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综观体育学科教学发展现状,学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尤其缺乏终身体育意识,全民体育运动未真正得到重视。因此, 需要加大体育文化宣传力度,提高体育课堂吸引力,令更多的学生爱上体育课。为切实提高小学生主体学习意识,增强其合作交 流欲望,打造高效体育教学课堂,本文基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从分层尺度把握、合理安排分组、小组分组学 习等层面,阐述了小学体育课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意识,策略
若想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打造 魅力型体育教学课堂,首先应根据 当前的教学条件、教学目标及学生 发展需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 环境。小学体育教师应精心设置教 学内容,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情感 意识,使其能快速融入集体活动。 通过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手段,精准 把握相应的教学尺度,全面提高学 生的课堂参与度,力求在满足学生 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 之间的认同与接纳,使其诚信平等 地合作,从而同步提高体育教学质 量及增强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发 展的作用
(一)健全学生体魄
当今体育教学以知识水平与身体 素养同步提高为核心,注重全方位激 发学生潜能与其主观能动性。小学体 育是以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为主要教 学目标的学科,帮助学生掌握生活中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并保证学生将体育知识与日常生活融合。在身体 素质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最直观的作 用就在于其能强健学生体魄,帮助学 生拥有更健康的身体。身体素质是学 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在学生素质 培养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
(二)形成优秀学习品质,培养 合作意识
相较于文化课程,体育课程相对 轻松,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交流、沟 通的机会。沟通的过程就是相互了解 的过程,在交流与合作中,学生的沟 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都能得到锻 炼。教师在体育课堂中适当地组织学 生开展团队合作的比赛或游戏,为学 生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同时每个学 生在此过程中都能展现自己,树立运 动自信心,可以更积极地与同学进行 友好交往。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小学生 合作意识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分”与“合”
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集中统一与拆分体育活动相融合的形式开展体 育教学活动。集中统一即集中教学模 式,是为“合”;而“分”则是指给 学生留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或空间, 让学生对某一单一环节进行自主练习 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灵活选择 集中统一或拆分。
1. 集中统一,以“合”提升学生 体育素养
集中统一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 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 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增进学生的合 作与交流。教师的统一讲解与组织是 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的重要助力,要培 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离不开教师的组 织与推动。因此,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做好集中教学工作,积极引导 学生参与集体性的体育运动,帮助学 生提升体育素养。
例如:在“抛接球”教学中,教 师就可以落实集体教学,结合“抛接 球”相关教学目标,以统一讲解、示范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抛接球”的动作要领,并让学生以组队的 形式练习抛球与接球的技巧。在这个 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抛接 球”学习中的实际需求与群体兴趣爱 好及身体素质等情况,选择篮球、足 球或排球等球类,举办相关的集体活 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参加活动既 是对课堂所学体育知识的实践应用, 更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机会。
2. 在“合”的基础上实现“分”,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针对探究性、实践性较强的体育 活动,教师应赋予学生更多自由支配 的学习时间或空间,让学生能够发挥 主动性,通过自主研究或合作学习等 方式发现并解决问题,具体形式表现 为分组学习等。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并不是盲目的,要始终将“合”作为 “分”的前提。具体来说,就是教师 要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指导,要 在明确课堂教学主题的前提下,让学 生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凭借自己努力 掌握的体育知识往往会更加牢固,在 教师的辅助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 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投准练习”时, 教师可利用沙包游戏引导学生进行自 主探究,通过小组探讨等方式解决“如 何将沙包准确地投掷进篮筐”“如何 规范投掷动作”等问题。在统一讲解 方面,教师仅需要先简单示范沙包投 掷的基本动作,再让学生在指定的地 点进行自由练习与合作探究即可。在 合作探究沙包投掷技巧的过程中,学 生也获得了相互交流的机会,不仅能 增进相互间的感情,增强团队合作能 力,而且能更好地锻炼身体、掌握体 育技能。
总之, 在安排“分”与“合”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与学生的需要,在讲解关键的知识点和传授运动 技巧时进行统一教学;在面对探究性、 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点时,要以“合” 为基础,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 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或小组合作 的方式加强对体育知识的认识。最后, 无论是集中统一还是分散,教师都要 将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作为重点,即 为学生创造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
(二)合理安排分组情况
在如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问题 上,分组学习无疑是最佳答案。但在 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性 特征,因为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会影响小组合作的效率。若 想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 根据学生间的差异,如身体素质、学 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有针对性地进 行分组。为保证小组具有较强的凝聚 力,教师可以让各小组以民主选举的 方式推选小组长,让组长发挥带头作 用,带领小组成员紧密配合教师完成 相应的体育教学任务。
以广播体操的学习为例,教师可 以参考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广播体 操的兴趣程度,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 小组,分别布置适合各小组的任务。 对小组中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 鼓励其担任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 行广播体操的自由练习。由此,通过 合理的小组划分和小组长的带头作 用,最大程度帮助学生掌握广播体操 的动作要领。
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体育教 师应充分利用小组活动优越性、学生 的潜在优势及其发展特性,为学生提 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具体需做到充分 发挥其个性化思维,尊重不同学生之 间的个性化差异,不断推进小组划分 合理化,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不断增强体育素养。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信息交 互过程中, 达到良好的思想认知效果。 学生的主动性和交流欲望,是影响小 组合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学 生合作意识培养的重要条件。小组合 作能够打破班级乃至教学空间等多方 面的限制,形成新的授课群体,从而 持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并让他们 在交流合作过程中认识更多新朋友, 进一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欲。因此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运用 小组合作,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情 感意识,使学生通过主体意识和交流 欲望的增强形成较强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学习“校园足球”主题 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模式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分组,促使学生在 体育课程探索中,增强体育运动的主 体意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激 发参与足球运动的欲望。(1)班级 学生自主划分为 4—6 人 / 组,以足 球游戏的形式,进行自主交流活动, 完成组内训练任务。(2)根据具体 游戏规则,学生进行自主性足球训练 活动。游戏采取计时制,各小组按规 定完成游戏,用时最短且动作最标准 的小组获胜。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 主动关注本组的最终成绩,这有助于 培养学生主体认知和集体意识,增强 学生主体性思想建构能力。(3)利 用“校园足球”活动,帮助学生培养 自主运动思想,养成良好的运动行为 习惯,使其在游戏体验中提高交流沟 通意识,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团 队配合能力。(4) 足球活动结束后, 开展课后总结活动,促使学生在课堂 交流与讨论中,总结体育课程学习情 况,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增强体育自主学习技能。
(四)借助多媒体激发合作意识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往往采取最简 单、最单调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 式中规中矩,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 体育学习产生兴趣。因此,要想在体 育课堂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信息技术的运用必不可少。视频 以及音乐等网络多媒体资源在体育课 堂上的运用,能够使原本枯燥的体育 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多彩,让学生在充 满乐趣的课堂中学习体育、锻炼身体, 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身体素质。
例如,在学习基础的抛接球与投 篮等技术动作时,在基本的现场讲解 和示范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篮 球赛场上运动员互相传接球、带球过 人、上篮得分等视频片段,以丰富课 堂教学的内容。学生在观看篮球比赛 视频时,会逐渐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 要性。
除了较正式的视频,教师还可以 选取一些有趣的比赛视频或音频,以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 动进行体育锻炼与合作探究。小学生 思想发育尚不成熟,相比于枯燥的课 堂内容,更喜欢灵活、有趣的教学形 式。因此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充分 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丰富课堂教学, 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促进学生各项 能力的发展。
(五)加强评价与总结力度,提 升体育教学整体水平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 仅要激发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还要落 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采用小组 合作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等进行教学活动,加强教学评价力度,对教学过程、结果进 行评价。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合作训 练能力的评价,使学生在教师有效性 评价中,及时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从自身的 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单向评价, 导致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具有较 强的主观性,不利于积极开展体育 教学活动。针对这一情况,为使学 生不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让课 堂教学评价变得更加客观和多元, 教师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以及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模式,让学 生在多元评价下,充分认识到自身 的优点和缺点,及时查漏补缺,为 增进学生合作与交流扫除障碍,突 出体育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立 定跳远的技巧学习”中,教师要重视 学生练习过程和成果的评价与总结。 在讲解完基本动作要领,学生进行练 习时,教师要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 进行系统性评价,做系统性总结。同 时,教师以合作训练的形式开展教学 评价与总结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互 相评价,及时发现自身问题。
教师将常态化评价模式贯穿于教 育教学始终, 不断规范学生体育动作, 优化总结过程和能力,提高小学体育 的教学水平。另外,学生在互动交流 评价过程中,能不断端正自己的学习 态度,将个体与集体联系在一起,深 刻认识到评价与总结的重要性,利用 积极的心态消化吸收教师的评价、建 议。
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是时代所 需。在学校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类 体育活动提供的合作机会,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切实感 受到集体的强大力量。体育活动中的 交流、合作和竞争,不仅能够强健学 生的体魄,也可以让他们的心理素质 与个性品质得到发展。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方案,以适合 学生个体性的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 互联网科学技术,促进学生团体合作 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 高琴 . 小学体育课堂学生合 作意识培养措施 [J]. 小学生 ( 中旬 刊 ),2021(09):27-28.
[2] 郑蓉 . 巧用课堂评价, 把握培 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时机—— 以 水平二体育课堂教学为例 [J]. 中国学 校体育 ,2019(09):59-60.
[3] 杨帅 .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J]. 情感读 本 ,2018(20):31.
[4] 王 鑫 . 小 学 体 育 教 学 中 学生合作意识训练分析 [J]. 新智 慧 ,2018(32):79.
[5] 丁驰中 . 合作意识在初中体 育课中的有效培养 [J]. 当代体育科 技 ,2016.6(05):78+80.
[6] 黄艳 . 小学体育课堂实践活动 的开展与学生合作能力培养探析 [J]. 读写算 ,2022(03):123-125.
[7] 陈跃 . 合作意识在小学体 育课堂中的培养策略 [J]. 小学时 代 ,2019(19):17-18.
[8] 陈增飞 . 小学体育基础教育课 改过程中合作意识的培养 [J]. 课程教 育研究 ,2018(16):216-2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