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提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线教学交互设计的要求,然 后提出了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线教学交互设计的路径,最后对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线教学交互设计进行 了反思。
关键词:在线教学,交互设计,信息技术课程,高职
调查显示,受近 3 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大 都以“线上+线下”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1]。基于此,在 线教学该如何开展,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同时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 个关键问题,对此,教学交互成为教师达到预期教学 效果的重要途径 。目前,相关学者针对在线教学交互 领域所做的研究较少,在少数的几篇论文中,大多是 在讨论教学交互的理论设计, 较少关照现实及系统 解决实际存在的教学问题, 且模式阐述不具有时代 感,教学方法过于老旧。
国际远程教育先驱安德森教授在等效交互理论 中提出,为网络远程学习者提供持续的关心和支持是 远程教与学再度统一的前提[2]。宫添辉美等[3]提出了基 于等效交互理论的 64 种交互设计模型,是等效交互 理论的最新扩展,但教师在教学中不需要将所有交互 方式都用上,只需要结合在线学习的实际情况,有效 选择和实施一种或两种即可。而在高职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中,教师、学生和学习内容三者实时交互,有效开 展知识建构、问题解决、协同制作等教学活动,能够提 升在线教学中学生的存在感[4],最终优化课堂教学效 果 。基于此,本文拟对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线教学交 互设计加以探究。
一、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线教学交互设计的要求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依托典型案例进行教 学交互设计,使课程内容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 技术课程标准(2021 年版)》[5] 相契合,体现出培养学 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创新与发展技能、社会 责任感的教学目标 。 同时,教师在线上教学设计过程 中采用恰当的教学交互方式,有利于转变角色,整合 师生关系,构建学习共同体;突出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另外,教师用大数据工具及知 识图谱、语音识别等交互工具,实现技术与知识的融 合,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平台之间进行交互,能够促 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方式。 而根据等效交互原理,结合在线交互的特点[6],具体来 说,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线教学交互设计的要求包括 以下五点。
第一,难易程度适当 。交互活动时间过长或步骤 过于复杂,可能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交互要求,故每次 交互的时间应控制在 3~5 分钟[7]。
第二,熟悉的活动方式。采用熟悉的活动方式能让 学生真正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实际交互活动。主 题讨论、提问、投票和抢答等都是其熟悉的交互活动。
第三,交互反馈的及时准确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 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给予正向回馈,尽快做出积极 的引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教 学互动中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
第四,学生参与的广泛性 。为了提升教学的整体 效果,教师应该组织所有学生参与活动,并运用聊天 室等工具,促进深度学习的展开,从而提高学习活动 的有效性。
第五,鼓励交互的双向性 。教师可利用在线教学 的优势,让学生发起或引导互动,这样会带动其他学 生的回应和讨论。
二、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线教学交互设计的路径
依照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线教学交互设计的要 求,建构在线教学交互模型,如图 1 所示 。该模型以教 学直播平台或实时交互平台搭建线上教学空间,其中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监控 者 。运用交互教学模型,创设可以触发各种类型交互的学习活动, 亦可以改善在线教学状态下时间同步、空间分离造成的师生之间交流欠缺的问题[8] 。通过互 联网络、交互工具、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建立交互教 学的评价机制 。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交互在教学中的 作用,依据该模型确立交互实施准则并组织线上教学 活动。
(一)设置交互活动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在设置交互活动时应遵 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 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的信息素 养,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信息技术课程中“人工智能”章节 的在线教学实施为例,可梳理形成以下教学各环节中 交互活动设置的实施说明。教师在线上教授这部分知 识时,通常包括课程引导、讲授分析、讨论分享、实践 演示、评价答疑和总结等环节 。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 和学的具体活动不同, 交互内容及形式也有所不同, 相应教学工具的选择也要有所差异,交互活动的类型 和工具具体如表 1 所示。
(二)完善教学内容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可从主题概述 、内 容要求和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完善 。如图 2 所示,在“PPT 动画设置”章节教学中,要针对每个主 题设置相应的任务点、任务描述、操作技能、实例演 示、任务实现和能力拓展 。具体可以小组交互探究的 方式完成教学,如在讲到自定义动画设置时,可以让学生完成以“设置一个路线动画方案”为主题的讨论 活动, 划分小组后, 各小组可以借助线上教学讨论 群,或者建立小组讨论群,进行任务实践或探究,讨 论完成后挑选一位小组成员演示汇报成果(PPT 自定 义动画演示),其他学生要进行点评,最后由教师进 行总结评价 。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清 晰传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便其完成预习任务,这样为课堂教学省去了一些前端分析的时间,教学可 以直接切入主题 。课堂上,教学任务的呈现方式不是 单一的,而是多种交互形式并存 。设置的几个探究任 务,可由教师向学生演示,也可以让小组成员间互相 讨论 。小组讨论时长应设置在 10 分钟以内,时间不 宜过长,否则学生容易出现疲劳,并且要以小组讨论 出具有明确方案的设计结果为准 。之后由小组中的 一人做总结点评,时长为 5 分钟左右,点评包括教师 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以及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三)学习过程记录
对于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来说, 搭建线上教学平 台,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课件、视频、录像、习题库及站点资源) 让学生自主学习,也为教师和学 生之间建立交互的桥梁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平台 也可实时收集交互数据, 将学习状况全方位记录,如 图 3 所示 。对于课程内容学习的量化,极大方便了教 师更为直观地分析每个学生在平台资源使用过程中 的情况。教学平台提供了每一位学生这门课程的完成 情况(课程视频、课程测验、学习次数、作业完成情况、 完成任务点数量及综合成绩)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平 台数据设置相关数值(如视频分数低于 10 分、测验分 数低于 3 分、完成任务点数量低于 20 等),可以对满 足任一条件的学生设置教学提醒,从而对线上交互过 程起到实时监控和预警的作用。
三、高职信息技术课程在线教学交互设计的反思
根据在线教学交互设计要求和模型, 高职信 息技术课程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活动设计 和实施后,回望交互的几种形式,可以对其进行归纳,并依据交互水平层次塔理论[ 9] 进行分析,形成 教学交互层次, 以便更好地对在线教学中的交互 活 动 进 行 评 价,该 教 学 交 互 层 次 塔 模 型 [ 10] 如 图 4 所示 。
由图4 可看出,根据交互类型的不同可以将在线 教学划分为不同水平的等级,越往上说明交互的层级 越高,依次是操作界面交互、信息交互和自我交互 。由 下而上分别对应的教学交互级别越来越高,操作交互 属于基本的教学活动,而最高级的创新交互则是学生 知识内化和知识再生的一个过程,交互越往上则教学 效果越好 。在给学生讲解了教学内容后,教师就可以 通过教学互动工具强化学习的内容,如在讲到人工智 能的具体应用场景时,教师可通过共享二维码的方式 让学生在微信中进入百度 AI 体验中心进行人工智能 体验。如图5 所示,通过平台的投屏演示工具,教师可 以将手机上的内容进行共享,这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交 互,当然学生也可以自己扫描二维码进行体验,通过 “演示—体验”这种交互方式,其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 所讲的图像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等 AI 技术的具体应 用,并通过自己的体验,将知识内化,形成意会交互, 而将个体的学习感受表达出来或与其他学生进行讨 论,将形成创新交互。
四、结语
随着在线教学方式和学习支持技术的深入发展, 以及新形势下新教学格局及教学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采用与在线教学互动融合的方式,构建在线教学 交互组织模型,按照教学交互设计要求进行教学活动 方案实施,利用在线教学交互水平层次塔进行交互水 平评估,可以有效地反映教学成效,这种教学方法能 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提 高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 。 因此,随着教学方式与技术 的不断变革, 在线教学方式将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讲 授,而是会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在线 教学互动方式和反馈形式也必然向着更为灵活、智 能、个性化、多终端的方向发展。教学活动应该如何实 施,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学效 果的评价机制如何制定,才能有效地促进在线教学发 展,都是接下来教师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谢作栩,薛成龙.疫情期间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调查报告[R].厦门: 全国高等学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2020.
[2] 李晓兰,张萍.等效交互理论相关研究与反思[J]. 中国医学教育技 术,2015.29(5):490-493.
[3] 宫添辉美,安德森,王志军.开放教育资源、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 (MOOCs)和非正式学习时代中的等效交互[J]. 中国远程教育,2014 (7):66-73.78.96.
[4] 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 案例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20(3):106-113.
[5] 教育部发布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 年 版 ) [EB/OL]. (2021 -04 -12) [2022 -04 -20].https://www.edu.cn/xxh/yc/ 202104/t20210412_2095397.shtml.
[6] ANDERSON T.Getting the mix right again:an updated and theoretical rationale for interaction[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Distributed Learning ,2003.4(2):1- 16 .
[7] 穆肃 , 王孝金 , 冯冠朝 , 等 .在线同步教学中交互的设计与实施 [J]. 中国电化教育,2020(11):52-59.66.
[8] 郑旭东,万昆.规模化 K12 在线教学中家校合作的实施逻辑、内 容与建议[J]. 中国电化教育,2020(4):16-21.
[9] 王志军,陈丽.联通主义学习的教学交互理论模型建构研究[J].开 放教育研究,2015.21(5):25-34.
[10] 王志军,陈丽. 国际远程教育教学交互理论研究脉络及新进展[J]. 开放教育研究,2015.21(2):30-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