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社团思政建设现状调查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10:29: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提高思政教育成效,文章以 X 高职院校不同年级的 1 00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 的方法对高职院校社团思政建设现状进行了调研,具体从对社团思政建设的认识、对社团思政建设的 参与、对社团思政建设的感受、对社团思政建设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 社团思政建设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以及影响社团思政建设的因素,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社团思政 建设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社团思政建设,高职院校,社团活动

  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的 《关于加强 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学生社 团是由大学生根据 自 己的兴趣爱好 自愿组成的, 按照章程独立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1] 。高职院校有 许多学生组织,如学生会 、学生社团 、学校广播站 、 校园新媒体等, 其中学生社团是与大多数学生关 系最密切的组织之一[ 2]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是学生 活动的主体,是校园文化交流的主要载体,是提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3] 。高职院校 学生社团在团结 、 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因此将社团工作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范围,一 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另 一 方面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到高校 学生中的有效途径 。基于此,有必要加强社团思想 政治建设, 使大学生社团适应社会主义高职院校 的办学规律[ 4] 。

\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类型主要有思想政治类 、 技能竞赛类、科技学术类、创新创业类等[5]。社团思政 与课程思政紧密联系,以课程思政为基础,可充分调 动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使课堂教育 与课外教育相协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进 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完整的育人体系 。 高职院校社团思政建设应以思想政治类社团活动为 指导, 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社团活动的各个环 节, 覆盖社团活动的全过程, 以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社团思政是营造“大思政”环境的重要举措,是落 实“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社团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思政与社团教育相结合将是高校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实效的必然发展趋势 。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目的与工具

  为了全面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思政建设情 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前人研究成果[6],针 对 X 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思政教育建设现状设计了 专门问卷,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面向学院不同年 级的 1 000 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期为提高高职院校大 学生社团思政建设实效性提供建议。

  (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依托在线问卷平台, 将正式问卷电子 化,并向 1 000 名学生发放在线问卷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如表 1 所示,排除无效问卷 后, 本研究采用 SPSS 22 .0 对最终有效问卷进行统 计分析。

\
 

  二、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一)对社团思政建设的认识分析

  对社团思政认识的问题进行调研,可以反映当前 学生对社团思政教育工作的了解程度,也直接决定了学生参与社团思政的主观能动性 。调查结果显示,如图 1 和图 2 所示,大部分(90.01%) 学生都认为开展社团思政教育是重要的,其中有 61.59%的学生认为开展社团思政教育非常重要;另外,有 48.82%学生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大部分社团活动过程中有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有 40.99%的学生认为每项活动中都有融入思政 教育元素,还有 10.20%的学生觉得社团活动过程中很 少甚至没有融入思政教育元素。

\
 

  (二)对社团思政建设的参与分析

  参与类问题主要关注目前“大思政”大背景下活 动的方向和载体能否被学生认可, 进而为下一步活 动的品类设计和载体创新提供依据 。对于“参与的社 团活动属于哪些类别”这一题,被调查者选择最多的 社团类别是社会实践与志愿公益类,占比 68.49%,其 次是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占比 60.76%,再次是文 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类,占比 59.84%,另外,选择知识 竞赛与技能培训类的学生有 47.99%, 选择比例最少 的社团活动类别是学术科技与创业创新类, 占比 42.84%,具体如图 3 所示。

\
 

  如图4 所示, 在选择参与社团活动的类别时,个 人兴趣爱好与能力特长是学生考虑最多的因素,占比 87.13%;提升个人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学生考虑的重要 因素,占比 78.06%;排在第三位的因素是专业相关度 与对学业的关联辅助程度,占比 62.51%;考虑活动是 否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一 因素的学生占比 59.73%;考 虑对 自 己未来发展的影响程度这 一 因素的学生占 50.98%;而学生考虑相对比较少的因素是活动获得分 数的难易程度、周围同学及前辈的推荐认可程度,以 及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三者都不足 50%,分别占 比 44.18%、32.96%、30.07%。

\
 

  (三)对社团思政建设的感受分析

  学生的感受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在思想政治教 育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和收获,这直接决定了思想 政治教育活动的教育成果和可持续发展 。如图 5 所 示,在被问到“您对社团思政教育工作与活动的开 展持什么态度”时,被调查者持有的态度表现依次 为:有关注,有时会主动参与(45.62%);密切关注,经 常 积 极 主 动 参 与 (43 .05%);看 情 况,持 观 望 态 度 (6 .69%);有关注,在组织和教师要求下被迫参与 (3.40%);不关注,只在被安排去的时候去 (1.03%); 完全不参与(0.21%) 。

\
 

  在被问到“参与以上社团思政教育活动的感受”时, 近 90.0%的学生觉得具有一定的意义, 只有不到 0.5%的学生认为没有意义。调查中,被问到“学院的社 团思政教育工作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时,从社团活 动带给学生的收获来看,主要体现在提高了政治思想 觉悟、开阔了视野、了解了时事政治等方面,占比都超 过了 60.0%。

  在被问到“对学院开展的社团思政工作与活动的 满意程度”时, 有 61.59%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有 32.23%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有 5.77%的学生表示一 般,另外,有 0.41%的学生明确表示不满意 。在表示一 般和明确不满意的这些被调查者中,他们觉得不满意 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形式主义浓、形式死板缺少创新、 内容枯燥空洞。

  (四)对社团思政建设的建议分析

  这一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思 考社团思政教育中存在哪些问题, 以及如何改进,这 对于了解当前的活动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 要,以及如何将社团思政教育与学生的兴趣实际相结 合,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调查中,在被问到“您 认为学院的社团思政教育工作需要从哪些方面加以 改进”这一题时,如图6 所示,超过 60.00%的学生认为 社团思政的工作形式需多样化,且内容方面要贴合学 生的实际需求。

\

 
  三、讨论

  (一)大学生社团思政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调查发现,当被问到“您认为开展社团思政 教育的重要性如何”时,有 90.01%的学生认为非常重 要或重要 。当被问到“您对学院开展的社团思政工作 与活动的满意程度如何”时,有 93.82%的学生认为非 常满意或比较满意 。当被问到“您认为学院的社团思 政教育工作给你带来了哪些收获”这一问题时,有 86.20%的学生认为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提升了理论 知识储备;且理想信念水平、社会责任感、个人综合能力等方面在加入社团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表 明在社团建设与运行过程中,思政教育功能得到了明 显的发挥 。通过进一步与社团成员访谈得知,社团活 动可以促使成员在时间管理、组织分工等方面发挥协 调组织能力,这有利于增强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力与 凝聚力。

  (二)大学生社团思政建设存在的不足

  第一,持续性不足 。学生社团是在学生自愿的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成员进出相对自由,不受约束,稳定 性较差 。此外,调查发现低年级学生加入社团的积极 性更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高年级学生的积极性逐 渐下降 。 同时,由于活动形式缺少创新、内容枯燥空 洞,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另外,还有 10%左右的 学生对待社团活动持被动观望的态度。

  第二,注重形式,忽视教育效果 。现阶段,虽然社 团组织者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团的重要性,也 会在社团活动中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如讲座、主题沙 龙等各种活动,但这些内容缺乏实质性思考,对思想 政治教育内容的思考往往只是肤浅的,这种形式化的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团成员的思 想政治教育和社团自身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第三,满意度有待提升。通过调研发现,依旧有超 过 6.00%的学生对社团思政工作持一般或不满意的态 度,认为活动形式死板缺少创新、形式主义比较浓、内 容比较枯燥空洞,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现场组织混 乱、体验感差,觉得对自己没有实际的帮助 。 由此可 见,大学生对社团思政活动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三)影响社团思政建设的因素

  第一,理念性不强。“重形式、轻内容”的思想在社 团建设中依然存在,社团中部分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 忽视了活动内容的建设,导致活动目的不够明确、内容 枯燥空洞, 同时还忽略了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与实 效性。一些社团负责人在社团日常管理与运行过程中, 缺乏组织性与协同性,一方面导致现场体验感较差,另 一方面没有兼顾好在专业性活动中渗透思政教育内 容,弱化了思政教育在社团建设中的导向功能。

  第二,监督与协同支持机制尚需完善 。通过调查 和文献研究可知,社团的监督管理机制尚处于不够健 全的状态,相关管理者缺乏对社团实际情况的深入了 解,完全依靠组织的指导教师负责,但这些指导教师 都具有各自的专业背景,大部分都不是思政类专业出 身,加上平时他们也有行政兼课的任务,很难做到全方位兼顾, 这导致社团的管理和组织协同能力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有的社团思政教育功能的显 性化体现 。此外,虽然学院已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和政 策,支持大学生加入社团进行锻炼成长,但当社团的 活动涉及场馆、资金等具体问题时,各部门协调与支 持机制不健全,从而影响了社团的有序发展。

  第三,社团间横向联系度不够 。高职院校学生社 团的数量和类型众多,但社团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少, 这影响了活动的规模和社会功能的发挥[7] 。通过调研 可知,学生参与最多的社团类活动是社会实践与志愿 公益类社团,其次是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类社团;倾 向于参与的社团活动形式占比最高的是文体艺术类 活动 。不同类型社团间的交流与联系很少,校内与校 外的社团联系度就更低了。由此可见,学生社团思想 政治教育类活动在整体活动中的比重有待提高,同时 社团间的横向联系需要加强。如果将院际的不同类型 的学生社团活动组织起来,将有利于社团资源的共 享,且能够更好地发挥思政类社团的引领性作用,有 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职院校社团思政建设实效性的提升策略

  (一)充分发挥社团思政教育的导向引领功能

  在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建设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落 实党的教育方针[8]。其中,思想政治类学生社团有助于 带动和帮助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学生自觉学习和 实践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首先 要重视对思政类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挥其“排头兵”的 作用,其中要以“红色社团”为抓手,积极整合资源,发 挥其理论优势 。 由于思政类社团本身的特殊性,对社 团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在此类 社团的建设中, 可以考虑设置基本的限制性条件,吸 纳那些思想意识觉悟高、学业成绩优异的团员或入党 积极分子加入,同时要健全考评机制,对不符合要求 的成员及时清退 。此外,还要着力挖掘其他类社团中 的思政元素与内涵。

  (二)加强社团内部管理机制,为思政导向提供保障

  为社团配备专职和兼职的思想政治人员,是学生 社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而思想政治 人才的选拔和聘用应以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首要 条件[9] 。具体可以通过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为 思政导师的方式,拓展社团活动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 深度;通过聘请校外有扎实思政功底的专家、学者承担社团思政育人任务的方式,定期开展主题专家论坛 与思政主题沙龙;鼓励专门从事党团工作的人员和专 业教师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从而全方位发挥大学生社 团的思政育人导向功能。

  (三)重视学生需求,提升社团思政活动的参与度

  学生是社团活动的参与主体,因此需要切实关注 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提升其社团思政活动的参与 度。具体要通过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深度访谈 等方式,收集来自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使社团的建设 与活动的开展真正服务于广大学生的成长需求 。此 外,由于目前各种不良风气对高校学生组织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影响了学生组织发挥应有的思政教育功 能,因此需要严格把关和监管,着力打造精品社团,并 提供有效的指导,对低层次的活动不予审批或及时撤 销,从而减少不良现象对学生社团的影响。

\
 

  五、结语

  学生社团是推动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学 生思政教育加强和改进的重要途径[10] 。本研究主要从 实证的角度,调查了 X 高职院校大学生社团思政的建 设现状,分析了 目前已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 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社团思 政实效性的建设策略,以期通过提升社团思政实效性 来充分发挥社团作为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此外,本 调查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后期将在数据的分析等方 面进行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王健.大学生学业成就与其参与学生社团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 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2] 徐小梅.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与作用研究[J].赤子(上中 旬),2017(2):246.

  [3] 胡颖蔓.高校“思政社团+社团思政”的研究与探索[J].学校党建 与思想教育,2020(6):72-74.

  [4] 曾令华.高职院校社团思政建设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性分析[J]. 智库时代,2018(45):201-202.

  [5] 王浩楠.大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 大学,2018.

  [6] 章鸣,汪霄楠.高校第二课堂思政教育开展情况调研问卷设计研 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3):78-79.

  [7] 张玲. 当代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现状及对 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8] 李瑞. 中医药院校社团思政教育实效性路径和分类引导模式研 究[J].才智,2019(35):166-167.

  [9] 许晖.刍议大学生社团思政教育功能发挥现状及实现路径[J].豫 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4):20-24.

  [10] 冯沛轩,聂羽彤.高校创新型“体育思政+社团思政”育人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7):1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55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