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 CIPP 模式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 评价体系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29 11:26: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基于相关研究背景,首先分析了基于 CIPP 模式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系构 建的意义,然后论述了基于 CIPP 模式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系,CIPP 模式,高职院校

  近些年,大部分高职院校纷纷通过建立课程思政 示范课程、建立课程思政素材库等形式,鼓励并推动 高等数学系列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及发展。就目前情 况而言,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已初具规模和成效, 有的院校基于行业特色、传统文化、国家宏观政策等 视角深度挖掘课程思政素材, 并建立了丰富的素材 库;有的院校通过不断的建设及发展,建立了院级、市 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课程思政示范课 。相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素材及教学的飞速发展, 针对其教学效 果、学业评价等建设成效的相关评价却稍显滞后 。通 过搜索可以发现,暂无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高等数学 课程思政成效评价的体系,因此构建针对高等数学课 程思政成效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CIPP 模式是基于 泰勒的目标导向模式,为决策提供服务并以改进为主 的评价模式,该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 评价、结果评价”四个阶段 。下面,本文拟对基于 CIPP 模式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系构 建加以探究。

  一、相关研究背景

  (一)关于CIPP 模式研究的述评

  众多学者将 CIPP 模式广泛运用在教育领域的各 种方案、行动等的评价中。在大部分学术论文中,学者 主要以介绍 CIPP 模式和 CIPP 模式的应用为主。在应 用方面,张春萍、孙培军[1]通过 CIPP 评价体系的构建, 提供了针对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师 教案、课堂教学等方面进行考核的指标 。张丽军[2]、胡 志利[3]通过 CIPP 评价模式,构建了高校部分公共基础 课程评价体系。

  (二)关于课程思政评价研究的述评

  关于课程思政和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体 系理论的阐述和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两个方面。评价 体系理论方面,杨玉浩[4]对课程思政评价的对象和内 容进行了辨析,并从文献梳理的角度分析了课程思政 评价内容的演变。评价体系指标构建方面,高照[5]针对 不同的高校基础课程,从不同角度出发构建了学业评 价体系。孙跃东等[6]从实证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出发, 构建了适合于高校理工科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指标体系。

  (三)关于 CIPP 模式与课程思政评价融合研究的述评

  由于 CIPP 模式已在教育领域中进行了广泛的有效应用,近两年逐渐有学者意识到该模式对优化课程 思政评价的有效性。胥炜等[7]指出 CIPP 模式是一种全 面掌握评价对象的评价模式,其评价理念与高校课程 思政的“三全育人”理念是相同的。许祥云、王佳佳[8]利 用 CIPP 评价模式从宏观层面构建了高校课程思政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 。魏子秋[9]基于 CIPP 模式构建了“课 程投入、课程背景、课程实施、课程效果”四个评价指 标,进而建立了某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概括来说, 目前对相关内容的研究虽均涉及宏 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但对高职院校的重要公共基 础课程之一 的数学课程来说,其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 系的构建尚属空白研究领域。

\

 
  二、基于 CIPP 模式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 政成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现阶段,大部分高职院校已成功完成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但尚不完善的课程思政成效 评价体系可能导致其出现建设方向不明确、进度减 缓等问题[10- 12],故基于 CIPP 模式的高等数学课程思 政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对“贯彻教学理念 、加速思 政发展 、引领三观培育”三个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 义,有必要深入研究。

  第一,适配“三全育人”教学理念 。课程思政的理 念与“三全育人”理念具有高适配度,其成效评价也 必须保证“全程性、全员性、全方位性”,因此高职院 校寻求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 选择恰当可评的成分 指标,形成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可以更好地在高等 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中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最终构 建出适配于“三全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 价体系 。第二,推动课程思政持续快速发展 。高职院 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可以对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现有改革成果进行有效考核,进 而为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发展提供有依据的参考意 见 。第三,持续引领学生三观培育 。高职院校高等数 学课程构建科学的思政成效评价体系, 有利于高等 数学课程思政的良性发展, 能更好地促使学生形成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基于 CIPP 模式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 政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评价体系构建 的方案应是基于该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来制定的。笔者于 2022 年初开始,通过制定方案,并沿着“框架设 计— 四环节拟定— 结构性评价表生成— 实证分析”四 大步骤逐步实行,最终完成了评价体系构建。

  (一)研究方案制定

  第一步,框架设计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评价 的重点为教学内容, 因此首先要对课程思政框架进 行设计,用以更好地指导后续评价指标的拟定 。第二 步,四环节拟定 。针对 CIPP 模式的四个阶段特征,探 索将其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评价后的具体各 环节内容,这是因为只有在各环节确定后,才能更好 地针对环节拟定指标 。第三步,结构性评价表生成。 该步骤如下:首先通过德尔菲法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 成效四环节初拟评价指标并构建其逻辑结构关系, 然后通过专家评判评分法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赋 值,最后生成一张结构性评价表 。第四步,实证分析。 将结构性评价表应用到实验班级高等数学课程思政 教学中,并对教学整个流程进行合理的成效分析,验 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并基于成效分析 结果修改原评价体系内容。

  (二)框架设计

  笔者梳理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中的相关内容并结合核心素养,从 《纲要》要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职业核心素养三个 方面出发[13],设计了融合核心素养的高等数学课程思 政框架[14],如图 1 所示。

\
 
        在上述融合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框架的基础 上,针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特点,可以概括出融合核心素养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指标,具体如表 1 所示。

 
\
 
  (三)四环节设定

  结合 CIPP 模式四个阶段“背景评价、输入评价 、 过程评价 、结果评价”的特点及高等数学课程思政 内容特点,具体在实施方案中,可将该四个阶段分 别对应以下内容 。①课程思政目标吻合度考核:结 合人才培方案 、课程标准 、教学环境等背景因素制 定考核指标,目 的是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对课程思政 目标的吻合度进行考核。②课程思政实施方案预期 效果考核:针对为实现课程目标所需的教学硬软件 条件、资源、教师能力、教学实施方案等输入因素制 定考核指标, 对课程思政实施计划进行有效评价, 以帮助教师后期做好改进。③课程思政实施过程考 核:针对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等过程因素制定考核 指标,能够帮助课程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评价 结果进行动态调整 。④课程思政实施成果考核:对 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思政教学活动效果等结果 因素制定考核指标,对整个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进行 结果性评价。

  (四)结构性评价表生成

  为生成针对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的结构性评 价表,笔者首先利用德尔菲法对 10 位专家进行了两 轮咨询,初步筛选评价指标,然后设计问卷分别对教学管理部门、一线教师及学生进行调查以获得数据, 利用数据对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以精简指标, 最终 从课程思政目标吻合度 、课程思政实施方案预期效 果考核 、课程思政实施过程考核及课程思政实施成 果考核四个一级维度出发, 设计了一份课程思政成 效结构性评价表。

  针对本次评价指标权重设置,笔者采用“专家评 判平均法”[15],即以专家(或被调查者) 评判结果的平均数作为各指标权重, 其计算公式为j 1 Σ ωij 。其n i= 1中,ωij 表示第 i 位被调查者赋予第j 个指标的权重值,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笔者针对精简后的结构性评价表,再次向 10 位 专家 、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及相关教学管 理者进行咨询,并通过上述指标权重评判法,最终决 定各指标权重 。从指标权重分布来看,被调查者更注 重课程本身在课程思政建设上的发展及成效, 认为 外界(如教学条件、政策支持等) 因素对此影响较弱。 由此, 最终确定的课程思政成效的结构性评价表如 表 2 所示。
\

\
 
      \
  (五)实证分析

  笔者已于 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将此评价体 系运用于道桥专业 22-5 班并将其作为实验班级,同 时选择同专业 22-4 班作为对照班级 。经过一个学期 的跟踪研究发现,该结构性评价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发挥了一定作用,并达到了预期效果。

  1.对教师备课及教学具有指导与督促作用 。该结 构性评价表的四环节贯穿了课程宏观设计、课程教学 设计 、学业评价等多个方面 。实验班级授课教师于 2022 年 8 月拿到该表之后,就对教学资料修改、教学 内容选择与调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对照改善,不仅 大大提高了教学能力,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对高等数 学课程思政教学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 。在期末访谈 中,该名教师表示,依据此表,她的课程思政教学不再 显得杂乱无章,而是逐渐开始形成体系,也就是说,这 个表让她更加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发展的 内容,同时也为她设计更加丰富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一 定灵感。

  2.对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正面的促进作用 。教 学相长,评价表的使用,不仅能让教师教学能力得到 提升, 同时丰富的课堂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 果。笔者通过问卷形式在学期末对该两个班级学生的 “科学思维品格、创新创造意识、基本通用素养”三个 方面进行了调查。该问卷共包含三个一级指标六个二 级指标共 27 个题目。对比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实验班 级学生在大部分题目中表现得更为优异, 尤其是在 “思维导图绘制能力、数学应用问题解决能力、数学相 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三个方面优势最大。

\

 
  四、结语

  经过为期 1 年的探索,笔者构建了针对高职院校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成效的结构性评价表,并成功进行 了实证分析,证明了评价表的有效性。但“路漫漫其修 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思政教育与高等数学课程的 结合仍是一个值得持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而评价表的构建是这条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 。笔者希望能借助评价体系的构建,进一步推 动高等数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步伐,深化高等数学课程 思政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春萍,孙培军.基于 CIPP 模式的思政课评价指标构建[J].江苏 高教,2021(10):81-84.

  [2] 张丽军.我国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反思与建构[J]. 山东体育学 院学报,2021.37(1):67-73.

  [3] 胡志利.基于CIPP 的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研究[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124- 128.

  [4] 杨玉浩.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思政评价模型初构[J].黑龙江高教 研究,2021.23(6):77-88.

  [5] 高照.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中英双语短视频评价体系构建: 《文化传播英语》课程思政学业成果评估[J].外语电化教学,2022(1): 15- 19.26.103.

  [6] 孙跃东,曹海艳,袁馨怡.理工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6):77-88.112.

  [7] 胥炜,廖开兰.基于 CIPP 模式的高校课程思政评价初探[J].重庆 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 13.

  [8] 许祥云 , 王佳佳 . 高校课程思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 CIPP 评价模式的理论框架[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7-58.

  [9] 魏子秋.基于 CIPP 模型构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以“供应链管 理”课程为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9):76-81. [10] 沈军.职业院校专业建设 CIPP 评价模式实践研究[D].重庆:西 南大学,2016.

  [11]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12] 金跃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J]. 中国职业技术 教育,2019(20):38-42.

  [13] 喻平.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研究[M].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14] 潘蕊.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21.7(11): 43-45.

  [15] 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3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