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与目标产生了“整体性”教学需求,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的 单元整体性教学策略应运而生。单元整体性教学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基础上优化课程结构,全面更新学生语文学科 认知。文章以落实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目标,以单元整体性教学理念为抓手,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教学案 例,从课前教学设计、课堂过程实施、课后归纳总结等三个维度出发,综合探究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性教学的可行 性策略,旨在启发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
引 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 》(以下简 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 的能力”“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 陶感染”“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三维教育 要求,旨在让学生树立宏观学习意识,立足学科整体 塑造学科学习观念,梳理语文学习脉络,条理清晰、 富有层次地把握学习内容,提升自主学习素养。单元 整体性教学以单元为阶段探究单位,围绕一个或一套 总目标、总主题展开。
一、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性教学概述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中的“整体性”表述可以梳理 为两个方向。第一为单元主题的整体性。每一单元的 人文主题具备有别于其他单元的独立性特征, 因此, 开 展单元教学时需注意阶段课程主题探究的连贯性和关 联性,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第二为课内外阅读的整体 性。语文阅读教学包含大量课外拓展文学常识和阅读材料,将相关知识体系与教材内容整合,提升单元教 学的关联性, 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框架 [ 1]。
二、在初中语文中应用单元整体性教学的优势
(一)优化学科教学结构
初中语文单元学习板块丰富多元。一般来说,完 整落实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至少需要 6 个独立课时, 而 单元教学目标呈零散化、碎片化形式分布于独立课时中。教师立足单元整体展开独立课时的精准设计,能 有效提升单元教学整体性,兼顾、整合零散化教学目 标,使独立课时之间相互关联,相互配合,优化学科 教学结构 [2]。
(二)调整学生认知思路
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认知停留 于独立语篇教学,语文学习相对被动,侧重于聚焦独 立文本,缺乏对学科宏观框架的本质思考。而单元整 体性教学能在环节铺设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整体性学 习理念,使学生学科认知思路逐步向整体性方向迁 移, 达到构建系统知识体系, 提升自学能力的效果 [3]。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落实单元整体性教学理念的有 效策略
以整体性教学理念铺设单元教学任务,需要教师 将教学设计着眼于课前、课堂与课后三个时段。教师 要递进式落实单元整体性教学目标,以“总分总”结 构铺设教学计划,形成完整的单元学习流程。本文以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内容为例, 展 开教学案例探究。
(一)课前设计,立足整体搭建单元教学结构
1. 化整为零,分化整体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启动教学行为 的关键枢纽。朱熹云:“学,须先理大底。大底通,小 底透矣。”在语文单元教学中,“大底”为总的教学目标,“小底”则为总目标下的子学习内容。要想做好课 程建设、提升每个独立课时的教学质量,教师作为教 学引领者,就需要具备整体性教学意识,着眼于单元 教学目标,整体考量单元教学,在充分解读单元教学 目标的基础上化整为零,将总教学目标分门别类地融 入独立课时。目标的科学分化能纵向构建单元教学支 线结构,使单元课时形成关联紧密的教学整体 [4]。
以本单元教学为例,在教学设计前,教师立足多 元角度展开单元教学目标分析。以阅读目标为例,单 元内涵盖三篇散文阅读,一篇古诗文阅读,一篇写作 教学。散文以回忆性质为主,作者处理语篇结构、人 物特点描写的方法存在差别,因此,阅读教学侧重有 所不同。教师可以从此角度提取总阅读教学目标:“深 度把握课文内容,揣摩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和语言应 用技巧, 提炼课文写作特点与人物精神品质描写方法”。 教师提炼出现代文、文言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总目标。在多维单元教学目标 确立后,教师将总目标分解为详细的子目标,纳入独 立课时编排,完成目标驱动教学设计。
2. 差异编排,明确独立课时侧重
目标明确后可以铺设与之匹配的教学活动。在独 立课时教学设计中,教师需遵循差异化课程编排原 则,注意课与课之间教学活动、理念、模式、方法的 差异化处理。教师可以借助目标的差异化编排各具特 色的单元独立课时,调动学生参与兴趣,为学生创造 丰富多元的语文学习体验。差异化教学计划能从学习 能力维度予以学生多元启迪,为学生拓展自主学习视 野,使学生掌握更多自主学习思路。在设计差异化课 程时,教师需注意遵循合理性原则。独立课程所选教学模式、方法要以有效教学、贴合学生实际能力水平、 与教材内容相匹配为主要考量依据,不能“为了创意 而创意”,本末倒置,影响最终教学效果 [5]。
例如,在本单元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邓稼 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 先生(节选) 》同为回忆性散文教学,但行文结构和 语言风格各异。《邓稼先》着眼于全球、民族、历史视 野来解读个人功绩, 通过对比展现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教师可因此设计情境教学,将文中出现的时空背景以 视频、图片、新闻材料等方式呈现,辅助学生深化阅 读理解。闻一多回忆散文以典型事例和诗意语言抒情 议论。教师可因此设计赏析教学,以课文语言、写作 手法、结构设计为赏析角度。《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 着眼于日常琐事, 以细腻的生活剪影刻绘人物形象, 教师可因此设计群文教学, 找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两 地书(节选) 》等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丰富对鲁迅人 物形象的认知。同类型课文的差异化处理使三个单元 教学模块产生层次分明的教学特色。
(二)课堂实施,立足局部推进单元教学进程
1. 以单元主题为抓手,求同存异展开局部教学
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将精力聚焦于单元教学 局部模块,按照既定教学计划精准推进教学进程。从 教材内容来解读,单元局部教学包含写作教学、古诗 词教学、散文教学、综合性学习等独立类型。教学方 向与思路各不相同,使局部教学呈现相对独立、相对 分散的状态。为提升局部教学与单元整体的关联性, 使 局部教学服务于单元整体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将单元 教学主题作为整体性教学的抓手,以人文主题探究作为局部教学模块、独立课程的共性教学要素,将主题探 究贯穿于单元教学全过程,成为联系局部教学的线索。 这种编排可使局部教学的差异性与整体性协调共存[6]。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群星闪耀”,所描写的人物 有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他们均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国业奠基, 做出巨大贡献。因此, 人 文主题探究方向为“精神品质”,旨在引领学生提炼宝 贵的人物精神品格, 唤起学生对家国事业理想的追求。 教师可将此教育要素融入各个课文教学模块,以主题 为独立课时探究共性,在持续探究人物精神品质的基 础上分析语篇差异。这种编排既可确保单元局部教学 之间有明显连贯性、整体性,又能规避重复教学、机 械教学,响应《课程标准》中“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 语文课程”的要求。单元教学的整体性与丰富性也得 到有效兼顾。
2. 以任务群组为抓手,“零存整取”促进能力质变
课堂学习任务是教学活动的最小单位,由多个任 务构成群组串联课堂,能有效调动学生课堂自主参与 性,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因此, 在独立课时中, 教 师可以将任务群作为推进教学进展的抓手,以发布学 习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达成课堂教学目标,集腋 成裘,以任务量的积累促进学生学科能力的质变,使 学生分解笼统、宏观的学习任务,持续性推进单元学 习进程。为凸显单元教学的整体性,教师可以借助思 维导图、导学集合等教辅工具凸显任务群之间的关联 性,或引领学生小组结合整体单元学习目标自主创设学习任务群,设计任务分项,为学生构建清晰的单元 任务群关系网 [7]。
以本单元《孙权劝学》教学任务的设计为例,教师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的单元整体学习任务中包 含“提升学生阅读素养”这一总任务,任务又可纵向 细化出“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素养”这一课时总任务。 教师可结合此任务纵向设计学生小组课堂探究任务群 如下:
(1)借助工具书解决文言文朗读、翻译问题,流 利解读全文并背诵指定部分。(2)联系前期文言文阅 读经验, 推测文中一词多义、通假字内涵并重点积累。 (3)结合文本内容延伸画面联想,描述故事情节,分 析人物形象。
任务群的逐级分化使独立课时学习内容与单元整 体学习内容产生关联。学生能以零存整取的方式攻克 学习任务中的难点,达到“提升阅读素养”的整体性 单元教学目的。
(三)课后反思,立足整体梳理单元教学脉络
这里的“课后”,不仅指课外时段,还代表单元学 习模块教学告一段落后的总结复习阶段。在单元教学 后,为了强化学生整体性语文学习意识,教师可结合 单元学习情况,引领学生系统回顾、反思。学生能在 这一环节归纳单元学习收获,将整体性教学成果可视 化、标准化。
1. 小组合作,汇报单元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汇报单元学习成果是深化学生单元整体 性思考,夯实知识记忆,锻炼学科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发布单元复习项目, 让 学生在课后自主合作探究, 整合单元重点知识内容, 制 成可视化汇报材料,在班会或复习课时中展示。汇报 形式包含 PPT 、思维导图、导学手册、评价表格等。 教师可以适当构建评价标准,在成果汇报中融入小组 竞赛机制,提升学生对该学习任务的重视程度,使学 生深度反思,锻炼整体性学习意识。
以本单元教学复习课为例,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六 个小组,请学生小组在五个教学模块结束后设计单元 学习成果汇报 PPT。学生小组在 PPT 展示中呈现人物 精神品质、阅读理解分析、群文阅读框架等多种单元 学习思路。教师要观察学生汇报成果,分析学生单元 学习情况并予以有针对性的点评。教师评价内容可为 学生提供课后反思导向。小组展现出的差异化单元学 习脉络能为其他小组的学生带来有益的学习参考。
2. 教师总结,归纳单元学习收获
初中生学习能力和整合意识有限,在自主整合单 元学习重点的过程中难免有疏漏。此时,教师需要站 在整体角度,对单元学习重点做规范梳理,使学生以此为参照, 反思自身学习水平, 客观评价自身学习能力。 教师在总结时需注意单元教学重点的结构梳理和框架 重组, 立足《课程标准》,为学生搭建单元知识框架, 使 学生的整体性学习思维得到培养。
在学生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可结合单元教学内 容,为学生做有力补充。以写作为例,学生小组对写作 的探究内容较少,教师便可规范本单元写作教学重点。
学生可以与个人整理材料进行对比,从整体上收获 学科总结感悟,深化对本课写作教学知识脉络的感知。
结 语
综上所述, 基于新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教学要求, 教 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兼顾学科教育的整体性,立足单元 整体展开阶段性教学铺设,建构以单元内容为纵轴、 横跨课前、课堂、课后时段的立体单元教学结构。教 师可以采取“总—分—总”式教学设计,在课前时段 立足整体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计划;在课堂 教学实施过程中以主题和任务群的铺设处理局部学习 目标的推进和落实;在课后环节引领学生展开整体性 单元学习反思,整合学习成果,以达到启迪学生整体 性学习思维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玲凤,赵艳 .例谈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三维建构[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1(Z6): 20-25.
[2] 李国营.单元整合让语文素养在课堂中生发[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4):33-34.
[3] 张洮铭 .农村初中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21.
[4] 冯旭洋.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 (12):75-80.
[5] 任莉娜.初中古诗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21.
[6] 刘柏彤.初中文言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沈阳:沈 阳师范大学,2021.
[7] 范娟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8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