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智慧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满意度调查— 以病理学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29 11:27: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探讨基于“智慧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满意度,文章对某普通医学院校参与“智慧树+翻 转课堂”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问卷的各项一级和二级指标得分均在 3.5 以上,较为理想, 但是在教学设备、考评机制、教学设计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

  关键词:智慧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满意度,病理学

  智慧树是全球大型慕课运营服务平台, 具有独特的“平台+内容+服务”三位一 体业务模式[1],可帮 助高校引进优质在线课程,实现跨校课程共享,促进 高校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化改革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 课堂、反转课堂[2],其借助新媒体时代的巨大优势快 速发展并风靡全球, 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一 个热点。2007 年,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最早 将翻转教学运用于美国的中学课堂实践之中[3]。在我 国,重庆聚奎中学于 2011 年进行最早尝试,随后翻 转课堂以颠覆传统教学的姿态在国内迅速扩张[4]。依 托智慧树平台,融合翻转教学[5],“智慧树+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 调研,依托调研数据,分析当前国内高校开展“智慧 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引导该 模式健康发展的建议, 以期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 境中习得知识、提高技能。

  一、研究过程

  (一)教学实施

  本次调研主要就“智慧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 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进行分析,其教学过程具体 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课前,教师依托智慧树平台发布 预习任务,并提供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掌 握基础知识,并记录疑惑;课中,先由教师统一解答学 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围绕重难点组织小组 讨论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组内讨论、小组汇报和 教师指导最终达成共识,之后由教师点评,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课后,教师查看智慧 树平台上有关学生学习的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布置作 业,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知识。

  (二)问卷设计

  为了了解学生对“智慧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病理学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满意度, 本研究采用问 卷调查法进行研究 。问卷编制过程如下:基于国内外 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和翻转课堂的相关特点, 从课 前学习、课堂活动、学习效果、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 智慧树的使用、整体感受六个方面设计问卷的问题。 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记分,即“非常赞同”记为 “5”、“赞同”记为“4”、“一般”记为“3”、“不赞同”记为 “2”、“非常不赞同”记为“1”。(在本次调研中以得分 3.5 以上为良好, 在整体良好的基础上以 3.5~3.7 为 相对较差,3.7 以上为相对较好) 。问卷共包含 6 个一 级指标、24 个二级指标,如表 1 所示。

\
\



 
  (三)数据整理和分析

  本次问卷通过问卷星发布,调查对象主要为某校 2019 级学习过病理学的学生。本次满意度调查以不记 名的方式发放,共发放问卷 160 份,回收问卷 160 份, 无效问卷 7 份, 有效问卷 153 份, 问卷有效率为 95.6% 。本研究采用 SPSS 20.0 进行分析,为保证问卷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对问卷的 24 个题项数 据进行信度检验。本问卷的两个信度系数均在 95%以 上,说明问卷的信度很高,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 想法 。信度检验结果如表 2 所示。

\


\

 
  二、研究结果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男生 59 人(38.56%) 、女生 94 人(61.44%) 。临床医 学 99 人(64.71%) 、中西医临床医学 16 人(10.46%) 、护 理学 14 人(9.15%) 、法医学 7 人(4.58%) 、预防医学 6 人 (3.92%) 、精神医学 6 人 (3.92%) 、口腔医学 4 人 (2.61%) 、康复医学 1 人(0.65%) 。

  (二)指标满意度分析

  基于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正向计分方式,对 6 个一级评价指标和 24 个二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 出平均值及标准差,并将均值按照降序排列 。如表 3 所示,在本次调研的一级指标中,学生在“课前学习” “总体感受”“智慧树的使用”这三项指标上得分较 高,均在 3.7 以上。如表 4 所示,在本次调研的二级指 标中,学生在“课堂形式安排(签到+快速投票+头脑 风暴+小组合作+教学) ”“学生活跃度更高,课堂讨 论氛围更热烈”“能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这三项指标上的得分明显较低 。 以上结果与病理课 教学实践过程中收到的反馈基本吻合 。如表 5 所示 , 各指标的平均分值大于 3.5.极大值与极小值的数值 间相差合理,且方差很小,这表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 整体评价良好,较认可这种教学模式。
\

\

\

 
  (三)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课前学习 、智慧树的使用、课堂活动 、学习效 果、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分别与总 体感受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其中, 总体感受为被解释变量 Y,课前学习、智慧树的使用、 课堂活动、学习效果、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分别为解 释变量 X1、X2、X3、X4 和 X5 。如表 6 所示,五个一级指标与总体感受均呈现高度正相关,其中学习效果相 关性最高,课堂活动、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 、课前学 习、智慧树的使用相关性次之。

\

 
  (四)描述性统计分析

  通过表 3、表 4 和表 6.分析各因素对总体满意度 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智慧树+翻转课堂”教学模 式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对教学模式的总体感受为 满意,并愿意其他课程也采用这种模式。

  1.课前学习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课前学习与总 体感受的回归系数为 0.779.高度相关 。课前学习环 节学生学习情况较好(在所有一级指标中得分最高,(x=3.873) 。且通过二级指标得分可知,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程度较好(x=3.712),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难度适 宜(x=3.889),课前提供的教学资源数量非常符合学生 期望(在所有二级指标中得分最高,(x=4.111),能够满 足各种资质学生的需求 。 同时,课前学习模式(视频+ 课件)也具有较高的满意度(x=3.778) 。

  2.课堂活动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 。课堂活动与 总体感受的回归系数为 0.868.有很高的相关性,但 其 一 级指标得分并不高(x=3.695) 。虽然翻转课堂 中学生作为主导者,能够更好地互动(x=3.784),但由 于学习缺乏自觉性或课堂内容缺乏吸引力, 学生的 专注度不高(x=3.654),在教师引导不到位的情况下, 学生互动意识薄弱,以致与传统的形式相比,课堂活 跃度不够高,讨论氛围不够热烈 (x=3.569.s=1.024. 差异较大),所以互动质量较低,学生存在注意力不 集中的情况 。 同时,学生对该课堂形式满意度较低 (x=3.588.s=1.010.差异较大),进而导致课堂中知识 的掌握度较低(x=3.654) 。

  3.学习效果满意度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学习效 果满意度与总体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 0.871.高度相关, 且在一级指标中相关性最高 。其实这很容易解 释, 因为通常情况下学习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 生对翻转课堂的看法[6]。然而学生学习效果的得分并 不理想(x=3.682) 。虽然翻转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思 考和交流的能力(x=3.706),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x=3.719),但是在提高学生自学能 力方面满意度较低(x=3.686),致使学生在课前准备 并不充分 。而且在课堂中学生不够专注,导致学习效 率没有提高(x=3.627),进而导致未能充分地掌握病理学知识(x=3.673) 。

  4.和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和 传 统 教 学 模 式 比 较 与 总 体 满 意 度 的 相 关 系 数 为 0.826.高度相关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智慧树+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时间 、地点更 自 由 (x=3.810),这对学生来说十分便利。不过在病理学 课堂上,学生的活跃度并不高,课堂讨论氛围不够热 烈 (x=3.569),这是因为教师未能引导学生对课程内 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x=3.569.s =1.005.差异较 大) 。尽管其一级指标得分并不是很高(x=3.680),但 是二级指标“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此项 得分较高(x=3.771),这说明学生对这种模式还是比 较满意的。

  5.智慧树的使用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 。智慧树的 使用与总体满意度的相关系数为 0.700.高度相关。学 生对智慧树的使用比较满意(x=3.767),普遍认为智 慧树的功能操作和学习体验较好(x=3.725),而且教 学资源丰富(x=3.882) 。但是学生对智慧树平台网络 的稳定性和流畅性的满意度较低(c=3.693.s=1.021. 差异较大),有待提升。

\

 
  三、讨论

  (一)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问题性[7]。 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可将 ARCS 模式应 用到病理学课堂活动中。其中,“A”是引起学生对知识 点的注意和兴趣;“R”是让学生理解该知识点与自身 密切相关;“C”是让学生树立自己能掌握该知识点的 信心;“S”是让学生体会到掌握知识点后的满足感[8]。 教师可通过以下方法加以实施:一是让学生明晰学习 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具体设计(如掌握肿瘤的形态 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二是根据学习目标,准备合适的视频—视频短小精悍,每个视频仅针对一个或 几个特定的问题, 视频相应节点插入合适的测试题 (如肿瘤血行转移的确切依据是什么);三是关注讨论模块—— 教师或学生在讨论模块中提出问题,再由学 生彼此互相解答或由教师解答,最后教师要为积极讨 论且回答准确无误的学生赋分;四是课前任务单中应 加入具体的过程评价表—包含每观看一个视频和 正确回答一个问题给多少分等。

  (二)完善的设备技术支持

  对于病理学教学,学校应做好保障措施,提供更 适宜的软硬件支持 。在软件方面,浏览器应及时更新 到最新版本,并配套更为权威、稳定的学习软件,即在 增加学生互动频率的同时,也要确保教学视频发布和 观看的流畅程度 。在硬件方面,学校应配置高性能服 务器,增大网络宽带的接入量,因为超强的网络速率 与数据吞吐量能够帮助学生更流畅地在线观看视频、 完成习题作业 。同时,教师可借助 AI 对学生学习轨迹 和数据进行跟踪、获取、汇总[9],也可尝试将 AR 和 VR 融入病理学教学情境, 以增强真实学习情境的感知, 为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三)精准有效的考评机制

  大学病理学教学中, 仅以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 来评价学习效果是不够客观的。“智慧树+翻转课堂” 教学模式的评价要做到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 良好结合。形成性评价包括如下三点:首先,评价学生 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其次,评价课中讨论和小组展 示等活动的质量;最后,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学、语言、写作各方面的能力表现。终结性评价则按 照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评分 。同时,在各阶段,师生 应共同评价学生表现,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提高评价 的科学性。

  (四)深层次学习的教学设计

  深层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新的思 想和事实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并能将已有知识应用 到新的情境中以解决问题的学习。布鲁姆认知领域目 标从低到高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六个层次[10]。其中后四个层次被称为“高阶思维”,对应 深层学习。翻转课堂课前仅涉及识记和理解层次的内 容,而把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留到课堂上在教师指 导下进行 。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 问题。一是合理设计课堂模式,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学 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 。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首先,教师针对学生观看病理学视频后提出的问题进行 解疑,并设置当堂目标;其次,学生独立探索,教师应 在开始时给予一定指导,并在学生有独立解决问题能 力后适当“放手”,即教师需起到支架和引导作用;再 次,小组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相互促进,进发灵感的 火花,获得更深的理解;最后,成果展示,并通过教师 点评完成知识的深度内化。二是提高学生在病理学课 堂上的参与度与专注度 。课堂直播中,教师应通过监 督后台数据、签到和增加语音互动次数,提高学生参 与课堂的专注度 。在小组合作环节,教师应通过小组 间竞赛,对得分高的小组进行奖励,以激发学生的好 胜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同时,针对小组合作中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情况, 教师应随时察看并督促, 适当引导学生。

  总之,学校应提供更完善的设备技术支持,而教 师应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精心设计病理学教学内 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对病理学学习效果进 行多元化评价,建立有效的考评机制 。因为只有合理 地安排病理学教学,实现深层次学习的教学设计,以 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价值感和归属感,唤醒其内 驱力,才能够让学生积极、真实、持续地投入病理学 学习,为学生学习动机带来正向影响 。由于本研究只 在病理学一门课程进行,有一定的局限性,故该模式 还有待在推广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乔,余功,潘荣斌,等.基于智慧树网的校园慕课设计与实施策 略:以人体解剖学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7):46-48.

  [2] 吉粉华.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产业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西 部素质教育,2017.3(18):155-156.

  [3] 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 电化 教育研究,2015.36(6):66-72.

  [4] 黄学锦,李艾莲,龙彩霞.基于学生满意度的高校翻转课堂实践与 思考[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30-34.

  [5] 来守军,关晓琳,李姗姗,等.智慧树平台+翻转课堂在《仪器分析》 课程的实践探索[J]. 山东化工,2020.49(19):189-190.

  [6] 池忆.翻转课堂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J].高教探索,2015(6):85- 89.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EB/OL]. (2010-07-29)[2022-03-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 1666937.htm.

  [8] 陈佳.基于学习者满意度的翻转课堂教学评价实证研究:以开放 教育《管理学基础》为例[J].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4 (3):124-128.

  [9] 胡春阳,张文佳,刘晓艳.“后 MOOC 时代”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 研究:教学效果及实践探索[J].金融教育研究,2022.35(1):71-80.

  [10] 习慧丹,严承.地方高校翻转课堂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和高阶 思维发展研究[J].大学教育,2019(9):37-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32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