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 ,本文实践与探索“四个三”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 ,促进产 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深入推进企业技术与学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入融合 ,提升 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 , 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关键词】三元实训,课程体系,实战基地,协同育人,双向流转
一、实践背景
当前 ,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 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全球 ,新一代信息技 术的发展正驱动制造业迈向转型升级的数据驱动新 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推动互联网与实体 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 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 才流、物资流 ,促进资源配置优化 ,促进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1]。浙江省以“打造数字经济”为一号工程 ,杭州市 以两化融合作为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新动力 。同时 ,我 们面临企业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两难困境 ,亟需深化 产教融合 ,进一步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 以就业为导向 , 以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核心 ,培养掌握新一代信息 技术的高技能“数字工匠”,满足千行百业特别是新行 业新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2]。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以此为契 机 ,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 号)》精神[3] ,携手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企业”) ,实践与探索“四个三”产教融合的 人才培养 ,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推进企业 技术与学校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人才培 养的深入融合 ,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 度 ,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二、主要做法
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学院与企业共 同创办“新一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研究院”(以下称 “研究院”)。研究院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链 ,联合行业引 领性企业共同建设特色鲜明的以云计算技术应用、人 工智能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为方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 ,共同实践与探索三元 实训课程体系、三元实训实战基地、三阶递进协同育 人路径和三个双向流转机制的“四个三”产教融合的 人才培养。
(一)以岗位需求为驱动 ,共建三元实训课程体系
校企双方注重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的有机分工、 衔接与融通 。以真实企业岗位需求为驱动 , 围绕专业 基础能力、核心岗位技能、项目实战能力和行业应用 实战能力的培养 , 依托企业的产业经验和项目案例 , 以企业技术专家和学院专业骨干教师为主体 ,联合其 他院校一线教学师资 ,组建教材开发团队 ,共同开发 符合技工院校教学特色的岗位技能实训课程、企业项 目实战课程和行业应用实训课程的三元实训课程体 系 。现已完成了《大数据导论》《数据标注工程》《数据 清洗》《大数据实践》《大数据系统运维》等教材开发。这 些教材从导论到应用 ,涵盖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 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不同阶段。
(二)以经验成长为轴线 ,共建三元实训实战基地
学校在新一代信息专业群建设过程中 ,十分重视 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与融通。校企双方以技术经验成 长为轴线 ,联合行业引领性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 基地、企业项目挂职实战基地和行业应用实战基地。
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助推技术基础经验成长。校 企双方已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包 括大数据技能实训中心、人工智能技能实训中心、云计 算实训中心、网络技术实训中心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 地从“教学、实训、认证、竞赛、双创”等五个方面进行 产教深度融合 ,通过引企入校 ,开发岗位实践模拟课程与实训 ,实现学生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岗位 需求的基本职业能力的强化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的 提高。
2.企业项目挂职实战基地加速项目经验提升。学 院在企业办公楼中开辟出专有办公区 ,建设项目挂职 管理部和挂职学生办公室。 每年暑假前 ,研究院根据 企业当前正在开发和实施的项目情况 ,共同制定新一 代信息技术专业群高年级学生暑假企业项目挂职实 战计划 ,根据学生专业水平、项目经验等情况分批分 组到企业进行项目挂职实战。学生在企业真实的生产 环境中 ,“零距离”地接触职业技术岗位 ,全面提高学 生的理论认知、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和项目经验。
3.行业应用实战基地打通人才输送最后一公里。研 究院围绕数字经济产业链 ,联合浙江省区域内的高科 技企业和各类院校 ,共同发起成立了“浙江省数字经 济产教融合联盟”,并以联盟中高科技企业为基础 ,建 立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产线等行业应用实战基 地。研究院在学生高级工毕业课程项目设计时期或预 备技师研读时期 ,根据学生专业方向、专业水平、毕业 课程项目、技师研修项目等实际情况 ,通过工学交替 的方式将学生安排到企业参与行业应用开发或项目 实施及运维。每周 2~3 天 ,时长为半年以上。学生经过 行业应用实战基地工学交替的锤炼 ,技术技能完全达 到企业的真实需求 ,工学交替结束后大多数学生也将 顺利进入企业实习与就业 ,打通了人才输送最后一公里。
(三)以三元基地为依托 ,共建三阶递进协同育人路径
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项目挂职实战基 地和行业应用实战基地 ,共建学生培养、师资培训、新 职业培训三个维度且各具特色的三阶递进校企协同育人路径。
1.共建学生三阶递进培养路径 。依托三元实训实 战基地和三元实训课程体系 , 共建学生的岗位技能、 项目技能、行业技能三阶递进培养路径。在校内生产 性实训基地 , 采用校内实训基地岗位技能实训课程 , 通过基地生产性仿真实训平台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 技能;在企业项目挂职实战基地 ,采用企业项目实战 课程 ,结合企业当前项目实际 ,暑假期间分批分类安 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项目挂职锻炼 ,提升学生项目实战 经验;在行业应用实战基地 ,采用行业岗位实训课程 , 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安排学生到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产线等行业企业中参与应用研发或项目实施 ,提升 学生行业理解和项目实战的能力。
2.共建师资三阶递进培训路径 。以企业培训基地 作为学院师资培养主基地 , 共建师资的构建行业认 知、培养专业技术和企业挂职实战三阶递进培养路径,打 造掌握多种技能 ,具备多语言、多平台甚至跨行业专 业知识 ,能够完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栈知识与技 能教学的师资团队。第一阶段为构建行业认知。在培 养计划中最初的 1~3 天培训日程中 ,为接受培训的教 师讲授目前行业的发展现状、专业重点以及未来前景 等 ,使其得以窥见行业全貌 。第二阶段为培养专业技 术 。根据教师专业水平的实际情况 ,为受训师资进行 1~6 个月的专业技术课程培训 ,使其在熟悉、掌握和应 用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做到对行业前沿和技术创 新内容的与时俱进 ,形成产业全栈知识体系。第三阶 段为企业挂职实战。将已经“充电”完成的教师送到行 业应用实战基地(比如企业) ,结合真实项目开展企业 实践与挂职锻炼 ,使其真正将所学所想应用于实际工 作中 ,进一步验证学习成果。
3.共建新职业三阶递进培训路径 。校企双方依托 三元基地和三元课程体系 ,共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 领域的新职业培训 ,提升本地及区域企业各级职员的 数字技能 ,从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于区域企业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第一阶层是 企业基层员工数字基础技能提升培训。研究院在杭州 全力构建“名园+名企+名专”的校企培训共同体 ,开展 贯穿智慧工厂全产业链的工业机器人运维、云计算技 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新职业技术技能提升工程。第二 阶层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技术骨干数字核心能 力提升培训。第三阶层是针对企业家或企业高层管理 人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与策略培训。
(四)以共赢共促为底色 ,共建三个双向流转机制
校企双方以共赢共促为底色 , 共建了学生与职 员、教师与企业师傅、企业项目与教学科研三个维度 的双向流转机制。其一为学生与职员之间的流转 。学 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习时其身份是学生 ,而在 企业挂职实战和行业应用实战时其身份是职员 ,在校 学习与实训的成绩直接影响其在企业挂职实战和行 业应用实战的选择和机会 ,而企业挂职实战和行业应 用实战的成效又直接反作用于其在学校下阶段的学 习进阶。其二为教师与企业师傅之间的流转 。企业技 术骨干到学校兼任专业课程、指导师生竞赛、辅助教学研科 ,成为师者。反之 ,学校专业老师也参与企业项 目技术攻关、企业项目挂职实战 ,成为企业师傅。其三 为企业项目与科研教研之间的流转。校企双方共同开 展科研教研活动 ,企业项目通过教学科研转化为教材 素材、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 ,反之来源于企业的技术 攻关项目或应用研发项目通过教师科研实现了突破 或实现。
(五)共同组建评价组织 ,实施标准考核
为科学评价校企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上的成效 , 学院以企业为主体 ,联合行业、企业及院校 ,组建由校 企专家共同参与的培养质量校企共同评价工作委员 会 ,作为共评培养质量的指导单位 。在委员会的指导 下 ,学院与企业积极开展共同评价实践工作,以建设精 品课程为锚点 ,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 ,建立共 同评价体系 ,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果等 进行客观评估 ,并为后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改进依 据 ,切实落实校企合作育人的共同评价工作。
三、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果
(一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2018 年 ,学院与企业合作 ,在全国技工院校率先 创办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 。经过四年的努 力 ,专业招生火爆 ,每年招收四个预备技师班 ,最低录 取分数超出萧山区普高录取划定线 50 分以上 , 还有 10%的学生中考分数超过萧山区重高录取分数划定 线 , 学生各类各级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到 98%以 上 ,高三阶段就有 20%以上的学生通过阿里云最高级 别的专家级认证 , 获得了阿里云高级工程师 ACE 级 别证书 ,学生专业技能获得行业认可 。企业项目挂职 实战参与率达 100% ,行业应用实战参与率达到 91%。
在技能竞赛方面 , 在 2020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 ,学院培养的两位选手分获云 计算国赛第 7 名和第 10 名 ,成功进入云计算国家队; 同时 , 学院与企业已联合开展了云计算城际邀请赛、 全国新职业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训练师杭州市选拔赛、 全国新职业技能大赛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杭州市 选拔赛等专业竞赛 , 以赛促训 , 以学促用 ,进一步帮助 学生磨砺技能、交流学习和展示技艺。
(二)教研科研成效凸显
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了《数据标注工程》等实训实 战性教材 ,共同建造了大数据技能实训中心、人工智 能技能实训中心、云计算实训中心、网络技术实训中 心四大实训中心 。现又联合打造实验课程教材—《大数据技术实训》, 集中上百个大数据应用实验 ,涵 盖 Linux、Python、数据清洗、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数 据挖掘算法应用、金融大数据、电商大数据等大数据 应用知识 , 目前已经通过选题审核 ,正在出版阶段。
(三)社会服务成效明显
在专业建设带动方面 ,近几年 ,到校参观交流的各 类院校络绎不绝 , 得知技工院校也可以成功创办新一 代信息技术专业 ,信心倍增 ,纷纷表示将逐步尝试创办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兴专业 ,培养本 地急需的数字技术人才。浙江省台州技师学院在学院 的带动和帮助下 ,于 2020 年成功创办了云计算技术应 用专业 。2020 年 ,学院与企业在杭州联合举办了第一 届大学生云计算城际邀请赛 ,参赛队伍 21 支 ,包括来 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等大城市队伍。
在新职业培训方面 ,联合园区、名企、协会 ,持续 开展了数字基础技能提升培训、数字核心能力提升培 训、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路径与策略培训等多层级的 数字技能社会培训 ,近三年累积培训达 4000 多人次。
四、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
由于客观条件制约 ,校企合作缺乏长效的、有效 的合作机制与服务平台 , 院校与企业合作零零星星 , 面临单点合作难成合力的瓶颈 ,难以快速推动整个新 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对此 ,建议成立全国性的技 师学院联盟—“全国技工院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 融合联盟”,广泛集结优秀的校企资源 ,建设多企业和 多院校的合作平台 ,统一制定校企合作一体化培养方 案 , 同时开发教学课程体系标准 ,搭建实习实训与师 资培训资源池 , 提供培训评价与科教科研指导服务 ,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 ,节省每个学校单点合 作的成本 ,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 同时助力企业 研发实力与品牌力的提升 ,实现“1+1>2”的叠加聚合 效应。
参考文献:
[1]国新网.着力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发展[OL].2016-05-06.http://www.scio.gov.cn/video/gxsp/ Document/1476573/1476573.htm.
[2]刘晓玲,刘洪海.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 建设研究与实践— 以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 [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4):10-12.
[3]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 革实施方案的通知[OL].2019-02-13. http://www.gov.cn/ 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1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