grading 开展专题练习 。CourseGrading 是一个 具有专业深度、安全可扩展的计算机类课程一体化支 撑平台,是一个定位为全面支撑计算机、人工智能和 大数据专业建设的大型综合教学实验平台,而非一个 只能支撑若干门课程教学的实验系统。该平台于 2005 年正式上线,运行稳定 。该系统能够与教学过程紧密 结合,具备自动评判功能,能够覆盖教学全流程(答疑、作业、考试、MOOC、实验) 。依托该平台开展以练促 学,学生几乎不需要培训就可以迅速掌握相关知识, 加之题型丰富,因此深受学生欢迎 。该系统可以作为 应用 OBE-CDIO 模式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在此基础 上,教师可以开展智慧教学,包括开展智能化的数据 分析、诊断、反馈,从而形成 一 个良性的教学闭环 。 CourseGrading 教学平台的主要特色包括支持三类输 入方式(标准、文件、命令行参数) 与两类输出方式(标 准、文件) 的任意组合;支持输出结果的模糊比对,输 出结果中的大小写、空格等不可见字符不影响评测正 确性,可以利用通配符描述输出结果;支持基于 LCS (最长公共子串) 的“部分正确”得分规则及实时评判, 丰富的编程题型能够从多角度考核学生的编程与算法设计能力。
CourseGrading 教学平台对于学生而言几乎不存 在学习成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实验 学习,同时能够汇集学生在整个培养阶段的学习过程 数据、项目实践数据、考试成绩数据等,从而能够对学 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全面考核学生的 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跨界整合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 依靠该教学平台和资源,以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评定学 生的课程成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自身工 作效率也得以提高。
(四)利用微信公众号实现沉浸式学习
作为一款在全球范围内拥有 12.6 亿用户的超级 APP,微信毫无疑问已经成为许多人必备的社交工具。 与此同时,微信也是一个学习利器,考虑到这一点,课 程组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研学而思(Artlab_BJTU) , 通过该微信公众号定时发布课外的教辅材料,这些辅 导材料都经过精选,能够更好地诠释一些重要的或较 难的知识点,包括提供一些完整的代码并提供详细注 释。通过微信公众号,学生能够在课后自主学习,对于 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能够在课后通过微信公众 号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对于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来 说,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近 3 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微信这一新兴媒体 辅助的方式,学生可以获得沉浸式学习体验,同时教 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大量的计算机编程(包括 “数据结构”课程) 学习资料。另外,利用微信公众号的 灵活性和易用性,可以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创造一 个课内与课外打通的学习环境,并在关键知识点的学 习方面迅速对学生进行引导 。实践表明,这种方式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此外,教师利用微信公众号 资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据结构”课程的积极 性,符合 OBE-CDIO 模式的要求。如此,通过课程设计 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成绩,更容易让学生接 受这种学习方式,而且也使得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得到了加强。
五、结语
“数据结构”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终极目的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编程能 力, 包括利用特定的数据结构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本文基于 OBE-CDIO 模式开展了“数据结构”课程 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主要目标, 以工程设计任务为导向对 “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最终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明显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漆听,熊坚.基于 OBE 理念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评价实证研 究:以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1,8(98): 30-33.
[2] 魏丽娟.基于 CDIO 的《JAVA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究[J].环 渤海经济瞭望,2019(5):184- 185.
[3] 徐晓君,刘凯.基于 CDIO-OBE 理念的 Java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 革[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2):148- 149.
[4] 阎海玲.信管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研 究[J].才智,2017(25):136,138.
[5] 孟佳娜,李锡祚,李威,等.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设计与 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7):182- 184.
[6] 张勇,牛儒,周达天,等.基于 OBE 的“高级程序设计训练”教学实 践[M]//张星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进“双一流”建设:北京交通大 学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集(2017 套装上下册).北京:北京交通 大学出版社,2018:233-237.
[7] 柴本成,刘玉英.基于 CDIO 的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中 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8):101- 103.
[8] 王剑宇,郭强, 阚媛,等.基于 CDIO 的程序设计课程项目牵引式教 学方法研究[J].软件工程,2018,21(9):54-56.
[9] 王玲芬,李锡祚,刘勇奎,等.在线评判在数据结构实践教学中的 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6(4):71-73.
[10] 邱劲,王平. 以项目为导向的数据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4(9):167- 172.
[11] 贾新杰,李聚波,王会良.面向“成果导向教育”的特种加工课程 教学设计与探讨[J].科技资讯,2015,13(36):227-228.
[12] 熊回香,叶佳鑫.信息管理类专业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22(3):11- 14.
[13] 李国和,吴卫江,赵建辉,等.面向新工科的程序设计综合课程设 计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9(9):119- 122.
[14] 李曼,石锋,张少应.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据结构》微课及教学改 革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130- 132.
[15] 张华,张森,张岩,等.数据结构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 与管理,2018,35(5):218-2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