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 鲜明导向,体现学科育人的价值。同 时,有效贯彻课改理念,严格落实国 家“双减”要求,紧扣课标,突出能 力和素养立意,引导教学回归教材, 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减少机械记忆类 试题,引领教学避免简单重复训练, 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在分析 2022 年北京市初中历史 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北 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特点与趋 势如下。
一、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彰显历 史学史铸魂的价值引领和育人功能
(一)融入“党史教育”,坚持正 确导向,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定理想信念
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坚 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统一,寓价值观引 导于试题考查中。试题紧密围绕党的 百年奋斗历程,选取具体史实,引导 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关注时代、关注 社会,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 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如 第 22 题结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 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 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决 议内容深度入题,以其重要论述为材 料,注重呈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 程的伟大意义及历史经验,引导学生 以所学历史知识为支撑,通过深入探究,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 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
(二)内化家国情怀,弘扬中华 优秀文化,培育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依 据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 家国情怀,凸显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 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引导学生 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体会 中华文明对世界历史发展做出的巨大 贡献。同时,彰显历史学科的价值引 领和人文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 信心和自豪感,形成对国家和中华民 族的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体现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胸怀。比 如,此次历史试卷中设置了多种情境, 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作答过 程中增强文化自信。第 2 题考查儒家 “仁爱”思想;第 3 题考查国家统一的 大势潮流;第 9 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 成就对世界文明进步的突出贡献,促 进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增强民 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融通中外历史,感受世界 文明,体现国际意识,培养国际视野
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选 取世界从古到今发展的典型成就和重 要史实,展现历史发展的脉络,引导 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 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建立古今中 外历史之间的关联,拓展学生的视野, 引领学生形成面向世界、融入全球的 意识。试卷考查世界文明的差异性及其发展演进,将中国历史放在世界历 史演进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认识中 华文明的世界价值。比如,第 9 题考 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 影响。
二、贯彻“课改”和“双减”精 神,关注教学实际,创设多种情境, 提升关键能力,涵养学科素养
(一) 依据课标, 紧扣教材, 突 出主干知识
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依 托教材,全面渗透并多层次、多角度、 全方位、综合地考查主干知识,以重 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历史线索等作为主要内容,在梳理主 干知识的过程中,强化对核心概念的 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弄清知识内在 联系,形成逻辑化的知识结构体系。 尤其在“双减”背景下,北京市初中 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更加体现出教 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抓手,多角度、 多层次运用教材资源来考查主干知识 和基本线索,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切 实减轻学生负担。
例如,第 5 题直接引用统编教材 七上第 18 课正文中的图片及课后活动 文字材料,考查江南地区的开发;第 7题直接运用统编教材七下第 9 课“北 宋纸币铜版拓片”,辅之以唐、宋铜币 数目的变化来考查宋代商业的繁荣; 第 14 题用表格呈现统编教材九上第六 单元知识结构,考查“资本主义制度 的初步确立”这一单元主题;第 23 题 (1) 选取的史学著作中关于新航路开辟背景的内容,与教材中的结论相符, 考查学生对教材观点的理解。
(二)创设问题情境,聚焦关键 能力,涵养核心素养
试题凸显学科特色,通过合理创 设学术情境,采用多种设问方式,让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或解释; 联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创 设学习情境,在考查内容和学习方式 之间找到契合点,体现学法指导;通 过借助一系列热点话题,创设社会情 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学以致用。 通过多种情境,考查学生阅读史料、 加工信息、归纳概括、逻辑推理等学 习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史论 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除此之外,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 水平考试力图在多种情境下涵养历史 学科核心素养。除了鲜明渗透家国情 怀外,试卷整体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注意引导考生通过历史发展的脉络, 感悟社会进步的规律,认识学科的本 质;突出时空意识,时序性是历史学 科的突出特征,试卷中注意将时间点、 时间线、时代层面等进行了有效的结 合考查,但并不是单纯地考查时间记 忆,而是需要把握历史的宏观发展;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 2022 年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通篇运用多种形式的史料,图文并茂 地对这一素养加以考查。
(三) 学考互动, 贴近学情, 关 注学生实际获得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2022 年 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更 加关注学生的历史课堂学习,凸显课 堂主体地位。试题没有考查学生的机 械记忆,而是注重与学生所学知识相 结合,运用课上习得的历史思维方法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丰富的材料 引导学生进行历史探究,在知识的应 用过程中展现处理历史信息、理解历 史事物、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这与 学生课上的学习过程一致,从而考出 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历史学科思维, 学生在作答的过程中,能有历史课堂学习的获得感、成就感。
例如,第 12 题通过分析近代交通 工具的种类、数量,认识近代社会生 活新旧并存的特点;第 18 题通过分析 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军事上的协同 合作,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 利的过程;第 21 题通过概括、分析、 综合等历史学习方法,解读古代冰雪 活动和近现代冰雪运动的文字、数据 等材料,认识冬奥会的发展趋势。这 些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后进行概括、分 析、综合等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都 是学生课堂日常学习所习得的。
三、关注社会热点,鉴古知今, 学以致用,体现历史服务现实的实践 价值
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聚 焦时事,对关乎人类发展的世界大势 和中华民族发展的重大问题给予了高 度关注,突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关注时代,从 现实的角度来理解历史的重要意义, 鉴古知今,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 史观点、技能和方法去解释、解决现 实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并形成广阔 的国际视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
例如,考试聚焦北京冬奥会热 点,选取考生比较熟悉的生活资源, 借助文物图片、照片、数据等史料来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个人体验以 及个体生活的社会空间,还有一些有 关衣、食、住、行、游的设题情境与 素材,学生在生出亲切感、熟悉感的 同时,也深化了对历史与现实内在联 系的理解,更加关注身边的历史。
四、彰显北京特色,传承古都文 化,形成对家乡的认同感
(一)根植北京文化,突出首都 特色,展现北京风貌
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 题深入挖掘北京的地域文化资源,将 北京特色与考查内容紧密结合,展现 了首都历史文化风貌和社会发展成就,引导学生学习北京文化、宣传北京文 化。例如,第 8 题选取北京西黄寺内 的清净化城塔,将试题与北京悠久历 史、文物古迹有机结合,拉近了历史 与学生生活的距离;第 24 题从北京地 区的原始农业、辽金时期农业发展到 现代农业,展现了古都北京悠久的经 济、文化发展历史,增强了学生对首 都文化的理解、认同和热爱。
(二)关注北京变迁,聚焦北京 新时代建设
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还 聚焦北京新时期的建设,引导考生在 广阔的国际视野下,把握北京的历史 与现实的联系。在增强考生对首都历 史、文化的理解、认同和热爱,形成 开放包容的意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爱 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投身家乡建设。 比如, 第 21 题(3) 通过对 2015 年北 京成功申办冬奥会至 2021 年间,参与 冰雪运动的人数,冰雪休闲旅游的人 数以及冰雪休闲旅游收入等情况的呈 现,都能让学生体会到北京“双奥之 城”的伟大荣誉和成就。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2022 年 北京市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落实立 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回归教材,更加 关注学情和课堂,考查考生在知识、 方法、能力、素养各方面的实际获得, 使历史学科素养集中体现为学生在新 情境下解决问题的多方面能力。同时, 考试为不同层次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考查出学生真正的学业水平和学科素 养,展现出学生的学科自信和个性特 点。试题还关注传统文化、红色文化、 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从现 实的角度理解历史,寻求现实问题的历 史解释,立足北京特色,传承古都文 化,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党、国家、民 族以及首都文化的认同感。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