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融 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瓶颈,最后论述了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路径,包括制度层 面: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师生对音乐课程的认同感,加强其思政功能的发挥;课程层面:完善音乐课程体 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保障层面:完善音乐课程的保障措施,为音乐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保驾 护航。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音乐课程,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 途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局限于思想政治相关的课 程、讲座和理论学习,专业课、选修课等也可以成为重 要的辅助手段 。其中,音乐课程就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之一。充分挖掘音乐课程中隐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并加以运用,能够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助力。基于此, 本文拟在说明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实瓶颈,从而针对性 地提出突破路径。
一、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 要性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 的联系。虽然音乐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尽 相同,但是其根本目标都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两者是契合的 。 因此,高职 院校音乐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 意义。
(一)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音乐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教育体系中的重 要部分 。虽然从教学目标来看,音乐教育是为了提升 学生的音乐素养,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引领学生思 想成长,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从根本上来讲,两 者都是为了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的学生 。高职院校音 乐教育主要是以音乐课程的形式开展,而音乐课程教 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要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激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如《游击队之歌》《解放区的天》《歌唱祖国》就 表达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爱国情怀等,教师可以此为基 础,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1] 。同时,借助音乐课程教学, 教师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音乐本身就是一 种“和谐美”,需要集体歌唱、集体帮腔、集体衬腔等, 这些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担当教 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密切相关,因此教师以音乐课程 为载体,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陶冶 学生的审美情操,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2]。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音乐具有很强的情绪感染能力和吸引力 。对于 高职院校来说, 音乐课程就是表达情感的课程,其 教学主要以听觉艺术为主,同时以课堂活动 、音乐 表演活动等多种互动形式开展,这种寓教于乐的体 验式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在教学模式上的不足,以灵活的教学形式 、活跃的 课堂氛围把音乐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使教学内容深入人心,从 而引领学生成长。
(三)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其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 职院校的学生需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 发展需要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学生在 专业技能过硬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提升综合素质,其中音乐素养就是很重要的体现 。因此,一方面,高职院 校通过开设音乐课程,可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另一 方面,在音乐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可使学 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素质,为日后成为 综合类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 瓶颈
(一)学校层面:音乐课程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1.高职院校对音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识 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 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 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和 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 。音乐 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是提升学生美育素 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提升学生审 美能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 要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对音乐课程的作用认识不 足,进而忽视了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在社 会传统观念中存在“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 实用主义思想,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高技能 型人才,因此从学校、教师到学生都认为专业课的学 习才是最重要的,这导致高职院校对人文素养课程特 别是音乐课程不够重视,其把音乐课程等同于简单的 唱唱跳跳,且认为定期举办一些文艺活动、音乐类活 动就属于音乐素养教育, 使得音乐课程流于形式,未 能真正发挥出美育的功能,更谈不上把音乐课程与思 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发挥二者的合力,从而更好地培 养学生[4]。
2.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配套设施有待完善 。第 一,教学设施的资金投入不够 。高职院校每年都要进 行实训设备的资金投入预算,而用于音乐课程教学设 备的预算很少 。据相关预算部门人员反馈,由于音乐 课程的设备资金投入相对较大,且该课程在高校属于 边缘化课程,因此学校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是很难同 意花费过多资金够买相关设备的。
第二,教学场地有限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除了对 设备有要求, 对于场地也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要求。 音乐课程的课室需要有钢琴,空间要相对空旷,还需 要具有隔音功能,因此普通教室不能满足音乐课程的 教学要求,需要有单独预算经费装修音乐课室 。从学 校的角度来讲,存在和音乐设备同样的问题,预算的 有限性与价值性之间的矛盾就突显了出来[5]。
第三,教学安排不合理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职 院校的音乐课程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音乐类 社团为基础的音乐课程,主要包括合唱团、管乐团、 民乐团等, 开设了这类课程的学校有比较完善的课 程结构,但是这类课程涉及的学生较少 。另一种是音 乐类的选修课,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开设了音乐赏析、 交响乐赏析、乐理基础知识等课程 。选修课一般一周 2~4 节,且开班数相对较少,这类课程从本质上来说 是音乐欣赏课,涉及的学生数也较少,但对于学生音 乐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6] 。从课程内容来看,目 前音乐课程的内容存在随意性较大的问题 。音乐类 选修课的课程内容没有任何的考核要求, 也没有表 演需要, 一般都是教师根据个人喜好和学生喜好自 行选择课程内容,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这对音乐课程 的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课程思政自然也就无法 很好地开展。
(二)教师层面: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中蕴含的思 想政治元素挖掘不够深入
音乐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但高职院 校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 入,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音乐教师的德育 素养有待提升 。一方面,音乐教师自己在进行专业学 习的过程中, 相对来说比较关注专业能力的提升,很 少关注政治、历史等人文知识,所以其在这方面存在 一定的缺陷,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和了解[7]。 另一方面,音乐教师一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属于辅导 员、思政教师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是很大,因此对学 生思想品德、道德品质、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发展关注 不够[8]。其次,教师对音乐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 的挖掘不够深入。音乐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素 养有待提升,相对薄弱的思想政治意识造成了他们对 挖掘德育素材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其在对音乐作品 进行分析时更多是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而忽视了其中 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三)学生层面: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素养参差 不齐
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之前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音乐素养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的培养 。第一,来自从小的培养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 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教育, 主要是学习过钢琴、 吉他、古筝等乐器,有一定的音乐素养 。第二,来自学 校的培养 。部分学生曾经就读的学校资源较好,音乐课程也相对丰富, 这一类学生音乐基础会相对较好。 第三,来自自身的兴趣 。部分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比 较浓厚,能利用业余时间自行学习,也有一定的音乐 素养 。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受学习时间、教育环境、 家庭环境、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影响,无法为自身音乐 素养的提升提供足够支持,音乐素养相对较弱。
三、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 路径
(一)制度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提升师生对音乐 课程的认同感,加强其思政功能的发挥
“不管你学什么、做什么,音乐都有助于提高人 的素质和修养,培养高尚情操,激发灵感,增强创意 思维能力,对做好本职工作都有帮助。”[9] 然而目前 很多高职院校对于音乐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 深层次的联系认识还不够深入, 甚至部分教师 、学 生对于音乐课程还存在偏见,认为音乐课程只是一 种艺术形式,只是文艺表演的需要,其在思想政治 教育方面的作用不明显 。因此,需要加强认同,才能 充分发挥音乐课程的思政功能 。首先,学校层面要 从思想意识上认同音乐课程的作用,也要认同音乐 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其次,学校需要给予资 金支持,完善音乐课程所需的教学环境建设 。 由于 音乐课程需要的设备相对比较昂贵,但使用年限相 对比较长, 因此学校可以采取逐年投入的方法,通 过多年的积累慢慢提升音乐课程教学的条件 。最 后,学校的教务处需要合理安排音乐课程 。教务处 需根据学校所有课时安排的具体情况,统筹音乐课 程的课时量,安排充足的音乐课程课时,同时可以 设置音乐类的选课, 即为了促进音乐课程的普及, 落实音乐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在选修 学分中专门设定艺术类选修学分,鼓励更多学生选 择音乐类选修课,学习音乐知识。概言之,高职院校 应该认识到音乐课程的重要地位,认真领会国家文 件精神,落实文件中的要求,从顶层设计入手,支持 音乐课程多方面的发展[10]。
(二)课程层面:完善音乐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 人的教育目标
1.教学目标引领,思政功能突显。高职院校音乐课 程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即教学会学生基本的 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掌握简单的试唱、练 耳技巧;能力目标,即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力、感受 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这有利于学生之间增进交流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学会正确调控情绪;素质目标, 即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提 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即帮助学生 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优化教学内容,渗透思政元素 。课程内容是教 学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从以下三个 方面渗透思政元素 。首先,以红色歌曲为依托 。红色 歌曲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比如, 学生比较熟悉的《十送红军》,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 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于这一段特殊时期的了解,另 一方面更是对学生思想的洗礼,即可通过歌词、演唱 引领学生的思想, 促使学生更加尊重历史 、尊重红 军 。其次,以流行歌曲为依托 。流行歌曲是学生最喜 欢的歌曲形式,流行歌曲中也有很多经典的、弘扬文 化的优秀歌曲,如《青花瓷》《兰亭序》等 。流行歌曲的 曲风、歌词更加符合学生的喜好,音乐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可以流行音乐为载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最 后, 以传统歌曲为依托 。传统歌曲是民族文化的积 淀, 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 用 。传统歌曲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民族歌曲、传统戏 剧、民间音乐等,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精选, 用于教学,塑造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观,长 此以往,必将使学生受用终身。
3.丰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 。丰富教学方法 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 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教学过 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参与 教学的积极性 。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启发学生思 维,帮助其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 。探究式教学法主要 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课堂上, 教师首先播放红色歌曲, 然后借此情境提 问:“你听完这首曲子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众说纷 纭,根据这一情境,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红色歌曲背 后的故事。第二,启发思考,挖掘自主探究潜能。基于 第一步骤的初步感受与了解, 教师可让学生自行通 过手机等电子产品了解红色歌曲背后的故事, 并结 合歌曲再次进行赏析, 如此学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 受。第三,自主探究,提升能力。前面两个部分都是属 于课程内容的铺垫, 这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了 解课程内容之后, 要用音乐的专业知识对红色歌曲 进行分析,并结合曲子的曲调、高潮等各个部分理解 作者的情感,这个部分属于课程的核心,可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使其更好地理解音乐创作背后的 故事。第四,协作交流,探究疑难。在此环节教师要让 学生对遇到的问题及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进行讨 论,在合作学习中大胆质疑解疑 。讨论的形式可以灵 活多样,可以两人、四人一组,甚至多人小组研讨 。这 部分是对上一个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化, 学生可以通 过讨论再次深入探究音乐主题,增强对作品的理解。 第五,总结提高,拓展学习 。通过前面四个步骤的学 习,学生能从相对专业的角度了解红色歌曲,同时对 于音乐理解这一部分需要进行迁移和监测,而教师 可以提供另一 首类似的曲子让学生进行分析,考查 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提升情况 。通过探究式 教学法,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可把思想政治教育融 入音乐课程。
4.多元教学评价,深化思政考核。高职院校音乐课 程考核一般采用多维度考核评价机制,多维度考核评 价机制是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其中过程考 核关注细节,结果考核注重成效,两者相互融合、相互 支撑 。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加入对于思想政 治教育元素的理解和掌握的题目,如在期末试卷中可 以让学生分析《保卫黄河》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创作 背景,以及这些背景如何影响作者的创作,也可以出 一些基础知识的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学生对思想政 治类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松花江上》歌曲的创 作年份、属于什么时代等。当然,音乐课程本身的教学 内容是考核重点。过程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平时在教学 过程中的表现,结果评价是期末统一考核,两者都需 要注重融入教学目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检测 音乐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融入成效,并不断地 进行调整和修改。
(三)保障层面:完善音乐课程的保障措施,为音 乐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保驾护航
1.提升音乐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不管是教授哪一门课,只要在教 师这一工作岗位上,就应该发挥教育 、思想引领的 双重作用 。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要利用音乐这一美妙 的工具,传播文化,塑造灵魂,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 同时, 音乐教师也要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 。 对于国家的重要会议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各 种讲话精神,学校都需要定期组织音乐教师进行学 习,这样其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结合国家发展的大 政方针,更好地融入相关思政元素,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2.改善音乐课程的教学条件 。首先,在经费投入 上,购买音乐课程需要的教学设备,保障最基本的音 乐教学活动。高职院校音乐课程对于教学条件的要求 相对较高,学校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可以选择经费投 入小、适用范围更广泛的设备进行购买,如购买简单 的乐器,像陶笛等。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相对简单的乐 器进行音乐教学,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在现有条件下 尽可能地改善教学条件 。换言之,教师可以从音乐形 式上多进行改变,改善音乐课程的教学条件,进而促 进学生的学习。
3.完善音乐课程的教学制度 。高职院校音乐课程 需要在教务处的指导下不断加强课程建设,完善音乐 课程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 相关内容,并且制定完善的音乐课程计划 。同时,教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教材,进行教学及管理, 做到在教学中不仅关注音乐教学成效,还关注到思想 政治教学成效。
四、结语
本文基于高职院校音乐课程,挖掘音乐课程与思 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从制度层面、课程层面、保障层 面提出教学改革策略,希望在音乐课程中能引领学生 思想成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全面提升学生 的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9.
[2] 李岚清.音乐、艺术、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李沅泽.“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音乐鉴赏教学探究[J].艺术评 鉴,2020(20):143- 145.
[4] 周敏.“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音乐鉴赏教学探究:以《黄河大 合唱》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8):43-44.49.
[5] 易美艳.高职音乐教育中贯穿课程思政的研究[J].学园,2020.13 (26):87-88.
[6] 李喜梅.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析:以“音乐 欣赏”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20(36):74-76.
[7] 黄旭.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挖掘策略研究[J].延边教育 学院学报,2021.35(1):87-89.
[8] 刘纪秋.高职院校音乐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实践研究[J]. 当代音乐, 2021(10):8- 10.
[9] 唐方方.高职院校音乐课程中的思政渗透[J].传播力研究,2019.3 (32):228-229.
[10] 潘丹妮.音乐欣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 陕西科技大学,20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