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巧妙导入,点亮美术课堂的引航灯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12 11:31: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是老师手中的“魔法棒”,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他们的探究 欲,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挖掘他们的求知力,培养他们深厚的创作情感,为教学的顺利进行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美术教 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采取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多种导入方法,开好局,让美术课堂成为孩子们想学、勤学、乐学的沃土。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 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 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 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 久的情感态度。”一个好的课堂导入, 就像一块磁石可以深深地吸引住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犹如点亮一盏驶往成功课堂的引航灯。 作为一名美术专业教师,得力于这门 学科本身具备的一些优势,笔者曾在 教学中尝试多种导入方式,取得了意 想不到的成效。
\

  一、趣味导入,吸引注意力

  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学 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只有对学习 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 更加愉快、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美术教学中 提高学生兴趣的导入方法有很多,像 游戏、谜语、故事,还有利用多媒体 视频、动画等手段,这些有趣的内容都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 能力与想象力,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积极性。

  如笔者在教授人美版第一册《剪 剪撕撕贴贴画画》时,上课一开始, 先将日本的创意搞笑节目“超级变 变变”其中的一段表演视频给大家欣 赏,并提醒学生注意他们是怎么变 的?表演是通过两个人的肢体组合, 再添加上一些道具或补充装饰,组合 成了各种可爱的动物造型,组合形象 逼真,非常有创意。孩子们看得十分 投入,完全被他们巧妙的表演惊呆 了。刚播放完,学生就七嘴八舌,争 先恐后地抢着来报告。老师随即抓住 时机说:“今天这节课老师也想和大家 来学一学这样的“超级变变变”,想 学吗?”“想!”学生响亮地齐声回答。 因为这个有趣的游戏早就吸引了学生, 巴不得也来试一试呢! “但是,我们 今天要通过‘剪剪撕撕贴贴画画’的 组合添加法来进行超级变变变。”老师 边说边出示了课题。其实说到这里的 时候,学生已经兴趣高涨,期待着下 一步学习的内容。因为这一段有趣的导入,不但让学生了解了本节课的内 容和任务,还完全地调动起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为接下来教学的顺利开展 做好了很好的铺垫。

  又如,在教学人美版第四册《吃 虫草》这一课时,可以通过设置有趣 的故事,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 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

  上课开始,教师说:“大自然中 有无数动物和植物,每天它们之间都 发生许多有趣的故事。前两天,几个 贪玩的小虫子正在草丛中玩耍时,一 不小心,被地里的草给吃掉了,( 停 顿两秒)你们相信吗?”学生:“不 信!”教师:“我们来看看到底是怎么 回事?”然后老师出示一段猪笼草、 茅膏草等捕虫草捕食虫子的组合视频 请学生欣赏。这些生动有趣的视频, 完全把学生吸引住了,神奇的捕虫草 颠覆了学生的认知,接下来学习兴趣 之高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二、情境导入,唤起探究欲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 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创设疑问,是一种 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通过 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 惑,引起积极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可以大大地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如果直接根据 课的内容抛出一个个问题,有时并不 能达到我们所要的效果。通过情境创 设,把问题置于情境中,则会更好地 唤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如在教授人美版五上《美术中的 比例》一课时,考虑到“比例”一词 比较抽象,光从书面上的解释来说明, 学生可能很难理解。同时,学生看到 “比例”一词,也会不自觉联想到数学 上的学习内容,第一反应会觉得这个 课应该比较枯燥,恐怕还没开始学就 失了兴趣。于是上网查阅了一下同行 们对此课的设计,发现很多老师都运 用了数学上讲的比例来进行导入。如 何让学生对这节课提高兴趣,学得开 心,学得扎实,着实让人费了一番心 思。恰好听到有个班在齐声背诵李白 的古诗《望庐山瀑布》,于是灵机一 动,作了如下的设计:

  问: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 瀑布》你还记得吗?来轻轻地背背看。 (播放古筝曲)背完后,老师出示全 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 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师:“你想跟李白一起去庐山看 瀑布吗?”“想!”学生齐声答道。于 是老师出示李白看瀑布的图片,问: “庐山瀑布,你觉得怎么样?”“不怎 么样!”刚一出示,就有学生在下面 喊:“瀑布太小了,比李白还矮!”原 来,是老师课前特意把语文书上的插 图进行了比例的调整,把李白放大, 瀑布缩小了,自然就没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

  于是,老师拖动图片,把瀑布尽 量变大,又把李白尽量变小,问:“那 现在呢?”“这个比例差距也太大了, 感觉不真实!”有学生在下面答道。 老师表示出很无奈的样子,说:“同样 都是李白和瀑布,改变比例,产生的 效果就不一样了”。说着,老师又出示 一组小朋友的哈哈镜图片,学生都禁 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老师立即提醒道: “改变生活中的常规比例,你就是会觉 得很怪、很好玩,在美术中同样如此。 只有恰当的比例才能更好地展现艺术 的美感。那么怎样的比例才是恰当的 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美 术中的比例’,了解比例在艺术中的 美。”

  这节课的导入,教师利用学科整 合,将语文课上的古诗插图通过刻意 的比例反差设置情境,让学生从实际 生活中的经验,感受不同比例下产生 的效果,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比例 才是感觉最符合实际,最美的?有了 这样的疑问,唤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 欲望,学生对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就感 兴趣了,因为他也急切想知道这个答 案。

  这个情境设置导入,一开始猛一 看与教学主题内容没有什么太大的关 联,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疑问。但教师 通过情境创设,一步步引导,慢慢地 与教学主题相靠拢,无形中将学生的 兴趣一步步引过去,让学生不自觉地 沉浸到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学 习。所以,有效的情境导入,可以调 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 和谐互动,唤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

  三、悬念导入,激发好奇心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个体学习 的内在动机之一,也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好奇心是人的天性,特别对 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孩子,如果在上课 的一开始,就巧妙设置悬念,引发孩 子好奇心,可以很好地击中其兴奋点, 调动起“乐学”情绪。

  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的《百变团 花》,是一节制作课,通过折、画、剪 的方法来制作团花剪纸。利用团花图 案的规律来折纸、画图案是这节的教 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所以课程一开始,教师可以从团 花图案的特点为导入口,为接下来制 作中解决难点做好铺垫。团花的图案 有它特别的规律,也是这种规律决定 了它的制作原理,如何从导入时就吸 引学生去关注到它这一独特性呢?教 师可以进行如下设计 :

  上课前一天,教师给班上的几位 小朋友拍了照片,然后利用电脑软件 将照片制作成万花筒原理的图片效果。 一上课,教师宣布大家一起来欣赏一 下为同学们拍的照片。这下大家来了 兴致,等待着教师的开宝。照片一出 示,学生都显示出惊讶的神情,因为 他们不知道教师是怎么拍出这样奇特 的照片的。教师趁机问:“这些照片怎 么与我们平常看到的不一样呢?想知 道这些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吗?”奇 特的照片,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好奇。 教师出示一个万花筒,说到:“这是一 个实景万花筒,通过筒的小孔和另一 端的圆珠可以看到你眼前的事物。筒 的里面有三面镜子,通过三面镜子的 折射,事物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所 以,这些照片都有一个共同点:人物 围着一个中心在不断地重复。怎么样, 奇妙吧?其实除了万花筒,我们还有 更简便的方法来制作这样的图案,想 知道吗? ”

  这个导入,利用万花筒别样的呈 现方式带来的神奇效果,设置了一个悬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 接下来的新授中探究团花图案的特点, 进而总结其原理、学习其制作都做好 了很好的铺垫。

  四、示范导入,挖掘求知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适 当的示范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于 小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心目中的偶 像,美术老师的一幅生动的现场示范 画、一个漂亮的示范制作,都会给孩 子带来一定的震撼。在学生的惊叹中, 老师的形象也瞬间高大起来,对教师 的崇拜感也油然而生。“亲其师信其 道”,所以,我们美术教师在导入教学 时适时展示下自己的才艺,可以很好 地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起学生 的兴奋点,挖掘出他们深藏在内心的 求知力。

  如在人美版第一册《圆的世界》 一课的导入时,教师可以给一年级的 小朋友“变魔术”:通过对圆的添画, 将一个个圆变成帽子,变成乌龟,变 成向阳花;在第五册《原色与间色》 的导入中,老师通过试管将三原色两 两相配“变”出神奇的三间色;在第 八册《剪纸中的吉祥纹样》的导入时, 老师手拿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咔嚓 咔嚓”几下就剪出一张漂亮的剪纸图; 上第十册《中国龙》的欣赏课,引导 学生一边说印象中的龙的特点,一边 老师将它在黑板上画出来……这些示 范的导入,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 象。直观的演示,起了很好的示范引 导作用,让他们情不自禁又迫不及待 跃跃欲试。

  五、热点导入,培养创作情

  热点导入法是教师运用生活中的 热点材料进行课堂导入的方法。生活 中的热点内容,关注度高,感染力强,利用热点导入,一下就能吸引学生目 光,随之不但学生乐于积极参与学习, 也容易对下一步学习内容产生渴望。 而且吸人眼球的话题常常也能触动学 生心弦,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创作的 情感和动力。

  环保话题是众多热点话题之一, 如在《变垃圾为宝》一课的导入中, 将垃圾分类热点联系起来,搜集一些 环保方面的热门新闻,将开展垃圾分 类试点的新闻视频作为导入,接着出 示多张生活中垃圾污染的图片。成堆 的垃圾让学生不忍直视,也引发他们 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这样的现状和 场景,分类后的垃圾又将何去何从? 无形中也触发了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自然的情感,为下一步将垃圾变废为 宝的创作点亮了思路。

  当然,不同的课,因为内容不 同,目标不同,导入自然也就不可能 千篇一律,所以切不可盲目套用,更 不能随手拿来不加思考。要做到因时 而变,因情而变,保证灵活性,可操 作性,做到化平淡为“神奇”,化枯燥 为有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 和主动性,引导他们更积极地接受新 知、探究新知、掌握新知。

  此外,在设计生动、精彩、有趣 的课堂导入时,我们还要把握好以下 几点:

  1. 明确课堂导入的目的性。所有 的教学导入,不是为了导入而导入, 首先要明确设计这样的导入, 目的是 什么?其次,要清楚是否有必要这样 设计?这需要从本课的教学内容、教 学目标入手,因课型的需要而设计, 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

  2. 把握课堂导入的科学性。再精 彩的导入,违反教学原则和规律,脱 离实际,违背教学的科学性都是不可 取的。特别像美术这样的专业学科,还要注意不要将专业术语及抽象、难 以理解的内容用在导入中,避免学生 在上课一开始就产生畏难心理,从而 降低学习兴趣。精彩有趣的导入设计, 加上教师简洁易懂的语言,才能达到 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3. 把控课堂导入的时间度。教学 的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引子,过多 繁琐的内容不但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 程,也会颠倒教学内容的主次,大大 影响教学的状态和效果,两三分钟后 进入新授正题,比较科学。
\

  总之,“导”无定法,贵在得法。 即使同样内容的美术课,各人着眼点 不同,思路不同,面对的学生不同, 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会不同。但无论 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 课堂效果就是好方法。苏霍姆林斯基 说,只有你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 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 好最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小学美术 教师,肩负着基础美育的责任和使命, 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更 新思想,勇于创新,当好孩子美术学 习路上的引航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 教 育美 术课程标 准(2011 年版 ) [S].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龚倩 . “导”出精彩 , 点燃美的 火花—— 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J]. 新课程 ( 小学 ),2018(09).
  [3] 毛 晓 琴 . 点 亮 课 堂 的 引 航 灯—— 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 的导入策略 [J]. 科学大众 ( 科学教育 ), 2015(01):125-127.
  [4] 张海燕 . 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方 法之微探 [J]. 新课程 ( 小学 ),2018(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9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