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中,优化教学方式是一个重要的、具有创新性的任务,需要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形成既符合教学规律,同时又让教师自己运用得心应手的教学方式。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即为这样的方式。案例资源采集的过程是一个选择判断的过程,既涉及到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涉及到教师的教学取向,还涉及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预设等。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把握住这个过程,坚持案例资源采集的多元化,可以为当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拓展出一条通往核心素养的坚实路径。
关键词:高中政治,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
面向高中学生进行的政治教学,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给学生提供学习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如果说大多数教学内容都是由教材决定的话,那么政治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走出教材,同时优化教学方式,以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方式加工学习内容。显然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我们:“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对于教师而言,优化教学方式显然是一个重要的、具有创新性的任务,需要教师探索如同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之后解决问题、然后形成符合教学规律、同时又让自己运用得心应手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笔者将研究的目光转向了案例资源采集——从描述上来看好像只涉及到资源的采集,但是实际上,资源采集的过程是一个选择判断的过程,既涉及到教师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涉及到教师的教学取向,还涉及到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预设等。
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涉及到两个关键概念:一是案例资源化采集;二是多元化。案例资源采集强调的是基于服务于学生学习的需要,通过开发课程资源并完成有针对性的采集,来构建合适的教学案例,以让学生学习的时候能够顺利加工这些案例;强调案例资源采集必须遵循多元化的原则,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在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引导之下,本着“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的思路进行教学,如此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就应当重点关注所开发的资源的实效性。很显然,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由于学生个体以及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案例资源化采集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多元化的思路,这样才能让案例资源采集更好的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把握住这个过程,坚持案例资源采集的多元化,可以为当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拓展出一条通往核心素养的坚实路径。借助于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来推动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高中政治教学来说是一条重要的路径,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加工资源的过程,在政治课教学当中案例数量越多,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就越多,看待问题也就越全面;而案例资源越丰富、越多元,学生看待问题也就越深刻,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自然也就越理想。在当下的政治课教学中,教学效果最大的体现就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自然也就可以成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途径。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的意义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案例资源的采集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传统,在课程改革之前,教师也常常会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一知识,而在教材之外寻找相关的课程资源,这实际上就是案例资源的采集。只不过在应试的背景之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师进行案例资源采集的时候,往往有着更多的功利性,即服务于当下的考试以及未来的高考。应当说这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充分的,这使得案例资源的采集一方面变得单一,另一方面资源的价值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政治学科作为面向学生精神发育的学科,不仅要满足学生当下的考试需要,更要满足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强调案例资源多元化的采集,既是对已有传统的继承,同时也是一种创新。
当下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元化意味着人在社会当中有着多重的选择,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代表着文明的指向。身处当下的高中学生,已经接受了多元化的思想,他们对单一的说教往往比较反感,而在多元的选择当中,其实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分析与选择精神。因此遵循多元化的案例自然采集思路,实际上是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需要的。作为政治学科的教师,自身的教学价值取向也不应当单一,而应当多元,应当想方设法在案例资源采集的时候,从多个角度多个途径,来开发案例资源采集的思路。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多元化是应有的思路。就案例资源的采集来说,坚持多元化采集既反映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表征着教师的教学能力。
它反映着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因为只有教师自身具有多元化的思路,认识到多元化的案例资源采集,才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料,能够让学生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占有的过程中,丰富认识。同时也可以满足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前文所提到的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有多元化的倾向,这里想强调的是,多元化倾向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矛盾。如果说多元化的倾向是一种“殊途”的话,那对基本价值观的坚持就是“同归”。更重要的是,一个拥有多元思维的教师,能够在心理上与学生更加接近,基于案例资源采集的多元化思路,也能够保证所采集的案例资源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它表征着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因为多元化的案例资源采集,是建立在教师自身拥有多元化视角、掌握多元化资料的基础之上的。当下的教学已经摒弃了灌输式教学,但是“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身就必须有一桶水”,仍然要求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当教师拥有了多元化的思路之后,这一思路支撑下的案例资源采集理念,就可以转化为自己的操作能力。这种能力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表征,同时这种能力所体现出来的水平,也表征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实际操作水平。
综合来看,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鲜活精当的案例资源往往会促成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自然导入、重点知识的深度展开、难点问题的顺利突破以及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在这其中,案例的取用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坚持多元化的思路,可以让案例的取用变得更加高效,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更多的资源可供加工,这既能够促进政治学科知识的建构,同时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最终则可以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的实践分析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政治教师应当借助于具体的教学案例来体现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的思路与做法。此过程中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案例的选取和运用成为能否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课堂教学需要传神的案例,而对于案例材料的采集,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或经典题例中的只言片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寻求更广泛、更多元的案例。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的时候,所追求的多元化,实际上有着多重理解。从案例资源来源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当中去采集资源,也可以从时政热点当中采集资源,还可以基于生活或者社会当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去采集资源。可以说资源不论出处,只要能够服务于政治学科知识的构建,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那这样的资源就是好资源。从案例资源采集的方式来看,可以对学生生活中与政治学科学习高度相关的素材资源进行加工,然后形成案例资源。也可以借助于传统媒体或多媒体,选择其中的片段来作为案例资源。只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那都应当是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的思路。
具体到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的实践时,无论是从案例资源内容的来源角度看,还是从案例资源采集方式来看,教师都应当不拘一格,都应当以服务学生的学习为最终目的。当多元化的资源采集思路与这一目的相吻合时,就可以构成教师的教学形态。
例如,在“伟大的改革开放”(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一课中,在介绍“改革开放的进程”时,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个“探究与分享”的环节,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说说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突出变化”。
这实际上是一个很具开放性的教材设计,作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本着“用教材教”的思路,然后对相关的教学案例资源进行多元化采集。这里的多元化可以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不同学生基于自己的视角,去采集教学案例资源;二是同一个(组)学生基于不同的视角,去采集教学案例资源。
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思路是能够收到实际效果的。有的学生将侧重点放在自己的家庭生活变化上,他们会从自己住宅的变化、家用电器的变化、手机的变化等现象,去形成对改革开放的价值认同;有的学生会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将视野超越自己的成长历程,从表征着一个年代的具体事物,如所谓的“三大件”的不断更替,感受到社会的进步,而且认同了这种进步就是由改革开放带来的。当然也有学生在采集课程资源的时候,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比如说房价不断上升等。对于这些例子,教师要加以引导,要让学生认识到改善全体中国人的居住水平、推进城镇化建设,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经历程。而这样的历程又必然意味着商品房的建设,其起着吸纳社会财富、增加家庭资产的作用,与此同时房价的过快上涨又给刚需家庭造成了压力,因此国家出台了“房住不炒”的宏观政策,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控,当前的房价进入了一个较平稳的阶段。
这个案例中,教学案例资源的采集就有着明显的多元化特点。基于本节课教学需要而确定的多元化层次体现,即不同学生个体的视角以及同一学生不同状态下的视角,高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与日常教学的现状也是相匹配的。学生的生活当中原本就会遇到与“改革开放”相关的素材,而且这一类素材非常丰富。只不过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受限,由于视角受限,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少从改革开放的角度去看待这些资源。所以在明确了案例资源采集的目的之后,不同学生就可以基于不同的视角将自己认可的资源采集到课堂学习当中来。这不仅满足了学生个体的直接学习需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交流的空间与讨论的话题,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能力的进一步深入。
通过这种多元信息的汇集,学生可以在多种观点之下对社会历史以及现实进行分析。事实证明,这种分析可以巩固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知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性。最值得一提的是,当学生用所形成的认识来观照当下的现实时,他们不会因为客观现实中出现若干问题而否定改革开放的价值,相反他们更愿意相信,只有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才能化解现实中的问题,而这正是本节课教学的初衷。
三、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的思考
分析上面这样一个教学例子,可以发现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空间里占有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来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不仅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要培养他们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积极收集政治案例资源,并借助这些案例资源有效展开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本质上是一个师生共同努力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时常记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陶行知先生的这一教导,对于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教师一定不能做一个拿来主义者,而应当分析教学内容、分析自己所教的学生,要确保采集到的资源能够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案例元素。同时,作为教师要建立起对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的根本认同,要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提升智慧,只有这样才能让高中政治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同时也是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相辅相成的过程。通常情况下,教学理念都是先于教学行为的,尤其是当教师接受了新的教学理念之后,总会在实践当中用教学理念来引导教学行为。案例资源采集是一个具体的教学行为,多元化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教学理念,用后者来引导前者,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判断自己的多元化理念是否落到了实处——如果答案是“是”,那就意味着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是匹配的,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如果答案是“否”,那就意味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与优化。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教师应当借助于这一过程,去对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进行把握,对本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进行观照。
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考验着教师的教学能力,锤炼着教师的教学智慧。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政治学科教师,应认识到课程资源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多元化案例资源的采集,来进一步解构课程,并且形成通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新途径。笔者以为这样的教学思路可以成为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的抓手,可以成为教师教学智慧积累的坚实基础。站在课程的角度看,高中政治是帮助学生认知社会、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一门关键性课程。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课本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案例的采集制作过程中,要确保相关资源的多元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实际上可以体现在核心素养上,像前文案例当中,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同,实际上就对应着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学生通过多种资源的分析,最终得出能够让自己认同的结论,这就是理性思维的体现。因此总体来看,高中政治教学中坚持案例资源多元化采集的思路,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应试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需要,是一个一举两得的事情,其在当下的高中政治课堂上应当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王迎春,相伟.浅谈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J].教学与管理,2009(01):67-68.
[2]刘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的选取[J].山东教育,2011(35):34-35.
[3]孙愿香.试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案例资源的有效采集[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2):17-18.
[4]冯超.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资源的多元化采集分析[J].内蒙古教育,2018(12):71-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6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