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虞永平说过:“幸福的幼儿才能成为未来有竞争力的社会成员 。”他强调幸福幼儿教育应当把握幼 儿幸福的关键 ,激发隐藏在幼儿内心深处的那些力量 ,对幼儿进行主体性教育 。户外自主游戏是“在幼儿园户 外活动中 ,通过引导其自主开展游戏的一种教育引导方式”。[1-2] 它的关键词包括户外和自主游戏 ,这两个词所 蕴含的独特教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立足于幸福教育的宗旨 ,笔者基于园本课程背景下创设的幼儿户外自主 游戏的游戏课程 , 围绕户外自主游戏幼儿的发展需求从环境创设、观察与记录、回应与支持这三个方面的支持 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支持策略,咔遛游戏
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既然是一种教育引导方式 ,当 然就离不开支持幼儿发展的教师。“咔遛游戏”是幼儿 园基于园本课程背景下为幼儿创设的一种打破班际 , 让幼儿在户外不同的游戏中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主 游戏的课程模式 ,而笔者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是“乐 •生 长”课程 ,即让幼儿“乐享童年 ,快乐成长”,其关键词就 是快乐和成长。而“咔遛游戏”就是其满足孩子这一成 长需要设置的课程模块, 由于教师面对的是来自于不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 , 而如何基于幼儿最近发展区支持 他们学习与发展 ,教师的支持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具体 可以以环境、材料、指导等方面策略进行支持。
一、创设宽松自由丰富的游戏环境
环境不外乎两种:一是精神环境 ,二是物质环境 。 而如何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 ,就需要从这两方面 入手。笔者幼儿园课题背景下的游戏课程“咔遛时间” 就是一个很好的呈现。在笔者幼儿园每周二、四上午 为户外“咔遛游戏”活动时间 ,专门选择 8:30—9:45 这 一时间段 ,小、中、大班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空间、游戏 内容、游戏材料 。这一游戏课程可以充分创设适合幼 儿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
(一 )创设宽松、愉悦的游戏环境 ,保障充分的时 间 ,让幼儿充分享受自主游戏
笔者幼儿园创设的“咔遛游戏”是以幼儿为主角 开展的一个游戏 ,它是自由的、自主的游戏氛围。笔者曾对全园 300 个幼儿做过调查 ,喜欢“咔遛时间”游戏 的幼儿达到 100% ,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回答的缘由不 外乎两种:一种是因为“咔遛时间”幼儿想去哪玩就去 哪玩;另一种是“咔遛时间”里幼儿想和谁玩就和谁 玩。从幼儿的回答可见 ,这样的游戏氛围是轻松愉悦 的 ,是幼儿喜欢的 ,这样才能引发幼儿自主游戏。教师 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要相信幼儿是有能力、有力量 的学习者 ,才能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 ,在游戏的时间 里与同伴互动 ,促进发展 。“咔遛时间”里幼儿园的教 师分区域定点观察幼儿 , 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 , 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 ,观察幼儿游戏行为 , 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 , 在这种儿童观的支持下 , 教师真正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 ,幼儿成为游戏的主 导者 ,使他们的游戏环境更加宽松自由和自主。
(二)要合理利用游戏空间 ,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 , 满足幼儿不同的游戏需要
华爱华指出:“幼儿园的活动区游戏 ,无论如何安 排空间 ,不外乎四大类型的区域功能 , 即表现性活动 区、探索性活动区、运动性活动区、欣赏性活动区 ,这 些功能涵盖了幼儿发展的五大领域。”[3]笔者幼儿园户 外面积占地 3000 多平方米 , 而户外活动又是体育活 动的重要形式 ,幼儿园根据地势位置和幼儿年龄等特 点 ,因地制宜创设了不同功能的活动区游戏 。如有运 动性活动区的运动乐园 ,它包括自然游戏区“丛林探险”, 固定器械区的冒险岛和移动器械区的运动汇和 驰骋天地;有表现性活动区的创想乐园“陶艺吧、曼斯 厨房、创想空间、咔遛大街”;有探险性活动区的探索 乐园“缤纷岛、宝藏湾、泡泡乐园、建构天地”;还有融 合在活动区的欣赏性活动区 、如创想空间的展示区 , 咔遛大街的阅读书屋 , 全方位满足了不同幼儿的需 求。
二、提供多层次可操作的材料
由于“咔遛游戏”的时候 ,游戏的对象是 3~6 岁不 同年龄阶段的幼儿 ,每个幼儿的游戏经验不同 ,最近 发展区也不同 ,为了让幼儿更自主地游戏 ,促进不同 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 ,因此需要提供多层次的操作材 料来满足幼儿的需求。
首先 ,投放材料的预设目标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 幼儿的发展目标 , 既要有促进年长幼儿发展的材料 , 也要有促进年幼幼儿发展的材料 。材料目标有层次 性 , 才能让幼儿选择符合自己发展水平的适宜的材 料 。如角色区的“咔遛大街”,在“咔遛大街”创设了仓 库和材料超市 ,平时每个班幼儿玩角色游戏时形成的 相应游戏材料保存在仓库里 ,这样仓库里就有供不同 年龄幼儿玩的游戏材料 ,包含了三个年龄段游戏材料 的仓库可以满足每个幼儿不同角色游戏需要 。另外 , 为了满足幼儿生成游戏的需要 ,创设的材料超市提供 了不同的结构化材料满足幼儿 ,如高结构的生活用品 类、工具类、食材类、低结构或非结构的废旧物品类、 自然物类等满足幼儿游戏中需要替代和补充的材料 , 进一步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和自主学习。
其次 ,要通过分解幼儿发展目标 ,设计相应的系 列材料 ,从材料投放的先后顺序或材料从简单到复杂 的摆放来体现层次性。如艺术创想区的涂鸦区 ,涂鸦 笔的材料以笔、刷子、替代物三种层次由大到小依次 摆放 ,让幼儿选择 ,尽情创造 ,是符合不同发展水平幼 儿的需要的;又如探索性活动区里的泡泡乐园投放的 百变玩水 ,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需要 ,先后投 放不同玩水的材料 ,逐步支持幼儿探索与发现 ,通过 材料投放的先后来达到层次性 ,从而满足各层次幼儿 探索的需要 ,支持幼儿的发展。
三、关注每个幼儿的游戏情况
(一 )设立个人标识牌 ,明确观察对象
设立个人标识牌是为了让教师明确自己观察的对象 ,从而做到观察有针对性和持续性 ,不会导致游 戏后观察指导无疾而终 ,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另外 ,明 确观察对象有助于分年龄段解读每个幼儿的发展水 平 ,进行更有效和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二)运用照相机等观察或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
运用照相机观察与记录是有效的观察方法 ,教师 在“咔遛时间”里通过定点和追踪观察法观察每个幼 儿的游戏行为 ,就需要对幼儿游戏行为进行及时捕捉 和记录 ,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幼儿 。照相机捕捉和记录 是一种借助媒介的观察幼儿 ,它能将幼儿的行为更直 观形象地记录在教师的脑中 ,并作为一种数据让教师 更深入地探讨和分析 ,从而探究更有效的支持幼儿发 展的方式。
(三)对照观察量表进行游戏观察与分析
由于不同活动区的核心经验不一致 ,教师的能力 发展水平不同 ,因此明确不同活动区的核心经验才能 更有效地观察与分析幼儿 ,在“咔遛时间”里 , 由专家 引领教师队伍制定了不同活动区的观察量表 ,帮助教 师明确各活动区游戏的核心经验 ,更好地解读幼儿行 为 ,同时还能够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发展水平进 行诊断和把脉。如角色区游戏中 ,根据混龄幼儿户外 自主游戏观察指导原则 ,抓住混龄、自主游戏关键词 , 把握角色区核心关键经验将角色区观察量表设计主 要围绕参与人数、确定主题、角色选择、转换替代、社 会交往、角色职责认知、游戏情节、语言表达、问题解 决和游戏常规这几个项目 ,并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对年 长幼儿进行能力观察 ,观察其是否能够在游戏中扮演 领导者的角色 ,是否能对年幼幼儿的游戏进行角色分 配 ,是否能帮助照顾年幼的幼儿等;同时还观察年幼 的幼儿是否是主动参与活动 ,是否向年长的幼儿进行 模仿学习 ,是否体验年长幼儿对其的照顾等 。通过这 样的观察与分析 ,教师的支持策略将更有针对性和有 效性。此外 ,活动观察量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根 据实践需要进行调整优化 ,从而完善优化观察指导。
(四)基于解决问题逻辑支持幼儿游戏
在幼儿自主游戏时候 ,幼儿在游戏中会产生许许 多多的不同问题 ,而聚焦幼儿游戏的问题核心 ,是支 持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基本保障 ,是回归幼儿自主游 戏的前提 。因此在户外自主游戏时候 ,需要基于幼儿 经验的需要 ,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 ,通过价值辨析进行小组式、集体式、个别化的支持 。如游戏“沙上建水 池”教师基于幼儿进行沙上建水池中遇到的问题“水 不见了—水为什么不见了—没有成功的水池—建水 池的新办法—我们的水池成功了”, 支持幼儿发现问 题、寻找办法、鼓励试错、尝试解决问题 ,从小培养了 幼儿的科学素养;又比如“蒙古包”游戏 ,教师基于幼 儿合作探索玩蒙古包的问题“人太少了—蒙古包漏气 了—不整齐又失败了—我们成功了”, 通过支持幼儿 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去寻找办法一次次解决 ,再尝试在 解决的过程中 ,逐步锻炼幼儿社会交往和科学认知等 方面的能力。
四、及时反馈及支持幼儿发展
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 ,教师做到心到、眼到、手 到 ,关注了每个幼儿的游戏行为 ,这一行为的目标最 终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 ,因此教师需要将关注后形 成的结果及时作用到幼儿本身 , 才能支持幼儿发展 , 这就需要做到这三点。
(一 )教师进行汇总反馈
首选 , 由于“咔遛时间”里定点教师分布区域不 同 ,每次游戏的幼儿也有所不同 , 因此支持策略就不 能有效地落实到该幼儿身上 。其次 ,每次游戏都会产 生不同的共性问题是需要全体教师共同解决的 ,因此 就需要定点教师分组进行汇总反馈 ,通过这个方式也 可以让定点教师与班级教师进行有效交流 ,从而支持 幼儿的发展 。笔者幼儿园依托于信息技术 ,设置幼儿 园班级和教师办公电脑一体化 ,定点教师运用“一起 长大”APP 将每次幼儿的游戏行为定期反馈到各个班 级 ,班级教师根据幼儿“咔遛日记”反馈的问题 ,调取 资源进行讨论与分享 ,将定点教师和班级教师资源形 成合力 ,从而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二)研讨解决共性问题
由于打破班际户外自主游戏的幼儿处于不同的 年龄阶段 ,每个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同 ,而且户外活 动区每个活动区功能不同、场地不同 ,经常会产生一 些共性的问题 ,这就需要集体讨论解决 。如“咔遛时 间”游戏开展一阶段后发现有的活动区人员爆满 ,导致 拥挤 , 经过研讨讨论解决投放手环来控制区域人数 , 让幼儿自然而然分流到其他区域 ,隐性地解决了这个 问题 。又如当活动区游戏幼儿参与度较低时 ,通过研 讨教师达成共识 ,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幼儿逐个进行调查 ,了解幼儿不参与的原因 ,从而解决游戏问题[4]。
(三)游戏中隐性和显性相结合指导方式支持幼儿
支持策略的实施根本是回归到幼儿本身 ,这就需 要教师在游戏中与幼儿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 ,将策略 转换为实践支持幼儿 ,通常采用隐性和显性相结合的 方式来实施。
1.隐性的支持一般包括心理支持、环境暗示、材 料作用这三个方面。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幼儿游 戏的前提条件 , 教师要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 放手让幼儿自主游戏 ,才能更好地发挥幼儿自主学习 的主体性。如“咔遛时间”里驰骋天地小司机的路线标 志 ,能够暗示引导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又如在幼儿游 戏的不同阶段 ,材料的层次投放也能将教师的教育目 标有效渗透。
2.显性的支持一般包括语言指导和行为指导这两 个方面。这主要体现在教师根据幼儿游戏需要 ,采用 直接介入的支持方式。如幼儿游戏中产生攻击性危险 行为或游戏中断无法进行时 , 教师就需要介入游戏 , 用言语提示、自身参与、场地设置等方法积极引导幼 儿进行进一步探究。
总之 ,如何在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中让不同年龄阶 段的幼儿在各自的发展区中获得愉悦、独特、健康向 上的发展 ,教师应该本着“安全第一”的理念 ,合理规 划户外空间 ,创设不同功能的活动区环境 ,投放层次 性的操作材料 , 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确定游戏内容 , 把握自主游戏教育的重要价值 ,站到幼儿身后 ,关注 每个幼儿并解读每个幼儿的游戏行为 ,根据幼儿的共 性需要和个性需要 ,围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支持幼儿 的发展 ,这是作为教师的我们 ,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脚 踏实地去逐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学前课程与幸福童年[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12:10-15.
[2]陈欣茹.幼儿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的观察与 支持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7(24):24-25.
[3]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 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53.
[4]王燕兰,吴宇泓. 自由环境下的幼儿园混龄教育 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2):15-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