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调查大学生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意愿的影响因素,文章基于读者与高校图书馆维度,首先构建了大学生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然后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提出了大学生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意愿增强建议。
关键词:纸质图书,阅读意愿,大学生,图书馆
作为传统的阅读方式,纸质图书以纸张为载体,读 者阅读基于书写或印刷的纸质文本。互联网的快速发 展促使人们的阅读方式产生了重大变革, 数字阅读实 现了阅读对象及阅读方式的数字化, 具有较大的便捷 性优势。相比数字阅读,纸质阅读仍然具有实物纸本带 来的直观感官享受、便于笔记标注及回顾查阅、文本质 量可靠、利于版权保护、体现收藏或馈赠价值等优势[1]。 数字阅读与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的主要区别在于阅读内 容的呈现与获取方式,两者各有所长,并非对立或取代 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数字阅读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 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数字阅读, 对所就读高校图书 馆纸质图书的阅读意愿呈现下降现象[2]。
高校图书馆是采购、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高 校师生阅览、参考的机构,是大学生学习与阅读的重 要场所之一,具有发挥纸质图书阅读优势的功能[3]。长 期以来,在激发大学生美好阅读兴趣与体验、鼓励和 促进大学生深度思考与阅读、培养大学生良好阅读与 学习习惯、营造高校全体师生阅读氛围等方面,高校 图书馆收藏的纸质图书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功能与价 值,对高校学生的培养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4]。
为了解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 读意愿及影响其阅读意愿的关键因素, 本文从读者、 图书馆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影响大学生对图书馆纸 质图书阅读意愿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提高大学生 对质图书阅读意愿的建议。
一、大学生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意愿影响因素 理论模型
基于前期对在校大学生的广泛走访调研,同时参 考相关研究的已有成果,本研究从读者维度、高校图 书馆两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意 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如图 1 所示。其中,读者维度包含大学生选择阅读所在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受控 动机、自主动机及自身的阅读能力三个自变量;图书 馆维度包含大学生所在图书馆所提供的纸质图书的 阅读环境、阅读内容及阅读服务三个自变量 。本研究 的因变量是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 读意愿,具体采用被调查大学生的图书馆纸质图书月 均阅读次数 (连续阅读 15 分钟以上可记作 1 次) 、月 均借阅册数及被调查大学生本人对所在高校图书馆 纸质图书满意度三个维度进行测度。
(一)控制变量
考虑到被调查大学生的性别(男、女) 、就读年级 (本科生大一与大二计入低年级、大三与大四计入高 年级;研究生就读第一年计入低年级、就读其他年份 计入高年级) 、在读学历(在读本科生、在读研究生) 对 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意愿的影响作用,本研究设置了 三个控制变量,分别是被调查大学生的性别、就读年 级、在读学历 。基于以上内容,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大学生性别影响其对所在高校图书馆纸质图 书的阅读意愿。
H2.大学生就读年级影响其对所在高校图书馆纸 质图书的阅读意愿。
H3.大学生在读学历影响其对所在高校图书馆纸 质图书的阅读意愿。
(二)读者维度
第一,受控动机 。如果高校对大学生阅读图书馆 纸质图书有硬性要求,或者出于环境规训、大众认可 等原因,大学生选择阅读纸质图书会受到教师、同学 的认可与赞扬,可能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其对所在高 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读意愿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4.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选择的受 控动机影响其阅读意愿。
第二,自主动机 。相比受控动机,基于自主动机 触发的行为往往可以获得更加积极 、美好的情绪与 感受 。基于纸质图书阅读可以有效增长知识与见识、 提升素质与素养、带来享受与愉悦等自主动机的驱 使, 这将有效增强大学生对所在高校图书馆纸质图 书的阅读意愿[5] 。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5.大学生对 所在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选择的自主动机影响 其阅读意愿。
第三,阅读能力 。本研究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 广泛的面对面访谈,发现大学生本人能否在所在高 校图书馆的众多纸质图书中熟练地找到所需图书, 能否通过纸质图书阅读有效获得知识与技能,并以 此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与困难的 自身阅读 能力的高低,亦是影响其是否有意愿选择阅读纸质 图书的重要因素之一 。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H6 . 大 学生对所在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读能力影响 其阅读意愿。
(三)图书馆维度
第一,阅读环境。一个令人身心愉悦、信息查找便 捷的图书馆环境,能够有效延长大学生在图书馆的驻 留和阅读时间 。高校图书馆的基础设施是否舒适,阅 读氛围是否温馨安静,纸质图书排架是否合理、易查 找,指引是否清晰明确等阅读环境,对大学生的纸质 图书阅读意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 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H7.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读环境影响大学 生的阅读意愿。
第二,阅读内容 。随着数字阅读的盛行,电子图书 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纳 。通常认为,数字化图书的 更新速度、品种数量高于纸质图书,是大学生对图书 馆纸质图书阅读意愿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具体而言,与学业密切相关的书籍是否契合不同专业学生的 实际需求,以及娱乐与文化类书籍内容是否具有新颖 性与时效性,均会影响大学生对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 读选择意愿 。概言之,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更新速 度、数量与种类、新旧、整洁及文本品质等,是影响大 学生阅读意愿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6] 。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H8.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读内容影响大学 生的阅读意愿。
第三,阅读服务 。 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读服务包 括单次借阅周期及册数限制、日常开放时间、馆员服 务态度、纸质图书自主管理系统易用性、开展阅读活 动的吸引力等方面,其对大学生是否选择阅读图书馆 纸质图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9.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读服务影响大学生的阅 读意愿。
二、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根据研究模型,基于已有量表设计、专家访谈,本 研究设计了各变量的问卷题项,并采用李克特五分量 表,主要针对江苏省、浙江省范围内的部分本科院校 在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 问卷采集完成之后,对于 全部问卷题项勾选分数相同及问卷题项信息填写缺 失的问卷,本研究均将其作为无效问卷不予采纳 。最 终,合计采集了有效问卷 212 份。
三、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如表 1 所示,读者维度、图书馆维度及因变量阅 读意愿各分量表的 Cronbach alpha 系数均大于 0.8. KMO 指标均大于 0.7.各公因子解释的总方差均大于 70%,这表明本研究的各个变量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因 子的划分与问卷的理论结构符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 信度与效度。
四、研究假设检验
为更好观察各变量对阅读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 假设检验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首先,进入控制变 量,即大学生性别、就读年级和在读学历;其次,进入 大学生读者维度的三个自变量,分别是大学生的受控 动机、自主动机与阅读能力;最后,进入图书馆维度的 三个自变量,分别是高校图书馆的阅读环境、阅读内 容与阅读服务,检验结果如表 2 所示。
根据表 2 检验结果可知, 当本研究所有的变量 进入模型后,自变量受控动机 P=0.001≤0.001.说明 该变量对因变量阅读意愿在 0.001 水平具有显著影 响作用,此外,Beta 值为正值,表明受控动机与阅读 意愿正相关;自变量自我动机 P=0.000≤0.001.说明 该变量对因变量阅读意愿在 0.001 水平具有显著影响作用,Beta 值为正值,表明自我动机与阅读意愿正 相关 。 控制变量性别 P=0.618 >0. 1 、 就读 年级 P= 0.585>0. 1、在读学历 P=0.634>0. 1.说明三个控制变 量对因变量无显著影响作用 。其他变量的检验结果 同理,不再赘述。
本研究假设经检验,结论如表 3 所示 。根据研究 假设实证研究结论可知,控制变量大学生性别、大学 生就读年级、大学生在读学历对所在高校图书馆纸质 图书阅读意愿的影响作用未得到统计学的支持,自变 量大学生维度的受控动机、自主动机、阅读能力及高 校图书馆维度的纸质图书阅读内容对阅读意愿的影 响作用得到了强支持验证,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阅 读环境、阅读服务对阅读意愿的影响作用得到了弱支 持验证。
五、大学生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意愿增强建议
(一)大力倡导有效阅读,营造校园阅读氛围
随着数字阅读的日益普及,大学生群体呈现出一 定的娱乐性、功利性、消遣性阅读倾向,从“精读”“细 读”走向了“泛读”“速读”,倾向于阅读“有用”“易懂” “速成”的书籍,导致传统以纸质图书为主要载体的阅 读方式面临着巨大挑战 。 因此,教师应大力倡导有效 阅读,形成良好的校园阅读氛围,助推大学生生成自 主阅读动力, 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方 式 。事实上,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各有特点,并不冲 突,关键在于如何充分结合、优势互补,以取得更好的 阅读效果及满足不同情境下的阅读需求[7]。例如,对于 需要仔细推敲、反复研究、纵深比较的学习内容,可以 选择传统纸质阅读;对于需要横向对比、迅速检索获 取的海量信息,或者读者所处场景更适合移动、数字 化信息读取时,可以优先选择电子化阅读[8]。数字阅读 和纸质阅读的区别仅为获取和感知信息和知识的方 式不同,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选择正确的 阅读内容,在阅读中发现乐趣,增加有效阅读量,减少 碎片化阅读、浅阅读。
(二)培养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思考与知识 运用能力
阅读能力对大学生能否有效获取并运用新知识 至关重要[9]。阅读能力既包含了对所阅读内容的认读、 理解、鉴赏及评价能力,也包含了图书与文献检索能 力。除了利用校园阅读文化进行影响与熏陶,一方面, 高校应注重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觉、静心地学习与阅 读,在长期的学习与阅读实践中养成独立思考、自觉 学习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高校可开设文献检索与 应用、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英语科技文献阅读、学术 规范与写作、名家名作鉴赏与诵读、东西方文学经典 鉴赏等必修或选修课程[10]。此外,高校可通过鼓励与指 导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等方式,训练大学生逻辑 思维,培养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其通过阅读进行深 度思考与知识运用的能力[11]。
(三)优化图书馆纸质藏书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定期开展知识竞赛、阅读 征文、经典诵读、读书日等阅读活动,吸引大学生深 入参与,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2] 。另一方 面,图书馆应及时更新纸质图书,对于教学、科研纸 质图书,应定期征询教师的意见,确保馆内图书能符 合、满足实际的教学科研使用需求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 应注重及时更新, 保持纸质图书的整洁 性,充分掌握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与兴趣,考虑其实际 阅读爱好[13] 。此外,高校图书馆应注重纸质图书借阅 规则的人性化考量 、提升图书馆自助图书借阅系统 的易用性、增强场地借阅标志简明性等 。换言之,高 校图书馆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 为大学生借阅纸质 图书提供温馨的服务。
六、结语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阅读行为与方式的巨 大变革,以书籍、图书、杂志、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介为 主体的阅读方式受到了较大冲击,但数字阅读并不能 完全取代传统纸质阅读,纸质图书阅读仍具备显著优 势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发挥着纸质图书阅读场所 的重要功能与优势, 其可以通过营造校园阅读氛围、 增强大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图书馆纸质图书服务质量 等途径,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 图书馆纸质图书的意愿,进而促进大学生实现有效阅 读和深度思考。
参考文献:
[1] 韩晓东.2021 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纸质图书仍然是首选[N]. 中华 读书报,2022-04-27(1).
[2] 韩海苗,郭旭魁.数字化阅读与纸质图书阅读孰更受欢迎:基于长 治学院的实证调查[J].新媒体研究,2020.6(1):83-85.127.
[3] 王晓涵.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信阳学院图书馆为例[J].学园,2018.11(32):27-28.
[4] 严爱慈.互联网时代纸质图书阅读的新观察新思考新行动:以深 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16(3):98- 102.
[5] 郭艳龙.如何提高网络时代人们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兴趣[J].现代 经济信息,2017(2):431.
[6] 韦春伊. 高校图书馆学术图书阅读推广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22.39(15):30-32.
[7] 申永刚.深阅读视域下学术图书的出版价值重塑[J]. 出版广角, 2022(8):61-64.69.
[8] 孙文影.2010 —2019 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媒介的壇变及其对图 书出版的启示[J].记者观察,2022(6):157- 159.
[9] 刘思贤.大学生阅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郑州:郑州航空 工业管理学院,2021.
[10] 蔡云.经典诵读对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科技资 讯,2020.18(26):174- 175.178.
[11] 张乐飞 . 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对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实证 研 究:基于安徽省 25 所高校的调研分析[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 2018.36(6):66-72.
[12] 张妍 . 论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途径[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8.20(2):105- 108.
[13] 刘双,钱澄澄,李荣建,等.数字阅读时代多种阅读方式下图书内 容索引发展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22(1):48-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4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