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英语信息化融合教学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24 11:41: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

  更大程度的互动化和个性化是现代教学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由于教学资 源匮乏、教学形式单一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英语教学要求,而信息化融合的教学模式,将图、文、声、画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 中合理组合展现给学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构建新式活力课堂、高效课堂。

  [ 关键词 ] 小学英语,教学改革,信息化,融合教学

  传统英语教学形式单一,自然提不起学生兴趣,加之 小学生群体自制力相对不高,课堂积极性可想而知;教学 资源方面,尽管随着教学理念进步,官方教材已经有了诸 多改进,但教学资源一旦局限于单一、刻板的书本,教学 的发散性和灵动性往往会被忽视,此外随着现在教科书内 容不断深化,学生学习主动性大大降低。因此,将信息化 技术融合于小学英语教学中迫在眉睫。

  一、现阶段推进小学英语信息化融合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多以演绎法为主,以语言形式 为中心。比如,教师指着英语课本教授“there be”句型, 这种教学脱离语境,也无法在生活中复现,缺少语言信息 接收刺激,导致语言条件反射建立失败,所以学生难以充 分吸收。而信息化融合教学可以结合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 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整合优化,将原本二维的黑板式教学 转变成三维立体式教学,让教学过程操作性、趣味性都更 上层楼。

\

 

  二、小学英语信息化融合教学的具体优势

  (一)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信息化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在于其将原本独立的小学 英语课堂与现代网络互联互通,不论教师想达到何种教学 目的,经过悉心筛选后,几乎都能在纷繁的网络英文资源 中找到合适的为课堂所用,而多样化的英文资源能丰富学 生学习方式,有效提升学生语感,为创造高效课堂打下良 好基础。

  (二)更加生动的教学模式

  信息化融合的小学英语教学,势必要求教师更加用心 地去设计课堂内容,从而反向激发教师的课堂创造力,在生活化和趣味化上下足功夫,运用声形并茂的展示,激发 学生的情感共鸣,让每一个知识点都能贴合学生思维,恰 如其分地入脑入心,久而久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境思 维习惯。

  (三)更加活跃的教学环境

  一改传统“讲”课模式,信息化融合的英语课堂更加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欲、创造力都 能得到有效激发。这种模式下,基础的知识,比如,某个 普通的英文单词、英语句式,并非是由教师对着学生直接 传授的,而是在教师帮助下,学生参与到一些情境、游戏、 动画中自主思考而获取的。信息化教学还可以发挥其抽象 问题具体化的独特优势,不同于以往空洞乏力的语言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问题直观地演绎给学生们, 甚至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设英文场景,引导学生们即 兴讲述自己的理解。

  (四)更加多元的评价机制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的可塑性极强,传统 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下,教师虽有意尽量避免管中窥豹,但 很难不落窠臼。而丰富的信息化英语课堂能展现学生各方 面的能力,教师们在课堂上就可以直观地收集每个学生个 性特点、学习兴趣点、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等多方面信息, 从而更好地总结课堂效果,因人而异加强个性化指导,在 这样的多元机制下,学生行为更加立体,教学评价更加客 观,也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共同个性化发展,达成双赢。同时,使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还能够过 程化、个性化记录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到课程节节留 痕,即使换了教师,也可以据此对每个学生形成更加客观、 丰富的评价。

  三、当前小学英语信息化融合教学的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现阶段我国将学科教学和信息 技术融合作为当下中国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当前 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也得到了极大推广,从普及角度来说, 可谓发展迅猛,劲头十足。但总体来讲,这项教学改革仍 处于探索阶段,还有一些关键问题未能解决。

  (一)部分教师信息化水平“掉队”

  课堂信息化的必要条件是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可以 说,授课者的信息化能力主宰着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效果。 就目前课改情况来看,小学英语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普遍不 高,大部分教师易将信息化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混为一谈, 尽管他们已经开始关注并尝试使用信息化教学,但由于理 论、概念掌握不够,融合方式生硬单一,导致整体信息化 结合水平偏低,还远远达不到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手段能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 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的要求。

  (二)师生不适应导致课堂“形变神不变”

  一方面,一些教师安于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充分改变 自身角色,虽然在课堂上尝试性加入了一些信息化元素, 但课堂仍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模式,缺乏互动性,加 之教师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教学辅助软件使用不熟练, 不仅不能够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甚至自 己也无法高效筛选利用现成网络教学资源,庞杂的教学资 源、过度丰富的教学信息交由学生选择吸收,对宝贵的课 堂时间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当前绝大多数小学生还未能 养成在网络辅助下进行英语自学的习惯,还没能摆脱对教 师的依赖性,学习缺乏内生动力与科学策略,在这种条件 下突然减少教师的主导与帮助,会造成学习效率低下,与 信息化教学的初衷南辕北辙,所以,当前广泛推行的信息 化教学多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助其养成自学习惯为主, 并未急于挖掘更深层次的内涵。

\

 

  (三)硬件设施、网络素材利用率不高

  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一些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 解较为浅显,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自主能力、合作能力、 创新能力的重视度不够。同时,由于本身技术水平不高,只 会制作简单的 PPT 展示,很少尝试其他教学软件,这样的 课堂仍然是单一的。教学资料方面,一部分小学英语教师 对教学资源库也没有充分的了解,获取资料的途径十分有 限,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度不够,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不健全。

  四、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实践亮点概述

  1. 融信息技术于教学手段。利用现阶段比较适合教学 的软件——希沃白板来制作的课件,主题风格统一,流程 井井有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图片以及 游戏插件等辅助工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知识,特 别是在“While-reading”中的“read and fill”和“Post- reading”中的“What’s the change of them”环节,笔者制作了配对游戏,让学生自己动手到白板上拖拽配对, 妙趣横生,课堂反响极佳。

  2. 融信息技术于教学内容。充分剖析课文本身,结 合当下情境,清晰自然地展现了相较于传统课堂,信息化 课堂各方面的进步,让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化发展带给人们 的方方面面的便利。这样基于课程本身的主题融入方式, 寓情于景,寓教于乐,学生在深刻领会何为“Then and now”的同时,自身的信息科学素养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3. 融素养提升于教学模式。在整节课中,笔者努力打 造师生新型学习共同体,扮演好了一位引导者与聆听者的 角色,尽可能多地把讲述表达权留给学生们,指导他们组 内分工,欣赏他们积极讨论,聆听他们勇敢发言。这样的 课堂协作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共同目标,提倡思想 碰撞,学生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都能充分异质化、多元 化,学生的个人责任感、同学们之间的信任感也随之更上 一层楼。

  五、结语

  在信息技术的融合下,小学英语有了更加丰富的教学 空间,学生的学习也可以更加多元,这对提高其英语学习 效率与综合素质都有明显帮助。融合了信息技术的英语课 堂,可以实现更多的互动模式,如师生互动、小组互动、 人机互动等,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课堂氛 围也更加浓厚。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与飞速发展,信息技 术融合课堂势必也要更进一步,朝着科学性、互动性、个 性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学校和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跟进 信息化步伐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转变教学理念,提高知识 技能,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技术方式、不断创新革新自我教 学模式,打破“舒适圈”,成为“技术流”,让信息技术更 好地服务于小学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 田玉芹 . 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化以及 实践 [J]. 中国新通信,2020.22(24):183-184.

  [2] 于淼 .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初步探讨[J]. 读与写,2020.17(05):129.

  [3] 周媛 .IT ·E 蹴就多彩新课堂——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 学英语的“嫁接”[J]. 读天下(综合),2020(08):

  [4] 周树楷 .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角色 研究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5] 刘莉 .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 究 [D]. 烟台:鲁东大学,2014.

  [6] 曹艳敬 .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方式的应用研究 [D]. 天 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35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