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指导方法的创新路径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7 14:03: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 习作是学生灵活进行书面文字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 , 也是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 的重点与难点环节 。 尤其在小学语文 5~6年级的关键时期 , 教师的习作指导教学 , 既 要引导学生从口语化写作逐渐转向规范化书面写作 , 也要直接奠定学生的习作能力 。 本 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 , 以统编版小学语文高段教材教学为例 , 着重探讨小学高段习作指 导方法的创新路径与策略 。

  相对基础的“听 、说 、读”能力 , 习作能力由于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统整性特征 , 对于学生而言无 疑是更困难的学习活动 。学生习作能力及水平的高 低 , 直接反映了其核心素养的高低 。 习作是学生创 造性表述的过程 ,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 展现 。 因此 , 重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 加强创新 与改进写作指导的教学方法 , 是全面实现小学语文 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

  一 、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教学的内涵

  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之一 , 是以语 言文字 的 运 用 为 基 础 , 开 展 母 语 教 育 , 培 养 学 生 听 、说 、读 、写能力 。 习作指导教学是小学语文教 学的重中之重 。它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 , 以教材为 工具 ,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 通 过 科 学 定 位 习 作 教 学 目 标 、创设真实的习作教学情境 、灵活选择习作教学 方法 、着重课堂与课后习作素材积累等多种方 式 ,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语 言文字的书面表达 ,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 教学途径 。

\


  习作指导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的重难点环节 。5~6年 级 是 引 导 学 生 从 口 语 化 写 作 逐渐转向规范化书面写作的关键时期 , 将直接奠定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基础水平 。 因此 ,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小学高段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写作指导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 从而全面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 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二 、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方法的创新路径

  1. 落实习作指导的教学 目 标

  只有通过确定与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 , 才能方便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 使教师在习作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功能发挥到最优化 。教师在习作教学之前 , 应做好对学生的学情分析 , 并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习作教学目标 。通过网络学习平台 、通信软件等方式 , 提前向学生提示习作教学内容 , 并向学生提供相关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 , 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习作课程的兴趣 , 方便学生提前了解习作教学内容 , 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此外 , 教师还可以通过适量的贴近学生生活 、贴近习作课程内容的问题考查学生 , 提前了解学生对相关习作知识的掌握情况 、其写作兴趣方向 、 习作知识薄弱点等 , 并合理地确 定 基 于 核 心 素 养 的 习 作 课 堂 教 学目标 。

  例如 , 在《我的心爱之物》习作课教学中 , 其教 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 一 种事物 , 表达自己的 情感”, 同时让学生有效 地 实 践 介 绍 说 明 类 作 文 和 借物抒情写作方法 。 因此 , 教师可以明确本节习作 课程的知识 、能力与情感的“三维 一 体”教学目标 : 一是引导学生写作分享自己的心爱之物 , 包括它的 样子 、来历和心爱的原因等 ; 二是引导学生学会对 比 、描摹 、细致刻画等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 三是 引导学生感受 分 享 与 表 达 的 快 乐 。 明 确 教 学 目 标 后 , 教师还可以 在 课 前 利 用 网 络 向 学 生 提 供 一 些 “心爱之物”的优秀范文或视频学习资料 , 利用丰富 的学习资源 , 在课前激发学生对本节习作课程的学 习兴 趣 , 丰 富 学 生 的 习 作 素 材 积 累 , 开 阔 学 生 视野 。

  2. 创新习 作 指 导 内 容 的 选 择 , 贴 近 生 活 的 同 时深入挖掘教材价值

  教师 在 习 作 指 导 内 容 的 选 择 上 , 一 方 面 , 应 紧密联系学生 生 活 , 贴 近 其 生 活 , 让 习 作 练 习内 容与学生的生活 经 验 与 感 受 有 所 互 动 , 从 而 更 好 地激发学生的习 作 学 习 兴 趣 , 真 正 促 进 学 生 习 作 知识与习作能 力 的 内 化 。 另 一 方 面 , 还 应 深 入 挖 掘教材的习作教 学 资 源 和 文 本 语 用 价 值 , 如 统 编 版小学语 文 高 段 教 材 中 , 包 含 了 多 个 课 堂 小 练 笔 , 教师在 课 堂 教 学 中 可 以 巧 妙 地 穿 插 安 排 仿 写 、续写 、改写等小练 笔 活 动 , 进 一 步 丰 富 习 作 教学的内容 , 提 升 学 生 的 习 作 能 力 与 水 平 , 更 好 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例如 , 在 统 编 版 六 年 级 第 一 单 元 的 教 学 中 , 《草原》《花之歌》这两篇课文都安排了小练笔任务 。 教师在开展本单元的习作指导教学时 , 应深入挖掘 教材 , 重视小练笔活动的习作训练价值 。通过贴近 学生生活 ,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与物 品 , 从而 更 好 地 引 导 学 生 展 开 想 象 , 学 会 拟 人 的 “变形记”写作手法 。 比如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是一 匹骏马 , 在草原中会干些什么 , 有哪些乐趣 ; 或者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 只小鸟 , 在森林 中如何 成 长 与 捕 食 , 等 等 。 让 学 生 在 小 练 笔 活 动 中 , 将自己变形后的真实情感写出来 , 也可以吸收 童话故事的写作手法 , 创造特定的生活场景与故事 情节 , 让自己笔下变形的动植物更加有趣与 生 动 ,写出更富有个性化的作品 。

  3. 创新 习 作 指 导 的 活 动 安 排 , 着 重 真 实 化 与 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义务 教 育 语 文 课 程 标 准(2022年 版) 》强 调 小 学语文高段的习作应“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即要 求学生的习作能清楚具体地表达人物事件 , 能真情 实感地表 达 内 容 情 感 , 凸 显 出 习 作 内 容 的“真”与 “实”。因此 , 在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活动安 排 上 , 教师应着重真实化 、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 以构建良 好的教学氛围 , 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 , 激发学生的 情感体验 ,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例如 , 在《多彩的活动》习作课教学中 , 其教学 重点是教会学生有重点 、有条理地记叙一次集体活 动及活动体会 。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 兴 趣 , 让学生学会用事例表达自己的感情 , 教师在教学中 可以导入学校运动会 、植树节活动 、端午赛龙舟活 动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 以增强教学感 染力 , 丰 富 学 生 的 直 观 感 受 , 激 发 学 生 的 情 感 体 验 , 从而使学生写出更富有个性化 , 更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

  4. 创新 习 作 指 导 的 方 法 运 用 , 促 进 课 堂 教 学 效果的有效提升

  在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教学过程中 , 建议积极 采用 PBL( 以 问 题 为 中 心) 教 学 、 小 组 合 作 教 学 、 信息化教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式 , 以改变传统习作 教学中陈旧 、单一 的教学方式 , 更好地激发学生对 习作知识和习作教学内容的兴趣 。

  一是建议 多 采 用 PBL教 学 。 近 年 来 , 问 题 化 教学已成为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 键词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 , 建议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可以创设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教学问题 , 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 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 , 在教学中可 以按照与教 学 目 标 的 关 联 重 要 程 度 设 定 3~5个 , 突出探究 的 核 心 问 题 与 教 学 目 标 。 PBL教 学 最 主 要是注重创设生活化的 、贴近学生现实的问题 , 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此期间 , 学生参与度高 , 课 堂气氛活跃 , 不 仅 体 现 了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教 学 理 念 , 也有效地提升了语文习作指导的教学效果 , 促 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例如 , 在《 让 生 活 更 美 好》习 作 课 教 学中 , 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生活中对个人成长有意 义的因素 , 并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 自身对生活 中发生的事情的独特感受 , 教师可以首先播放《明 天会更好》的音频 , 或者“祖国繁荣昌盛 , 各地人民 生活安居乐 业”的 微 视 频 内 容 等 , 创 设 教 学 情 境 , 以导入习作课教学 , 然后围绕习作课题提出“是什 么让你的生活更美好?”“它是怎样影响你的生 活?” “它是通过哪些事情 、 哪些人来体现这种影响 的?” 等相关问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提出 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问题 , 不仅更容易激发学生的 习作兴趣 , 增强教学感染力 , 而且能引导学生深刻 剖析习作题目 , 明确 自 己应该怎么写 、怎样用恰当 的方式写作出生活中的感受 。

  二是建议多采用信息化教学 。信息技术是指以 计算机 、移动设备等为载体 , 在数字化通信的基础 上 , 充分实现远程通信与迅捷传播的技术集成 。在 小学语文习作指导的教学实践中 , 信息技术不仅能 实现对文本 、 图像 、视频 、音频等不同格式载体的 编辑与展现 , 还富含德育 、智育 、美育等元素 , 其 多样性的呈现方式 ,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 趣 , 其跨时空的迅捷传播 , 也能有效促进学生习作的 自 主性与探究性 。在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教学中 , 教师 应积 极 利 用 信 息 技 术 , 营 造 富 有 感 染 力 的 融 合 课堂 。

  例如 , 在《二十年后的家乡》习作课教学中 , 教 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数据 , 并采用比较的方式 , 让学生对家乡近年来的变化有所了解 。在习作课程开始时 ,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 , 为学生呈现反映近二十年来家乡点滴变化的视频录像 , 将 抽 象 的 概 念 转 化 为 具 体 的 画 面 。 接 下来 ,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 畅想二十年后家乡又会发生哪些变化 ,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 主动探究 , 由此写出更高质量的作品 。

  5. 创新习作指导的课后延伸 , 激发情感体验 ,积累习作素材

  除习作指导的课堂教学外 , 教师还应重视学生习作学习的课后延伸与素材积累 , 以开辟习作教学的新路径 。通过课后实践写作训练 , 进一 步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


\


  一方面 , 教 师 应 积 极 培 养 学 生 写 日 记 的 好 习惯 , 引导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 获取有益的情感体验 , 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 另一方面 , 教师还可以根据习作教学的主题内容 , 灵活设计各种课外实践活动 , 如组织访谈 、实践调查等 ,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 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 激发 学 生 的 情 感 ,促进学生在习作中真实的表达 , 使学生的写作内容不再空洞乏味 。

  三 、结语

  习作指导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中高段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环节 。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对小学高段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 加强写作指导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进 , 以全面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 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

  参考文献

  [1] 马慧 梅 . 核 心 素 养 引 领 下 的 小 学 语 文 习 作 教 学 方 法 探究[J] . 知识文库 , 2022(10) : 43-45.
  [2] 张秀惠 .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 .名师在线 , 2022(31) : 79-81.
  [3] 董萌 . 小学语文习作评 改 现 状 调 查 与 策 略 研 究[D] . 天水 : 天水师范学院 , 2022.
  [4] 章慧 . 小 学 第 三 学 段 语 文 单 元 主 题 习 作 的 作 业 评 价 研究[D] . 扬州 : 扬州大学 , 20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89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