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小学德育管理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班主任要围绕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行动和实践,对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动力,提高学生的竞争 意识和合作能力,扫除学生的思想障碍,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本文主要就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激励机制的意义、构建方式、运用 原则及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使学生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养成良好的习惯品格,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与同学和谐相处, 为优秀班集体的打造奠定基础。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激励机制,构建与运用
班级管理指的是班主任根据班级 的实际情况通过相应规则或者要求的 制定,并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严格 执行这种方案的一种管理方式。班级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积极向上, 团结共进的和谐的班集体。传统的班 级管理主要以教师主观意愿为主,忽 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很难使 学生真正为班级管理作出自己的一份 努力。激励机制指的是管理者为了实 现某种预期目标或者目的而实现的一 种策略方法,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引入 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 积极性,促使学生自觉完成班级各项 任务,遵守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比起 传统的班级管理效果要好上许多。作 为一名班主任,要依据班级的实际情 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通 过激励制度来实现对班级的科学化管 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 空间。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 构建意义
优化班级管理的方法有许多,激 励作为其中的一种方法,在小学班级 管理中,引入激励机制,有着以下方 面的意义。
(一)凸显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 要注重自己引导者作用在学生学习中 作用的发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为学生提供榜样的力量。在班级管理 中引入激励机制,可以让学生在教师 榜样作用的引导下,能够发现自己的 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教师的榜样 作用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促使学生进步。而且有了激励机制的 驱使,每个学生都会尽可能地把自己 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形成积极向上 的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良好的班 集体的构建。
(二)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 运用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为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要想充分发 挥出激励机制在不同学生成长发展中 的作用,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 体差异,依据班级学生情况制定出适 合的激励措施,以使激励措施能够为 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发挥出其价值 和作用。教师从因材施教理念出发制 定激励措施有助于学生扬长避短,正 确看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促进学生 的健康成长。
(三)提升班级管理成效
对小学生来说,要想帮助学生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靠批评与指责 是不行的,如果能够巧妙运用激励来 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面发展,比起其 他方法效果要好上许多。在小学班级 管理中,通过适当激励机制的构建, 可以把学生真正融入到班集体的学习 过程之中,使学生具有一种荣誉感和 责任感,掌握自己如何与班集体及班 级成员和谐相处等相关技巧,便于教 师对班集体更好的管理,激发学生的 参与度和融入意识,有助于班集体的 正常开展,提升班集体管理成效。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 构建方式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构建激励机制 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而又重 要的意义。激励机制的构建形式有许 多,教师应仔细观察,全面了解学生, 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引入 激励机制。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天性出 发,采取多元化的激励形式,以使学 生在多元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健康成长。
(一)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指班主任根据本班 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目标,由此而展开的一系列激励活动,以使 学生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不断进步。 目标激励一般可分为班集体目标激励 和个人目标激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 教师依据班级或者学生个体的情况设 置不同的激励目标,可以使学生或者 班集体努力的目标更加明确,并在激 励目标的作用下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注 重榜样作用的发挥。在小学班集体管 理中,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了解学 生,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把它作为班级学生学习的榜样,可 以使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被无限放大, 激励其他学生进步。教师在设置榜样 激励机制的时候,要确保榜样的作用 能够带动一批学生朝着积极向上的目 标迈进。
(三)竞争激励
竞争激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 胜心与求知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 打造积极和谐向上的班集体是班级管 理的重要目标。但和谐并不意味着不 需要竞争, 良性的竞争更能增强班集 体的凝聚力和感染力,教师要注重对 班集体中学生良性竞争激励机制的构 建与创设,通过竞争机制来调动每一 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良好的竞争机 制的构建可以让班集体充满活力,让 学生明确努力进取的目标,教师要注 重激励机制在班集体管理中作用的发 挥,以为优良班集体的打造提供条件。
(四)参与激励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发现 一些学生自我意识浓厚,对班级工作 不闻不问等现象,参与意识淡薄,基 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参于机制的构建 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的兴趣, 让每一位学生都为班集体工作做出自 己的一份努力。在小学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可以让学生以参与合作或者参 与竞争等形式融入到班集体管理活动 中去,这就需要对班级管理中参与激 励机制的科学构建。教师要依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适时融入参与机制,以凸显出学生的主人公责任意识。只有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的责 任意识,把自己真正看作是班集体的 主人,正确行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五)感情激励
所谓感情激励就是指从感情层 面对学生进行激励,在班集体管理活 动中,教师可以打“感情牌”,注重 与学生良好关系的建立以及友好的相 处,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 怀,更加热爱自己的班集体。相较于 暴躁,冷漠的班主任,温和可亲的班 主任更能走进学生内心,更容易被学 生所接受。教师要注重感情激励在班 级管理中的运用,以促进学生良好品 格的形成。
(六)荣誉激励
荣誉激励属于物质激励的一个方 面,但并不涉及物质物品。对小学生 来说,他们对荣誉会非常在意。在班 级管理中,教师荣誉机智的构建可以 让学生在荣誉的作用下,身心都感到 光荣,教师可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 况,设计出不同的荣誉形式,以使学 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 身心获得极大满足,在荣誉的内驱力 作用下,学生会更加严格约束己身, 变得越来越好。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 运用原则
激励机制对良好班集体的打造具 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激励机制在小 学班级管理中应该如何运用呢?
(一)外部激励和内部激励相结合
外部激励一般是指学生从学习生 活之外获得的一种满足感,比如常见 的有荣誉或者物质奖励等。内部激励 一般是指学习内部获得的满足感。在 班级管理中,教师依据学生具体情况, 采取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相结合是提 升学生动力的重要渠道。教师通过内 外激励想结合的方法来管理班集体, 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使学生在 内外激励的作用下获得一种满足感和 成就感,从而帮助学生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另外,作为一名班主任还要 注重多元化资源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以使学生在内外激励机制的作用下创 造性和积极主动性得到发挥,为学生 从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
正向激励主要是指对学生正面积 极肯定等方面的激励。负向激励指的 是与惩罚批评相关的激励措施。在小 学班级管理中,采取正向激励和负向 激励相结合的激励形式既可以使学生 保证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还可 以正视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使学生在 教师的双向激励措施作用下正确看待 自己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能够以乐 观积极的态度去克服它,促进学生的 健康发展。
(三)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精神激励主要是指精神层面对学 生的嘉奖,物质激励主要是从物质层 面对学生进行激励。对于家庭困难的 学生,当这位学生在某些方面取得明 显进步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予这位学 生一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对学生进行 物质激励。对于成绩优异,表现突出, 家庭条件不错的学生可以给予学生一 些精神层面的激励。教师依据不同学 生特点,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 起来,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学习的积 极性,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条件。
(四)适时激励与适度激励相结合
适时激励是指在合适恰当的时间 对学生进行激励。适度激励是指教师 对学生的激励不过度,也不要不足, 如果激励过度或者不足很容易对学生 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只有适时适度对 学生进行激励,才可以帮助学生形成 胜不骄、败不馁的品格特点,促进学 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 际情况具体分析,以发挥出激励的最 佳效果。
四、小学班级管理中激励机制的 运用策略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明确了 激励的意义和基本原则之后,要想保证激励机制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运用,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教育引导学生:
(一)明确目标指向,实现计划 激励
为了促进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 教师要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 出明确的管理目标计划,并通过多种 活动的开展来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 比如在某项活动项目的开展上,教师 可以提出明确的目标计划,当班级学 生在运动会或者一些比赛活动中得到 预期的目标时会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 的激励,一般来说,这类比赛一般是 会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的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 识,使学生明白本次活动努力的目标 方向是什么。为了促进学生的个体进 步,教师可以借助班级月测或者期中 末测试中学生达成的目标程度来予以 学生一定的激励,在教师激励目标的 驱使下,每位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 情况提前做好规划,这样不仅可以增 强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还可以起到 最佳的激励成效,使学生可以提前为 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而努力。班级管 理中激励目标的达成离不开每一位学 生的努力,教师要具有全局意识,依 据学生需要采取适切的激励措施,以 使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提升学习能 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实践 能力。
(二)合理利用榜样激励,充分 发挥榜样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位学生都希 望自己成为家长和教师表扬的对象, 这种表扬对其他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榜 样的力量。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注 重榜样作用的发挥,通过榜样的表现 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和榜样之间的差 距,教师要注重榜样技巧的运用,要 选择班内一些在某些方面表现优异突 出的学生作为榜样带领班级内学生在 某些方面能够突飞猛进,整体提升。 例如,有些学生非常注意个人卫生和 环境卫生,会主动打扫教室里面的垃 圾;有些学生非常热心,经常帮助其他学生;有些学生成绩优秀,各科成 绩都很好;有些学生喜欢运动,在校 运动会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些都 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可以让学 生把这些同学与自己的表现进行对比, 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在榜 样的作用下不断改进自身,逐渐规范 自己的行为,从而凸显出榜样在班级 管理中的价值。
(三)积极组织竞争活动,鼓励 学生勇往直前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适当竞争可 以在班内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强化 学生的思想意识,从整体上提升班级 学生的水平。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 情况设置恰当的竞争条件,为学生创 设出适当的竞争空间,带领学生在竞 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需要指出的是, 鼓励学生之间竞争是为了促进学生更 好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切不可因学生 在竞争中表现不好而对学生大加斥责, 以免打击学生竞争的积极性。在学生 竞争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不足, 帮助学生改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 信。竞争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学生在竞 争中更好地提升自我,教师要注重对 学生竞争的正确引导,以培养学生的 竞争意识和学习能力。对小学生来说, 好奇心和好胜心特别强,教师可以抓 住这样的特点,积极引领学生参与各 种竞争活动,以使学生不甘人后,勇 于争先,形成积极蓬勃向上的局面。 除了个体竞争以外,教师也可以设置 一些活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 竞争,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学习成 绩和纪律规范等方面让学生进行竞争, 然后选取出最佳小组,这样可以培养 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小组成员 的督促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遵 守纪律,做一个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 的学生,对于教师的班级管理可以起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四)合理运用情感激励法,强 化班级管理效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 重要时期,对学生的一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生又是感性的,教师依 据小学生心理特点,采取情感激励的 方法可以深深的感动学生,让学生在 教师温和、充满期许的目光中自觉改 正自己的错误。比如,对于一些不自 信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说,“加油, 你可以的”;对于有些自满的学生,教 师可以对他说,“如果这样下去,你会 落后的”,等等。要想真正发挥出情感 激励的作用,教师就要走进学生,真 正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以使 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班级内 的各项工作,为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积 极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公 责任感。另外,在班级管理中,教师 还可以通过情感激励引导学生团结同 学、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等, 不断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以饱满 的热情投入到班级活动中去。
综上所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 每一位班主任应尽的责任职责。激励 作为优化班级工作的有效途径,教师 要明确激励机制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 运用价值,依据学生学习需求采取适 合的激励策略,注重积累措施在班级 中的运用和实施,这样可以使学生在 激励机制的作用下逐步提升自我,使 学生在良好班级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中 健康成长,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 江鹃 . 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方法 刍议 [J]. 教育界 ,2021(35):6-7.
[2] 王慧 . 小学班主任班级良性建 设管理中的有效沟通方法研究 [J]. 新 课程导学 ,2022(02):13-14.
[3] 郭延政 . 自主管理理念指导 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实践 [J]. 新课程研 究 ,2022(05):129-1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6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