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 CDIO 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以应用型工科院校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9 11:39: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应用型工科院校为例,在对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然 后分析了基于 CDIO 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可行性,最后论述了基于CDIO 理念的大学英 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CDIO 理念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 瑞典林雪平大学和瑞典查尔摩斯工业大学创立的,它 是欧美教育改革的重大成果。CDIO 理念强调要培养 具有技术能力、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综 合应用型工程人才。其中,技术能力指工程基础知识 能力,个人能力指个人思维能力,团队能力指与团队 成员合作的能力,操作能力指系统实际操作能力。将 CDIO 理念引入我国工科教育体系,可以有效改善我国 工科教育的一些弊端,如重理论、轻应用,重个人、轻 团队的问题等[1]。将 CDIO 理念融入应用型工科院校 的大学英语教学,既满足了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 的需要,也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为国 家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的一次有益尝试[2]。

  一、文献回顾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指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此 处的“混合”不是线上线下的机械组合,而是两者相互 补足的有机融合[3]。比起单一的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 模式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大幅度提高了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更加符合外语语言学习的规 律[4]。换言之,纯粹的线上教学缺乏线下教学中包含的 师生积极、高效互动,尤其是对于自制力差的学生而言, 单一的线上教学很容易造成教和学“两张皮”的现象。 因而结合了线上线下优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大学 英语教学深化改革的趋势。
\

  自 2020年以来,随着教育部“双万计划”对建设 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推进,混合式教学相关研究大幅增 加,相关论文数量也达到高峰[5]。在混合式教学的相关 研究中,有与混合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所依托的理论相关的研究,如张丹[6]以 POA 理论和混合式学习理论为 基础构建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模型;有与依托信息技 术创新而更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如从早 期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 式,发展到如今基于微课、慕课、移动交互技术等的大 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 学效果实证研究,如吴琼[7]开展的依托微课的大学英 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其中,在混合式教学设 计所依托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基于 CDIO 理念的大学 英语混合式教学相关研究很少,即相关研究忽略了 CDIO 理念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契合点。基于此,本文 以 CDIO 理念为基本框架,充分发掘 CDIO 理念、混合 式教学及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要求这三者的契 合点,构建了一套为应用型工科院校服务的、基于 CDIO 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二、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山西两所应用型工科院校的部分学生和 公共英语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笔者发现 应用型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此 进行分析。

  (一)线下教学为主,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 不强

  目前,教师还是以线下教学为主,难以最大化地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 维的培养[8]。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方面是有些教 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模式,没有突破惯 性思维进行教学改革实践,另一方面是部分工科学生 英语基础差,总认为自己不能适应翻转课堂类型的混合式教学。

  ( 二)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应用能力较差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教师及学校往往以四六级 考试作为检验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尤其是 一些二本类的应用型工科院校更是只关注学生的四 六级笔试成绩,这导致学生虽然能够达到应对四六级 考试的英语水平,却不具备步入工程职场的英语应用 能力。

  (三)课程间融合较少,学生缺乏专业领域英语能力

  在课程大纲设置上,部分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大学 英语课程大纲内容和学生的工科专业内容毫无关联, 导致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学习到的是基础的英语 综合知识,与日后从事的工科行业无法深入对接,因 而造成学生缺乏相关专业领域英语能力的问题。

  三、基于 CDIO 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构建的可行性

  (一)CDIO 理念与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契合点

  CDIO 理念的理论依据是美国教育学家及心理学 家杜威提出的“做中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 主动参与和实践,从而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团队能力 也是 CDIO 理念的培养内容之一。 因而,CDIO 理念强 调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以主动和实 践的方式进行学习,而非被动和机械的方式,同时强 调了学生之间合作的必要性。

  混合式教学依托多元的理论基础,其中建构主义 教学观是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建构主义教学 观强调“情境”“协作”“交互”“意义构建”,并以此四 要素构建混合式教学环境[9]。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混合 式教学强调的是在线上线下一体式的教学环境中,通 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机互动,达到学生自主探 索和合作式教学的效果。

  概言之,CDIO 理念与混合式教学都包含了“自主” “合作”“情境实践”的内涵要素,而通过以小组为单位 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 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CDIO 培养大纲与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 目标的相通点

  CDIO 培养大纲强调要培养具有技术能力、个人能 力、团队交流能力和操作能力的综合应用型工程人 才。其中,在团队交流能力这项要求中,还专门提到学 生要达到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水平。可见,CDIO 理念不 仅对工科专业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提出了要求,而且强 调学生要培养包括外语在内的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应用型工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养的 应用型工科人才,即强调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 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及专业实际操作能力等。

  由此可见,CDIO 的培养大纲与应用型工科院校 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都强调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 养,即从基础知识的习得到实际操作的灵活掌握都包 含在内。

  通过对比分析 CDIO 理念与混合式教学、CDIO 培 养大纲与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得出结 论,基于 CDIO 理念构建应用型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 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具有可行性的有益尝试。

  四、基于 CDIO 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构建

  (一)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第一,线上与线下相融合原则。此处的线上线下 结合不是指机械地组合在一起,而是指线上线下有机 融合,甚至“不分你我”。换言之,不是简单的课前阶段 线上学习和课中阶段线下教学的结合,而是每个教学 阶段都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此同时,为了使线上 和线下教学能更好地融合,教师可以引入多元化的线 上线下教学平台和手段,从而为 CDIO 理念下的大学 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二,自主与合作相融合原则。通过自主学习,学 生在做中学,可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思辨思维能力。 但单一的自主学习方式不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工科人 才的要求,所以结合合作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开展小组 合作,可弥补单一 自主学习方式对学生团队协调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培养的欠缺,进而达到 CDIO 培养大纲对团队能力和个人能力方面的要求。

  第三,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相融合原则。除了进行 必备的基础知识教学,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培 养语言应用能力的机会,比如,重视语言输出部分的操 练,增加“说”和“写”在工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比重,注 重 CDIO 理念对学生系统操作能力培养的要求。

  第四,大学英语课程与工科专业课程相融合原 则。脱离了工科专业课程,孤立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教 学的方式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大学英语教研室 应当适当与工科专业课教研室共同开展教研活动[10], 以提高英语教师对工科专业课程的了解程度,方便其 借助语料库等工具对工科专业英语等相关内容进行 教学。通过在英语教学中融入适量工科专业课程知 识,可以有效提升课程之间的融合性。

  (二)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CDIO 理念的四个英语字母分别代表 Conceive、 Design、Implement 和 Operate,即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 以下基于 CDIO 理念的内容,依托四个原则,构建 了一套适用于应用型工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混合 式教学模式,如图 1 所示。
\

  第一,课前阶段。课前阶段将对应开展 CDIO 理念 中的构思和设计部分。此阶段的教学大致可以分成三 个步骤。

  第一步,教师需要通过认真筛选和上传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适用于英语教学的线上平台。同 时,教师还需要发布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并提供多样化 的、适合完成本单元教学目标的项目供学生选择,如朗 诵、短剧、辩论、讲演等,为完成教学目标做准备。学生 在此环节中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适合自己小组的平台, 并根据小组的实际情况(小组成员的英语水平和兴趣 等)选择适合自己小组完成的项目。在此过程中,通过 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了构思部分。以下将以大学 英语词汇课为例,对以上环节进行展示。首先,教师需 要基于词汇课程教学本身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以下教 学平台:iWeb 线上语料库、超星学习通及 Unipus。iWeb 线上语料库是一款拥有丰富语言样本且包含专业词汇 的工具,教师可以把 iWeb 线上语料库和其他学习平台 相互融合,让学生多渠道进行学习,这非常有利于大学 英语词汇教学的开展。其次,教师需要发布“掌握本单 元词汇及补充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的教学目标。结合教 学目标,教师可提供包括 PPT 讲授、诵读(领读词汇及 例句)、小短剧(基于目标词汇编纂的小短剧)在内的一 些有助于完成本单元教学目标的项目。基于词汇课程 本身的特点,教师可以 PPT 讲授的项目为主、以其他项 目为辅。在词汇课中,学生可结合团队特点,以小组为 单位选择平台和项目,如有的团队成员词汇基础较好 或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可选择小短剧的项目形式;有的 团队成员基础偏弱,可选择诵读的项目形式。

  第二步,依据第一步选定的教学平台和项目,各组 学生根据组内每个成员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工,合作 准备教师布置的教学项目。通过团队成员的分工与合 作,学生协力完成了设计部分。在此步骤中,教师可通 过线上平台的班级聊天功能,就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并给予指导。 以大学英语词 汇课为例,在此环节中,组内成员要进行词汇查找的 分工、讨论及词汇讲解整体设计。以选择了 PPT 项目 的小组为例,团队成员需要设计对词汇进行展示讲解 的角度,一般包括词源词根、典故、词簇、词典例句、场 景例句等。基础较差的成员主要负责词汇的语音和词 源查询方面的任务;基础较好的成员则负责词根和例 句整理的工作。 而教师可通过线上即时平台,随时随 地回答学生类似“如何更高效地使用线上语料库资 源”等的词汇教学相关问题。

  第三步,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具有初级难 度且针对第二步教学任务的练习。学生在相应平台完 成练习,并获得线上平台的系统评分。同时,教师也可 参考学生的评分,为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安排做准备。以 大学英语词汇课为例,教师可以针对词汇含义设置初 级难度的选择题,学生则要完成词汇练习,之后教师 通过系统分数走向为课中阶段词汇补充讲解做准备。

  第二,课中阶段。课中阶段将对应开展 CDIO 理 念中的实施部分。此阶段的教学大致可以分成以下 三个步骤。

  第一步,学生以组为单位,依次展示团队在课前 阶段共同准备的教学项目,教师则负责组织活动有序 进行。 以大学英语词汇课为例,教师可根据学生准备的词汇项目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团队项目展示的出 场顺序。比如,诵读项目的团队可以优先出场,此团队 成员带领大家张口诵读词汇和例句,不仅使大家的思 维从课间的游离状态回到课中的专注状态,而且完成 了对词汇词音的学习,并对词形有了初步印象。其次 进行展示的是 PPT 讲授团队,团队成员可以从词源词 根、典故、词簇、词典例句、场景例句(语料库例句、歌 曲例句、影视例句、名人名言)等角度进行词汇讲解, 展示过程中也可结合不同的呈现形式,如结合词汇课 特点,融入线下游戏“击鼓传花”和线上投票“词汇辨 析”等。最后进行展示的是小短剧团队,基于词汇课程 的小短剧项目类似于“用词编故事”游戏,所以此项目 难度较大,故将其后置,且该项目需要团队成员具备 较高的创造力和较坚实的英语基础。

  第二步,展示结束之后,先由展示团队的组内成 员对自己团队的展示进行补充、完善和评价,群策群 力,查漏补缺,之后其他组成员对展示团队的表现进 行评价与提问,针对提出的问题,应由展示团队的成 员进行回答。学生互动结束之后,由教师对展示过程、 效果及整个团队之间的互动过程进行评价;对上一步 骤中学生所提的,但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讲解;针对 团队展示过程中不完善的部分,教师还需进行补充讲 解,尤其要注重工科专业英语知识的融入和帮助学生 深化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具体可通过文化对比等方式 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以设置假设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 思辨思维。以大学英语词汇课为例,在对词汇课程的 升级讲解部分进行展示的环节中,教师可以结合词汇 的时事相关例句进行课程思政的融入,如针对《新视野大学生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词汇 donation(捐赠), 教师可以结合 China Daily (《中国日报》)中的新闻例 句进行以“大爱”为主题的课程思政教育;也可以通过线上专门语料库强大的专业词汇检索功能,对工科专 业英语词汇进行深入讲解。

  第三步,教师根据阶段教学目标设置并发布中等 难度的线上小测试,将线上测试与线下课程相融合。 关于练习难易度设置的问题,教师可遵循布鲁姆的分 级教学目标理论,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 难度的练习。学生在课上完成线上小测试后,系统即 时进行评分,教师则做出反馈、总结。以大学英语词汇 课为例,教师可以发布中等难度的、包含目标词汇的 线上翻译测试题等。学生线上完成测试后,教师要针 对词汇搭配、句子语法等方面的问题做出及时反馈。

  第三,课后阶段。课后阶段将对应开展 CDIO 理念中的运作部分。即将基础知识真正在实践中运行、运 用。 此阶段教学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

  第一步,教师需要设置应用练习,具体要以翻译、 普通英语写作、学术英语写作和英语口语方面的应用 型高难度输出练习为主,因为语言输出能力的提升与 应用能力的提高是相向而行的。以大学英语词汇课为 例,教师可以结合 iWeb 线上语料库设置一些应用练 习,因为 iWeb 线上语料库具有语料真实的优势,适合 用在强化应用能力的练习设置中。在设置练习的过程 中,教师可根据词汇的难易程度及重要性,有选择性 地设置包括词汇的篇章翻译、结合专业英语的学术英 语写作练习等。学生在此阶段应采取以个人独立完成 练习为主、组内成员相互讨论和帮助为辅的方式。
\


  第二步,教师通过线上平台的即时聊天功能,对 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和辅导,以达到虚拟面 授的效果,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提高应用能力。

  总之,本文在分析应用型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 现存问题的基础之上,深入挖掘了 CDIO 理念和混合 式教学的共性及 CDIO 培养大纲与应用型工科院校人 才培养目标的相通点, 由此得出构建一套基于 CDIO 理念的应用型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是 合理可行的结论。之后,基于 CDIO 理念、混合式教学 及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三者的相通点,明确 了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最终构建了一套基于 CDIO 理念的应用型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林海,赵觅,杨雯雯.CDIO 理念下的大学英语口语翻转课堂教 学模式实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4):72-77.
  [2] 邵娟萍,谭君.CDIO 理念下的工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教 育学术月刊,2013(12):87-91.
  [3] 刘琨.后疫情时代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J].陕西教育, 2022(7):85-87.
  [4] 倪莹,刘丽萍.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英语”线上教学实践反思与 混合式教学探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22(6):97-101.
  [5] 黎宇珍,贾积有,蒋学清.国内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研究述评与展 望[J].外语电化教学,2022(3):58-63.
  [6] 张丹.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21(1):71-77.
  [7] 吴琼.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河南科 技大学学报,2019(6):107-112.
  [8] 彭元峰.CDIO 项目教学对工科英语教学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 学,2010(6):42-46.
  [9] 胡杰辉,胡加圣.大学外语教育信息化 70年的理论与范式演 进[J].外语电化教学,2020(1):17-23.
  [10] 何宁.基于 CDIO 理念的新工科建设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 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2(5):49-5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841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