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注学生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习作能力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15 11:30: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一篇习作能体现出学生观察、想象、思维、记忆、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是习作能力的灵魂和核心。为了有效提 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教师需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通过剖析当前小学生习作质量不高、提升困难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训 练思维的逻辑性,使习作言之有序;训练思维的敏捷性,让习作多姿多彩;训练思维的独创性,使习作富有生命色彩;训练思维 的批判性,使习作富于思考。习作和思维是并存的,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是习作教学的必经之路。

  学生写作就是将素材落之笔端, 形成文章。在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思 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的 思维品质,好比抓到了蛇的七寸,牵 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关注并培养学 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升学生习作 能力的关键。

  一、问题与剖析

  综观当下一些学生的习作,修辞 手法用得不少,优美词句也堆积了很 多。乍一看觉得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却经不起推敲。很多习作从全文布局 结构来看,条理不清。从记述方式和 材料的选择上看,事例不够典型,说 服力差。从语句方面看,欠缺规范。 从中心方面看,重点不突出,立意不 高。之所以会呈现这些问题,根本原 因是思维品质较低。所以,作文教学 的重要使命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那为什么学生的思维品质一直处于低 迷状态呢?原因有三。
\

  (一)应试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是教师的责 任。但事实上学生的大多数时间用来 应付作业和提高语文成绩,忙着背诵 优美词句,甚至背诵整篇作文等,努 力争取在作文上取得高分。教师功利

  思想严重,只注重考试结果,忽视学 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套作、 仿作视而不见,甚至加以赞赏,久而 久之,学生的习作自然而然地迎合教 师的“兴趣”,无病呻吟,假话套话, 言不由衷,作文变成了一些学生的高 雅游戏。

  (二)技巧问题

  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以为 写作技巧和写作知识是提升写作水平 的关键,所以花费大量时间指导学生 写作技巧。在作文教学课上,教师教 学生怎么写吸引眼球的开头,如何华 丽地收尾,升华主题,怎么选择或编 造感人的材料,如何拟定别具一格的 题目。可是,这些所谓的“写作秘 诀”“作文法宝”,让学生仍然感到写 作文头疼,教师更加头疼。

  其实,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核 心任务,因为写作文不是简单的写作 过程,而是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 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拿到习作要求后, 能从表象联想到中心主题,有力体现 出思维的深度;有的学生作文内容言 之有物,条理清晰,体现出思维的条 理性;有的学生表达形式匠心独运, 体现出思维的独特性;有的学生浮想联翩,能由这一现象联想到那一现象, 体现出思维的敏感性……由此看来, 习作表达的质量与思维品质的优劣息 息相关。

  (三)框架问题

  一些教师在上作文指导课时,担 心学生写作离题,搭建了许多的框架, 提出过多的要求。比如,如何拟定主 题,如何使用优美词句,如何开头, 如何结尾等。这样就禁锢了学生的思 维,缩小了学生的写作空间,使原本 的精彩不敢显露出来,造成学生作文 选材一致,记叙形式一样,感觉全班 习作如出一辙,没有创新性。作文教 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引 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积极鼓励学 生大胆地表达,特别是激发学生发表 富有个性语言的热情。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就要让学生 遵循自己的内心,放飞思维,让学生 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有个性的思维体 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文章焕 发出与众不同的色彩。

  二、改变与支招

  (一)条分缕析,训练思维的逻 辑性

  好的作文应该是条理清晰,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它就像一串穿好 珍珠的项链,把一个个有一定联系的 内容穿成一个中心明确的整体。它就 是“文脉”。文脉体现了作者有顺序、 有层次的思维活动轨迹。一些学生在 落笔前往往没有充分思考文脉,提起 笔就开始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导 致文章杂乱无章,中心不明确。究其 原因,就是思维不清晰,缺乏思维的 逻辑性。写一篇文章,好比盖一座大 楼。也要先设计蓝图,把文章的框架 搭建好。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这个 意思。

  写作之前列提纲是培养学生思维 逻辑性的好办法。怎样列好提纲呢? 应该让学生考虑以下几方面:要表达 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写作顺序怎么确 定,写作重点如何安排。写作之前搞 清楚这几方面的情况,儿童的作文思 路自然就清楚明了。

  列提纲的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 思维导图式、列表式、列出主要内容 和中心的方式。儿童一般对思维导图 式比较感兴趣,因为思维导图就像孩 子思考时留下的思维地图,直观性, 形象性较强,有利于学生大脑的扩散 思维的展开。运用思维导图把一个个 有着紧密联系的材料连接起来,使它 变成一个整体。写出的作文自然有顺 序、有条理,逻辑性强。

  不同类型的作文能够培养学生不 同的列提纲能力。比如,写人的文章, 写作之前就想好文章要突出某个人的 什么特点;要通过哪些典型事例来写,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事例中主人公 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态特别能反映 这个人的特点,在列提纲时都要标明, 做到落笔之前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 小‘动物园’”,把家人比作动物,突 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列提纲时,中间 部分可以这样列: ①家庭成员有哪几 位;②家庭成员分别像哪种动物;③ 相像的理由——长相、性格、爱好等 具体描写; ④家庭成员和动物相像的 事例等。

  指导学生写叙事的作文,列提纲 时,可先让学生回忆事情发生、发展 的经过,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筛选 出重点场景,以表达一个中心内容。 以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故事 新编”为例,如《龟兔赛跑新编》,先 设想好故事的结局:乌龟和兔子都赢 了。再围绕结局来安排故事的情节。 情节一:比赛开始,兔子遥遥领先, 乌龟怎么也追不上。情节二:乌龟滚 下山头,在树桩上撞晕,兔子放弃比 赛,送乌龟去医院。结局:乌龟醒来, 非常感激兔子。表达的中心是对友谊 和品德的赞美。通过列提纲,学生的 习作条分缕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二)长年累月,训练思维的敏 捷性

  虽然现实生活鲜活多变、多姿多 彩,但学生一写作文就往往找不到适 合的素材,无话可说,无感可想。这 大概与学生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 事物有关,忘记了为写作储存素材。 学生忽视对生活的观察和挖掘,也就 没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写起作文自然 寡淡无味,思维的灵活度、敏捷性得 不到训练和培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有意识地观察生活,主动把生活与写 作联系起来,使思维变得敏捷。

  统编版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培养学 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大多数课文都让 学生感受到作文由生活中来,让学生 领悟到作者观察事物的细致,并在课 后练习中体现这一重点,布置学生观 察生活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己去体 验, 自己去发现周围的事物是不断变 化着的。教材“语文园地”中出现的 “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都紧紧围 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让学生用自己 的笔,把生活中获取的素材经过加工 处理之后,应用到写作之中,形成一 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教材的编排如此讲究,旨在让学 生明白写作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生 活中有写作,写作就是写生活。长年 累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会逐渐改变,学生的目光变得敏锐,思维变 得敏捷。这里以三年级学生为例,谈 谈怎样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个阶 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注意力不容 易集中,观察能力差,刚开始写日记, 难免有畏难情绪,教师可以先让学生 回忆一天中发生的最好玩的事情,长 短不限制,有话可长,无话可短,寥 寥数语也可。学生只要能把自己的发 现与思考记下来,都给予鼓励。当发 现学生写的好日记,哪怕是一个好句 子,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充满感情地读 出来,学生会感到身边的同学都能写 出这么好的日记来,自己也一定行, 从而激发他们写日记的自信心和兴趣。

  其次,传授观察方法。要把日记 写得生动、形象、具体,还得教给学 生一些观察的方法。比如,指导学生 描写景物的日记时,引导学生从不同 角度去观察,可由上到下,或由下到 上。例如,描写湖面的景色时,先写 近处的“金光闪闪的湖面上,漂浮着 一艘艘色彩鲜艳、形态可爱的游船, 有白鹅,有游鱼,有巨龙……”,然 后,登上山腰俯视,“湖仿佛一块五彩 的宝石镶嵌在青山绿树之间”。真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种事物,从 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通过长年累月地写观察日记,能 让学生时常保有热爱思考的大脑,时 常怀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留心周围 的事物,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三)独出心裁,训练思维的独 创性

  对于小学作文教学,要改革、要 创新的口号已经喊了好久,却收效甚 微,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语文课 程标准指出“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看 来,注重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发掘是作 文教学力求的目标之一。思维的独特 性就是指儿童在习作过程中,不人云 亦云,不跟着套路走,而是有自己真 实的、独特的感受与发现,有别具一 格的表达。其实,孩子的习作都是他 自己思考的结果,一篇作文是孩子思考的结果,是生命意义的体现。

  在写作课堂上,教师要创设轻松 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 自由大胆地发挥想象,畅所欲言,无 限制地闪现智慧的火花,呈现出别出 心裁的语言风格。教师允许学生充分 张扬个性色彩,用与众不同的笔墨表 达自己的创意。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金字塔》这篇课文由两篇短文组成, 《金字塔夕照》是用散文的方式写的, 《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一篇非连续性 文本,表达形式与以往学生所学的课 文都不相同,文字内容简洁,信息量 大,图片清晰又富有神秘色彩。这种 形式新颖、独特,深深地吸引学生的 注意力。本单元习作是介绍一处学生 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 师应趁机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积 极倡导孩子用自己喜欢又擅长的方式 有创意地表达,比如,说明文、记叙 文、散文、导游词、世界文化遗产的 自述,等等;写景的、记事的都可; 重点写人文历史或重点写地理环境也 行,也可以像课文中的用非连续性文 本的形式介绍。五花八门的形式都值 得鼓励,让学生尝试尝试,让他们体 验到思维独创性带来的快乐。

  如一名学生的习作《我是一尊兵 马俑》中写道:“我们被送到这儿,那 位皇帝与我们共眠。”这样富有生命活 力的语句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四)说长道短,训练思维的批 判性

  所谓批判性思维,是指通过一定 的标准评价的思维。要写出一篇好文 章,需要不断修改,让文章更加凝练 简洁,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 于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学生评价一 篇习作往往只关注文章的语言,评价 句子是否优美,是否用上了华丽的辞 藻、生动的修辞手法,却对作文的选 材、组材、主题以及表现手法很少提 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评价有 一定局限性。以此看来,学生思维的 批判性欠缺,亟待得到有效训练。教 师平时对学生思维批判性的训练不足。

  学生不能发现习作中深层次的问题, 自评和互评习作这一环节就会蜻蜓点 水,浅尝辄止。学生的习作水平自然 很难得到提高。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习 作或同学的习作说长道短,不仅是一 种作文能力的培养,而且是思维批判 性的训练。可以从三方面引导学生对 一篇习作进行说长道短。
\

  1. 说长道短目的性要明确。教师 教学生评价一篇习作,目标要明确, 要有重点,一般来说,本单元的习作 要素就是评价的重点和目标,要引导 学生紧紧扣住,看看是否达成。比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 元“记一次游戏”,习作要素一是通 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 的心情;习作要素二是把游戏过程写 清楚。评价这篇习作时,就以这两点 为标准,说说习作的长处,再揭揭它 的短处。一学生在习作《数数字的游 戏》中写道:“只见第一组的选手神情 专注,个个都握紧了拳头,小心谨慎, 生怕说错了数。”“我的心也七上八下, 像揣着一只小兔子越跳越快,全神贯 注地看着比赛。我真担心自己这组超 越不了他们。”教师评价语:观察细 致,把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描写得生动形象;游戏过程具体、有 条理,是值得学习的一篇好文章。这 样的评价抓住了重点,抓住了目标, 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2. 说长道短要有抓手。典型的习 作就是抓手。比如,一年级学生看图 写话—— 《春天》。教师选择两篇习作 进行讲评。一篇是非常优秀的:观察 有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另一篇 问题很突出,描写无序,一会儿写天 上的鸟儿,一会儿写水里的鱼儿,一 会儿又写蓝蓝的天空。毫无章法,条 理不清。教师可以把这两类习作进行 对比讲评。

  3. 说长道短要有章法。对习作的 说长道短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 循序渐进地训练才能增长起来,所以 教师要有耐心,可以先教给学生方法,再半放手半指点引导,最后放手让学 生自己评。学生经过这样一步一步地 训练,评价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思维 的批判性才能得到训练。

  综上所述,“思维发展与提升” 作为语文新课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 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独 创性和批判性,为学生建构习作知识 与习作能力的训练框架,让学生打开 思维的大门,拓宽思维的广度,从而 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参考文献:

  [1] 蒋军,王芳 . 学生创新思维能 力培养刍议 [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0(02) .
  [2] 李琳 . 习作教学指向思维发展 的应为与可为 [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1(06) .
  [3] 陈叶 . 如何指导 学 生写好观 察日记 [J]. 课堂内外, 教师版,2017 (10) .
  [4] 倪 萌 . 画 面 感 在 小 学 语 文 写 作 教 学 中 的 应 用 研 究 [J]. 教 育 观 察 ,2022.11(32):110-112+124 . DOI:10 . 16070/j .cnki .cn45- 1388/ g4s.2022.32.022.
  [5] 朱正梅 . 论“以读促写”在小 学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J]. 作文成功之 路 ,2022(41):74-76.
  [6] 刘 利 平 . 小 学 阶 段 写 作 教 学 的 全 程 思 考 [J]. 语 文 教 学 与 研 究 ,2022(20):58-60.
  [7] 李 谢 军 . 小 学 语 文 写 作 教 学 方 法 创 新 [J]. 安 徽 教 育 科 研 ,2022(25):32-33.
  [8] 翟 利 岳 . 想 象 类 作 文 教 学 的 困 境 与 突 围 [J]. 小 学 语 文 教 师 ,2022(Z1):62-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76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