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scipaper.ne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语文这门学科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这其中,教师有必要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良的学习体验。课堂学习过程的互动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中,教师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掌握更加丰富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教师有必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本文将针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对语文这门学科拥有一定的认知,因此,在课堂中,教师有必要不断地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教师可以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学生愿意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才能够构建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另外,高中阶段所涉及的语文知识相对更加广泛、丰富,因此,教师有必要构建出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以一种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进而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而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
1.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为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落实,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善。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在进行分组前,教师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在班级内的具体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水平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层次的划分,通过分层的过程,使分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得到显著增强。在进行分层时,教师不应像过去一样只根据学习成绩来进行粗略的分层,这种方式会使大部分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无法形成学习的动力,并且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目标偏离正确的方向,使其整体的学习过程变得功利化,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观念。因此,不恰当的分层也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便需要以一种更加全面的角度,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层次的划分。比如,在一个班级中,教师一般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学习基础较好,学习态度较好,学习成绩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第二个层次为学习基础一般,学习态度较好,学习成绩在70~100分之间的学生;第三个层次为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态度较差,学习成绩在70分以下的学生。将学生分层后,教师便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小组的划分。在进行分组时,教师需要保证每一个小组内包含三个层次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各小组学习水平相当,并且也能够促进小组内成员的互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相互带动着进行学习。同时,在进行分组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划分,避免组内产生矛盾的情况,否则会降低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性格特征相似的学生归为一组,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加具有默契,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加显著。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分层,根据难易程度来进行合理的划分,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任务,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学习基础上得到一定的提升和发展,这样便能够使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这一先进、新颖的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画面,使其更加容易地理解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思想,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在一种更加优良的学习氛围下,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这种方式能够强化学生的互动程度,让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画面所吸引,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为学生拓宽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学习过程的乐趣,使其强化自身学习的自主性。先进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能够实现教学整体的优化,让学生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2.1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导入环节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产生较大的兴趣和好奇,由此,教师便需要通过课前导入的过程,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正式学习前便主动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为了增添课堂导入环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这种教学手段。微课视频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并且视频的时长一般在8~10分钟,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了解本节课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并且也能够被视频这种生动形象的表现方式所吸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喜好和学习兴趣,来进行微课视频的设计,使其能够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便对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较大的好奇和期待。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微课教学的重要作用。比如,在设计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视频的末尾为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问题的讨论与思考,这样便能够让学生在自己互动的基础上实现预习的过程,使接下来正式学习的过程更加顺利。
2.2实现课后作业的信息化
在学生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复习过程十分关键,教师可以从这一点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来进行复习环节的设计,不断地改善、创新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复习过程,不断强化自身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态度,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达到优良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复习过程主要是围绕着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完成的,于是,教师便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来进行作业内容的改良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和复习效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信息化工具,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巩固,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拓展更加丰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渠道,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方便的学习模式来进行知识的复习。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只会讲述教材内容,而对于课外的一些拓展知识,却无法向学生进行详细的解说。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知识的拓展,通过自学的模式来进行课外信息的搜寻,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以一种更加全面的角度来对教材内容进行审视和思考。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拥有更加坚实的知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主题来进行知识的搜寻与学习,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微信群或是QQ群的方式来进行及时的沟通以及资料的分享。通过这种更加便捷的学习模式和讨论模式,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且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加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也能够更加方便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在讲解《劝学》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更加全面的知识内容,构建更加系统的语文知识体系,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布置合适的课后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完成而实现知识的拓展。《劝学》这篇文章节选于《荀子》,于是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课下了解《荀子》的创作背景和其所持有的思想,让学生选择《荀子》中的其他篇章来进行自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课下的研究与讨论过程,逐渐掌握丰富的学习方法和阅读经验。学生通过收集材料、整理材料、学习材料、总结材料的整体过程,能够逐渐明确正确的学习思路。这一学习内容不仅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体系,还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习的内容以PPT的形式来进行展现,让学生通过制作PPT的过程而理清学习思路,通过总结与复习的过程,强化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并且,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使其不断地拓宽自身的学习渠道。在PPT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将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学习感悟,以及课堂上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整理,以此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能够通过PPT来检查,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建议。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
3.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使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情境下进行语文文章的理解和感悟。并且实践活动的形式,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程度,有效活跃课堂中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在一种相对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下来进行文章的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较大的兴趣和期待,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在这期间,教师可以通过表演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表现能力和语言能力。给予学生表现的平台,让学生带入相应的角色,进而投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使其能够从一种新的角度,来审视文章中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能够对文章产生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表演活动,通过竞争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认真、专注。例如,教师在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这节课时,因为这篇文章的末尾并没有向学生详细地展示廉颇负荆请罪的整体过程,采用了留白的方式。于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投入地进行文章的学习,便可以让学生做编剧来对课文进行剧本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进行内容的填充,之后再通过表演的方式来进行表现。这种带有趣味性的学习模式能够强化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这样便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来进行剧本设计,通过反复排练而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竞赛的形式,教师能够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学生处于一种竞争意识较强的氛围下来进行文章的理解。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剧本编写的合理性和巧妙性、表演过程的认真程度,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进行判断,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过程,而逐渐产生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有效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发展。
4.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几方面针对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相关的建议和策略。包括在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这三方面,希望能够对中职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邵建仁.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施[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1(8):171-173.
[2]宋丹丽.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8):27.
[3]罗娓.谈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5(3):30.
[4]周玲.浅析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24):13.
[5]贺黄达.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多样性的实践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22):40.
[6]李星.高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实践探究[J].文理导航2021(4):2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