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体验式教学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23 10:44: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体验式教学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应用的思路,然后论述了体验式教学在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应用的实践,接着说明了体验式教学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应用的 反债,最后阐述了体验式教学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应用的启示。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人文素质

  体验式教学(Experiential Teaching) 是指授课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地引入或创 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亲 身经历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整合、理解与建构,并把 它们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一种教学方法[1] 。目前,体验 式教学在护理专业的多门专业课程和临床带教中都 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可以提升护生对课程的学习兴 趣、教师的教学效果及护生的共情能力[2-4]。对于“医院 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来说,传统的讲授式感控教学 难以让护生产生情感共鸣,真正体验到护士这一角色 在院感防护中承担的重大责任,进而导致护生缺乏对 护士职业的情感体验和专业认同感,因此笔者所在课 程组应用了体验式教学, 将强化护生的感控意识、提 高护生的职业防护能力和深化护生的职业情感作为 课程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在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中,教 师应以线上讨论、任务驱动、问题自测、视频自学、文 献分析、课上体验等方式,让护生在生理上近距离体 验到医护工作者在感染预防与控制中的生理疲劳与 心理压力,在心理上感受到医护工作者在感染预防与 控制中顽强坚忍的斗志,在情感上感知医护工作者在 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崇高的职业精神。

\
 

  一、体验式教学在“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 应用的思路

  (一)基于任务驱动的体验导学

  任务驱动指的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教 师基于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建立 SPOC 平台,课前 3 天 依次发布“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驱动 的形式督促护生提前预习上课内容。以本次体验式教 学为例,教师课前发布的学习任务有以下四个 。①畅想未来题:“如果 3 年后的你担任科室的感控护士之 职应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 ”②文献启示题:“谈一谈 四区脱卸法带给你哪些启示? ”③讨论分析题:“什么 是杀不死的超超级细菌? ”④视频自学题:“请观看并 学习 PPE 体验式教学预习视频并思考每一个操作顺 序的含义。”体验导学指的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课程教师在课上以提问、引导和答疑为主,以案例为 “载体”对本讲进行重点延伸和难点挖掘,以启发教学 的形式检验护生对书本内容的把握程度。

  (二)基于问题探究的防护运用

  问题探究指的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教 师摘取文献部分内容,现场测验护生课下学习、分析 文献的能力,并选取护生上交的部分文献分析报告内 容,以问题探究的形式测验护生的文献分析能力和逻 辑理解能力,并和其他护生一起对汇报内容进行点评。 防护运用指的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教师创 建体验式场景为“医护工作者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 的第一次佩戴与体验”。即 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 式”,让护生先后经历“真看、真听、真思考、真感受”的 四真感官学习模式阶段,用 自己的真实体验达到“所 学所悟”的目的 。该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激发 护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强化其职业防护意识 。该教学 模式如图 1 所示。

\
 

  大二年级的护生经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对人 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原微生物等已有初步认识。4 学 时的体验式课堂实施之前,护生经过“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课程 30 学时理论课程的学习,对无菌技术、 隔离技术、院感监测技术 、院感控制技术等防控院感的常用技术已初步了解,也认识到了 PPE 的使用方法及其在防控疫情过程中使用的重要性。

  二、体验式教学在“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 应用的实践

  笔者以某高校医学院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课程的大学二年级 8 个班 160 名护生为对象, 研究体 验式教学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应用的实践 效果。“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教师课前以“防控疫 情,感控先行”为主题提前发布自学任务。 自学任务分 为两道题:基础视频题和扩展情景题。基础视频题需要 护生观看“抗疫护士如何穿戴全套 PPE”的视频,要求 护生通过自学的方式观察抗疫护士穿脱 N95 口罩、防 护眼罩、无菌手套、防护服、隔离衣、帽子、靴子等全部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穿脱 顺序,考验护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控意识;扩展情景题需 要护生观看一个 15 秒的电视剧片段并思考一个问题: “隔离病区的护士被已经感染的小女孩突然拽掉了口 罩,如果你是这位护士,你要怎么办? ”

  教师准备:授课教师团队要设计教学形式、考核 方式,制定评分标准,进行体验式教学方法培训。用物 准备:N95 口罩、一 次性帽子、防护眼罩、无菌手套(6 号、6 号半、7 号、7 号半) 、防护服、一次性隔离衣若干, 另备两双靴子、四瓶手消液 。护生准备:知晓教学目 标、组织形式、着装要求,并自行准备拖鞋和一次性外 科口罩等。

  体验实施过程具体如下 。①角色分工:授课教师 以“为焦虑的传染病患者提供心理安慰”的护理案例 为引,请护生自愿上台、两人一组,以“体验者”的身份 进行穿脱 PPE 的体验。其他护生则以“旁观者”的身份 坐于体验者正前方,并以“考官”的身份判断“体验者” 的操作流程是否正确,以及佩戴方法和穿脱过程有无出现感染的可能 。②体验反思:“旁观者”可随时指出 上台“体验者”的不规范行为,授课教师应循着“旁观 者”指出的问题即刻提问“体验者”有无暴露的风险, 导致暴露的危险动作是什么? 让“体验者”即刻反思, 加深印象。③情景重现:待“体验者”穿戴完毕后,授课 教师对“体验者”提问:“如此时此刻正在护理一个已 经感染的患者,你的口罩突然松动,马上要脱落,此时 你只有 5 秒钟的反应时间,你会怎么办? ”请护生在 5 秒钟内做出行为反应 。回答完毕后,教师暂时不给予 评价,请护生绕教室一周走一 圈回到原点,按照视频 中规范的操作流程依次脱去全身的 PPE 。④感受分 享:要求护生回忆体验的全部过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 。最后授课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 8 个班 160 名护生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应用 体验式教学的评价及体验感受, 以分析其教学效果。 问卷包括 10 个条目, 共发放问卷 160 份, 回收 160 份,有效回收率为 100%。

  三、体验式教学在“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 应用的反馈

  (一)教学满意度反债

  该高校医学院大学二年级 8 个班的 160 名护生 中,有女生 126 名 (78.75%),男生 34 名 (21.25%),均 未参与过体验式教学 。护生对体验式教学满意度评 价较高,其中非常满意者有 129 人(80.63%),比较满 意者有 22 人(13.74%),不满意者有 9 人(5.63%);对 于体验式教学法对 PPE 理论和实践学习帮助程度的 认可度较好,认为有较大帮助的有 124 人(77.5%),有 一定帮助的有 24 人(15.0%),无太大帮助的有 12人 (7.5%) 。从“对于完成整套 PPE 流程体验的自信程度评价”这一条目可以看出,护生体验后的对于自信程 度评价均强于体验前,如表 1 所示 。从“护生在体验 后对于单项 PPE 操作的自信程度评价”这一条目可 以看出,护生最有自信的前三项操作是七步洗手法、 佩戴 N95 口罩和佩戴防护眼罩;最没有自信的前三项 操作是穿脱防护服、穿脱隔离衣、穿脱外科口罩,如 表 2 所示。

\
 

  (二)个人耐力反债

  从该高校医学院大学二年级 8 个班 160 名护生 在“对于全面防护的状态下坚持时间”条目中的调查 结果可以看出,在操作层面,有 33 名护生认为自己能 坚持完成操作达到 30 分钟以上(20.63%),有 26 名 护生认为自己仅能坚持 1~5 分钟(16.25%);在沟通层 面,有 23 名护生认为自己能坚持完成沟通达到 30 分 钟以上(14.38%),有 29 名护生认为自己仅能坚持 1~ 5 分钟(18.13%),如表 3 所示。

  (三)身心体验与认知体验反债

  通过分析排名前十的词频可知:在身心体验上, 生理不适感对于穿着全套 PPE 护生的影响最大,如 “闷热感”“呼吸困难感”“行动不便感”“气雾感”“紧 张感”“听力感知变差”等因素主要影响着学生的呼吸 系统、运动系统、视听系统和皮肤感觉系统;其次是心 理不适感, 主要是身体层面的不适引起的内心紧张 感、束缚感、疲惫不适感、恐惧感、压抑感。通过分析排 名前十的词频可知,在认知体验上,有较多护生的体 验是“抗疫护士的辛苦与不易”“护士职业的伟大与光 荣”“护理的工作量大且艰辛”,如表4 所示。

\
 

  四、体验式教学在“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中 应用的启示

  (一)体验式教学聚焦人文素质培养,能够突显职 业精神传递的重要性

  该高校医学院大学二年级 8 个班 160 名护生中 , 有 95%以上的护生能在体验后直接感受到沉重的“白 色铠甲”带来的身体不适感,从而充分认识到医护工 作的辛苦与伟大。还有 45%以上的护生能透过身体感 知,对精神感知有更深层面的认识,即护士还需要有 一身过硬的技能本领和一股精神力量的支撑,如无私 奉献精神、勇敢担当精神、顽强意志精神、吃苦耐劳精 神、救死扶伤精神和热爱精神等 。而这些精神的体验 与每一名医护工作者面对公共卫生事件敢于挺身而 出的担当精神、面对受感染病患仍然坚守岗位的敬业 精神、无私关爱病患的人文精神,以及为病患缓解痛 苦的大医精神有直接联系,从中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 起到了“用体验激发感悟,用感悟领会精神”的课程思 政目的,能促使护生更有效地建构知识、锻炼心智、强 化能力和锤炼品德 。医生、护士等一线临床人员在公 共卫生事件中也将担当精神、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和 大医精神等深深扎根于内心[5]。“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课程内容与各类公共卫生事件联系紧密, 在校医学生要密切关注这些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与走向,基于 此,护生会对工作在临床一 线的护士充满敬畏和好 奇 。授课教师挖掘并形象具体地展现相关事件,不仅 能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而且有助于护生树立服务社 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 。因此,课程组经讨论,最后决 定以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让护生体验到医护工作过程 的艰辛和院感防护的重要性。

  (二)体验式教学注重动手能力培养,能够提升护 生的学习自信

  从该高校医学院大学二年级 8 个班 160 名护生 “对于完成整套 PPE 流程体验的自信程度评价”条目 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护生体验后的自信心均强于体验 前,说明体验式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护生学习的自信 。低年级护生的专业认同感往往低于高年级护 生[7],这与低年级接触专业基础课较多 、学业负担较 重、专业课程偏少、职业规划课程内容不具体、被动调 剂等有关, 也与护生不了解护理专业工作的具体内 容,从而缺乏专业自信有关,对此,提升低年级护生专 业认同感的有效手段之一是体验。本研究以护生自我 体验为基础[8],步步引导护生感受、领悟、反思和内化, 促使护生在体验过程中不断成长和完善,进而在潜移 默化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和升华情感,这与我国目 前倡导的素质教育目标一致[9]。

  (三)体验式教学还原临床情景片段,能够纠正护 生的感控知识盲区

  此次体验式教学增设了“情景重现环节”,即“‘体 验者’正在隔离病区和患者沟通,口罩突然松动即刻 要脱落,此时只有 5 秒钟的反应时间,询问‘体验者’ 的即刻反应”。在该高校医学院大学二年级 8 个班 160 名护生倒数时间的过程中,多数护生表示自己“选择 头部上仰,尽量维持不动,加快语速沟通结束再以手 肘部或前臂暂时捂住口罩,快速转身离开”,部分护生 表示自己“立即用手捂住口罩,告知患者取得理解后 快速跑出病区”,只有极少部分护生想到要“先在床旁 进行快速手消,再用手捂住口罩,安慰患者并解释后 立即离开”和“迅速通知其他护士,接替自己完成与患 者后续的沟通工作”。这个环节可以考查护生是否具备 把理论内容和临床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能力,也能捕 捉到理论教学中的一些“盲区”。在体验式教学过程 中,护生暴露了一些薄弱点,例如,若护生第一时间用 戴着被污染过的手套的手直接触碰口罩,体现了感控 意识和应变能力的不足,导致的可能后果是职业暴露;若护生不与患者做任何解释突然离开病区,反映出人 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缺乏,造成的可能后果是病人恐 慌;若护士未及时通知其他护士接替自己完成后续工 作,体现了团队意识薄弱,导致的可能后果是延误病 情 。此类体验可以快速定位护生感控环节的盲区,有 助于教师及时纠正护生存在的误区,加深护生对感控 意识、应变能力、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的理解[10]。

\
 

  五、结语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体验式教学作为一 种新型教学模式, 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初见成效,其 融知识传授、能力强化、素质提升为一体,促使护生在 亲力亲为过程中不断体验、沉淀、浓缩、升华,值得在 护理学其他专业课程中借鉴应用 。与此同时,本文存 在一定局限性:由于课程学时受限,未能进一步深入 开展体验式教学研究;因体验时间较短,尚缺乏长期 研究的数据支持以验证学生的能力提升和认知改变; 由于国内缺乏相关的体验式教学直观感受与潜在体 验量表,而普通量表无法在短时间内检验体验教学方 式的有效性,故后续可以通过开发量表进一步推动体 验式教学在本科高校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马振玲,绳宇,姜雁.体验式教学融合心理教练技术在护理心理学 课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4):4373-4376.

  [2] 张凤勤,丁娟.着装老年模拟服体验式教学对新护士共情能力的 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9(9):65-66.

  [3] 罗俏玲,岑慧红,吴岸晶.基于 LivingLab 理念的体验式教学在老 年护理课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10):1831-1834.

  [4] 单信芝,李姗姗, 卜晓佳,等.基于 Carolina 照护模式的体验式教学 在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13): 1722-1727.

  [5] MANAR N,FATHIEH A,INAAM K,et al.Nursing faculty experience with online distance education during COVID -19 crisis:a qualitative study[J].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2021.37(5):828-835.

  [6] 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 中华 护理教育,2019(8):586-590.

  [7] 关锐,王园园.低年级本科护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全科护理,2020(11):1296-1299.

  [8] HAN L,CAO Q,XIE T,et al.Exploring the experience of nursing un- dergraduates in using gamification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flow theory in nursing research:a qualitative study[J].Nurse Education Today, 2021(107):105-158.

  [9] 罗祎,江智霞,王万玲,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学导论》中的应用 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5(12):1437-1439.

  [10] 陈玲.情景体验式教学在脑卒中病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 华护理教育,2017(7):485-4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651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