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构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1 13:52: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高中生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 , 心理状态相对特殊 , 其正处于青春叛逆期 、 面临较 大高考压力 、 心理正趋于成人化等 。 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本文 概述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内 涵 , 深入论述目前契合高中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模式 , 开展科 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 从而引导高中生以积极 、健康 、 阳光的心态生活与学 习 。

  在现实中 , 高中教师对学生很少专门开展心理 健康教育 , 很多时候只有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时 候 , 才会由班主任或者心理教师开展专门的疏 导 。 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不利于为学生主动构筑积极 的心理防线 , 起不到“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的心理 健康教育效果 。为此 , 高中学校及教师要加强学生 心理 健 康 教 育 , 在 以 生 为 本 的 基 础 上 创 新 教 育 模式 。

\

  一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良好的 、持续的心理状态与 过程 , 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 、积极的内心体 验 、 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 进而可以积极主动发挥自 己的才能与力量 ,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 由此可 见 ,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指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 病 , 更要具有健全的人格 , 能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 。心 理健康教育指的是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教育活动 , 教师通过合适的教育模式 ,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 法 , 以此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形成 , 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学 习过程中的压力 , 开朗乐观地应对生活中的挫 折 , 积极面对学习上的难题 , 以 一 个平常心看待 一 切 , 健康成长 。 当前 , 高中生面临着很复杂的心理健康 教育环境 , 再加上高中生心理健康本身的脆弱 性 ,都决定了高中教师所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能结合 高 中 生 心 理 健 康 实 际 及 需 求 , 有 针 对 性 地实施 。

  2.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显著的特点 ,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是理论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 对 于 高 中 生 而 言 ,已经具备 一 定的 理 解 能 力 , 对 教 师 讲 解 的 心 理 学知识能有效理解 , 对 教 师 所 组 织 的 教 育 活 动 也 能有效驾驭 , 并且 能 利 用 理 论 知 识 去 指 导 实 践 , 能用实践活动去深 入 理 解 理 论 知 识 。 也 正 是 因 为 这一 特点 , 可以实现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模 式 的 多 样 性 和深入性 。二是引导与规范相融合 。高中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 , 需要以引导为主 , 以 规 范 为 辅 ,通过引导疏导学生心理障碍 , 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心理 , 通过规范让学生意 识 到“没 有 规 矩 不 成 方 圆”,意识到规则与规范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生而言 , 已经具备了很强的执行意识和较高的 自我理解能力 ,可以创新应用更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是学校与家庭相合作 。对高中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 不可一蹴而就 , 也难以借助教师一方力量就能实现更高教育成效 , 很多时候需要家庭参与进来 , 以实现家校共育 。对于高中生而言 , 社会性活动变多了 , 自主处理事务的机 会更多了 , 将学 生 的 家 庭 教 育 与 学 校 教 育 结 合 起 来 , 就能打造一个更广阔的心理健康教育空间 。 由 此可见 ,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 决定了心 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样性 , 并因此能实现心理健康 教育结果的高效性 。

  二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重构探究

  1.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要顺利开展 , 必须有一套合适的 教学课程 , 教师要能通过有限的课时数 , 将尽可能 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递给学生 , 而且能被学生 消化和应用 。这就需要学校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构 建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避免拿来主义和经验主 义 。在现实中 , 每一个地区 、每一所学校 、每 一个 时期 , 甚至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一样的心理教育环 境 、心理教育需求 , 只有保证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的以生为本 、 因地制宜 , 课程教学才不至于流于形 式 , 才能保证学生在课程教学中有所思 、有所获 。

  学校和心理健康教师在构建校本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的时候 , 要多深入调研 , 要多观察本校 , 甚至 本班级学生心 理 状 态 , 了 解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需 求 , 进而设计出以生为本的课程体系 。对于课程的 内容 、 目标 、形式要建立动态调整优化机制 , 根据 新情况进行及时合理的变化 , 以保证课程内容的针 对性 。对于课程内容还要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 合 , 心理学知识非常深奥难懂 , 理论化程度非常高 , 所 以在教学中要避免纯粹理论化的授课 , 需要以丰富 多样的案例为基础 , 在带领学生剖析案例中 , 传递 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 引导学生以积极心态来避免相 同或者相似案例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 。

  2. 推进多主体共同教育模式

  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不仅仅是学生本身问题 , 与 周围的环境有关 , 包括家庭环境的消极负面 、学校 教育方式的落后片面 、社会风气的不良不端正 等 , 这些都会对高中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所 以 ,心理健康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 , 不能将教育阵地局限在学校内 , 而是要发挥家庭 、社会等主体的作 用 , 不断形成教育合力 。在很多时候 , 学生的心理 问题也许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 ,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会体现出来 , 这就需要家长能及时发现 , 并及时反 馈给教师 , 教师据此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学 校的教育时间有限 , 仅靠学生在校时间还难以实现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 , 必须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延 伸到家庭中 , 引导家长参与到 自 己孩子的心理健康 教育中 , 而且很多时候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比学 校教育更有效 、更有力 。

  学校和心理辅导教师要将增强家长参与孩子心 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作为家校高质高效合作的 基础性工作 。为了实现这一 目标 , 主要从以下两方 面着手 : 一 是 加 强 培 训 , 学 校 要 定 期 通 过 家 长 学 校 、线上专题讲座 、家长会等形式 , 组织家长集中 参加培训 , 培训内容包括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的意识 , 以及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如何及时 、科学 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充分交流 , 学校和教师 要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强 、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的作 用 , 由其搭建交流与培训平台 , 与家 长 就 心 理 学 、 教育学 、家庭教育 、亲子沟通等进行交流 , 帮助家 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从而增强家长参与孩子心 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

  3. 实施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模式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 每一个学生的心 理健康状况都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 每一个学生的心 理健康需求也不一样 , 所以 , 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的时候 , 要避免“一 刀切”, 而是要采取差异化的心 理健康教育模式 。首先 , 教师要深入调研 , 了解班 级学生心理发展现状 , 尤其要把具有特殊心理的学 生“筛选”出来 , 然后将班级学生分门别类 , 最后根 据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心理健康需求 , 采取针对 性的教育举措 。如对于心理比较健康的高中生 , 要 多引导他们将自己健康心理传递给其他同学 , 让其 他同学也能感受到 自 己阳光的心理 , 进而更愿意积 极地成长和阳光地生活 。如因为高考压力导致内心非常脆弱的学生 , 教师要多予以关注 ,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 让他们放松紧 张心情 , 以正确心态面对高考 , 轻装上阵 。又如对 于比较叛逆的学生 , 教师要科学识别出他们的心理 是否由于青春 期 造 成 的 , 进 而 剖 析 其 中 深 层 次 原 因 , 并且与家长共商教育举措 , 通过专业性教育引 导 , 让他们尽快走出青春期困扰 , 享受青春期带给 自己的热情与快乐 。

  目前 , 高中生个性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表现 是个别心理辅导 , 这种辅导一般是在学校的心理辅 导室进行的 , 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在具体咨询及资 料过程中 , 心理咨询师要提前告知学生心理咨询的 保密原则 , 减轻学生咨询顾虑 , 使学生能够表达真 情实感 , 倾吐内心秘密和烦恼 。这种个性化的心理 辅导可以满足高中生心理需求 , 针对性强 , 而且心 理咨询师专业能力强、 专业素养高 , 可以解决学生 的深层心理问题 , 辅导效果好 。但这种心理教育模 式需要学生主动咨询 , 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不 愿意吐露心声 , 这时就需要教师多引导、 多发现 。

  4. 开展积极的心理素质评价教育

  对于高中生而言 , 心理素质评价的内容不能太 专业 , 更多的是能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结合起 来 , 与学习和生活契合起来 , 保证心理素质评价能 锻炼学生心理健康 ,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心理 。对高 中生心理素质评价要以积极、 肯定为主 。在实施心 理评价的时候 , 还要立足多主体评价 , 包括教师对 学生的评价、 学生之间的评价、 学生的 自 我 评 价、 学生家长的评价等 , 通过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 , 让 学生始终在正 能 量 的 心 理 评 价 中 , 更 加 主 动 地 学 习 、积极地生活 。为了实现评价的系统性 , 教师还 需要提前制定评价方案、 细化评价指标 , 尤其是针 对班级中心理素质比较差的学生 , 更要采取差异化 的评价 , 通过有的放矢的评价 , 实现事半功倍的评 价作用 。

  学生的心理品质是持续性学习的关键动力 , 培 养积极的、 坚毅的、 正确的心理品质 , 学生才会更 加主动地要求学习 , 面对学习难点也会勇于尝 试 , 更愿意通过积极思考来深入学习文化知识 。为了实现这一 目标 , 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认识自己 , 也就是学生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 , 对自己的能力、 行为和性格等特点能够客观评价 , 并在此基础上 , 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评价 , 对成长有正确认识 , 对成长目标有明确定位 。

\

  三 、结语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趋向成熟的发展期 , 也是积极成长的关键期 , 需要教师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 , 需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引导与规范相融合、 学校与家庭相合作等原则 。这样才能发动更多力量 , 采取更有效的 方 法 实 现 对 高 中 生 全 面 的 心 理 健 康 教育 。 同时 , 还需要教师积极打造更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 , 尤其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 筑牢因地制宜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 , 推进多主体共同教育模式 ,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阵地 , 实施个性化心理辅导模式 , 推动以生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进程 , 开展积极的心理素质评价模式 , 以实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 从而立足高中生心理健康实际 , 创新更多元的教育模式 , 以实现高中生健康、 阳光、 积极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

  参考文献

  [1] 赵万 珍. 甘 肃 贫 困 地 区 高 中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模 式 初探[J]. 科技资讯 , 2020. 18(22) : 224- 226.
  [2] 吴树 山. 高 中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教 育 模 式 的 建 构 与 应 用 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 , 2019(8) : 140- 144.
  [3]俞国良 , 王浩. 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 体化 : 理论的视角[J]. 教育研究 , 2019. 40(8) : 108- 114.
  [4] 胡小丽 , 任建华.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探析[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25(3) : 70- 75.
  [5] 阴国恩 , 曹瑞 , 徐丽. 构建学校— 家庭— 社会 一 体化心理健 康 教 育 模 式 [J]. 心 理 与 行 为 研 究 , 2014. 12( 6) :819- 8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91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