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有必要对高中生物课堂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以构建更加高 效、合理的课堂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过去枯燥、无聊的教学氛围, 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学习并落实先进、有效的教学观念,并从多方面出发,进行教学 内容的讲解和展示,以使学生通过生物课堂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积累学习技巧和 学习经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高中阶段,生物这门学科逐渐 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教 师在进行课堂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充分 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 需求,使课堂教学环节更加生动、有 趣, 让学生能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 逐渐意识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只有这 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 能力和学习水平,使学生产生较大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配合教师的教学。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巩固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 能够逐渐形成较强的探究意识和学习 能力;并且,教师还需要以多元化的 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全 面提升,为学生在生物领域的发展奠 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一、开展合作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教师需 要重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课 堂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 生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探究意识和思 维能力。在过去的课堂中,一般都是 由教师进行口头讲述、学生进行聆听,在课后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和记 忆。教师虽然会通过提问的方式加强 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或者通过趣 味性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 往往由于紧张的教学进度,学生的生 物学习积极性并未得到充分调动。而 且,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不由自主地 跟着教师的思路思考,并疲于应付, 对教授内容的思索和领悟则有所欠 缺,进而导致课堂教学逐渐偏离教学 目标,影响教学效果。这种单一的学 习模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放 弃的心理。
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改 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以小 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 究,使学生能够通过讨论逐渐明确自 身的学习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 够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意识,从根 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来说,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分 层,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 的不同进行划分,之后再根据分层的 结果进行分组,使每一个小组内都拥 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学习任务进行分配,使学 生能够从自身的学习基础出发而得到 相应的进步和提升。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认 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与其他学 生进行交流时,不断收获丰富的学习 思路和学习经验。在这其中,教师可 以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交由学生进行自 学,让学生通过相关内容的理解,从 根本上掌握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自主 的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才能够对 生物的学习过程产生正确的认知,不 断地挖掘高中生物知识的趣味性,感 受到学习生物的快乐。并且,在进行 讨论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些能够 引发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能够通过主 动思考和探究,共同完成相应的学习 任务,逐渐产生较强的成就感和自信 心,以面对接下来的学习。
例如,在讲解“细胞的衰老和凋 亡”这节课时,教师便可以向每组学 生进行提问,如: “从古至今,人体 并不会保持永远年轻,同学们能够分 析出人体从年轻到年迈这一变化过程 的原因吗?整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存在着什么联系?在一个幼儿体内会 出现衰老的细胞吗? ”通过这些问题 的提出,学生便能够明确学习的目标 和方向,并且能够形成较强的求知 精神和探索意识。这样,学生便能够 积极进行相互交流,表达自己对问题 的想法,通过教材的阅读进行自学, 先对教材内的知识内容产生全面的了 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并 提出一些新的问题。之后,教师在授 课时便可以针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一条清晰的学习 思路,并且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 课堂上的互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 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落实虚拟实验教学
对生物这门学科,教师可以从实 验环节入手,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生物 实验,使学生能够对生物知识产生更 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并且,这种方 式也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关注和重 视,让学生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画 面进行知识的理解和学习。通过实验, 学生能够有效实现知识内容的简单 化、具体化,从根本上熟悉知识的分 析,对生物知识体系产生更加全面的 认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 展,教师可以将一些课堂上无法完 成的实验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进 行展示,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这种 更加生动、直观的表现方式,进行 实验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在实验操 作过程中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基础。 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可以使教师以 多种方式展开生物教学,结合信息 技术构建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信 息化课堂,让抽象的概念以更加清 晰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高中生物课堂,为 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建立有 效的师生沟通交流渠道,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将信息技术运用在高中生物课 堂,可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 境中, 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并且,通 过这种方式,还能够加强学生的感官 认知,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加优良的学 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并且,视频学习 模式也能够为学生的课下学习带来较 大的便利,让学生能够不限时间、地 点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使学生能 够通过视频的反复观看,而对实验操 作流程以及理论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 印象。
例如,在讲解“生长素的生理作 用”这节课时,教师便可以在网络中 搜寻生长素对植物成长作用的相关视 频,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过程进行知 识的理解。如在视频中,用两根植物 幼苗进行对照实验,将 a 幼苗和 b 幼 苗分别放在具有生长素的培养皿中和 正常的培养皿中, 在视频中的几天后, 学生就能够观察到a、b 幼苗的成长 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别,a幼苗成长 速度远远大于 b 幼苗的成长速度,于 是,学生便能够通过一个视频的实验 过程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一过程可以将几天才能完成的 实验,以几分钟的视频进行展示,能 够有效提升实验过程的高效性。之后, 教师便可以使用浓度不同的培养皿进 行对照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 实验现象,进行结论的总结。在这一 过程中, 学生会发现, 在一定范围内, 幼苗在高浓度的培养皿中要比在低浓 度的培养皿中生长速度更快。学生可 以通过这种方式, 不断优化学习过程,体验更加新颖的学习方式,进而不断 提升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
现有的高中生物课堂往往以教师 为主体,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并 且授课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应当尽量 减少教学的功利化和机械化,避免简 单粗暴的定理灌输,要根据学生主体 大脑正在发育过程中、认知水平并不 成熟且具有层次性的特点,提出阶梯 型的问题,通过充满人情味与生活气 息的引导,让学生自觉发掘生活中的 科学魅力,寻找生物这门工具学科真 正的功用性。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合 理应用生活元素,让学生能够通过自 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知识的理解。并且, 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 生活经验,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生 物知识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能够在学 习时更加积极、主动。在这一过程 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出生活化的 情境,使学生能够在一种相对更加熟 悉的情境下进行知识的学习,这种方 式十分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水 平,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 新知识、新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通过熏陶式生活化教学的开展, 学生可以有效掌握解决具体生活问 题的思路, 增强解决问题的自豪感。 通过不断地思索、探究与发现, 学生 的思维品质以及思维素养可以得到 充分锻炼,同时对事物的内在规律 与联系产生思考,能够更好地认知 世界。此外,学生还会对化抽象为 具体、具体化抽象的过程有所感悟,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形成良 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升问题意识与生物学科素养。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 发,利用生活实例开展课堂导入环节, 使学生能够通过对例子的分析和思 考,对接下来所要讲述的内容产生较 大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 专注度,使学生能够产生最佳的听课 效果。
例如,在讲解“果酒和果醋的制 作”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将葡萄酒作 为生活实例向学生进行讲述,让学生 了解到“在葡萄汁里加入一些水,之 后再加入酵母菌,使其一直处在有氧 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产 出葡萄酒”。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 明白葡萄酒的制作原理。通过生活案 例的讲解,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述的内 容,让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学习,对教 师所讲述的内容产生新的认知和理 解,进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高中生物知识的过程中, 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十分重要, 单纯的理论知识讲解可能会引起学生 的反感,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甚至失去学习生物科目的兴趣。而这 种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教学模式,则可 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改变上述现象, 满足“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要求。
四、加强实践教学活动设计
生物技术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大 量变化,为了丰富教学形式,加深学 生对定理结论的认知,实践活动是必 不可少的,同时实践活动也是对学生 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生物这门 科目与其他科目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 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有实践教 学内容。很多教师为了追求教学进度 或者是为了更好地讲解理论知识,就 忽略了对高中生物的实验讲解,使学生没有进一步了解高中生物的学习内 容,认为学习高中生物就是为了应付 考试,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 师要改变这种教学观点,通过生物实 践教学活动的创设,给予学生立体化 的培养。
所以,生物教师要对实践教学活 动给予高度的重视。教师可以组织学 生参与一些生活化实践性的教学活 动,用亲身的体验领悟知识,在素质 教育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生物科学与农业”的 教学中,目前现代化农业与传统农业 已经有非常大的区别。高中教师应给 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出问题,掌 握知识,提升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带 领学生到周边的农场,或者校企合作 企业,近距离观察现代化的农业,看 到生物科学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变化。 如利用转基因技术以及杂交技术进行 育种, 利用生物技术配制抗生素农药、 活体农药等。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 个劳动小组,在小组中明确每个学生 的职责,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 分配,大家各司其职,避免有一些学 生虽然参与到集体劳动活动中,但是 并没有融入活动,而是找个机会“开 小差”,或者偷懒,造成集体实践活 动的教学效果下降。
这种集体活动式的实践教育,既 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实践观察和学 习中,通过自己的实践理解生物学科的实用价值,也能锻炼学生一定的社 交能力,并掌握一定的实践技巧,让 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在小组共同协作中实现良好的配合,充 分了解自己在不同分工中的角色,提 升对自身素质的判断。同时也让学生看到尽管生物技术给农业带来了很多 变革,但种植与收获仍然需要付出大 量汗水,让学生懂得劳动的可贵和粮 食的来之不易。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语言的引导, 将实践活动与教材知识结合, 通过“眼 见为实”的方式,实现素质教育的效 果,让学生在对真实事物的观察中提 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这种教学活动 能够让学生意识到生物技术的实用性, 并完成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促使学 生更立体地感受教材上的知识点。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新课改理念 背景下构建高效高中生物课堂这一问 题,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包括开展合作教学模式、落实虚拟实 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 加强实践教学活动设计这四方面。希 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高中生物教师提 供一些帮助,使学生能够通过生物课 堂,更加高效地进行知识的掌握和理 解,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生物素养和 学习思维,为学生未来生物领域的学 习和发展提供较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君 . 刍议高中生物教学构建 高效课堂的策略 [J]. 科学咨询 ( 教育 科研 ),2021(06):208-209.
[2] 马美英 . 浅析新课改理念在高 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学课 程辅导 ( 教师通讯 ),2021(11):45-46.
[3] 贾晋 .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模式[J].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1):96.
[4] 冷钧 . 浅谈高中新课改生物高 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 ( 教师教育 ),2015(20):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