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意义,然后说明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 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原则,最后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策略。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 纲要》指出,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 信心[1] 。基于此,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语言类学科,英 语也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 但通过对大量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高中英 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存在一些问题,阻 碍了高中英语育人功能的发挥,也致使学生对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层[2]。对此,考虑到在英语 教学过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必要 性,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新课程背景下,积极 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策 略,以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 识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将结合高 中英语教学实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 学中的融入加以论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 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及双向交 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以听说读写训练为主,旨在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此,其教学内容 大都侧重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分析。而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意味着 教师要依据高中英语教学实际,多途径开发蕴含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素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多个方面 的内容[3],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如此,学 生便有机会接触并深入探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 关的大量语言素材,这样在说英语、写英语的过程中 就能够对我国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有利于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相关内容的引入,也能在无形中帮助学生更准确地 理解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而在扎实理解、掌握母 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前提下,学生能准确地进行文 化输入与文化输出, 从而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最 终使自己双向交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提升。
(二)有利于发挥英语教学的价值引领功能
高中英语是一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文化课程,兼具知识教育、能力培 养及价值引领的功能于一体。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挖掘好、运用好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并将其融入英语教学的全过 程,从而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正确的思想观点和礼 仪文化,这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本质上 是相通的,其可以为实施思想教育提供新的解读,这 样一来,即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偏离我国社 会主流价值理念的思想和行为, 也会被及时纠正,进 而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另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革命传统内容, 这些内容蕴含正能量的文化元素,将其融入英语教 学,可以给予学生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的性格、意志、 品德等方面得到培养,从而促使学生实现“全面而有 个性的发展”[4]。 由此可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其承载的价值引领功 能,落实课程的育人价值,为形成全课程育人格局提 供助力。
(三)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
相关调查资料表明,现阶段,部分高中英语教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依靠自身的教育教学经 验来组织教学活动[5]。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就意味着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 专业知识基础和高水平的英语能力,还要能够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分析,具有用英语来传承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及能力。可见,这对教师 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将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能够倒逼教师主动 学习相关融入方法或手段,通过各种途径充分了解和 认识更多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以 便在教学实践中应用。 这样一来,就在客观上提高了 英语教师的综合文化素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 原则
(一)遵循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长期的积淀,涵盖许多内 容,且涉及方方面面[6] 。但高中英语教学时长有限,加 上教学内容的范围较为固定,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能没有目的性和选择性 地进行融入,而是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挑选出适 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这样才能达到预期 的融入效果。而遵循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要 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求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要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 际,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性的思想内涵,以便 更好地帮助学生实现人格成长和价值观养成;二是要 求教师立足当代实践,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契合之处,使学生在认识自 我、完善自我的同时,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 时代新人。
(二)遵循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原则
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必然需要教师投入 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遵循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原则。 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英语教学 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一方面按照英语教学不 同学段的要求进行融入,切忌时有时无、时多时少,另 一方面要注重结合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认知水平,确 保融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由易到难、 由简到 繁,逐步深化。与此同时,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就是 要求教师在依据高中英语教学需求选取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切入点时,要确保主题意义深刻,但实际上 还要浅显易懂。这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砥砺意志、锤炼品行、升华信仰,从而在整体上发挥高 中英语教学的双重育人价值[7]。
(三)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
从现实情况来看,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 往往难以结合实践进一步实现对于知识探索兴趣的 激发,这不利于学生结合具体内容有效实现对英语知 识的自主探寻,弱化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主观能动 性。而为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高中英语 教学,教师需要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缓解英语课堂 教学的枯燥性和乏味性,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寓教于乐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推崇的一种重要的教育 原则,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根据融入的教学 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的生动性,提升其吸引力、感染力,从而真正促进 文化和知识教育落细、落实。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的 策略
(一)立足英语词汇和句子解析,融入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
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和句型是重要的内容之 一,需要学生识记、理解、运用、分析,以打好扎实的英 语知识基础,为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提供支 撑[8]。时下,高中英语教师对教学中的词汇和句型相当 重视,认为词汇和句型不仅是学生顺利完成英语阅读 任务的根基,也是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必不可少的要 素。 在这一情势下,高中英语教师可在英语词汇和句 型解析中适度地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体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深化理解相应词 汇和句型的同时得到更多的拓展性知识积累。
而如何在高中英语词汇和句型解析中融入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呢? 具体来说,针对词汇,可采用对比 法。即每当对课本上出现的介绍涉及西方价值观念、 思想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英语词汇进行讲解时, 高中英语教师便可对照性地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内容。例如,在解析西方节日的词汇时,教师可介绍 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甚至在时间富余的情况下,还可 以深入讲述这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及其相关的人 物或故事,使学生感受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深 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而针对句子解 析,高中教师可以将一些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句子作为素材,带领学生练习,使学生在分析句子结构 的过程中,学习到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 容,实现知识学习与文化传承的同步进行,进而发展 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在这一过程中,考虑到中 外语言形式有所不同, 高中教师可以分别从英译汉、 汉译英的角度入手解析句子,让学生既能深入学习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有意识地了解文化差异,从 而更好地掌握词汇的运用。 例如, 对“Noodles are a symbol of longevity in Chinese culture”这一句子进行 解析时,教师可带领学生从英译汉的角度出发,解析 出其大意为“面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介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切断 面条会被看作是非常不吉利的做法”[9],由此使学生在 理解句子大意的同时,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内涵。如 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词汇和句子解析环 节,能为后续开展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实践活动 奠定基础,从而有助于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依托英语阅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深入推进,高中英语教学已 经从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转向关注学 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在这一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依 托英语阅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进 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依托英语阅读,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从以 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以高中英语课内阅读为 主。高中英语教材中涵盖各类阅读语篇,这些阅读语 篇涉及的内容或多或少地会呈现出一些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内容,加之高中英语教材内容的设置是由浅入 深的,故以其为基准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长 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 该先分析教材大纲,梳理并找出各册教材中体现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相关单元及板块,如中国神话故 事、中华美食、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生日习俗、中国名 胜古迹等[10],然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有意识地对阅读材料背后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必要 的阐释或说明, 从而使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 积累文化知识、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另一方面,要以高 中英语课外阅读拓展为主。课外阅读也是融入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一个渠道,基于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课后 可以给学生推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英语课外阅读书目,或者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与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有关的英语素材 (包括报纸、杂 志等)进行阅读,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理解所读材料的 内容和文化内涵,从而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和美德内化为学生的内心需 要。通常课外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语阅读素材 较多,既有介绍经典作品的,也有介绍祖国各地的风 土人情、民俗风尚的,还有介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 而不论哪一类、哪一领域,只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贴合学生的兴趣方向,都可以将其作为英语课外阅读 材料。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课外英语阅读过程中,生 生之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讨论,以便加深对英语 知识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通过英语写作训练,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英语写作训练是高中英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 版块,在其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可行性和 重要意义。其可行性体现在符合英语课标和考试大纲 的要求,满足高考这一现实学情的需要。其重要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树 立“中国文化输出”意识,创造性地发表个人观点[11];另 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在书面上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基于此,要想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 写作训练,可从以下三点入手。首先,在英语写作素材 搜集整理阶段,高中英语教师可以从社会热点问题入 手,唤醒学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写作的意识。 具体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网络平台或图书馆搜集 介绍中国伟人、中国传统特色食物、中国传统艺术、中 国名胜古迹等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各个方面的素材,并 通过摘抄、背诵等方式积累写作素材。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尤其要注重古代谚语名句的积累,以便在英语写 作中加以应用。 例如,环境保护是社会大众关注的一 个热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整理我国古人关于环境 问题的名言名句或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等内容, 为学生环境保护主题的写作提供支持。其次,在英语 写作练习阶段,高中英语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类应用文写作当作一个重点,并选取与之相关的话题 作为写作练习主题,指导学生练习。同时,在指导过程 中,高中英语教师可以选取高考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题材的写作范文作为范本,仔细分析其结构及英 文的表达方式与思维方式,由此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让学生学习并借鉴范文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 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象。另外,有关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题材的范文能呈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内容的表达方式与语义的表达效果,这对于学生写作 迁移运用极为有利。最后,在写作点评阶段,高中英语 教师要注重对写作练习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 度层面和价值观层面进行剖析,既要向学生详细介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英文表达方式,还要向 学生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使学 生能够将学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书写成英语 作文,并且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交 际中的比较意识和文化自信,从而有效地提升文化意 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借助英语实践活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英语实践活动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锻炼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 也是检验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可靠载体。 故以高中英 语实践活动为渠道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 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品质和跨文化交际能 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于此,组织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英 语实践活动势在必行,具体可按照以下方式落实。第 一,组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英语课外实践 活动。具体包括按照高中英语教学的需要,组织介绍 传统习俗的英文演讲活动、以古诗文为主题的汉译英 比赛活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英文合唱活动、 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为主题的英文短剧表 演活动等,借由这些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丰 富多彩的英语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学习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的乐趣,同时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了解和认知变得更加丰富而深刻。第二,设计以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英语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实施 时,高中英语教师可以依托学校地域优势,借助校外 可用的研学资源,如美食类、科技类、人文类、景观类 资源,设计特色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如设计“我是英 文导游”的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到具有中华传统 文化特色背景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标志的景观 或古迹处进行游览,从而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认知,并锻炼其英语表达能力;在中国传统节日 举办有关中国传统特色食物的制作活动,像端午节包 粽子、春节包饺子等,并要求学生在制作传统特色食 物的过程中用英文表述制作方法或制作流程,以此锻炼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由此,基于高中英语教学的需要,从课外到校外, 有意识地组织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 实践活动,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入,这 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魅力,还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使其自觉承 担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四、结语
高中英语是一 门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 文学学科,其中涉及中外文化的相关知识,故在高中 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传承 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 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有 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在此过程中,教 师应该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融入的重要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进行合理的 挖掘,采用有效的手段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这样才 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 生的语言输出能力,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此期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践过程,多总结与积 累教学经验,从而更好地将英语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结合起来,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思考,使学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 知[EB/OL].(2014-04-01)[2022-04-01].http:/ww.moe.gov.cn/srcsite/ 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2] 李双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途径探析[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22.21(3):125-128.
[3] 张世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路径[J].中 国教师,2022(4):110-112.
[4] 张新望.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路径探究[J]. 校园英语,2022(5):118-120.
[5] 谢柯,张清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模式创新 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2.43(1):113-119.
[6] 张利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校 园英语,2021(37):211-212.
[7] 张晓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 育研究,2021(9):29-31.35.
[8] 杨际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研究[J].校园英 语,2021(10):199-200.
[9] 颜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策略[J].校园 英语,2020(45):213-214.
[10] 聂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J].课程教 育研究,2020(35):54.56.
[11] 莫炎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探究[J]. 英语教师,2020.20(14):154-156.1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1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