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教师健康素养水平调查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5 12:02: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解高校教师健康素养水平,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文章以江西省某高校在岗在职教师为研究 对象,采取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教师健康 素养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教师;健康素养水平;健康管理

  高校教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主力军,其身心 健康发展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障[1] 。近年 来,有专业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教师健康状况 不容乐观,因此健康状况相关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研究 的热点问题。健康素养作为公民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增强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以 及改善会众的健康状况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即健康素养与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健康素养虽已得到 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针对高校教师的相关研究 较少,而以健康素养为依据,提出相关健康管理方案 的研究则更少。因此,本文旨在了解高校教师健康素养 现状,进而提出合理的健康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研究抽取江西省某高校在岗在职教师为研究 对象 。纳入标准:①2020—2021 年连续两年参加健康 体检;②入职两年以上;③自愿参与本研究,填写知情 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②问卷填写不完整。 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 600 份,剔除无 效问卷后,获得 561 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 93.5%。561 个调查对象中,男性 299 人,女性 262 人;年龄均 在 27~59(39.33±6.70) 岁;学历为本科及以下 66 人, 硕士研究生 339 人,博士研究生 156 人;讲师及以下 292 人,副教授 211 人,教授 58 人;人文科学专业 170 人, 自然科学专业 391 人;经体检报告结果查询,患慢性 病 243 人,无慢性病 318 人。

\
 

  (二)调查工具

  ①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职称、有无患慢性病 。②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 卷 。本问卷内容包含三个维度,即健康素养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问卷涉及六类健 康问题,即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病性防治、安 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 。问卷共有 80 个条目, 满分 100 分,其中判断题 15 题、单选题 40 题、多选题 18 题、情景题共 2 大题(含 5 题单选、2 题多选) 四类 题型,单选题回答正确得 1 分,多选题全部回答正确 得 2 分,回答正确超过 50%且无错选得 1 分,选错或 不知道得 0 分,未作答的题目一律计 0 分,问卷得分 大于等于 80 分,判断该被调查者具备 健 康 素 养, 问 卷 各 维 度 得 分 达 到 实 际 题 目 总 分 的 80%及以上, 判断被调查者具备该维度健康素养[2]。

  (三)调查方法

  1.抽样方法。采取分层按比例整群抽样的方法,先 按专业分为文理两层,在文理专业的基础上再按照职 称分为讲师及以下、副教授、教授三层,按照教师总体 人数与样本量的比例,在文理专业不同职称的教师中 以学院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

  2.质量控制。问卷设计为匿名格式,发放前先进行 统一编码,在调查开始前,对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中培 训, 避免调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影响调查结果, 严格按照标准对问卷进行整理筛查,以平行双录入的 方式录入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四)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 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基本 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人口学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 验,检验水准 α=0.05.

  二、结果

  (一)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及各维度素养水平

  高校教师总体健康素养得分为 77.22±5.98 分,总 体健康素养具备率为 38.9%,健康素养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三方面的素养具备率分 别为 57.6%、34.0%、23.9%。在六类健康问题方面的素 养中,科学健康观素养具备率最高(81.1%) 、基本医疗 素养具备率最低(9.1%) 。结果如表 1 所示。

\
 

  (二)不同人口 学资料健康素养水平及各维度具备 率比较

  对不同性别高校教师健康素养水平 、健康知识 和理念素养水平、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基本技能素 养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不 同年龄高校教师健康素养、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基 本技能素养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进行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不同学历高校教师健 康素养及各维度素养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对不同职称、专业高校教师健康素养 水平及各维度水平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对患慢病与无慢病高校教师健康素养水 平、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 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 2 所示。

\
 

  (三)不同人口 学资料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具备 率的比较

  对不同学历高校教师在六类健康问题方面素养 具备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 同性别、年龄、职称、专业、有无患慢性病等高校教师 教师六类健康问题方面素养水平进行比较,部分素养 具备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表 3 所示。

\
 

  (四)高校教师健康自评结果

  健康自评结果:127 人为“很好”,占 22.6%;231 人 为“好”,占 41.2%;203 人为“一般”,占 36.2% 。希望得 到的健康指导类型:186 人选择了饮食指导、240 人选 择了健身指导、89 人选择了心理健康指导、43 人选择 了疾病康复指导、3 人选择了其他方面指导。

  三、讨论

  (一)高校教师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分析

  高校教师康素养水平具备率为 38.9%,高校教师 总体健康素养得分为 77.22±5.98 分,高于 2020 年我国 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具备率 23.15%) [3],明显高于 2016 年江西省南昌市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 13.19%),还高于江西省某高校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具 备率 28.9%) [4-5];在与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相比 方面,高于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总体健康素养水平(具 备率 20.9%) [6] 。有相关研究显示,健康素养水平与学历 有关,即高校教师素养水平高,可能与其文化程度高和 知识储备优越有关。对高校教师健康素养的三个维度 进行评估, 发现健康知 识和理念具 备率最高,为 57.6%,基本技能具备率比较低,仅为 23.9%,健康生活 方式和行为具备率为 34.0% 。从健康素养三个维度的 具备水平来看,一半以上的高校教师具备健康知识和 理念,三分之一的教师拥有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但高校教师在基本技能方面相对较弱, 这与高校教师具有 较高层次的理论素养相吻合 。 由于忙于教学、科研、晋 升等, 高校教师对于健康生活方式和应具备的行为及 基本技能关注较少, 无法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和 基本技能理念 。有 299 人(53.3%) 的健康素养得分在 71~80 分区间段,说明经过干预,还会有一大部分教师 具有健康素养。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教师健康素养 水平存在差异,不同职称、专业的教师健康素养水平差 别不明显 。其中,女性的健康素养较高,可能与女性教 师较多关注健康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关 。51~60 岁年 龄阶段的教师健康问题方面素养水平较高, 可能与这 个年龄阶段教师的压力稍小,更关注健康,主动养成良 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有关。

  (二)高校教师健康素养六类健康问题分析

  健康素养划分六类健康问题,高校教师在六类健 康问题方面素养的具备情况差别较大,81.1%的教师 都具备科学健康观,但在基本医疗方面素养具备率仅 有 9.1%,如对玻璃体温计的正确读法判断不准确,很 多教师对孕产妇保健的建卡机制不清楚,对 2 型糖尿 病的健康管理服务不了解,不清楚慢性病的治疗调整 方式,对脏器的功能了解不全面等,造成基本医疗素 养各评价指标正确率较低,再者也可能与本次问卷题目较多,有些题目阅读不清有关。在传染病防治方面,教师素养具备率不高,主要是对结核病和乙肝等传染 病的传播方式、预防措施了解不够全面,对咳嗽、打喷 嚏、开窗通风的等处理方法回答不准确 。在慢性病防 治、安全与急救方面,教师素养具备率处于中等水平, 对高血压的防治、体重的控制、慢性病的生活方式等 内容还需要加强,同时对火灾正确逃生、伤口的包扎处 理、果蔬残留农药的浸泡等问题了解不足。在健康信息 方面,教师素养水平也较低,这可能与情景题目的设计、 对药物的使用不清楚有关。不同年龄六类健康问题各 维度素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 岁以上的教师在科学 健康观、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方面素养水平明显偏 高,这与 50 岁以后慢性病发生率逐渐升高,教师逐渐 关注健康问题、学习安全急救相关知识有关。人文科学 专业教师在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安全与急救方面 素养明显高于自然科学专业教师,这可能与人文专业教 师人文知识储备多、人文素养高、专业技能娴熟有关。

  (三)高校教师健康素养水平研究的意义

  健康素养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 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用以维护 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7] 。健康素养对健康有着广泛 的影响,已被列为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 议题,一些国家已经把提高全民健康素养作为国家战 略[8] 。高校教师的健康素养水平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 康, 提高高校教师健康素养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 生,并提高高校教书育人的质量及促进高校教育的可 持续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健康素养水平 不高,即其虽然学历高,具备健康知识和理念、科学健 康观,但医学常识匮乏,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不足,造 成整体健康素养不高,故对高校教师进行健康教育,提 高健康素养水平势在必行[9] 。本调查结果显示,33.2% 的教师希望得到饮食指导,42.8%的教师希望得到健 身指导,15.9%的教师希望得到心理指导,7.7%的教师 希望得到疾病康复指导,对此应根据高校教师的健康 水平,从需求出发,提升其总体健康素养水平。

\
 

  四、建议

  健康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理念,是对个人 及人群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保护因素进行全面管理 的过程,它可有效调动个人、集体、社会的积极性,利 用有限的资源控制疾病、促进健康,以达到最大化的 效果[10] 。本研究调查显示,36.3%的教师身体健康自评 一般,体检结果显示,37.4%的教师患有慢性病,健康 素养水平具备率不高。故根据调查结果和教师希望得 到的指导,本文提出以下有效健康管理对策:①从高校教师体检结果、健康水平、生活学习工作状况出发, 建立多方协作的高校健康管理平台,由人事处、校工 会、校医院、心理咨询指导中心、体育学院等部门共 同参与;②创建有效的健康管理网络工具,建立高校 教师健康档案,及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让教师能随 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且健康管理部门应进行健康 数据监测,制定健康计划,给予合理干预;③重视健康 教育,拓宽健康知识、专业技能的获取途径,正因为健 康教育能预防疾病、促进人群健康、提高整体生活质 量[11],故校医院应根据传染病流行性特点,充分利用公 众号、健康教育 APP、校园网等平台进行宣教,组织教 师参加急诊急救专业技能培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健 康知识讲座,从而不断提高高校教师健康意识和安全 急救技能;④学校要重视教职工体检,合理设置体检 项目,积极创建教工健康体检与管理工作体系,使教 职工正确认识体检,不断增强健康意识;⑤制作健康 素养手册,充分利用我国公民健康素养 66 条,逐步提 高高校教师健康素养水平,实现高校教师健康管理。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教师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不高, 对此,十分有必要了解高校教师的总体健康素养水平, 为高校教师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肖敏.新时代高校教师健康管理与服务体系的构建探讨[J].北京 教育(高教),2022(2):94-96.

  [2] 聂雪琼,李英华,李莉.2012 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统计 分析方法[J]. 中国健康教育,2014.30(2):178-181.

  [3] 2020 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出炉:居民健康素养持续提 升[J].健康研究,2021.41(2):116.

  [4] 谢晓艳,李双玲,张嫦慧.2016 年江西省南昌市居民健康素养现 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8.34(3):236-240.245.

  [5] 朱林可,陈荣.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某 高校为例[C]//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健身研究中心.第二届“全民健身 科学运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南昌:华东交通大学体育健身研究 中心,2018:94-95.

  [6] 肖爽,邱烈峰.河南高校体育教师健康素养现状分析[J].现代预防 医学,2016.46(10):1829-1833.

  [7] NELSON J C.The public’s and patient’s right to know:AMA com- mentary on health literacy in America:an ethical imperative[J].Ameri- 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2005.28(3):325-326.

  [8] TORPY J M,BURKE A E,GOLUB R M.JAMA patient page.Health literacy[J].JAMA,2011.306(10):1158.

  [9] 朱文,章勇,王嘉.2015—2017 年某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分析及 健康管理对策[J]. 中国校医,2018.32(11):832-833.

  [10] 隗瑛琦,陈京,胡永华,等.慢性病健康管理风险评估建模方法的 应用进展[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6):575-578.

  [11] 黄颖越,李虢,顾建新,等.社区慢性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吉林 医学,2011.32(36):78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64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