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学前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简论论文

发布时间:2023-02-18 10:50:0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 它会直接影响 我们的社会交往 ,左右我们的生活。对于学前幼儿园的孩子们进行文明语言、行为等礼仪的教育 ,不但是幼儿 园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能从小培养前幼儿的行为习惯 ,提升幼儿素养 ,更能为幼儿步入小学 ,走进初、高中以 及迈向社会发展 ,拥有健康人生奠定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文明礼仪,幼儿,现状,内容,策略

  人无礼不立 , 礼是一个人行走于世界的根本 ,也 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素养。但是一个人文明礼仪的养 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从小且长期培养、修炼 , 才能成为一个知礼、懂礼的人 。对于学前的幼儿进行 文明礼仪的教育 ,是教育教学自始至终都要履行的责 任 ,也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是他们今 后步入学校 ,走向更大的集体生活 ,打造更好的人际 交往必不可少的能力 。因此 ,笔者借此就学前幼儿文 明礼仪教育的现状、原则、内容、策略等 ,谈几点自己 的思考 ,与大家共勉。

  一、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现状

  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文明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 性 ,孩子们从小养成文明礼仪对于他们成长与发展的 重要性 。可是由于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 ,孩子又相对 较少等原因 ,家长对于孩子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非常 欠缺 ,像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程门立雪的故事 ,没有 几个孩子知道 ,并做到。在这种环境下 ,幼儿园对于幼 儿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也是浅尝辄止 , 蜻蜓点水 ,缺 少深入性、持续性、系统性、目标性 ,导致幼儿在文明 礼仪方面的行为、认识比较浅薄 ,做得也远远不够。究 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

 

  (一 )对幼儿文明礼仪的教育缺少计划性

  幼儿年龄小 ,他们对一些东西学得快 ,也忘得快。 在文明礼仪的教育中 , 如果教师没有长期的计划性 , 说到哪里算哪里 ,不但无法建立起幼儿对于文明礼仪 的认识 , 也无法使幼儿形成系统的文明礼仪的习惯。 比如 ,没能把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纳入课程计划 ,制定 教育的目标 ,形成教育评价 ,在课堂上或者课下随性 地给幼儿灌输一些文明行为方面的内容。如看幼儿在争抢一本漫画书、一个玩具或一个体育器材时 ,就告 诉幼儿要懂得谦让、不能争抢等 。而对谦让的作用不 解说 , 也不会把谦让这一文明礼仪当作一个教育内 容 ,专门对幼儿进行教育 ,并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 , 导致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形不成系统性 ,幼儿也难以养 成文明礼仪的习惯。

  (二)不明确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 ,大部分幼儿教师对文明 礼仪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求 ,导致教师对于幼 儿的文明礼仪教育不太重视 ,不但对幼儿的文明礼仪 没有形成计划性、长期的、稳定的教育 ,也不知道关于 文明礼仪要给幼儿教什么。他们以为让幼儿上课不说 话、课下不大声喧哗、与小朋友好好相处 ,就似乎包含 了幼儿要注意 、要养成的一切文明礼仪方面的内容。 至于幼儿衣服穿得整洁与否 ,在社会交往中是否有文 明行为 ,对亲人有没有礼貌等 ,都是家长的事情 ,与幼 儿园教育没有关系 。园内教师不明确幼儿文明礼仪教 育的目标 , 他们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根本意识不到 , 更看不到 ,导致幼儿的文明礼仪无法形成 ,从而对他 们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

  谈起幼儿礼仪 ,很多家长甚至教师可能都会觉得无 从抓起 ,或者没有什么可抓的 ,只要幼儿懂礼貌 ,见人能 礼貌地打一声招呼 ,能与同学们友好相处 ,懂得礼让就 已经很好了。其实不然 ,要想把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 之美融入幼儿认识里、行为中 ,甚至浸透在他们血液里 , 不但要加强点点滴滴文明语言与行为的引导与教育 ,还 要明白内容 ,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 ,对幼儿进行教育 ,才 能提升他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与践行。

  (一)幼儿个人方面的礼仪

  我们经常说 ,一个人仪表整洁、干净就是对他人 的尊重。这些人们生活中的普遍认知 ,幼儿教师要在 教育中教给幼儿 ,让他们从小知道如何注意自己的礼 仪 ,提高自己的礼仪 ,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 ,给人际交 往创造良好的环境。

  有一句话说 ,站有站相 ,坐有坐相 ,幼儿的礼仪首 先就是形体姿态,要让幼儿“行得端,坐得正”,如站着不 斜靠墙;行走时步伐干净利落 ,没有拖踏声;观时不发 言 ,不触碰观看的东西;坐时腿并拢,杜绝抖腿等。幼儿 的形体姿态 ,还包括吃、喝、行等方面 ,这些看似都是细 枝末节的小事 ,小到不足一提 ,可是集中出现在一个幼 儿身上,对幼儿的礼仪形象的损毁是不可低估的。

  其次 ,从小要培养幼儿的穿衣着装 ,卫生习惯 。比 如:衣服要穿干净 , 帽子要戴端正 ,鞋子要整洁 ,不能 踩着后跟等。不管是大人 ,还是幼儿 ,给人的直接印象 就是他们的仪表 ,就是着装 ,如果衣服不干净 、不整 洁 ,他人对你的印象就会大大减分。所以 ,外在形象不 能忽视 ,要注意培养幼儿着装上的好习惯 ,端正他们 的仪表、姿态。

  (二)幼儿在亲子方面的礼仪

  现在家庭幼儿少 ,家长对幼儿非常宠爱 , 以至于 让更多家长因为爱而看不见幼儿身上的一些缺点 ,甚 至说是毛病 ,导致家庭礼仪方面教育缺失。我们知道 , 幼儿对于亲人也要有基本的礼貌与尊重 。如注意称 呼 ,在家时不但要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还要注意 亲子之间的请求、应答 、就餐 、敲门以及对长辈的体 贴、感恩等等 。这些文明礼仪的内容 ,看似家常便饭 , 但要幼儿做好 ,且要养成一种行为习惯 ,还是有一定 的困难 ,需要家长长期引导、教育 ,更需要幼儿教师利 用一些策略给幼儿灌输这些内容 , 让幼儿知道怎么 做 ,才能在他们的行动中体现出来 ,逐渐提升自己在 亲子相处方面的文明礼仪。

  (三)幼儿与教师、同学间要注意的礼仪

  我们往往用调皮来定义幼儿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不举手 ,不示意的行为;用太小、不懂事来开脱他们与 小伙伴争抢玩具、推搡同伴的行为等 ,其实这一切归 根结底就是幼儿的文明礼貌、行为礼仪缺失造成的。所 以 ,作为幼儿教师 ,在平日具体的教育教学中 ,要注意 对幼儿这方面的教育。如:课堂上回答问题要举手、要听从教师教导、认真听讲等;进园看到教师、同学要问 好;需要他人帮助时 ,要用请求的语言;要懂得感恩教 师、保洁阿姨、食堂工作人员等;离开幼儿园时要和教 师与同学说再见;等等 。这些礼仪都点点滴滴体现在 幼儿的日常行为中 ,对幼儿礼仪的养成、素养的提升 非常关键 ,教师不能轻视。

  (四)幼儿在社会中要注意的礼仪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 ,幼儿跟父母走进社会的机会 特别多 ,如坐公交、去公园、在游乐场、看电影、外出就 餐等 ,这些社会活动中 ,也有幼儿要注意的文明礼仪。 如在公交车上不能大声喧哗、 不在公共场合乱扔垃 圾、看到爸爸妈妈的同事要礼貌地打招呼、在公共场 合就餐不能乱跑 ,也不能用自己的筷子乱翻盘子里的 菜等 ,这些都是一个幼儿该有的礼仪 、礼貌 ,也是家 长、教师必须要重视的部分。

  三、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

  任何事物都会有着力点 ,有载体 ,这样才会让人 有迹可循 ,能摸得到、看得见 ,这就是环境 。对幼儿进 行文明礼仪教育时 ,教师要利用园内条件 ,甚至一些 节日等 ,给幼儿创造文明礼仪教育的环境。

  (一 )区域游戏中渗透文明言行

  在幼儿日常的教育工作中 ,为了给幼儿创造出更 适合他们心理成长的学习环境 ,增长他们认识事物的 能力 ,教师往往会结合教学内容 ,为幼儿创设一些区 域角 ,如图书角、娃娃家、美工区、表演区、游戏区等。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主题明确的区域角或者区域游戏 , 把文明言行渗透其中。比如 ,在娃娃家 ,教师可以让幼 儿学着邀请同学到“家里”做客 ,然后教师让幼儿在 “家里”招待客人 ,如向客人问好 ,给客人倒水等。如果 幼儿有做得不恰当的地方 ,教师及时指点 ,并说明不 正确原因 ,加强幼儿的认识等 ,从而促进幼儿文明礼 貌的养成 ,提升幼儿的礼仪素养。

\

 

  (二)给班级设计日常礼仪规范

  班级是幼儿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个场合 ,在这里幼 儿之间的接触也非常频繁 , 由于相互熟悉 ,容易让一 些因陌生产生的疏离感 ,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文明” 行为消失。 因此 ,作为幼儿教师 ,要在自己的班级内 , 根据幼儿的特点 ,成长需要 ,制定一些文明礼仪的规 范要求 ,如言语、行为等。 如笔者曾带过的一个大班 , 孩子们都非常活泼 ,上课时纪律很难维持 ,可以说按下葫芦浮起瓢 ,使教学无法很好地进行 。针对幼儿这 种天性 ,我就从这方面入手 ,给幼儿制定相关的文明 礼仪规范 ,如教室里不能大声喧哗 ,上课回答问题要 举手等 , 并且我把这些用彩色笔大大地写在纸上 ,并 配上生动的卡通图 ,贴在墙上 ,让幼儿随时都能看见 , 并做到互相提醒、监督 。这样逐渐就会弱化班级幼儿 爱喧哗、爱说话的这种特性 ,让他们在上课的时间 ,在 公共场合表现出安静、自然的状态 ,能做到快乐自己 , 也不影响他人。

  (三)利用“节庆”活动 ,促进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

  每一个节日都是经过特定的历史事件形成 ,并固 定下来 ,成为一种习俗的 。它不仅承载我国传统文化 的美德、精髓 ,也包含着很多的情感 ,礼仪、文明。作为 幼儿教师 ,要认识到这些 ,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 秋节等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 认识到它的教育价值 , 充分利用它对幼儿园的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 。比 如 ,利用中秋节、重阳节 ,教幼儿学会感恩 ,关心他人 , 尊重长辈等;利用春节这个节日 ,教师可以教幼儿认 识到团圆对于一个家的重要性 , 让他们学会陪伴 ,从 而深化幼儿的情感认知 , 使幼儿形成美好的品质 ,让 幼儿做一个有温度 ,有情感 ,关心他人 ,在乎他人的新 时代好儿童 , 为他们将来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四)结合每日活动 ,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园每日活动的项目很多 ,上课、用餐、游戏、 阅读、做操、午睡等 ,这些是组成幼儿园每日教育不可 缺少的环节 。为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教师要 在每日的这些教育活动中坚持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提 升幼儿文明语言、文明行为 。比如 ,用餐时要让幼儿做 到“食不语”,注意用餐姿势 ,用餐时要尽量保证不洒 在衣服上 ,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 ,也要尽量做到碗里 不剩米粒、饭渣 。如果同学们共用盘中菜、盆中汤时 , 要做到不争、不抢、互相谦让等。再比如 ,午休的时候 , 不但要把自己的衣服叠整齐 ,鞋子摆端正 ,还要注意 做到保持寝室内安静 ,不要说话、吃东西、翻书、玩玩 具等 ,影响同学们休息 。由于幼儿年龄的关系 ,他们不 可能一下子记住或者养成这些文明礼仪的习惯。教师 要做到不断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 , 并做到因材施 教 ,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 ,如有些幼儿吃饭总是发 出很大的声音 ,但是他们吃得很干净 ,桌面、地面也能保持干净 ,对于这些幼儿 ,教师就要用示范的方法 ,教 幼儿学会吃饭时如何控制吞咽的声音等。对于不好好 午休的幼儿 ,教师不但要告诉他们午休对于他们成长 的重要性 ,还要告诉他们 ,如果他们不午休 ,发出声 响 ,会影响其他同学的休息等 。只要幼儿教师能做到 长期坚持 ,并尊重幼儿的差异性 , 因材施教 ,就能促进 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鼓励幼儿做文明礼仪小天使 ,创造文明礼仪的环境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 , 自从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 来 ,好多小学在放学时 ,让学生轮流在校门口值日 ,就 是站在校门口 ,给来去的教师行礼 ,并说:“老师辛苦 了 ,老师再见! ”幼儿园的孩子小 ,还做不到这一点 ,但 是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做文明礼仪小天使 。比如:在言 行方面 ,教师可以让幼儿主动向他人问好 , 向来接送 幼儿的家长打招呼 , 向教师说“辛苦了 ,再见! ”向同学 说“明天见! ”等;在行为方面 ,要让幼儿做到进出教 室 ,进出园门不挤、不抢、不争 ,做到相互礼让、互相尊 重等 。当然 ,为了鼓励幼儿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 ,给一 些表现突出的“文明礼仪小天使”奖励小红花、小红星 等 ,促进他们自身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 同时创造文 明礼仪的良好环境。

  四、结束语

  心理学家说 , 幼儿的第一需求是学会社会交往 , 其次才是学会学习。作为幼儿教师要想培养幼儿的社 会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认识能力 ,文明礼 仪的教育是必须的 ,更是重要的 。幼儿处在一切行为 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 , 教师不但要在教育教学中 ,结 合日常教育活动、节日、区域主题游戏等 ,加强对幼儿 文明礼仪的教育 ,也要紧密联系家长 ,家园合力 ,无缝 衔接 ,从点点滴滴入手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 ,提升新 时代儿童的精神面貌与良好素养 ,从而为他们拥有健 康、积极的人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娜.浅谈将礼仪教育融入幼儿游戏教学中[J]. 新智慧,2018(15):33.

  [2]周迎娣.浅析幼儿园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 法[J].家长(上旬刊),2020(6):7.74.

  [3]赵克欣.浅谈幼儿教育教学中礼仪教育的重要 性与实施方法[J].魅力中国,2019(48):3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16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