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学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责任。特别是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学党建工作迅速成为各学校推动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本文介绍了我校组织党员教师赴井冈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培训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思政背景下中学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中学党建,井冈山精神,党员队伍建设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受社会多元化发展和多媒体网络纵深发展的影响,青年学生甚至青年教师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开始趋向多元化。若要实现中学党建引领课程建设,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先提高中学教师队伍的政治觉悟,要求全体教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育出有家国情怀,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新人,才能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
我校组织党员教师赴井冈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实践探索中学党建工作。本文结合这一工作实践,阐释了中学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价值,为中学党建引领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提供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基于党建创新的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活动开发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内涵。将红色文化融入中学党员教师队伍建设中,在实践中引导全体教师积极了解和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在课程中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树立全体教师思政教育意识和教育情怀、提高思政理论水平的主要途径。
北京师大附中作为一所具有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的百年老校,在设计党员教师实践活动的时候,选择了体验性高、获得感强且具有时代性、活动特色明显的井冈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站,开展了为期4天的红色专题教育。
二、井冈山精神对中学党员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即使在大革命失败,革命处于低潮时也没有动摇理想信念,毅然决然团结战斗在井冈山红旗下,高擎火炬,继续前行,充分彰显真正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的信仰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看望广大干部群众时强调,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因此,北京师大附中将党建培训选取在具有红色文化烙印的井冈山,通过讲授型、参与型和体验型的教学方法,多感官的教学模式,引导党员教师深刻理解井冈山精神,激发党员教师的爱国情怀和教育情怀,从而树立正确的育人理想,并付诸未来的教学实践。
三、井冈山青年党员培训营活动的特色实践课程
(一)情景教学:三湾改编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学生入学第一课,就是组织他们选出班干部,今天终于明白了源头是在这儿!”这样一堂生动的历史教学与互动教学相结合,且独具特色的情景体验课程之后,一位青年党员教师在自己的学习笔记里生动地写道。
“三湾改编”是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从历史讲述到知识延伸,再到效仿“三湾改编”开展班级团队建设。青年党员教师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班长、宣传员、炊事员、卫生员、安全员、士兵委员会委员等,并设计出班名、口号和班旗,充分感受“三湾改编”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实行民主主义、团结广大士兵群众方面积淀了深厚的政治智慧,通过启发党员教师,使其在班级建设中带领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些智慧,鼓励他们探索和实践未来班集体的有效管理方式。
(二)仪式教育:井冈英烈祭奠仪式
敬献花圈、鞠躬默哀、重温入党誓词……这是全体党员教师身处“万里青山埋忠骨”的北山革命烈士陵园时庄严肃穆的场景。在充满仪式感的现场教学中,“为信仰而牺牲”的革命故事让党员教师零距离感受了革命志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获得了身临其境的心理体验和深入灵魂的情感熏陶。这样浓厚的仪式感,引导党员教师触碰了信仰,净化了心灵。
(三)体验教学:红军的一天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体验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全体党员教师身着红军军装,奔赴坝上村。他们通过体验教学的方式进行了“重走红军路,感受红军魂”与“走进老乡家,军民鱼水情”两项实践活动。当党员教师结队重走了曾经红军挑粮小道的一段路之后,他们都由衷感慨当年红军战士的辛劳艰苦。
在走进老乡家与老乡们闲聊访谈时,党员教师更是了解到了近年来井冈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重修了危房,泥路改为了平坦宽广的硬化路面,村中的农户甚至实现了陶渊明笔下的“家家门前有美景”的田园画卷。老乡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升,目光所及之处,都是鸟语花香。
所有党员教师都切实体会到了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温度”“深度”和“准度”。通过采访老乡的实地考察,也更坚定了所有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树立为人民美好生活而奋斗的人生目标。
(四)互动教学:革命后代讲家风
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庭,有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20世纪时代浪潮共同熏染的斑斓底色,也有着革命领袖家庭独特的韵味和风采。这种韵味和风采,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家国观念、革命时代要求的家国关系,突出地体现在先辈家庭的家风、家教中。家风连着党风、国风,是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脉。
本课程邀请了开国中将赵镕将军和首任“核司令”张蕴钰两位红军的后代作为主讲教师,以互动访谈、面对面现身说法为教学模式,通过开国领袖和将军后代深情讲述父辈的传奇经历和他们鲜为人知的家风故事,客观、鲜活、生动地再现历史,让党员教师真切地感受先烈们伟大的人格魅力,引导其自觉地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希望他们向老一辈党员学习,坚定信念、勇于奉献、爱党爱国、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
(五)专题理论学习: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
了解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情况,深刻学习井冈山斗争历史和井冈山精神内涵,全面理解井冈山精神的现实启示。在这样一堂专题理论学习的课堂上,全体党员教师又一次深刻地理解了“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领导人民群众连续击退了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课后,每一位党员教师都深感红军的伟大,认为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深重得多。因此,所有党员教师都表示要把这样的井冈山精神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传承与发展这种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四、思考与启示
中学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责任,大思政意识如何入脑、入心、入行动,党员干部如何提升自觉性,决定着中国青年的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切实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大力提升党员干部的自觉性,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探索才能实现。
第一,中学党建工作应先从教师思政意识抓起。中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如何打好这个基础是我们党一直思考的问题。多年来,中学党建工作存在“滞后”问题,学校把主要心思放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长期忽视党建工作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加强中学党建工作势在必行,从全体教师的思政意识入手,对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深入学习“四史”是中学党员教师队伍的必修课。井冈山青年培训营在训阶段,为全体党员教师提供了情景模拟、实践体验、仪式互动、理论学习等多模态的红色课程。在这些极具创新性的课堂中,“四史”课程变得生动而鲜活。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党员教师都深感要在今后的学习生
活中继续加强对“四史”的学习,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将对历史的深入思考渗透到今后的实际教学中。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立志要将青春的奋斗融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有家国情怀接班人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带领青年学生走向未来。
第三,中学党员教师有必要将参与型和体验型的红色教育模式迁移到日常教学中,掌握以多模态形式开展中学红色课程教学的技能。此次井冈山之行,党员教师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即红色课程最好的输出就是运用参与型和体验型的教学模式。学会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学会整合资源、善用资源,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将井冈山的教学模式正迁移到今后日常教学中,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
第四,将党建与育人、教学和科研三者紧密结合,完善中学党建工作中的“组织育人”体系。首先强化中学党员教师队伍,发挥在育人、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带动其他教师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学党员教师还可以组织和开展多样化的红色文化品牌育人活动。如将井冈山的红色资源请进校园,进一步拓宽红色文化教育渠道,实现“组织育人”体系的协同创新,增强育人合力。
第五,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和各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校工会、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联系服务和团结凝聚师生的纽带作用,把红色教育、思政意识贯彻到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中学党建工作应以党员教师队伍建设为切口,从教师的思政意识抓起,将深入学习“四史”作为队伍建设过程中的必修课。鼓励党员教师以点带面,带动全体教师掌握以多模态形式开展中学红色课程教学的技能。完善学校的“组织育人”体系,将党建与育人、教学和科研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和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训促建,将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育人队伍。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J].中国人才,2022(06):2+1.
[2]匡胜.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J].红旗文稿,2021(07):23-26+1.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0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