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差异化视角下的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30 10:01: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顺应教学改革工作的具体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并基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设计针对性的教学举措,科学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层次化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得以进步和提高。本文基于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概述了差异化教育的必要性,对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究,并基于以上分析具体论述了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以期进一步推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策略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课程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大影响。相较于小学英语而言,中学英语无论是课程学习内容还是教师教学方式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学习成绩的差距也开始逐步显现,如果不加以关注和重视,最终将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影响整体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有效性。因此,在中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基于学生实际学习差异展开分层教学,从学生实际学习现状出发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突出素质教育的教学特点,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中学英语教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习惯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即在有效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以及教案的内容设计,按部就班地为学生讲解课本中的知识内容,并在完成教学之后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加以巩固和练习,以此提高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但是就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来看,整体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系统归纳和总结后,可以将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概括为以下两点。

差异化视角下的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论文

  第一,尊重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个体,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内容理解和吸收的程度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当堂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将其灵活应用于课后作业以及日常对话情境中;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则无法高效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针对性学习和巩固,才能逐步消化理解所有知识要点。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的差距较为明显,如果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只是采取“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势必会造成部分学困生“吃不了”、学优生“吃不饱”的情况,长此以往,必将更加拉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在初中英语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日常学习反馈情况制订符合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教学计划,在层次化的教学活动中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学习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在夯实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和拓展,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也可以在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下逐步夯实学习基础,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这种差异化的教学设计,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和学习环境。

  第二,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新课程教学标准下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而落实这一教学要求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加强对学生学习差异的关注和重视,从学生实际学习现状和学习能力角度出发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将教学改革以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贯彻落实于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将分层教学的方式引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更是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相较于传统英语教学过程而言,差异化视角下的中学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分别做出了层次化的设计,学生可以在这种层次化的教学活动中找到符合自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从而通过教师的教学引领,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知识内容,科学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英语综合素养。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一刀切”式的格局,使得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得以进步和提高,这对于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二、差异化视角下的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策略

  (一)对学生主体进行分层——基础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想最大化发挥出分层教学的优势和价值,首先就需要基于学生日常学习表现情况以及学生实际学情对学生主体进行科学的分层,确保各项英语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和推进。在具体实施阶段,教师可以基于学生日常表现以及考试测评的方式广泛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并基于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分析对现阶段学生主体进行合理的分层:

差异化视角下的中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论文

  A层以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牢靠、学习基础相对较好,且对英语学科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为主。这部分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能够紧跟教师教学思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表现以及发言情况也更为积极,整体学习效率相对较高。B层以学习基础一般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中等生为主,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适当选择学习基础较弱但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紧跟教师教学思路进行学习,虽然学习质量较为一般,但是通过针对性的指导后整体学习效果也较为理想。C层则以英语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且学习兴趣较低的学困生为主。这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高效的学习,课堂学习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相对较弱。针对这部分学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加以着重的关注,除了要增加对其基础知识的巩固教学之外,还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分层是一个隐形且动态的过程,不能以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判定,在完成分层之后也要基于学生日常学习的表现情况以及阶段性的学习结果对学生学习分层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分层差异化教学的举措贯穿于学科教学的各个阶段。通过这样的层次化设计,学生学习主体特征更具针对性,为教师进一步落实分层教学奠定良好的层次基础。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保障

  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和依据,对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在分层差异化的英语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教师既要基于学科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制定课程教学总目标,同时也要依据学生分层的情况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分目标,要切实保障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够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现状,在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引领下让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都逐步朝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基于实际教学需要将其划分为三个基本层次:A层教学目标,夯实课内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能够进行灵活的应用和迁移,并将课内所学知识高效地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在综合性的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科学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B层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发展性,让学生在熟练掌握课内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进行拓展探究学习,指导学生从现有学习能力入手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拔高,强化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C层教学目标,以课内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为主,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为其进一步的学习和提升奠定良好的语言知识基础。以Unit 2“Looking different”Topic 2部分的教学为例,课堂教学目标就可以做如下设计:①能够熟练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表示颜色的词汇,如black,color,blue,pink等;②能够正确使用表示并列和转折的连词,如and,but等;③能够听懂关于询问颜色以及人物外貌特征的基本对话;④能够根据图文展示进行对话和交流;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绘身边的一位朋友。

  (三)对课堂活动进行分层——落实

  在深入落实分层差异化教学的课堂举措中,教师必须加强对课堂活动分层教学设计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因为其涉及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课后作业等多个维度的内容,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统筹安排,深入落实“同教材、同进度、差异要求”的基本教学原则。基于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方面教师则需要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和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巧妙地融入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充分激活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抵触情绪,循序渐进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Unit 2“Keeping healthy”Topic 1这一课时内容时,对于C层学习基础相对较弱的后进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增加对这部分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工作,通过发放学习单的方式让学生进行针对性预习并记录自己的问题,便于课内解决。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让这部分学生着重关注基础词汇和短语的学习活动,如have a cold,have a fever,have a headache,should,shouldn’t等,夯实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让这部分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质量,紧跟课堂教学进度,从而逐步提高英语综合水平。对于B层学习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其围绕既定的话题和日常小病的名称进行对话,并能够运用should、shouldn’t给出建议,在熟练掌握基础词汇和句型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和交流。对于A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从生活应用角度出发,运用英语思维和语言进行交流和对话,流利地表达自己认为的健康生活方式,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分层设计中,教师要确保课内基础知识的教学最大化地落实,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另外,在课堂巩固作业方面,教师可以从课堂学习表现情况以及教学内容的推进情况入手,将作业内容分为基础巩固作业和拓展提升作业两大板块,在基础巩固作业中夯实学生语言学习基础,在拓展提升作业中指导学生提高发展,进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查缺补漏。综合提升的层次化作业中逐步提高自身语言综合技能。

  (四)对教学评价进行分层——深化

  在学生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后,教师就需要从学生日常学习结果以及学习表现情况出发,对学生学习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发掘教学评价的反馈作用和价值,以层次化的评价内容、评价标准提高学生学习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具体而言,在评价内容方面,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语言能力的发展情况等融入其中,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评价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评价标准方面,教师要在结果性的评价中增加学习过程表现情况、学习兴趣的变化情况等指标,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学习的情况,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为学生学习能力和英语素养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针对C层学生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从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学习态度方面进行评价,多运用鼓励的语言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对于B层学生,教师则要突出教学评价的引导性和激励性,对学生的近期进步进行肯定,引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和过程,通过不断优化和完善的学习过程使其逐步向A层学生靠拢;对于A层学生,同样要突出评价的激励因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提升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和成就,激发学优生探索学习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掘A层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这种分层教学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综合性评价中看到自己学习的发光点和进步,并基于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帮助循序渐进地提高课堂学习质量,明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反馈进行弥补和完善,进而带动学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各不相同,在进入学习内容较多、学习进度较快的初中阶段后,学习差距会表现得较为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这一学习情况加以关注和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举措进行优化设计。为此,在分层差异化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分层差异化教学的关注重点及其必要性,然后从学生实际学情入手对学生主体、学习目标以及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分层,在层次化的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使学生能够基于教师的针对性评价不断完善学习过程,在提高英语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自身英语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悦.分层设计活动,创新开展英语语篇教学[J].知识文库,2022(5):172-174.

  [2]刘冰.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J].科幻画报,2020(1):1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3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