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深度学习视域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22 14:04: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随着核心素养 、深度学 习 的概念相继提出 , 并逐渐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活动重点关 注的 内容 , 要求教师能够将其落实于课堂教学 , 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 本文 以小学音乐教学为例 , 结合苏少版教材 , 以深度学 习 为导向 , 就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具 体教学实践策略展开研究 。在音乐教学中 , 教师既要把握好深度学习视域下提升学生核 心 素养的意义所在 , 也要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 确保核心素养教育能够切实渗透于教学活 动 当 中 , 如营造情境 、挖掘 内 涵 、组织活动 、鼓励创新等 , 打造深度学 习 的音乐课堂 , 让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

  关键词 :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小学音乐,音乐教学

  近年来 , 音乐教育逐步受到重视 。为更好地推 动音乐教育工 作 的 开 展 , 提 升 学 生 的 音 乐 艺 术 涵 养 , 教师需要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 加强落实深度 学习理论 , 并注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 , 让学 生能够真正认识音乐 、掌握音乐技艺 、发展音乐潜 能 , 并在音乐 艺 术 的 指 引 下 , 获得情感上 、 心理上 、思想上的积极引导 , 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

  一 、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的意义

  提升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教学工作的重点 , 也是 实现深度学习的主要教学方向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 进行深度学习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其意义主要体 现在三个方面 。

  一是能够 培 养 学 生 丰 富 的 音 乐 情 绪 与 情 感 体验 。核心素养是基于学科特征而延伸的教育内容 , 就音乐课程而言 , 其核心素养涉及审美感知 、艺术 表现 、创意实践 、文化理解四个方面 。与单纯的知识传授相比 , 核心素养教育更具全面性 , 能够深入感知 、体验 、 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和审美特质 , 包括乐理知识 、音乐文化 、音乐情感 、音乐创作等 。

  二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虽是 以学科为中心而确定的教育方向 , 但对学生的培养 涵盖了各个方面 , 如审美感知培养 , 既是对学生艺 术审美能力的培养 , 包括音乐鉴赏 、音乐理解等 , 也是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 使学生的德育品质 、心 理素质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指导 ; 再如艺术表现的培 养 , 不仅是对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 也是对学 生舞台表演 、 自信心 、音乐热情 、 团队协作能力等 的培养 ; 而在创意实践的培养方面 , 除创新创造 、 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之外 , 也是对学生思维 能 力 、 动手能力 、身体协调能力 、跨学科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等 。

  三是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 使学生的学习成效得到进一 步提升 。过去的教学侧重点倾向于知识是否全面传授 , 而未能重点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表现 。 这 样 虽 能 够 将 音 乐 知 识 传 达 给 学生 , 但由于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 , 因而实际教学效果不尽理想 , 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展 。而在深度学习视域下 , 教学理念及方式都会 得到相应的改变 , 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主体地 位 , 还能够为学生创造多种课堂环境 。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会逐步提高 , 从而使原本的被动式学习方式 实现有效转变 。

\

 
  二 、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1. 注重营造情境 , 提高学生审美感知

  音乐教师 在 以 深 度 学 习 为 导 向 开 展 教 学 活 动时 , 可以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 , 营造具有生 活意义的教学情境 , 让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中 , 获 得更为真切 、深刻的情感体验 , 以此实现审美感知 能力的有效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 , 情境创设的方式 多种多样 , 在实际教学中 , 需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及 内容进行灵活创设 , 确保情境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得 到切 实 发 挥 , 最 大 限 度 地 提 高 学 生 的 审 美 感 知 素养 。

  以四年级《丰收之歌》为例 , 这首歌曲旨在传达 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 但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 , 由于 未曾体验劳动所获的丰收之感 , 因而对于该音乐作 品的感知也不能达到深入 、透彻的效果 。对此 , 在 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 , 从生活的视角出 发 , 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情境氛围 , 如为学生播放动 画视频 , 呈现劳动人民辛勤播种以及秋收之际的大 丰收景象 ; 或是以当地特色农产品为立足点 , 将其 生产劳动过程以及丰收情景呈现给学生等 , 在此基 础上 , 再以《丰收之歌》为背景 , 通过视听结合 , 让 学生沉浸在视听盛宴中进行感知 。这样 , 在生活情 境的引领下 , 学生能够逐步获得情感共鸣 , 体会到 丰收所带来的喜悦之情 。其间 , 教师还可借此渗透 价值观教育 , 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劳动 、培养学生 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等 , 进一 步强化学生的审美素养 , 让学生的审美感知得到全方位提升 。

  2. 挖掘音乐 内 涵 , 增强学生文化理解

  深度学习理论的实践目的在于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所学知 识 , 能 够 对 知 识 形 成 更 加 深 入 的 理解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进行表面知识的传递 , 还需要深入挖掘音乐内涵 , 使学生能够对音乐知识 、音乐作品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 。 只有这样 ,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才能 更 加 深 入 , 从 而 更 好 地 掌 握 音 乐 技能 、提高音乐艺术的表达与创造能力 。 同时 , 深入挖掘音乐内涵 , 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能力 ,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音 乐 素 养 。 因 此 ,教师在教学音乐知识期间 , 除基本的乐理知识讲解之外 , 还需适当凸显一些思想文化 , 诸如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等 , 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音乐及其作品内涵 , 从而增强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基于此 ,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音乐鉴赏课的作用 , 带领学生深入解读音乐作品 、分析作品信息 , 以此促进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逐步提高 。

  以五年级《七子之歌— 澳门》为例 , 在进行该音乐作品的教学时 , 教师可以将祖国七子分别介绍给学生 , 并重 点 讲 述 澳 门 与 祖 国 之 间 的 “情 感 纠葛”, 包 括 澳 门 的 历 史 发 展 情 况 、澳 门 的 回 归 等 。在此基础上 , 教师可以将创作这首歌曲的作者及其创作意图 、创作背景等向学生介绍 , 让学生能够对该作品形成充分了解 。如此一来 , 学生不仅能够对该作品的认识更加深刻 , 也能够实现文化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另外 , 鉴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 教师在引领学生了解澳门以及作品创作背景时 , 还需注意方式方法 , 以保障学生理解音乐文化的效果 。 比如 , 可以利用 漫 画 故 事 、动画片等方式进行 讲 解 ,以色彩鲜明 、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及趣味的故事形式吸引小学生的眼球 ; 或是以学生为主体 , 让学生作为“活动嘉宾”, 根据教师提供的漫画 , 揣摩音乐作品背景及其内涵 , 以此增强学生文化理解的深刻性 ,促进学生音乐鉴赏 、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

  3. 组织多样活动 , 培养学生艺术表现

  所学即所用 , 学习知识是为了实践运用 。音乐 作为一 种艺术形式 , 不仅 要 求 学 生 能 够 学 会 欣 赏 , 也需要学生能够将其表达 。如此 , 才能够使知识真 正得到传承与发展 , 使教育的意义得到落实 。 因而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 , 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表 现能力 , 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表现空间 , 为学生创造 多种表现机会 , 使其能够在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有效锻 炼 , 实现艺术表现素养的提升 。对此 , 为提高小学生 的活动参与积极性 , 使学生能够主动 、有效地表达自 己的感知 , 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 , 包括音乐游戏 、音乐表演 、音乐比赛 , 等等。

  例如 , 在学习《梨园英秀》时 , 教师可以为学生 打造一个“京剧秀”舞台 , 让学生在课本提供的音乐 作品基 础 上 , 自 由 选 择 其 他 京 剧 作 品 , 将 所 学 的 “京剧精髓”在舞台上充分表现出来 。在条件允许的 情况下 , 还可以让学生穿上相应的戏服 、戴上相应 的脸谱面具或是化上脸谱妆 , 并组成团队进行京剧 表演 。 同时 , 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设立 赛制活动 、组织嘉宾评委团队 、发放表 演 奖 品 等 , 以此提高音乐活动的趣味性 、体验性 , 让学生能够 认真对待 , 更好地表现自己 。

  另外 , 教材 中 编 制 了 “竖 笛 练 习”部 分 , 基 于此 , 教师可以从器乐演奏的角度开展音乐活动 , 为 学生提供演奏机会 , 让学生在演奏中表达音乐 、展 现自己 。具体而言 , 在教授该部分知识点时 , 教师 可于每节课堂组织不同的音乐表现活动 。 比如 , 在 五年级下册《情系江淮》单元教学时 , 可以组织学生 进行个人演奏 ; 在教授《左手与右手》单元时 , 可以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奏 ; 在《百鸟朝凤》单元中 , 则 可以组织开展音乐闯关游戏 , 让学生根据各关卡的 闯关要求 , 进行相应的竖笛演奏等 。

\

 
  4. 引导鼓励创新 , 促进学生创意实践

  创新实践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 , 也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根本所在 。就音乐教育而言 , 创新实践既是对音乐知识掌握的具体表现 , 也是实现音乐艺术 能力及其发展 的 关 键 内 容 。 因 而 在 深 度 学 习 指 导 下 , 教师在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实践的同时 , 也需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新 , 使其能够形成良 好的创新意识 , 实现音乐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 合音乐知识特 点 , 教 师 可 采 取 即 兴 创 编 的 教 育 方 式 , 在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即兴创编 , 以此培养学 生的创意实践能力 , 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有效 提 升 。 具体而言 , 教师可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 编 , 诸如音乐歌词 、音乐旋律 、音乐节奏 、演奏器 乐 、音乐动作等 。在实际教学期间 , 教师还可为学 生适当提供创作灵感 , 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 比 如 , 将现有的改编音乐作品 、流行音乐种类以及相 关音乐素材等内容呈现给学生 , 如《唐伯虎点秋香》 中唐伯虎用碗筷敲击的方式进行即兴创作 、综艺节 目中即兴说唱及其相关比赛表演 、 同名作品的新旧 创作方式等 。通过对比欣赏 , 让学生在感受他人音 乐创作成果的基础上 , 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创作 之路 。此外 ,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 , 也 可 围 绕“创 新”设计音乐活动 。 比如 , 开展音乐“主题月”活动 , 于每月的第一周周末开展音乐主题创作表演 、 比赛 等活动 , 如“自由 说 唱”“为 歌 词 谱 曲”“创 意 合 奏” 等 。在多 样 化 的 创 意 活 动 驱 使 下 , 学 生 的 创 造 才 能 、音乐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 既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 也能够助力学生的核心 素养得到良好发展 。

  参考文献

  [1] 陈国英 . 新课标背景下培育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着力点[J] . 教学与管理 , 2022(29) : 44-46.

  [2] 黄国威 , 易进 . 中小学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的基本问题及其突破[J] . 上海教育科研 , 2022(03) : 38-42.

  [3] 吴秉旭 , 马云鹏 . 义务教育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J] . 南 京 艺 术 学 院 学 报 (音 乐 与 表 演) , 2021(02) :175-179.

  [4] 王雷 . 核 心 素 养 视 角 下 基 础 音 乐 教 育 的 改 革 研 究 [J] .中国教育学刊 , 2020(S1) : 124-1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20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