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7 10:42: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体育教学领域,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文章从“巧用微视频展示直观示 范动作突破教学重难点”“利用可穿戴检测设备,创造教学新体验”“妙用互动交流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智慧 体育管理为载体,提升活动组织效率”“善用遥感技术获取运动数据,改变教师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力求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 习体验和更高的学习效率,使体育教学向着智能化、个性化、社交化的方向持续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一、前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 与《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 2020 年)》的不断推进,“互联网 + 教 育”已成为时下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各种相关活动也是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互 联网 + 体育”“互联网 + 课堂”也引 发广大体育教师的思考与展望,要求 体育教师及时更新理念,有意识地探 索与开创“互联网 +”背景下的体育 课堂教学新思路,以实现互联网环境 下体育课堂教学的变革。现代信息技 术不断发展并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 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的模式,减轻了体 育教师的授课压力,提升了体育课堂教 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提 升学校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
 

  二、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 用现状分析

  (一)体育教师对信息技术重视程 度不够

  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 进,“互联网 + 教学”也成为时下全 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大部分体育教师 的课堂教学仍然是采取较为传统的模式,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 性和重要性。他们没有有意识地去研 究和探索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有效融 合的方法及路径,更不愿去实践和感 受信息技术给体育教学带来的便利, 很多体育教师不会主动利用信息技术 获取想要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愿利用 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相应的分析。

  (二)体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有待提升

  很多体育教师教学理念没有更 新,没有接受现代科学的教育思想和 教学理论,而体育学科不像其他文化 科目,一般在室外上课,信息技术在 课堂教学中利用也比较少,因此体育 教师运用技术也不是很熟练。目前, 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也不多,即使有 培训很多体育教师也没有认真参与, 因此,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很一般, 在实际操作中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效果也大打折扣, 甚至适得其反。

  (三)现代教育信息设备缺乏

  据有关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目前 都没有配备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的体 育场馆,例如,音响、LED 显示屏等, 导致 PPT 课件都无法使用。很多学校 也没有录像机,录制微课很不方便,这就使得在体育实践课中不能很好地 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体育教学。特 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并没有信 息技术的配置,当地政府也没有重视 给予经费支持,严重影响信息技术广 泛运用到体育教学中。

  三、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应用的 优势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部办公厅于 2021 年 6 月 23 日正式颁布了《〈体育与健康〉教学改 革指导纲要(试行)》。指导纲要中提 出要贯彻落实好“享受乐趣、增强体 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四位一体 的目标。想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享受 乐趣,让学生真正感悟我运动、我快乐、我幸福,那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 趣尤为重要。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 趣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对体育运动有 了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并 逐步培养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多媒 体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利用它 功能的多样性,可以创造一个有趣的 课堂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篮球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 多媒体播放一段精彩的篮球比赛视频;在进行下压式接力跑教学前,可以先 放映一段我国运动员苏炳添、谢震业、 汤星强比赛的集锦等。在课程开始前 便对学生产生吸引,甚至有些学生还 感到兴奋和跃跃欲试,这时他们已经 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能使 学生充分掌握所学习的体育技能,并 且潜移默化地建立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考虑最 多的是完整性、系统性,而较少考虑 学生的要求,失去了教材本身的生动 性魅力。教学过程只注重环节和部分, 课堂气氛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显得 过于沉闷呆板,很难吸引学生积极主 动地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与体育新 课程的结合,从学生学习的内因入手, 重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强调学 习内容和方式,让学生获得运动的乐 趣和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其在体育课 堂上身体与大脑并用,变“压迫式学 习”为“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积极 性和主动参与性。

  (三)优化体育教育环境,提高教 学质量

  体育教学离不开动作教学,学生 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把教授 的动作在学生的面前呈现出来,并且 可以放大、放慢,通过音频的讲解, 就算动作复杂,通过反复观看,也可 以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信 息技术为学生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对 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比如,在讲解篮球课程时,教 师通过下载的篮球比赛视频,让学生 观看,做相应的解说,在轻松有趣的 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 会自主地融入教学课堂,并且乐于学 习,从而使体育教学更加高效。

  可以看出,学生对直观事物的兴 趣比较浓,而且乐于接受,现代信息 技术中多媒体教学的呈现刚好满足学 生的这种兴趣,通过最为直观的教学 内容,配合教师的讲解,缩短了教学 时间,提高了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多媒体教学可以 促进教学效果,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四)在线互动了解学情、增强课 堂教学的针对性

  了解学情是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 学的保障。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确 定课堂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课 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内容,有 充足的练习时间,做到学用结合,提 高课堂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为师生提 供了在线互动便利。在线互动很好地 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学情的便利。因 此,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与 学生进行在线互动,充分了解学生在当 堂课程开始之前的自主学习情况,以 便于接下来的课程教学更好地去实施。

  以笔者在指导本校青年教师《花 样跳绳》体育教学课为例,在学生提 前观看微课视频后,教师鼓励他们用 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自学成果,呈现 体育技能提前学习,并拍摄动作视频 上传到钉钉或 QQ 群。教师利用课余 时间观看学生上传的内容,提前了解 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教师根据课 堂教学目标、学生学情以及教学内容 等,确定课堂教学重难点,增强课堂 教学的针对性。

  (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 课堂效率

  好的课堂教学必须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课堂教学如何有效突出重 点、突破难点呢?这成了诸多教师的 教学追求。当传统教法难以达到这一 目标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分 析对比,我认为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各种不同的运动 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 作制作成课件,在学生上课时让学生 观看,并与学生一起分析比较,提出 问题,解答问题,这样可以提升学生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信息技术 的优势便可以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 点。例如,笔者在指导本校青年教师 “下压式传接棒”体育教学解决问题 的练习时,通过手机录像、慢放、快放、重复播放等功能,让一些不适合 片段化展示的动作,利用课堂现场实 录、回放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 题、改进技术动作。信息技术不但可 以规范学生的动作,也能使其高效理 解动作的重点,突破动作的难点。

  在“下压式传接棒”教学中,教 师首先通过给学生观看中国接力棒队 夺冠的视频,并将视频在运动员交接 棒动作处进行慢放技术的处理,让学 生清晰、直观地看到交接棒动作的全 过程,且能很自然地引出本课所学内 容。由于本课在室内上课,为弥补场 地小的不足,教师选用一款 APP“跳 绳”智能软件投屏模拟 400 米热身跑, 让学生有很好的体验感,参与度高, 解决了小场地热身难的问题。在课程 的准备活动部分,教师带领学生一起 做的同时,播放提前录制的关节操的 视频,确保学生从各个方向观看。课 堂上学生还通过观看授课教师录制的 慢放微课技术动作,学习下压式传接 棒技术,并在握持与传棒位置做好红 圈标记,同时配音加上字幕突出重难 点,让学生探讨学习。信息技术的巧 妙之处还用在学生的练习中,学生在 练习的同时,教师用手机录制优生的 动作以及需要改进的动作,课堂上及 时进行投屏,让学生及时且更加直观 地了解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总之, 通过课件演示,难点突破了,比单纯教 师讲解或在现场示范的效果要强得多, 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 应用策略

  (一)巧用微视频展示直观示范动 作,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的语言讲解和身体示范相结 合,是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常规操作, 这种形式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很难 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 示范和讲解动作的度也无法合理把握。 运用微视频,则可以将图片、音频、 影像合理结合,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对重点教学环节还可以通过镜头特写、慢动作、特殊声效、特殊线条颜色标 示等方式,呈现形象生动的动作要领, 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例如, 在进行水平三“蹲踞式起跑”教学时, 教师用微视频多角度展示“各就位” 动作手和脚的摆放位置;根据学生的 认知特点,运用慢动作播放、动作分 解、循环播放等直观的手段,让学生 掌握“预备”姿势臀部高于肩部,身 体重心前移的动作重点难点;在微视 频里对比播放常见错误动作与正确起 跑动作等,让学生不仅掌握正确的动 作姿势,还了解如何纠正错误动作。

  (二)利用可穿戴检测设备,创造 教学新体验

  随着可穿戴设备在人们日常生活 中的广泛应用,可穿戴检测设备的使 用也为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体验。 第一,能够及时调整体育教学进度。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及时掌握 学生的练习效果,使用可穿戴检测设 备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心率、身体信 息和身体负荷能力等,经过对信息的 分析,了解学生的运动强度,调整训 练计划和方式。第二,能够防范运动 风险。体育教学过程中,容易发生运 动安全事故,这是教师最担心的问题。 运用可穿戴检测设备监测学生的身体 状态,可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最 后,能提高学生学练的积极性。通过 可穿戴检测设备给学生反馈个人身体 信息,让学生随时知道自己的身体状 态,提升对练习的积极性。

  (三)妙用互动交流平台提供学习 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 一位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随着信息 技术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 到大幅提升。当下教学资源日益丰富, 尤其是互动交流平台为发展学生的自 学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疫情 期间的线上教学视频、课件,都是教 师们精心准备的教学资源;教师们借 助各种新媒体如家校帮、教育云、微 信、QQ 群、钉钉等家校交流平台给 大家布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庭作业(或者是锻炼指导),通过互动交 流平台的支持,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 习内容和学习主题, 自主控制学习进 程,同时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终 端与教师进行交流反馈,实时监控练 习效果。平台还有着丰富的进阶学习 资源,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主地利 用这些学习资源,在拓展学习内容深度 与广度的同时提升自主学练积极性。

  (四)以智慧体育管理为载体,提 升活动组织效率

  体育课堂组织和管理对体育教学 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现行的班级授 课制学生人数较多,体育课组织活动 效率相对较低,如果利用智慧体育管 理平台或工具,可以大大提升活动组 织效率。例如,跳绳对学生来说好处 颇多,但学校开展跳绳活动往往存在 工作量大、统计困难、计数不准等问 题,利用 AI 解决了人工操作带来的 种种问题。AI 运动工具是一款校园体 育智能管理后台,能围绕学生身体素 质进行智能化管理。其中学生锻炼时 使用的 AI 运动是以“大数据 +算法模 型”为基础,辅以动作捕捉技术,仅需 智能手机即可实现实时运动轨迹跟踪。 现已支持跳绳、仰卧起坐等多种体质 健康测试项目。通过 AI 运动的全新 运动模式,减少人力成本以及人工记录 带来的误差,客观记录学生日常体育 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同时 用 AI 运动的趣味运动模式,激发学 生对运动的兴趣,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
 

  (五)善用遥感技术获取运动数 据,改变教师评价方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就是体 育教师通过学生测试成绩和身体健康 状况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不明确不具 体,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样的评价 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身体状况和对运 动技能的掌握状况。新课程标准要求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注重过程性,运 用现代遥感技术可以获取运动数据, 有效规避了原有体育评价方式的不足。 例如,运用运动手环、运动手表等遥 感运动设备测试长跑,通过无线网将即时的运动数据(血氧、消耗、体脂、 步数、心率等)传入后台,汇总到教 师的电脑终端,每一位学生的运动数 据一目了然,教师根据反馈的运动数 据进行分析诊断,如通过心率就可以 看出学生的负荷状态,得出每个学生 在练习过程中是否尽全力,从而可以 判断学生的训练态度。

  五、结语

  信息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 的时候,教师要把握好时机,灵活地 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前、课中和课后, 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巩固 复习,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动作技巧, 及时地进行体育锻炼, 自觉地将技巧 转化为技能,提高体育学习效果。现 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打开了空间,但需要探索的空间也很 大,需要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分析,正 确对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问题,总结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经验,探索多媒 体教学的方法,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 的优势,最终为教学服务。在体育教 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应用信息技术设 备,教师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学生,更 灵活地组织教学,更及时地评价学生, 使体育课堂效益得以实质性地提升。 当然,也要注意,信息技术只是辅助 教学,不能本末倒置,切忌为了信息 技术而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 刘邦奇 . “互联网 +”时代智 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0):51-56.

  [2] 陈宗权 . 信息技术在初中体育 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J]. 信息记录材料 , 2018.19(05):138-139.

  [3] 郭元章 , 高霞 . 浅谈信息技术 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 [J]. 当代体育科 技 ,2019(25):136-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7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