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教育叙事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 基于一所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月谈”的实践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6 11:00: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教师月谈”的实践探索,接着分析了“教师月谈”的实践 效果,最后论述了教育叙事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包括拓宽叙事视野,奠定叙事研究的知识基 础;发现叙事问题,加强叙事研究的素材积累;强调叙事反思,形成叙事研究的思维方式;等等。

  关键词:教育叙事研究,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月谈”

  2021 年 3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 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 、教育界委员时 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 。有高质量的教 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1]教师作为学校组织和实 施具体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发展的引领者,也是 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实践与丰富学校办学特色的主体。 学校要想激发发展新动力,就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特别是青年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和理念等方面需 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教育叙事研究被广泛认为是促 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因此,本文基于一 所小学校本教研活动“教师月谈”的开展来探索教育 叙事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
 

  一、相关概念概述

  (一)“教师月谈”与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正式传入我 国,其是一种具有独到视角的教育研究方法,即通过 对教师在教学生活中印象深刻且有教育意义的教学 事件、教育经验进行描述分析,挖掘和解释其背后蕴 含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思想和理念[2]。教育叙事研究是 一种质性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 式之一[3],具有真实情境性、可诠释性、反思性三大特 点,与以往的教学研究方法相比,其更简单、方便,容 易被青年教师掌握和应用。

  玉林市玉东小学(以下简称“玉东”)创办于 2015 年,是玉林市第一所城乡一体化配套建设公立小学。 该校自创办以来十分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策划了以 对话形式进行的“教师月谈”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对该 小学“教师月谈”的创始人进行访谈,笔者了解到“教师月谈”的创办设想如下:每个月由每年级轮流组织 策划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全体教师 参与,叙事教师在活动中根据主题将工作中的好策略、 好方法分享给大家,以增强大家对教育教学的反思。

  由此可见,教育叙事研究与“教师月谈”相结合, 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一个是教师的所思所想,一个 是供教师交流教育教学、生活情感等方面内容的平 台,二者融为一体,可切实促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 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 业技能[4] 。专业精神主要根据专业伦理的内涵与主要 内容来界定,包括基本道德、学生观、良好的师生关 系、与家长和同事的合作、遵纪守法等;专业知识包括 内容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课程知识 、教育背景知 识、实践知识、教学法知识等;专业技能包括学生及其 学习、课程与教学、学习环境、沟通与合作、评价与反 馈、信息技术等[5]。

  二、“ 教师月谈”的实践探索

  自 2016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玉东在这五年的时 间里,举办了27 期主题鲜明的“教师月谈”活动 。在这 27 期活动中,教师写出了 135 篇教育叙事的日志,每 期评出 1 篇最优秀的精华日志 。通过分析 27 篇精华日志对青年教师专业内容哪个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对 “教师月谈”策划主题进行归类,具体如表 1 所示。

\
 

  从表 1 可以看出,策划的主题涵盖了教师专业发 展三方面的内容,且三方面主题数量相差不大。可见, “教师月谈”是一个以教育叙事研究为出发点来进行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谈教育热点,论教育理念

  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点关注的方向。随 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认识世 界的方式逐渐改变,教育迎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 师应聚焦教育热点问题,共话教育发展,进而调整自 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

  2016 年 12 月 26 日,玉东开展了以“新的时代背 景下的创新教育”为主题的“教师月谈”。黄老师以《新 的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教育的途径与思考》 为题,以生活叙事的方式进行话语表达,阐述了自己对 于教育热点的看法,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一是德育应 避免单纯说教,增加趣味性、娱乐性、互动性、开放性的 内容;二是以主题形式每周对班级进行文化创建,重视 对学生渗透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这次月谈,青年教师明 晰了德育的方向与渗透的方式,树立了新的教育理念。

  2017 年 9 月 29 日,玉东开展了以“学生作业该不 该让家长签字”为主题的“教师月谈”。那么,家长的观 点是什么,对签名支持还是别有看法? 策划小组通过 播放采访家长的视频,让教师了解家长的看法;呈现“学生作业该不该让家长签字”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 显示,赞成作业签字和视情况签字不分伯仲,也有家 长认为不用签字 。然后请教师结合他们的教育故事, 谈谈自己的观点 。这次月谈后,青年教师认为学生作 业家长可以不用签字, 但是其必须树立家校共育理 念,与教师一起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促进基础 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教育理念作为一种理论意识形态的表达和传播形 式,固态化、抽象化和规范化表达的话语较多,理论色 彩较浓[6] 。而为了增强教育理念的表达生命力,在特定 的主题下, 教育者可通过实践话语, 即教师的共性知 识、直觉经验、教学生活对教育理念进行表达,这种叙 事方式丰富鲜活、通俗易懂,有利于形成情感共鸣、进 行教育理念互递,并自觉内化为理想信念和价值理念,是 青年教师探究和阐述抽象理论与观点的最佳方法。

  (二)演教育故事,讲教育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以真实的故事为载体,探寻教育活 动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能使经验与意义形成关联, 从而对故事本质进行诠释[7]。在 27 期的“教育月谈”中, 有 7 期的活动情节是利用情景剧来演绎教育小故事, 探讨教育方法。

  2018 年 4 月 15 日,在以“成长,从‘新’开始”为主 题的“教师月谈”中,演绎了情景剧《成长》,在情景剧 中,小俞老师重现了自己刚走上教学岗位时的景象,那 时候虽然入职的时间短,教育方法稍显不足,面临着 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但坚持奋斗,寻找解决问题的教 育办法。

  2020 年 11 月 3 日,在以“‘智’引领‘慧’分享— 做个妙‘管家’”为主题的月谈中,针对在课堂管理中遇 到的问题,演绎了情景剧《纸条风波》,让教师探讨如果 遇到同样的问题要如何解决,阐述自己的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教育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和具体 表现。通过情景剧把青年教师遇到的教育问题展现出 来,注重教育方法的视觉化表达,可打造青年教师喜 欢的研讨方式。情景再现的教育叙事研究方式让青年 教师受益非凡,丰富了教育方法。

  (三)讲课堂问题,解教学疑难

  课堂教学水平的高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与教 师教育行为显著相关,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抓住 了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根本。“教师月谈”围绕“教什么” “怎么教”“教得怎样”进行教研引领,即让优秀教师以 文本创作的教育叙事形式,给青年教师和有疑难的教师传授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技巧。

  2016 年 6 月 23 日,在以“从课堂看缺失”为主题 的月谈中,围绕教师提问后如何得到学生的“精彩”的 回答,几位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了案例分 析,讲述自己遇到类似案例时的解决方法 。青年教师 从此次的“教师月谈”中学会了要怎样才能做到有效 提问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回答,这样不仅能提升学 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提问效果。

  2017 年 10 月 29 日,在以“如何让孩子爱上我们 的课堂”为主题的“教师月谈”中,教师针对如何美化 课堂、如何做一名美的教师、如何激励孩子、如何将课 堂根植于生活、如何打造趣味课堂和如何提升教师素 养等进行了的教育叙事分享。

  教育者将个人的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用 文字的方式进行记录并对有意义的教育素材进行微 观分析、加工和重构,以挖掘隐藏其中的意义,不仅促 使自身专业得以发展,而且可对其他教师特别是青年 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遇到的难题进行解答,由此提升 了他们教学的自信心,也能够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

  三、“ 教师月谈”的实践效果

  (一)促使青年教师坚定教育信心

  良好认知环境的构建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坚定教 育信心。“教师月谈”作为校本教研活动,是学校一种 精神生成的承载工具和一个文化的表达模式,将教育 叙事研究贯彻到校本教研中,让教师以叙事的方式叙 说自己日常的教育,更贴近教师的职业。叙事中的“故 事”来源于现实生活中,可引起教师情感的共鸣,在此 基础上,教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可将所有人团结在 一起,增强精神方面的归属感,进而有利于师资队伍 的建设 。青年教师如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则会有意 识地将爱的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创建具有人文关怀特 征的课堂教学,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地位中进行交 流,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二)促使青年教师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

  “教师月谈”中教师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 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 自己的教学成果,而是通过自我叙述的方式反思自己 的教育教学活动,并不停改进自己的行为,及时更新 自己的教育理念。青年教师在校本教研中不仅是教育 者,也是研究者,即以自己或其他教育者作为观察对 象,对这些教育者在教育方面的想法、做法或文本记 录等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 总结出内隐的教育理论、思想和意义等,并且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针对自 己的教育教学做出相应的改变。

  (三)促使青年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系统化积 累的学习过程。“教师月谈”作为教育叙事研究的一 种教研活动, 在进行的过程中能够让叙事教师直面 教学事实,更好地观察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提高观 察能力和敏感性[8],从而帮助叙事教师在对事情进行 系统的反思过程中形成新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 而青年教师在听取叙事教师教学经验的时候,往往 也会尝试将其运用到 自 己的教学中,从而总结出一 套属于自己并使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形成自己的 教学风格。

  (四)促使青年教师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教师月谈”活动涉及教师生活叙事、思想叙事、 课堂叙事,青年教师可从真实的生活中选择话题进行 谈论,并从教育实践出发,使自己成为研究的“思想 者”“叙述者”“行动者”。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涉及 很多有关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以及其他 研究方法,如讨论法、跟踪记叙法、模仿实践法等,基 于此,在对教育的事实进行探索和思考时,青年教师 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看书、查资料,寻 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参与教 育叙事研究的过程中,养成“三追问”的习惯,即追问 “问题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解决”,从而 提升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科研能力, 逐渐成为真正的研究者。

  四、教育叙事研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拓宽叙事视野,奠定叙事研究的知识基础

  考虑到教育叙事研究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所以要对其加以重视 。若青 年教师只有狭窄的叙事视野,会导致教育叙事研究肤 浅化,无法实现教育叙事研究的价值,进而无法助推自身的专业成长 。青年教师年轻力壮,吸收知识的能 力强,对新鲜且更加便利的事物会十分感兴趣 。因此, 为丰富青年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研 究方法,进而有效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以 邀请有经验的教师或高校研究者给青年教师开展这 方面知识的讲座或交流活动,从而使青年教师开阔研 究视野,奠定叙事研究的知识基础。具体而言,相关人 员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讲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 法,使青年教师有关学生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法知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所增长,并由此帮助青年教师 构建起自己的教育理论,从而为青年教师实现专业发 展目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发现叙事问题,加强叙事研究的素材积累

  青年教师要想叙述一个好的教育故事,就要善于 观察周围的生活,发现自己和学生的问题。为此,在日 常工作中,青年教师要养成随手记录身边的教育问题 的习惯,做好叙事研究的素材积累。在这一过程中,青 年教师可选择通过工作日志、自传等多种形式记录鲜 活的叙事素材,包括学生成长的典型个案、有关教学 对话等。而在长久的素材积累过程中,一方面,青年教 师会通过研究学生所感、所思及进行的学习活动,不 断地寻找教学叙事研究的方向,这样一来,其便能了 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感受和反应等,以形成 正确的学生观、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在无形之中实 现专业精神的发展;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同时肩负叙 述者和记叙者的身份,会对自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 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再分析,这样其便能有针对性地改 正不足,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当青年教师在教育叙 事研究上的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得到发展时,也就真 正实现了专业化发展。

  (三)强调叙事反思,形成叙事研究的思维方式

  教育叙事研究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方法[9]。 青年教师在教育叙事研究中,不应仅以记流水账的形 式叙述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要理解这些事情,寻找 教育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关联,将叙事升华为教育 经验的意义探索 。这样一来,就能架起理论和实践的 桥梁,使青年教师有依据地将学术研究落地于鲜活的 教育教学实践,从而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依托 作用。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反思极其重要。反思即反过 来思考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其进行叙事反思就是在 整理自己的教育故事过程中,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 主要思考对象,对每个教学环节做出判断,并对由此 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积极主动、有意识的控制、反馈、 调节的一种内部思维活动 。其中,具体的反思内容包 括教学、管理、德育等,围绕这些内容通过归纳、总结、 概括等方式实施反思,一方面能使青年教师形成一种 职业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使其专业发展之路 走得更长远;另一方面能使青年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 情况,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监控,以剖析得失,继而采 取新的教学策略,这样就能从总体上促进其实现专业 发展。

  (四)注重叙事撰写,实现叙事研究的成果转化

  青年教师的叙事研究成果是否得以映射到具体 教育事件上,是判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程度的一个 重要依据 。因此,在教育叙事研究中,青年教师要掌握 一定的方法,深入撰写教育叙事文本,创造教育叙事 研究文本成果[10] 。首先,在撰写中,对于问题要进行细 致的阐述,对于与研究对象的谈话要如实记录,形象 地描绘教育的现场,给读者或听者以代入感;其次,在 叙事的过程中要对问题的现象 、意义进行深入分析, 具体描绘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和真实 想法 。这样将叙事研究的成果予以转化,便能破解教 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提 供方向,引导其在某些具体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 业技能上有所提升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转化叙事研 究的成果本身也属于一项具体的课题研究,在这一过 程中,青年教师取得了研究成果,也实现了对教育实 践的创新, 其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有了提升,这 距离其实现专业发展目标更近了一步。

\
 

  综上所述,进行自我教育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 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通过自我叙述反 思自己的教育生活, 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 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的目的 是要转化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这是青年教师自我 教育的过程,因此,通过校本教研活动,让青年教师明 白如何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EB/OL].(2021-03-06)[2022-05-20].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3/06/c_1127177680.htm.

  [2] 林淑湘.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文献综述[J]. 山东教育,2008(18):11-13.

  [3] 田菲菲.面向我的学生教学:一名初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 成长的教育叙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4] 苏红.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事件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4:51.

  [5] 曾倩.乡村小规模学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0.

  [6] 王永友,粪春燕.蕴底气、涵生气、接地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三转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8(7):183-188.

  [7] 孙智慧,孙泽文.论教育叙事研究的内涵、结构及环节[J].教育评 论,2018(2):36-39.

  [8] 范玮.教育叙事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2020(5):26.

  [9] 彭晶.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J].教师教育研究, 2021(3):7-11.

  [10] 李婧.教育叙事对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的研究[J].教育艺术,2019 (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67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