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31 10:23: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然后说明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总体 设计,接着论述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最后提出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策略。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 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 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 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也明确提出“推动党 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 。 由此可见,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实 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3] 。在专业课程的理 论知识讲授过程中合理融入思政元素,不仅是落实新 的时代教育理念、推动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也是转 变教学观念、提升理论课程现实解释力的迫切需求,更 是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 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度,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的重要途径。

\

 
  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管理信息系 统”课程要想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就要深度挖掘课程 蕴含的思政元素, 使理论知识成为思政教育的载体。 因此,如何围绕“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闭环 的教学体系,对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实施策略等方面展开探究是“管 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为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管理 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的施行力求实现如下目标。

  (一)无缝嵌入思政理念的协同育人

  实施“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需要不断优 化课程思政理念、深挖思政元素,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将正确的三观培育和塑造融入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思政 元素无缝嵌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使学生课程理论水平 与思政认知水平同步提升,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有效整合思政实践的高效育人

  要想让“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有魅力、有张力、有活力,就要将理论知识与思政实践整合推进。 实践案例是理论的源泉、信念的基础、是非的判定、情 怀的根本 。将思政实践与理论教学整合,以案例为引 导,以问题为核心,有助于推动理论知识体系向信仰 认知体系转化[4] 。通过思政实践案例引发学生深度思 考,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坚定他 们的政治立场和奋进信心,从而实现高效育人[5]。

  (三)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的深度育人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师既要注重顶层设计,主 动挖掘提炼思政元素,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又要 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对思政元素融入的深度和 广度加以把握 。教师要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学科教 材、课程教学、课堂管理、课后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 重构体现思政要素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思政元 素的提炼和运用达到如下目标:政治有高度、思维有 厚度、内容有广度、情怀有温度,进而真正实现深度 育人。

  (四)准确把握思政特色的精准育人

  当前,课程思政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从广度和 深度两个方面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而且要具备从精 度和效度两个层面将挖掘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 的能力[6] 。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师要提高思想 政治敏锐度,准确把握思政特色,灵活驾驭授课现场, 在学科知识传授过程中合理切入思政要素,以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 。概言之,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实施中 要真正实现对象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评价精准 的精准育人,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 亲和力和针对性,全力提升育人水平。

  二、“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总体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关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 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总体设计既要注重核心理论知识的传授,也要 着力贯彻课程思政思想,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对思政 元素不断感知、认可,并进一步同化、升华。具体而言,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总体设计要着眼于立 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7],从思政任务和教学任务两条 路径出发,有机融合科学态度、社会责任、创新意识、 求实精神、使命担当、家国情怀、民族自信、科技报国 等思政元素,最终达成思政目标和教学目标的统一,如 图 1 所示。

\

 
  从教学路径出发,“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强调管理 信息系统作为人机结合的系统对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探讨了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生产运营全 过程的影响。教师要注重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将科学思 维和价值塑造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尝试,培 养创新性思维和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成为 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从思政路径出发,“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要融 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将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 系统的方法与课程知识要素相结合,保证学生科学知 识的获取与思政意识的提高同时达成。教师要着眼于 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促使 学生承担起民族复兴的使命;引导学生建立起追求真 理、探索未知、尊重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包含概论、技术基础、 规划开发、安全防范、数据分析及应用六大模块。教师 要兼顾知识内容传授和思想价值引领,且结合学生专 业领域、祖国发展阶段与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增 强课程的先进性、动态性和开放性为宗旨,开发科学 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 同时,教师必须注重思政 元素的研发,以思政研发反哺理论教学,不断拓展教 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笔者针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特点对思政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具体内容如表 1 所示。

\

 
  (一)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管理信息系统概论这部分从基本特征、分类、运 行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 介绍 。在提炼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要素时,教师可结 合学生非常熟悉的管理信息系统—微信进行案例 分析 。具体而言,教师可通过梳理腾讯公司出品的微 信社交软件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成为使用人数超 过 12 亿的全球第三大社交软件的发展过程,让学生 体会到中国科技的力量,进而促使学生对中国制造产 生深刻的认同,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民族自信。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这部分强调信息技术 对管理的助力作用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结 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案例加以分析 。 目前,华为的 各类产品服务于全球上百个国家的企业, 在金融、互 联网、零售、教育、制造、公共服务等行业广泛应用。华 为 5G 技术世界领先,5G 合同数量全球第一; 华为交 换机和路由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华为鸿蒙系统一经 问世,就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操作系统,用户数量超 过 3 亿 。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展现给世界,显示出我国强大的综合实力 。教师通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可让学生为祖国企业的日益强大感到骄傲,增强学生 的民族自信,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坚定科技报 国的决心。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

  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开发这部分介绍了结构化 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疫情防控 健康码系统的应用为例,引导学生理解管理信息系统 规划开发的路径。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当人 们意识到疫情第一线的纸质静态信息完全无法实现 对疫情的实时监控时,技术人员立刻行动,于 2020 年 1 月 28 日设计出防疫信息系统概念模型,2020 年 2 月 5 日健康码 1.0 版本诞生, 随后不断更新、快速送 代,并向全国推广使用,使疫情防控精准高效,成为抗 疫阻击战的有力武器 。教师通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可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系统规划开发的全过程,也让学 生树立起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创新的思想,肩负起 科技兴国的历史使命。

\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

  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这部分阐述了管理信 息系统的保障措施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教师可以引 入国家反诈中心 APP 的实践应用,以深化学生的理论 学习 。2021 年 2 月,国家反诈中心 APP 正式上线,该 款软件能够帮助用户主动识别诈骗电话信息,并快速 向检举平台举报,还能帮助用户监控恶意软件,破解 各类骗局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信息技 术和信息系统对于净化网络环境、构筑防诈反诈“防 火墙”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建立起科学防范的意识,也 肩负起维护网络安全的社会责任。

  (五)管理信息管理的数据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这部分介绍了数据挖 掘及其商业应用,分析了数据的商业价值 。教学过程 中,教师可以引入《“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8], 让学生意识到全球经济剧烈变化,大数据技术产业、 跨境数据流动、数据治理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日趋激 烈,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 。 目前,我国通过出台“数 字新政”等方式,抢占了大数据产业发展制高点,大 数据产业规模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数据产业的认知,增强学 生的民族自信,同时也让学生树立起努力学习、报效 祖国的决心。

  (六)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这部分阐述了人工智能的 应用和发展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学生了解《中 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20》。该报告显示,过去 10年, 中国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9] 。 目前,我国在自然 语言处理、芯片技术、机器学习、信息检索与挖掘等 人工智能子领域的科研产出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 。 对此, 教师既要让学生体会到国家变大变强时人民 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又要鼓励学生增 强创新意识、奋发图强,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重任。

  四、“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思政水平

  思政元素的植入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更 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 。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教 师很难做到深度挖掘思政内容, 系统引入思政元素, 难以发挥思政教育的最大作用。对于“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来说,实施思政教学,教师一定要转变陈旧的教 学观念,改变思政教育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状况,据 弃传统的理论教学与思政教学完全脱节的教学模式 。 首先,教师必须重视课程思政设计,要从立德树人的 核心思想出发, 构建可操作的思政课程实施路径,提 高思政元素的浸润度和达成度 。其次,由任课教师组 成的课程思政课题组要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内容,整理 形成与课程理论知识贴合的课程思政视频库、案例库 等课程思政素材并持续更新,保证课程思政素材具备 启发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最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 不断重构课程思政模式,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 默化地植入思政元素,从而从本质上提升思政育人效 果,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探索教学方法改革

  课程思政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这 离不开合适的教学方法 。因此,“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教师要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方法, 尝试将案例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方法相互结合、穿插使 用,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理论知识与思政元 素的完美结合 。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可以根据课 程内容和课程知识点选择案例进行引入。案例的选择 要充分考虑变幻莫测的国际发展形势、我国的现实国 情、社会的发展特点;案例的引入要贴合理论课程并 把握好思政元素融入、展现和传达的方式 。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时,教师要设计好讨论主题,并引导学生积 极参与讨论和辩论,实现各种思想的相互驳斥、启发、 融合、吸收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激励、点拨和 引导学生,适时切入思政元素,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 战略和国家精神,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 。采用情 景式教学法时,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情景模拟,分 析面对不同场景的应对策略,以此潜移默化地弘扬爱 国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通过创 设典型场景,可引起学生情感上的触动,将抽象的思 政内容具体化为活动体验,将抽象的价值观通过情景 演绎慢慢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概言之,教师要通过 不断探索和改革教学方法, 引领学生实现知识传授、 能力提升、价值引领的同步统一。

  (三)创新教学组织模式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 新教学组织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持续激发学生 的主观能动性和互动参与感 。从授课教师视角出发, 其可尝试从“课前设计”“课中引导”“课后反思”三个 方面构建闭环管理系统 。课前优选教学案例,完善教 学设计;课中引导学生进行思政路径和课程路径融合 学习;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持续改进。从学生视角 出发,其可尝试从“课前预习”“课中授课”“课后复 习”三个方面实现实时的闭环反馈。课前,以微课或视 频的形式在线推送预热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资 料、积极思考,实现自主学习;课中,实施课堂小组讨 论、互动测试、团队汇报等,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向; 课后,通过作业任务反馈课程教学效果和思政教学效 果, 以指导新一轮课程教学和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 教师要利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闭环管理,准 确把握学生的思政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持续提 升教学效果 。通过创新教学组织模式,可真正实现课 程教学目标和思政目标的统一,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全 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思政教育与教学目标同期考核

  考核体系对于衡量教学质量,调整未来教学方向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师在设计 评估体系时,也要从教学内容和思政内容相融合的思 路出发,除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还要从价值塑造角 度对思政教学效果进行量化考核,以提高立德树人成 效 。在实施课程考核时,教师不仅要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考核,也要加入课程思政育人成果评价,把学生 参与度、提升感、认同感作为检验思政教育效果的考 核指标[10] 。考核成绩由平时参与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 组成。其中,平时参与成绩由课堂互动、团队汇报和雨 课堂在线测试构成,课堂互动和团队讨论力求大量融 入思政元素。完善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的评价机制 不仅有利于提高课程思政的丰富程度,也有利于学生 高效吸收思政元素,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

  总之,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管理方法,更是管理 思维或管理哲学在管理各层面的渗透 。对于“管理信 息系统”课程而言,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中国文化相结 合, 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深 入开发课程思政资源,不断打磨思政元素,真正构建 起以学生“价值塑造”为主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是 该学科教育者的使命[11]。换言之,“管理信息系统”课程 思政教学围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既要让学 生明白学好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也要引导学生将自身 发展和国家发展、自身进步和国家进步、自己命运和 国家命运有机结合和统一, 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增 强自己对时代发展潮流的认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 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 民日报,2016-12-09(1).

  [2] 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EB/ OL]. (2017 -11 -02) [2022 -04 -20].http://www.gov.cn/zhengce/2017 -11/ 02/content_5236647.htm.

  [3] 王晓军,刘加林.课程思政融入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探索[J].高 教学刊,2021(20):110-113.

  [4] 曹洪滔,左海纬.新时代理论强党的内涵、动力与维度[J]. 东北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3(4):99-105.

  [5] 郝廷娜.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6] 翁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精准化建设研究[J].科教文汇, 2021.17(6):70-72.

  [7] 苏利荣. 习近平青年观对高校“三全育人”的引领[J].西部素质教 育,2019.5(9):26-27.

  [8]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的通 知[EB/OL].(2021-11-15)[2022-04-20].https://www.miit.gov.cn/zwgk/ zcwj/wjfb/tz/art/2021/art_c4a16fae377f47519036b26b474123cb.html.

  [9]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20[EB/OL].(2021-04-12)[2022-04-20]. https://wenku.baidu.com/view/28e8760f4873f242336c1eb91a37f11 -1f - 1850ded?fr=sogou&_wkts_=1668157040890.

  [10] 常金玲,樊欢瑶.《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研究[J]. 高教管理,2021(3):69-74.

  [11] 周欣.课程思政理念融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20(13):258-2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397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