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多维度视域下高校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06 10:34: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多维度视域下高校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构建的价值旨归,然后从纵向维度、横向 维度及深向维度论述了多维度视域下高校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构建,最后评估了多维度视域下高校医 学生礼仪教育体系构建的效果。

  关键词:礼仪教育体系,医学生,多维度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其目 标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高素质医学人才不仅要具 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过硬的医疗服务技术,还要 有救死扶伤的道义担当和仁爱之心。加快医学教育改 革创新,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是应对疫情提出的新挑战,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 标的重要任务 。培养仁心仁术的现代医学人才,不仅 是促进医学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也可以充分体现医学 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是推动医学学科可持 续发展、促进社会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符合时代要求的 必由之路。其中,提升医学生礼仪素养,强化医学生的审 美素质,最终实现医学生医德品格的整体塑造,是医 学高等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1] 。对医学 生进行礼仪教育,使其掌握社会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所 要求的相关服务礼仪规范, 不断提升其文明礼仪素 养,有助于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更高质量医疗服务,进 而从整个社会层面改善医患关系,最终形成良性互动。

\

 
  一、多维度视域下高校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构建 的价值旨归

  针对当前高校医学生礼仪教育制度、内容、评价 等方面存在的独立分散而协同关联不足的问题,从多 维度视域构建和完善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 有助于形 成教育整体效应,进而适应当前医学高质量人才培养 的要求。

  (一)有效提升医学生礼仪素养是现代医学运行发 展模式转变的需要

  现代医学运行发展模式已经转变为 “生物—心 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该模式对医疗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对患者实施医疗、预防、健康 教育及药物治疗等,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治疗、社会 需求,施予人文关怀 。而从多维度视域构建完善的礼 仪教育体系,为提升医学生礼仪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 资源支撑和渠道支撑,这样一来,就能使其满足社会 对医务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进而适应现代医 学运行发展模式的现实需要。

  (二)有效提升医学生礼仪素养是现代医学高等教 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礼仪教育越来越 重视 。在这一背景下,从多维度视域构建完善的礼仪 教育体系[2],能将以中国礼仪文化为核心的礼仪教育 深度融入医学生的培养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这一重 要任务,有效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进而实现人 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礼仪教育与医学 教育有效融合, 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教育体系,再 加上相应师资的配备,最终可为现代医学高等教育高 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便于达到其发展要求。

  (三)有效提升医学生礼仪素养是现代医疗行业岗 位素质的核心要求

  良好的礼仪素养是医者的必备素质[3] 。而从多维 度视域构建完善的礼仪教育体系,以有效提升医学生 礼仪文化素养,具有现实意义,其既是岗位素质的核 心要求,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提高医疗卫生队伍 服务能力的具体要求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学校从 多维度视域构建完善的礼仪教育体系,就是通过营造 礼仪教育氛围、丰富礼仪教育内容、开发礼仪教育课 程等方式培养医学生的文明礼仪基本常识,使其对医 德的认知更准确,同时能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使其能深刻地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这样一来,医学生与现代医疗 行业岗位素质的核心要求就能更贴近,从而为其将来 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者奠定了良 好的基础。

  (四)有效提升医学生礼仪素养是建设文明和谐社 会的需要

  诚实友善、遵守社会公德且和谐共处是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 施纲要》指出,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 德、个人品德建设,持续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 度保障,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 。礼仪素 养培养是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公民在和谐 社会发展中必备的素质。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 代社会发展中突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再加上现 代社会的分工协作越来越精细,良好的礼仪素养与优 秀的专业素质同等重要 。 因此,从多维度视域构建完 善的礼仪教育体系,提高医学生文明礼仪素养,对于 整体提升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营造风清气正的 医疗环境,推动文明和谐社会发展,夯实公民道德基 础工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多维度视域下高校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构建

  在多维度视域下构建高校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 不仅要确保构建过程思路清晰,还要能够更加有序地 将各种礼仪教育要素有机组合起来,确保该体系具有 全面性、整体性和完备性。具体可从纵向维度、横向维 度和深向维度这三个维度探索构建高校医学生礼仪 教育体系,如图 1 所示。

\

 
  (一)纵向维度:完善顶层设计

  从纵向维度,即顶层设计角度,对高校医学生礼 仪教育体系进行全局构建,可有效避免以一两门课程 作为体系的碎片化做法,为高校医学生礼仪教育完整性实施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1.建立医学生礼仪教育相关制度。《关于全面加强 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以提高学 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 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 人才培养全过程[6] 。目前,各校制定了全面推进新时代 美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礼仪教育作为美育教育体系的 重要内容,在制度上得到了保障。在此基础上,医学院 校还应结合实际,制定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案,设立专 门的礼仪文化培育部门, 并配置礼仪教育师资队伍, 以此加强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素养的有机 结合, 并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融 入日常学生管理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个环节。 对于医学院校来说,还要全面实施贯穿全年的“明德 修身”工程,加强日常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实现 礼仪教育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2.构建医学生礼仪教育“三课堂”协同机制 。礼仪 所具有的最本质内涵特征,即德育性、美育性、规范 性、操作性、时效性[7],要求将礼仪教育贯穿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协同发挥 各“课堂”的优势,有效促进“三个课堂”在礼仪教育中 的互融、互补、互动,实现全课堂、全过程礼仪育人[8]。 一方面,应设置专门的礼仪课程作为第一课堂,以传 授医学生基本的礼仪知识和基本礼仪规范,且在课堂 讲授时,教师要辅以演示、讨论、模拟、体验等教学形 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礼仪知识和规范 。另一 方面,应发挥校内第二课堂与校外第三课堂的实践育 人功能,使医学生通过实践获得道德教育、礼仪习惯 养成和提升审美能力 。如组织学生参加礼仪团队活 动、职业礼仪培训、职业礼仪风采比赛等,提高学生的 礼仪形象展现能力, 同时组织开展礼仪服务实践活 动,以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以健康向上 的文学、音乐、传统文化为主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教育,着重提升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德行 。通过 完善“三课堂”协同机制,有助于学生切实把握礼仪的 最本质内涵,并逐步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二)横向维度:丰富内容层次

  在纵向的顶层设计中,每一层级均有丰富的教育 内容,特别是“三课堂”,更需要精心设计,方可构建完 善的礼仪教育内容体系。

  1.加强医学生礼仪教育的第一课堂建设,发挥其 主导作用。在第一课堂课程设置上,将“礼仪修养与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课程按不同专业来安排,作为 医学生的必修或限选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教育教 学内容的选择上, 为解决医学生在校学习任务重、接 受人文素质教育时间受限等问题,要特别注重内容整 合,结合医学职业特点,选取精华和适用的内容,以求 达到理想的医学生礼仪教育效果。具体可设置公共礼 仪和职业礼仪两大部分内容, 主要包含礼仪绪论、形 象礼仪、交往礼仪及医学职业礼仪(临床工作礼仪、护 理礼仪) 四大模块。在礼仪教育教学资源的准备上,要 精心选取大量的礼仪案例,以及短视频、图片等线上 教学资源,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情景 教学(情景模拟训练法) 、直观演示、角色扮演、启发引 导等教学方法,同时结合线上教学和问题研讨,引导 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实践,以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和 礼仪规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本着“礼仪服务与医 学诊疗”相结合的原则,将礼仪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 相融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具体可根据医学专业特 点,在基本技能训练、临床检查、治疗、医疗技能操作 及医患沟通等实践环节采用小班化教学,并融入“操 作者个人职业形象礼仪、服务态度、服务过程的沟通 效果、流畅的操作技术”等教学内容,将礼仪教育贯穿 医学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程考核方面则要采用 多元化考核方式,体现考核的科学性。此外,在师资队 伍建设方面,要组建一支由人文学科、艺术学科教师 及行业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并加强课程负责人的培 养,多组织教研室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以提高教师 礼仪教育水平和能力。

  2.打造医学生礼仪教育的第二课堂平台,发挥其 引导作用 。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第二课堂是 医学生能力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展礼仪教育 的重要环节。医学院校可通过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 围,进而实现环境育人[9] 。为此,医学院校要根据医学 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医疗行业发展需要和专业岗位素 质具体要求,统筹礼仪教育资源,对礼仪教育第二课 堂进行整体布局。

  首先,建设礼仪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在此基地上, 可搭建中国礼仪文化周末大讲堂 、礼仪形象实训室、 网络礼仪教育平台等礼仪素质教育阵地,开展礼仪文 化主题展览、礼仪服务沙龙、职业礼仪比赛等特色校 园文化活动, 把医学专业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相结 合,把职业形象与礼仪素质相融合,从而使医学生掌握医学人文知识,并且通过该实践基地,可极大提升 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个性化展示能力。

  其次,打造校园礼仪活动品牌,形成多样化育人 载体 。打造医学生明德修身工程、职业礼仪风采大赛 等系列品牌活动,推动校园礼仪文化传播教育的持续 发展,实现礼仪文化教育的全面渗透 。同时,充分发挥 礼仪文化活动的品牌效应,影响更多在校医学生关注 文明礼仪素养,接受文明礼仪素质教育,践行文明礼 仪行为。

  再次,建立礼仪文化传播团队,发挥团队示范作 用 。具体而言,在院、系、班级三个层级组建医学生文 明礼仪训导班、礼仪文化传播示范队,定期开展礼仪 文化传播活动、礼仪展示活动、礼仪服务活动等,以点 带面,促进全员养成学礼、懂礼、用礼的习惯。

  最后,注重校园庆典仪式,增强礼仪文化认同和 实践自觉 。大力推进校园文化礼仪行动,开展规范的 庆典仪式活动,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及国 家重大节庆日等校园重要典礼,在标准流程、环境创 设、氛围烘托等方面挖掘其文化内涵,传递正确的价 值导向, 使学生在参加仪式的过程中强化行为规范, 增强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并通过规范的庆典仪式形 成师生礼仪素质教育示范。

  3.提升医学生礼仪教育的第三课堂效果,发挥其 育人作用 。第三课堂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 特点 。鉴于此,可通过建立校外礼仪实践基地、医疗 机构实践基地及组织观看国际国内庆典仪式等方 式,使第三课堂发挥最大功效和潜能,让医学生的礼 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社会, 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学 习和掌握实操性更强的礼仪规范, 从而提升医学生 的社会适应性。

  (三)深向维度:优化效果评价

  教育教学评价既是结果,也是导向。要依据“评价 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的原 则[10],确定礼仪教育评价内容和指标、评价主体和对 象、评价方式和手段,并应用计算机辅助开发科学性、 操作性强的医学生礼仪教育效果评价系统。评价系统 应将医学礼仪课程教学与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临床 见(实) 习环节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医疗服务的效 果、党团组织活动及用人单位对医学生文明素质的评 价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核,以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 变、岗位素质和医学职业道德要求,这将成为促进医 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礼仪养成和审美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三、多维度视域下高校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构 建的效果评估

  通过多维度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构建探索与实 践,礼仪教育改革初现成效 。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评 估,主要体现在医学生礼仪教育观念得到更新、课程 体系得到完善、校园文明礼仪氛围更加浓厚、学生满 意度和社会认同度得到提高多个方面上。

  (一)礼仪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育制度更加完善

  医学生礼仪教育的制度和机制得到完善,为礼仪 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是将“礼仪修养与人际沟通” 和“护理礼仪”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对礼仪教育 的组织机构、课程大纲、教学实施、师资队伍、设施配 备等各环节进行完善。二是加强礼仪素养与专业素养 的有机结合,将礼仪文化素质教育融入日常学生管理 及临床实践的每个环节,进而使其内化为学生的人文 素养 。三是打造礼仪文化教育实践平台,为思想道德 教育和人文素养的拓展、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二)礼仪教育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教育效果良好

  根据医学各专业的特点分学科、分层次设置礼仪 教育课程,优化了医学礼仪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确保 了礼仪教育课程的有效开展,护理专业被设置为必修 课(24 学时),药学等其他专业被设置为限选课(16 学 时) 。二是在拓展课程中融入礼仪教育,在一些能使学 生达成某种特殊或指定技能的课程, 如“大学语文” “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药品营销”等课程中,适 时地融入礼仪展示能力提升和礼仪习惯养成训练。三 是打造了“职业礼仪形象展示大赛”“文明修身工程” “塑造美的职业形象”等涵盖校园文化活动 、社会实 践、人文学术讲座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平台,从而达到 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

  (三)校园文明礼仪氛围更加浓厚,环境育人功能 得以发挥

  通过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及校园文化建设,校园 文明礼仪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一是实现了礼仪教 育第二课堂体系的搭建和固化,例如,校园礼仪文化 活动、文明修生主题教育、文明礼仪大赛活动等已成 为学校常态化的礼仪文化传播和参与平台,且已形成 固化模式 。二是社会资源的拓展,通过对接校外的礼 仪文化活动平台,让学生参与社会化的礼仪文化传播 与服务活动, 使学生思想认知和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三是建立了各类礼仪庆典活动的规范模式,可促使学生形成道德规范和行为标准,同时构建了师生思想道 德和人文素质教育平台。

  (四)礼仪教育获得学生高度认同,学生满意度高

  为检验多维度医学生礼仪教育体系的实践效果, 课题组对所在学校的医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 调查问卷 1 200 份, 收回 1 181 份, 有效问卷 1 181 份 。总体看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形式、教学手 段等方面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学生对多维度礼仪 教育效果的满意度高(超过95%) 。抽样调查从侧面反 映出:通过对医学生进行多维度礼仪教育,学生人文 素养和医德涵养得到明显提高。

  (五)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学生就业率高

  近年来, 笔者所在学校建设了包括中国人民解放 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天津武警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 江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药大学第一 附属 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等在内的三级甲等医院近 90 家 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 毕业生在这些医疗单位实习和 就业,其礼仪素养表现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学校各医学 专业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 90%以上。

  总之,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多维度医学生礼仪教育 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对医学生进行了系统的文明礼 仪教育,旨在让医学生掌握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事业要 求的相关礼仪规范,从而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现代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汤芸行,王楠星,孙宏亮 .礼仪教育促进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探 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2):35-37.

  [2] 田静,丁义国,成党委.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6):79.

  [3] 赵九而.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J].大学,2022 (20):161-164.

  [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EB/OL]. (2019-10-27)[2022-05-21].http://www.gov.cn/zhengce/2019-10/27/con- tent_5445556.htm.

  [5] 顾绍通.新时代大学生礼仪素养养成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 2018(11):180-182.

  [6]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 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 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2-05-21].http://www.gov.cn/ 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7] 冉婷.大学生体育礼仪课程内容构建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 (1):148-151.

  [8] 李洁.新时代高校“三位一体”全课堂育人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 教育,2021(1):64-69.

  [9] 王继瑛.具身认知理论下高校礼仪文化的育人机制研究[J].南京 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78-82.

  [10] 潘菊素,王海燕,奚诚平.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J]. 中 国大学教学,2004(6):47-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56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