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8 14:28:0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构建的意义,然后论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初 中音乐有效课堂构建的路径,包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拓展音乐教学 内容。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在学生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促使 学生健康向上 。音乐具有独特的功能,即调节学生的 心情、陶冶学生的情操、锤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 个性,能使学生充实、愉快、轻松,进而在此基础上形 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因此,在初中教育 阶段设置音乐学科极为必要,其能够实现对学生的素 质教育[1]。而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初中音乐课堂 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实现初 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构建,成为当前和今后教师必须探 究的一项课题 。基于此,本文简要论述了核心素养背 景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构建的意义,然后重点探讨了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构建的路径,以期 通过构建有效的音乐教学课堂,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 养,使其在学习音乐课程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 掌握一定的音乐技能, 进而成长为具备较高素养、较 强技能的音乐人才。

\

  一、核 心 素 养 背 景 下 初 中 音 乐 有 效 课 堂 构 建 的 意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核心素养做出了要 求,强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2],基于此,发 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股热潮,初中 阶段也不例外。而音乐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 内容之一,有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不仅能够调节情绪、 陶冶情操,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进而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初中 音乐有效课堂,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应该被贯彻在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教学当中。立德树人的本质是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 。而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初中音乐有效课堂,就是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让学生欣赏优美的音乐,获得积极的情 绪体验,从而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讲解音乐 相关人物的事迹,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念;通过 让学生进行具体的音乐创作活动,使学生架构起属于 自己的音乐情感表达方式。这一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修 身养性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社会、事物发展规律的 过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观,最终实现立德树人这一目标。鉴于此,每位教师都应该重视音乐课堂的有效构建, 从而让初中音乐课堂 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3]。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音乐 素养

  在初中阶段,以核心素养为背景构建音乐有效课 堂,需要教师创设独特的音乐情境,使学生领悟音乐、 感受音乐的魅力[4],在这一过程中,会激发起学生对不 同音乐的学习兴趣 。 同时,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音 乐有效课堂, 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有机会理解不 同文化语境中音乐艺术的人文内涵,进而积累丰富的 音乐知识;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音乐有效课堂,也 需要教师适时地组织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 乐编创等活动,这些音乐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各种音 乐技巧,增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技能。如上所述,丰富 的音乐知识和熟练的音乐技能能有效地反映出学生 的音乐素养 。所以从根本上来讲,在核心素养背景下 构建初中音乐有效课堂,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有利于突显审美教育功能

  初中阶段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是学生审美能力形 成的阶段 。音乐具有极强的艺术性、感染性和熏陶功 能,所以音乐学科也肩负着审美教育任务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初中音乐有效课堂,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音韵美、曲调美、配器美、伴奏美,这样一来,学生对音 乐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特的美感就有 相对深刻的感悟、理解和把握,能够获得良好的审美 体验,进而发展审美能力 。 同时,从音乐作品的题材、 内容中,学生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审美信息,从而形 成自己的审美态度。另外,音乐欣赏、练唱等多方面的 学习过程也能够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 。因此,综合来 讲,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初中音乐有效课堂,有利 于实现审美教育[5]。

  二 、核 心 素 养 背 景 下 初 中 音 乐 有 效 课 堂 构 建 的 路径

  初中阶段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学生自 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和音乐文 化理解四个方面,这是音乐教学的要求,也是音乐教 学发展的趋势 。基于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构建有效 课堂,从而更多地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魅力[6],陶 冶情操,进而使核心素养培育落地。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在这一 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教师要想构建初中音乐有效课 堂,就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 念,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 使学生拥有自觉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的意向,从 而发展其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教学实践可以发现,学 生作为课堂中不可缺少的对象,是影响有效课堂构建 的重要因素,且发挥着主导作用 。因此,如何在初中音 乐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构建有效课堂 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按照相关理论研究 及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初中音乐教师应该从以下 三点着手 。第一,尊重学生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 要做到尊重学生,即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 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 。具体而言,尊重学生的人 格, 就是在音乐学习和音乐活动中与学生交流时,以 真诚、友善、信任、关心、平等、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7], 并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同时,在学生出现偏差时,教师不能采取训斥 的方式, 而是愿意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想法与见解,帮 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以解决问题 。例如,在《在银色 的月光下》这一节教学中,当尝试学唱这首歌曲时,个 别学生在节奏方面较为欠缺,容易跑调,对此,教师不 应该用激烈的言语批评学生,而应该给予其鼓励与信 任,并带领学生多听原唱、练吸气、练发声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打击学生学习音乐 的自信心 。再者,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初中音乐课堂 上,面对在音乐情感、认知和意志等方面拥有属于自 己个性的学生时, 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位学生的优缺 点,并挖掘其在音乐学习或音乐活动中的潜能,因势 利导,促进其个性发展。另外,尊重学生个性还体现在 教师尊重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新 表现等。此外,尊重学生的差异,要求教师在初中音乐 课堂上,关注每一名学生,按照学生的音乐基础分层 设置教学目标,并安排音乐活动,且认可不同学生在 音乐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第二,关注学生的兴趣。音乐 是一门艺术学科,其课堂教学过程具有与其他教学不 同的特性,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 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自然而然地参与音 乐体验并欣赏音乐,进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8]。 通常, 学生的音乐兴趣会在开放的环境中逐渐显现。 鉴于此,初中音乐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上创造广阔的音 乐天地,形成开放性、综合性的教学氛围,以了解学生 喜欢的音乐类型、音乐内容,从而将学生感兴趣的内 容融入教学设计, 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体验成功、享 受快乐,最终实现构建有效音乐课堂的目的 。目前,传 媒行业发展迅速, 学生了解音乐的途径不断增多,在 这一大环境背景下,初中学生可接触的音乐类型和种 类也变得多样化,其兴趣也变得多元化,有喜欢流行 音乐的,也有喜欢古典音乐的;有对歌唱有兴趣的,还 有对乐器兴趣浓厚的 。面对这些,音乐教师便可以激 活学生的自主音乐兴趣为本进行音乐教学活动设计, 以构建有效的音乐课堂 。第三,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 地位 。 以往教师习惯于固守自己的“权威”,执着于通 过自己事先拟定好的“标准答案”评判学生的做法,与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违背。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在初中音乐课堂上首先要把学 生摆在重要位置,将其当作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做 学习的主人,并将自己放在引导者、点拨者的位置上; 其次要乐于给予学生自由宽松的空间,在实际操作上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愿意交 流,且能够主动表达,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概言之, 初中音乐课堂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 重要渠道,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学理念, 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的音乐自我需求,使学 生切实地学习到音乐歌唱技巧、音乐乐理知识等,进 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使核心素养的培育得以落地。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 影响有效音乐课堂构建的 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方法 。而以往的初中音乐课 堂教学中,教师过分依赖讲述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 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地聆听, 这样不利于学生进行音 乐情感体验,也不利于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提升,最 终致使音乐课堂有效性不足[9] 。对此,教师应该主动 对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 设计合理且多样 化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 生在音乐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强化学生 的音乐核心素养。

  通过实践探索,笔者建议教师在采用讲述式教学 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为构 建有效音乐课堂提供支撑。第一,采用游戏教学法。游 戏教学法能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故在音乐课堂上,教 师可结合音乐主题设置相关的小游戏, 包括猜一猜、 听一 听、连一连、唱一 唱、跳一跳等,让学生都参与进 来,从而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音乐知识、进行音乐 情感体验。例如,在进行五线谱知识教学过程中,笔者 设置了跳一跳的游戏,即地面五线谱的游戏—在地 面铺设彩色橡皮筋, 形成五线谱状, 每次可容纳 4~5 名学生。游戏开始前,学生在“下加一线处”做准备,之 后教师弹奏单音或乐句, 参加游戏的学生听辨音高, 辨别后准确找到相应位置 。期间,座位上的学生可以 为参与游戏的同学配音、演唱,帮助他们快速找准线 间位置,并监督其跳格位置与音高是否匹配 。在游戏 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走进了音 乐,无形之中学到了音乐知识,进而提升了音乐课堂 的有效性。第二,采用讨论式教学法。音乐课堂有效性 不足,很大程度上在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主题都 十分严肃,让学生产生了距离感。对此,初中音乐课堂 上,教师应该立足音乐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 好,设置讨论主题,让学生围绕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 进行争论、商讨,从而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介绍流 行音乐知识点的过程中,笔者设置了“‘口水歌’是不 是流行音乐? ”这一讨论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 开讨论,探究流行音乐的主题、载体、内容及表现形 式,并对比其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有何不同,这样可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从而 打造高效和谐的音乐课堂, 不断强化学生的音乐素养。第三,采用情境教学法。音乐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 各个感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背后的情感生成及 情感态度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上的 图片或视频, 通过表演等方式将音乐内容进行再现, 或者通过展示实物,以创设出故事化、生活化的教学 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音乐文化,从而 加深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例如,在《游击队歌》这一节 教学中,笔者便采用多媒体再现了相关图片,创设出 了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 强化了学生的联想能力,深 化了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发展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第四,采用实践教学法 。即立足音乐教学内容,组织鉴 赏、歌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音乐活 动,让学生参与实践,展现其音乐认知、音乐表达与表 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 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等,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音乐实 践经验,从而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实践教学法强调以 用为本,加上考虑到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所以在实际 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应注重让学生歌唱或演奏简单的 音乐作品,或者参与集体歌唱、演奏等表演活动,使学 生体验音乐的魅力,深化对音乐的感悟,从而形成音 乐素养。

  当然,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不止能应 用上述这几种教学法, 还有很多其他教学法适合应 用,教师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但不论应用何种 教学方法,教师都应以丰富教学过程为主,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从而切实地构建起 有效的课堂。

  (三)拓展音乐教学内容

  就初中音乐课堂而言, 教学内容相当于课堂的 “血肉”,其是否丰富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同时,对 于基础阶段来讲,音乐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让学生经 历一个能够丰富音乐认知 、满足音乐需要的学习过 程 。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拓展音乐 教学内容,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充实,从而拓展学生 掌握的音乐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而积淀形成音乐文 化素养。

  音乐本身也是一种文化, 但与其他类型的文化 相比,音乐这种文化更为抽象,所以在核心素养视域 下,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深挖教材来拓展音乐素材和 音乐背景知识 。具体而言,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比 照初中音乐教材上的歌曲寻找同类型的歌曲或演奏 曲 目,在解析环节进行穿插介绍,帮助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分析归纳,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二是围 绕初中音乐教材上的作品, 寻找与其相关的文化背 景类知识,包括人文历史、风土人情、自然科学、宗教 信仰、典章律法、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使学生能从 不同的角度欣赏音乐作品,走进音乐作品 。在音乐课 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翻阅资料,查阅作品的作 者信息和写作的年代背景,然后在课堂上介绍 。值得 一提的是,不论是拓展音乐素材,还是拓展音乐背景 知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听懂”音乐[10], 有丰富的课堂体验,以保证课堂的高效性 。其次,教 师可以联系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其他学科门类 拓展教学内容 。音乐不仅能够带给人想象、情感、哲 理等,还与舞蹈、美术、诗歌等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 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便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 介绍相关学科的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解力,帮助学生 构建更加完善的音乐知识体系 。 以《阳关三叠》教学 为例,其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琴曲,为我国十大古琴 曲之一,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千百年来,《阳关三叠》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 艺术生命力 。在鉴赏《阳关三叠》时,笔者便联系诗歌 方面的知识向学生进行介绍:《阳关三叠》 一 曲源于 唐朝,是根据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谱写 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的地名,因而此曲 又被称为《渭城曲》《阳关曲》,唐朝人在亲朋好友送 别之际,经常唱《阳关三叠》。 整首曲子只有四句词: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由于每一句字数相同,唱起来 不免有些单调,因此,当时的乐工将诗句叠唱,即反 复吟唱几遍, 由此就有了阳关三叠的说法 。直到今 天,欣赏《阳关三叠》仍然能让人想到柳枝、长亭,丝 丝离别愁绪涌上心头 。如此,在课堂上,教师拓展性 地介绍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可 以帮助学生知晓音乐作品的文化价值, 了解音乐在 舞蹈、戏剧、影视中的应用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这对 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 。最后,教师可以根 据音乐多样的艺术形式来拓展教学内容 。初中阶段, 音乐课堂上以欣赏音乐作品,进行独唱、齐唱为主, 这使得学生接触的音乐艺术形式非常单一, 而实际 上音乐的艺术形式非常多样, 有古典音乐 、流行音 乐、摇滚音乐,还有打击、管弦、吹奏等 。因此,基于课 堂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从声乐、器乐这两个门类出 发,搜集整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内容并引入课堂,以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 促使学生深刻认识音乐 的主要形式、艺术特征,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

  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丰 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所以作为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师, 要认识到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对构建有效音乐课堂 的影响和作用,并不断钻研探索。在初中音乐课堂上,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 注重从不同角度拓 展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学和引导,以激发 学生的音乐兴趣,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音乐的魅力,从 而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结语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 、最具普遍性和感染性的艺 术形式之一,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 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音乐作 为可听、可感、可思、可参与的艺术,其课程教学备受 关注[11] 。 由于音乐的特性, 其不应以说教的方式来传 播,而是应该更多地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 化地影响人的心灵,使人得到更多的美的感悟 。鉴于 此,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有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项 长久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认真钻研、不断实践。教 师要理清楚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意义,结合初中阶 段教学的现状,通过优化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等多种 举措构建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有效课堂,以提 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楠.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北方音 乐,2019(24):156.159.
  [2]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N].人民日报,2016-09-14(1).
  [3] 盛淑娴.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多元化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J].天津 教育,2021(27):139-140.
  [4] 周慧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课程辅 导(教师教育),2020(3):39.
  [5] 欧阳军妮.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音乐需要的践思[J]. 内 蒙古教育,2019(15):88-89.
  [6] 庄钟春晓.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小学音乐学业测评指标体系 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1(5):130-136.
  [7] 吴秉旭,马云鹏.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影响 因素分析[J].艺术教育,2021(1):53-56.
  [8] 张本秀.初中音乐生活化教学的基本途径:以《念故乡》一课教学 为例[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6):37.
  [9] 裴子莹.浅谈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开展趣味教学的有效策略[J].天 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109-110.
  [10] 韩盟盟.律动之美,教学之思: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 用思考[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6):54-55.
  [11] 罗秀梅.音乐核心素养在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探究[J].北 方音乐,2019(14):175.1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96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