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3-10 10:50: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首先阐述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 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然后论述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最后对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红色医学文化资源,医学院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 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 调,“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 、理论性和亲和力 、针 对性。”[1] 红色文化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 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结 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所创造的先 进文化”[2]。故而红色医学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资源中与 医学相关的部分,其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 。长治医学院 (以下简称“我院”)在思政课改革创新过程中,注重挖掘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在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 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以下笔者将以“毛泽东思想和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为 例进行具体论述。

  一、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 意义

  (一)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 有助于增强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

  “办好思政课, 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就决定 了思政课的思想性[3]。“红色医学文化资源是指红色文 化资源中以医学、医院、医生为主体的文化资源。”[4] 从 红色医学文化的总体内容和具体组成部分来看, 都蕴 含理想信念教育资源, 有助于增强医学院校思政课的 思想性。

\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 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凝聚而成的,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记载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 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 史过程和理论成果,是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 么行”的重要资源,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武装学生,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资源,有助于增强医学院校思政课的思想性 。从红色医学文化资源的具体组成部分 来看,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蕴含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 源。例如,井冈山小井医院等红色医院的院史中记载着为 了保护革命成果,当时医院医务人员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的革命情怀;白求恩、袭法祖等红色医生的故事中,记载 着医务人员为了理想、为了国家和人民执着奋斗的理想 信念;红色医学院的校史、红色医院的院史中,记载着中 国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的奋斗目标, 其是引导大学生树 立正确价值取向、坚定理想信念的宝贵资源,有助于增强 医学院校“概论”课的思想性,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

  (二)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助 于提高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性

  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 这就 决定了思政课的理论性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蕴含丰富 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一方面连接历史,承 载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另一方面连接现实,是引导学 生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载体。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从历史中传承而来,连接着历史, 具有历史性,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在现实 中以红色医生故事等无形的方式存在, 承载着马克思主 义的真理性。例如,红色医生傅连障在革命生涯中实现了 从一个普通人到共和国中将的转变, 这种转变说明人的 思想观念是不断变化的, 由此突显了理论武装的必要性; 同时这种转变背后是一个以理服人的过程, 由此也突显 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同时,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的历 史文化资源还以红色遗址、遗迹等实物方式存在,以有形 的方式连接着现实,是“会说话的历史教科书”,是“思政 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桥梁,是开展社会实践, 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例如,我院是 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十二所医学院校之一, 其校史中承载 着党史和国史 。对此,“概论”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理 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三)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价值观教育资源 有助于提升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亲其师,信其道”,亲和力是思政课的基本要求 。 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价值观教育资源与医 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是提升医学 院校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让思政课“走近”医学生的 重要途径。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蕴含职业精神等价值观教育 资源 。例如,“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等红色医生 求学、行医、奋斗的过程中蕴含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医者仁心 、大医精诚的职业修养,以及济世报国的职 业情怀,是宝贵的价值观教育资源。“概论”课的教学 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学目标是引 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理论性较强 。教学过程中,教师 将这些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将价值观教 育与医德培养相结合,将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 在课堂中,让教学充满关爱,有利于提升教学的亲和 力。具体而言,“概论”课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引入与红 色医生有关的价值观教育案例,将四个自信融入红色 医生的人生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由此增强教学内容的 亲和力;“概论”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红 色医生故事进行调查研究,并围绕这些故事进行交流 讨论,这样的互动式 、讨论式 、对话式的课堂,可以增 强“概论”课实践教学的亲和力。

  (四)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医学文化资源有助 于增强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思想问题具有个体性,因此针对性是思政课的基本 要求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包含医疗、医生、医院等相关 资源,教师将这些资源与医学生当前的学习和关注点联 系在一起,有助于增进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

  在“概论”课教学中,针对学生专业实际,通过专题 教学法或案例教学法,将红色医学文化中蕴含的医学文 化资源融入其中,实现教师讲的内容与学生希望听的内 容的统一,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解决“教”与“学”的矛 盾 。同时,针对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通过问题式教 学法, 将红色医学文化中蕴含的医学文化资源融入其 中,实现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问题的对接,可以增强教 学的针对性 。例如,顾方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远 赴苏联学习防治脊髓灰质炎的方法,回国后在不断试验 创新的基础上,研制出了脊髓灰质炎疫苗 。疫苗研制过 程中,其为了验证疫苗的安全性,反复多次地进行临床 实验,最终将疫苗改进为口服疫苗(即“糖丸”),由此, 2000 年中国成为无脊髓灰质炎的国家,人们称他为“糖丸爷爷”。这样的故事传承着红色基因,蕴含着丰富的教 育资源,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将这样的资源引入课堂 ,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视域中的疫情防控,另一 方面可以从历史与现代防控举措的对比中体现出其中 的“变”与“不变”,这样历史与现实呼应,可以增强“概论” 课的现实针对性。

  二、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 路径

  (一)通过专题式教学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思政 课教学

  “概论”课是在全国本科类院校统一开设的公共课, 使用全国统编教材,学校所有专业均按必修课开设,在这 样的背景下,教材是开展“概论”课教学的“纲”。“概论”课 具有思想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医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专 业性、技术性的特点,基于此,抽象的理论如果不和医学 生现实生活相联系,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因此教 学要产生实效性,就需要转化 。从具体教学实践来看,目 前专题式教学逐渐成为各个高校的共识。“高校思政课 专题式教学是落实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和从知 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理论与实践 有效对接、回应现实重大关切、提升学生对思政课获得 感的有效途径。”[5]基于此,教师可从纵向或横向出发对 “概论”课的章节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并对照红色卫生事 业发展史、红医人物,形成系列化专题,配合章节内的“概 论”知识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红色医学文化的熏陶下自 觉地将红医人物的坚定政治立场作为自己的价值遵循, 从而达到“概论”课的教学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横向归 纳就是围绕某一理论 、思想或基本内容整理其时间、起 因、经过、结果等;纵向归纳就是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把横 向归纳的知识点进行排列 。其中, 设置的专题既可以红 医人物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等为主,如“红医 精神”专题、“红医人物”专题、“红医故事”专题等;也可以 从红色卫生事业发展史中提炼,如“卫生免疫”专题、“医 疗救护”专题、“医疗人才”专题等。

  例如,“概论”课第四章教学内容为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笔者经横向梳理归纳,并 对照红色卫生事业发展史,设置了“毛泽东与新中国 成立初期的卫生免疫工作”这一 专题教学,然后通过 叙述事实 、描绘情境 、论证原理的方式为学生讲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疫情防控举措及医疗卫 生事业的起步与发展的具体过程,并借机论证了毛泽 东卫生工作思想的四个部分, 从而完成了专题教学 。 这 一 专题教学的实施,一方面,深化了学生对毛泽东 思想内容的理解,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增 进了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卫生 健康工作经验的认识,拓展了教学的广度 。由此可见,通过专题式教学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 “概论”课 堂教学,可操作性强,且能够达到教学目的。

  (二)通过案例式教学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思政 课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为介质,通过组织学生对案 例展开讨论,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的 思想理论和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立正 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法[6]。“概论”课 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四个自信,而要引导学生 树立四个自信,就要讲明白缘何自信 。红色医学文化资 源中最丰富的就是与红医精神相关的事迹或人物故事, 将这些事迹或故事作为案例的来源,适时地引入课堂教 学,能够引导学生理解“概论”课当节的知识点内涵,汲 取其背后蕴藏的红色精神的力量,帮助学生真学、真懂、 真信,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从而增强“概论”课教学的 实效性 。具体落实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立足“概论”课当 节课的内容,从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回应时代 挑战的角度出发,遵循真实性、典型性的原则选取合适 的案例材料,然后通过“案例导入—案例讨论—案例总 结”的程序实施教学,从而深化学生对“概论”课当节内 容的吸收和理解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案例讨论 环节,需要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了解他人的认知或看 法,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案例材 料中涉及的红医精神,实现思想的升华。

  例如,“概论”课第二章内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其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意义,考 虑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医精神具有典型性,所以 教师可从传承红色基因的角度出发,将何穆医生的故事 作为案例资料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前以 PPT(文图配合) 的形式导入,呈现给学生的案例资料如下 。何穆医生早 年赴法国学医,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一边行医,一边参 加抗日救亡运动 。在对国民党的抗日举措失望后,他奔 赴延安,在只有 3 000 元经费、2 个工人的情况下,经过 两个月的施工,挖了 40 多个窑洞,以这些窑洞为基础, 筹建了中央直属医院,以救治伤员,为革命做贡献。抗日 战争胜利后,何穆医生受中央委托,和夫人一行六人带 着两岁的女儿和一 台 X 光机,翻越重重大山,来到太行 山,在河北邢台筹备了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 院总院,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医疗人才,还开办了护士 学校,解决了前线医疗救护人员匮乏的问题 。1948 年,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医院和学校留在了太行老区,之 后医院迁回山西长治,成为我院的前身 。学生根据教师 呈现的案例资料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进一步思考分 析,可总结出如下结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新民主 主义革命胜利的产物,同时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的这一 时期的医务人员在艰苦的环境下积极开展医疗活动、发展医药卫生事业,我们要学习其身上坚定的政 治立场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此,以案例教学的方式将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概论”课教学,能够让学生从书 本回到生活,将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教材中 的知识转化为信仰,从而达到引领思想的目的。

  (三)通过问题式教学法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思 政课教学

  人的认识是从问题开始的, 因此问题式教学法是 备受关注的方法,其强调在教师的启发 、引导下,学生 发现、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式教学就是将学生关注或 困惑的理论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引发 学生思考、回答、讨论,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7]。思 政课教学的本质是解决学生思想领域的问题, 因此, “概论”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 的,设计与红医人物、红医精神、红色医学文化等相 关的现实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或者“概论”知识点本 身蕴含的理论问题,促使学生逐步思考、分析,进而掌 握相关知识点,并把“红色元素”植根学生的内心深 处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 是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应以 情景的方式呈现,以便打造具有逻辑关系的“由浅入 深”的问题链,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连续性的思考活动; 二是要运用分解提问法 、 比较提问法等提问技巧,发 挥红色医学文化资源的“思维线索”作用,帮助学生扩 展思维空间 。如此,像“盐溶解到食物中”一样,让红色 医学文化资源融于“概论”知识当中,才能被学生自然 而然地吸收。

  例如“概论”课第八章教学内容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考虑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把 握和领悟“新时代和我有什么关系”的内涵,教师可选择 红色时代背景下的医学楷模人物—林巧稚的相关故事 为材料背景,以多媒体的形式创设出相关情景,然后依次 提出如下问题:“你为什么选择了医学? ”“不同时代青年 的医学梦有什么不同? ”“如何实现自己的医学梦? ”这样 层层递进,并在其中借由对比提问技巧启发学生思考,可 使学生通过对比新时代的青年与林巧稚的青年时代,了 解到林巧稚医生献身医学事业的信念, 进而理解自己和 时代的关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 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8] 。如 此,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作为提问的背景材料,融入“概 论”课教学,能够引领学生通过思考习得知识,树立信仰。

  (四)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概论”课实践教学环节

  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 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 见》强调“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因此,红色医 学文化资源融入“概论”课教学,在理论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探索[9] 。通常,“概论”课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校内实践(即参加讲座、文化活动等) 和校外实践(即进行社会调查、参观采访、公益服务等) 两个环节,基于此,教师可依据“概论”课实践教学大纲 做出如下安排 。在校内实践中,教师可借助校园活动这 一载体, 开展与红色医学文化元素相关的讲座竞赛、艺 术展演、主题宣讲等特色活动 。例如,2020 年,“概论”课 校内实践教学中,笔者以“读懂中国”为主题组织了宣讲 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介绍一段红色卫生事业发展史”的 形式参加,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红色医学文化相关的资 料,并借由宣讲分享和深化对于红色医学文化的感悟和 理解,从而赓续红色血脉 。学生从活动中切实感受到中 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从而增强了四个自信,树立了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 家观,将青春梦和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实现同频共振 。在 校外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红色医药遗址、遗存当作线索,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革命遗迹、人物故居,调研历史事件、 访问人物故事等实践活动, 使学生透过珍贵的历史照 片、革命文物,以及遗址遗迹的景观复原,了解红色医药 事业的发展历程、红医人物在艰苦的环境下积极开展医 疗活动做出的贡献,从而见证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 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进而增强政治自觉与 行动自觉 。这样,巧妙地将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概 论”课实践教学,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让伟大的革命精 神薪火相传,实现“概论”课教学目的。

\

 

  三、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的 反思

  (一)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各门思政 课要进行一体化设计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 、历史 教育、价值观教育等资源,不仅可以运用于“概论”课, 还可以运用于“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 。文章探讨的是红 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概论”课的具体方式,其他思政 课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具体设 计 。在结合具体课程对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进行选择和 运用的基础上, 还要注意各门思政课的一 体化设计, 以避免重复 。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 中,教师可以将红色医生的故事作为案例融入课程教 学,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大学生思想政 治教育与医德教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 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多引用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者 关于红色医疗发展的相关理论,同时可以将与理想信 念相关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 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多运用其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史实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四个选择的必然性 。各门思 政课 一 体化设计, 既有明确的分工和内容的差别,同 时又体现出课程之间的相关性,可引导学生在理解理 论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信仰,外化为实际行动。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相结合,发挥红色医 学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红色医学文化资源中的育人元素不仅可以运用于 思政课课堂教学, 还可以运用于其他医学专业课教学。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主渠道,其他各 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 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 [10] 。红色医学文化 资源中蕴含的医学元素和育人元素在各类专业课教学 中也有重要价值,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其中 的育人资源,既要做好知识传授,也要做好价值引领,以 便发挥好课程育人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探讨的 是红色医学文化资源在医学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和价值发挥路径,但是医学、医疗、医生等不仅与医学生 成长联系在一起, 还与所有人的健康和发展联系在一 起,因此就红色医学文化资源本身来说,不论是其中的 物质性资源,还是其中的精神性资源,都具有普遍的育 人价值,值得各类院校在育人工作中积极挖掘并充分利 用,以发挥其中的育人作用。

  总之,“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是对思政课教学改革 的外在要求,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应有的内在动力 。医 学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教师要积极运用红色医学文 化资源,将其作为铸魂育人的着力点,落实好立德树人 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 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 14)[2022-03- 0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8/14/c_1124876294.htm.

  [2] 王炳林.打造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精品[J]. 红色文化学刊,2017 (1):12.

  [3] 陈瑞芳,张伟.论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边 疆经济与文化,2022(4):95-99.

  [4] 王丽.红色医学文化资源融入医学院校“青马工程”建设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0(4):65.

  [5] 孙巍 . 开展高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 11-05(8).

  [6] 崔建霞.探索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新模式[J].思 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7):116.

  [7] 刘新玲,程莉婷.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政课问题式教学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1):111.

  [8]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 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1).

  [9] 王英.红色文化资源与“概论”课教学的有机融合研究[J].吉林农 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4):59-61.64.119.

  [10]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 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275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