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2 11:12:59 文章来源: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提高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效率,文章首先简述了OBE与雨课堂的内涵,然后说明了“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接着阐述了“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关键点,之后论述了“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流程,最后对“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OBE,雨课堂,预防医学课程教学

  预防医学学科兼具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属性,同时也是一门结合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除其专业性质外,教师还应让学生了解、掌握医学知识,并能将医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达到促进人群健康的目的[1]。然而在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发生后,公共卫生管理领域暴露了诸多重大问题,尤其是预防医学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及高校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的薄弱[2]。而要解决高校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薄弱的问题,寻求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3]。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学模式,在西方高校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4]。虽然OBE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但在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5]。

  目前,OBE主要应用在国内的药学、口腔医学、中医骨伤学等医学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中,并获得了较好的评价[6-7],但尚未见该模式在预防医学学科人才培养中应用的研究。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手机已成为学生搜集信息的重要途径[9]。因此,把在线应用软件雨课堂应用于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同时结合OBE教育理念,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强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培养人才。

  一、OBE与雨课堂的内涵

  OBE最早被美国和澳大利亚学者应用于基础教育改革。美国学者斯派帝对该教学模式做了系统的研究[10]。OBE的特点为聚焦产出/成果导向(Outcomes-based)、以学生中心(Students-centered)及持续不断调整(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同时,OBE也致力于将教学从知识体系中心转变为学生能力达成。另外,OBE的实施也体现了实践原则,如塔尔塔武利等[11]认为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是最为有效的。

  雨课堂是一种多维度互动、精准评价、基于数据决策、个性化引导的教学模式,即通过全方位、全周期的方式收集分析师生教与学行为数据,结合形成性评价,最终达成教学目标,故其深受教师欢迎[12]。雨课堂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PowerPoint和微信,通过发送课件、公告、签到、弹幕、练习、随机点名、讨论,架起一座贯穿“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的新桥梁,赋予课堂全新的体验,并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教与学的宽度,提升了教与学的效果。课前,学生可以进行交互式预览、阅读材料和回答问题。课中,学生进入登录系统学习,手机将被锁定为学习状态;教师可以阅读课件,与学生进行弹幕互动,并根据进度做课堂教学笔记。课后,教师可以通过背景数据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并安排学生完成不同级别的作业和测试,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后在线学习课本知识,并轻松掌握,且教师可以更好地在没有超出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13-14]。概言之,雨课堂不仅是OBE实施的有利教学工具,更是对其实践原则的扩展和诠释。同时,将雨课堂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能够进一步强化OBE的内涵建设。雨课堂智能教学框架如图1所示。

“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二、“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从预防医学课程特点出发,教师应用“OBE+雨课堂”,在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同时,将传统的“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授课体制逐步转变为“以学生、问题、探索为中心”的授课体制,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来说是切实可行的。

  预防医学学科的特点是课程繁多、内容抽象、枯燥无味,且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在课堂上进行“满堂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预防医学课程教师需要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课程,采用丰富、多元、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OBE+雨课堂”可以实现线上线下教学,有效促进课堂互动,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预防医学课程是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的课程,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注重塑造学生的医学人文情怀[15]。基于“OBE+雨课堂”,预防医学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从德医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确立实践育人成果导向目标,有效地实施教学和反思教学,保证教学过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而使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因此,预防医学课程教师要通力协作,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同时从各个方面努力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过渡和转变,以提高“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三、“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关键点

  基于“OBE+雨课堂”,预防医学课程教师要依据“逆向设计、正向落实”指导思想,从需要着手,根据“需要—培养目标—毕业需求—教学组织—课程落实”的流程开展相关教学,以满足学校与工作单位的共同需求。笔者认为,“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要抓住四个关键点:教学资源积累建设、课堂教学创新、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过程化的学习结果考评体系。

  (一)教学资源积累建设

  首先,积累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即总结预防医学课程教学大纲重要知识点,创建预防医学课程线上学习资源,如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精品在线课程“预防医学”是可以反复学习的。其次,基于已有教学资源,重点筛选案例并加以挖掘。即把握时代精神脉搏,不断学习,有目的地学习,且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优的教学案例资源,如关于预防医学课程中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对相关案例进行深度挖掘。最后,建设特色教学资源。即开发专业领域及在实践应用中筛选相关主题案例,以丰富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如对于环境相关疾病预防和控制章节,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参与国外某市烟雾中毒事件及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分析总结,再回到我国某市烟雾中毒事件上,探讨如何学习国外的相关经验,从而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这样能够让学生针对现实事件培育质疑、判断、评价的意识,培养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创新能力。

  (二)课堂教学创新

  首先,改革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方式。将“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本身的传统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生成果产出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且聚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学生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逐条进行评估考核。其次,创新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手段。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雨课堂等辅助教学,课前在线公布学习资料,让学生主动学习;课中基于遇到的问题和重难点,鼓励学生自己查资料,自主学习,或者主动充当“小老师”给同学进行讲解,在交流中学习,同时教师在旁指导、总结和纠正;课后总结升华,构建知识体系,并对上课互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如课中小测试的正确比例分析,从而为整体教学提供改进的依据。

  (三)以学生为中心

  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为导向,着眼于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改变目前教学中的线性静态学习;让学生将单一的知识点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并将知识点放在知识体系中加以探讨与分析,以训练学生的网状思维。另外,教师应通过创建思维导图、运用任务驱动和导入案例等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构建过程化的学习结果考评体系

  预防医学课程教师要把“笔试结果+实验研究报告+出勤”的考查方式转变“问卷调查+课题+专业能力+基础知识学习”的综合考评方式,并增加实践性考评的权重。综合考评应包含各种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目标实现状况的作业、思考题、主题探究等。另外,综合考评不设标准答案,学生在达成一定的考评目标之后应进行反思、讨论,并能灵活运用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而培养个性化思维能力。

  四、“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流程

  基于“OBE+雨课堂”,预防医学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如下转变:从封闭式向时间、空间和知识内容的全面开放式转变;从教师的“会教”向学生“学会”的目的成果转变;从“重学轻思”向“学思结合”转变;从“单向灌输型”课堂向谈话式、问答式、引导式和互动性课堂转变;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启发创新课堂转变。根据上述转变,“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流程具体如图2所示。

“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第一,厘定教学目标。教师按照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课程单元为模块生成课程讲义、课件、PPT,并制定每个模块的目标及确定进行考评的具体内容,同时根据模块找到相应的教学参考资料,上传到雨课堂的“我的班级”中。

  第二,实施成果导向教学。课前,预防医学课程教师通过雨课堂发布预习任务,要求学生以问题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在线上完成预习,且教师可适时与学生展开互动、探究问题,并利用对预习任务的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以便在课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中,教师先采用导入型教学和互动性教学,着重介绍各个模块的重难点,并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同时,针对课程目标知识点进行案例剖析,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将专题案例融入教学,之后每组选出代表上台展示,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及评价,并对知识点进行测试,以确保教学目标达成[16]。

  第三,落实教学考评。预防医学课程教师要基于“OBE+雨课堂”进行教学考评,即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环节获得的成绩,如课前学习、上课讨论、课堂学习任务完成,以及阶段性学习测试、作业完成状况、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过程性考评。另外,还要对期末考试结果进行终结性考评。

  五、“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的反思

  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暴露出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及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的薄弱,而如何培养出既能提供医疗服务,又能开展临床预防服务的医学人才迫在眉睫,医学院校应引起重视。对于预防医学课程来说,“OBE+雨课堂”对教学现存的难题提出了解决途径,如探寻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构建持续考评的激励机制,由“重外界监督”向“重内在驱动”转化;强化师生交流互动性,由“单个主体参与”向“多元主体参与”发展转化[17]。笔者认为,“OBE+雨课堂”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应用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拔高。

  第一,编写更能满足学生知识学习和应用实践所需的教材。即教师要关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展开调研,综合多个学科,如流行病学、毒理学和卫生学等的知识,编写新教材,同时教材内容要关注国家发展需求,从而助力公共卫生管理领域创新发展。

  第二,筛选并剖析典型教学实践案例。即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深度剖析典型的实践案例,使学生在预防医学实践中进行深度学习,最终达到实践育人的效果。

  第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行流行病学调研。即教师要启发学生观察流行病学实验现象及思考事物的本质,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中遇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并在实践中拓展知识。另外,教师要帮助以后计划从事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工作的学生树立自信,使其参与学校的科学研究,参与教师的课题,最终提高学术思辨能力。

  第四,加强学生实习、见习。即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实习、见习中提出问题,并通过实习、见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康中国责任意识与生命周期健康意识。

  六、结语

  将“OBE+雨课堂”应用于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以学生成果为导向,逆向设计教学,同时正向落实教学,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并持续进行教学反馈[18],能够提高预防医专业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论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闫小龙,芮东升,张眉,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9):59-61.

  [2]李立明.公共卫生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7):867.

  [3]杨春燕,王桥莲.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教育的挑战、机遇和变革[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11):1417-1421.

  [4]吕帅,朱泓,赵磊.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以英国邓迪大学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7,5(2):101-106.

  [5]张伯礼.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完善公共卫生防控体系[J].天津中医药,2020,37(7):72.

  [6]金勇.基于OBE理论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以口腔医学人才培养为例[J].大众科技,2019,21(12):109-110,127.

  [7]陈雷,王辉,魏琪.基于OBE理论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以药学人才培养为例[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0):20-21.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2-10-20].http://news.cctv.com/2016/12/08/ARTIih-pHZs56dGPSnK5b5x5y161208.shtml?winzoom=1.

  [9]欧阳博,张国福,孟令威.OBE教育理念+雨课堂的工程实训教学与育人研究[J].时代汽车,2019(18):43-44.

  [10]王燕.基于OBE教学理念的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科学,2020,11(7):24-25.

  [11]TARTAVULEA C V,ALBU C N,ALBU N,et al.Online teaching practic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in the wak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J].Amfiteatru Economic,2020,22(55):920-936.

  [12]CHEN T,LIU H.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of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Atlantis Press.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Reform and
Modern Management(ERMM).Paris:Atlantis Press,2021:80-83.

  [13]王杨.基于“雨课堂”项目化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效果与评价[J].职教论坛,2020(2):70-75.

  [14]程相俊,谢小伟.基于雨课堂的翻转教学在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4):456-459.

  [15]杜鹃,徐斌.某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况调查[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8,39(5):353.

  [16]韩斌如,李秋萍,张琰,等.布卢姆教育认知目标分类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0):85-87.

  [17]陈君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于OBE教学理念的改革有效性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7(4):116-121.[18]初红艳,程强,昝涛,等.基于成果导向与学生中心的教学设计及学习效果评价[J].教育教学论坛,2018(25):1-5.

  通讯作者:覃光球(1982—),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预防医学教学,环境与健康。(E-mail:85680981 qq.com)。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92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