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以“基础模块 ·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6 11:48: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响应“全国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号召,中职学校的课程思政也迅速展开。中职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对课程思政实施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自当走在前沿。本文针对中职幼儿保育专业一年级的语文课程(基础模块·下),结合学科、思政与幼儿保育专业特点,探寻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路径,提出语文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方案,并阐述具体实施方法,旨在充分发挥语文思政作用,以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幼儿园教师。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为了进一步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职《语文》(第三版)教材做了修订,《语文》教材(第四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领,提升了教材的思想性和时代性,增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佳作,遴选了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有机融合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为幼儿保育专业学生将来能成为优秀的新型幼儿园工作者提供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我在知识传授、课程思政和幼儿保育专业特点相结合上做了如下探究。

\
 

  一、中职语文教学与思政相融合的方法与技巧

  (一)语文科目思政特点与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相融合理念

  中职语文是幼儿保育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其任务是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正确理解运用汉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学生思维力,提升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传承民族经典文化,为从事幼教职业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立德树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六方面下功夫,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要求思政课教师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激发学生求真、为善、致知、务实等道德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复兴相结合,树立“四个自信”,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语文教学中要根据不同课文内容特点,自然渗透思政点,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二)中职语文中融入思政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课程思政要如盐在水。好比将盐溶解到水中一样,教师做到语文课堂教学思政要适当、要适量、要潜移默化、要润物无声。如在教学史铁生的《合欢树》时,作者不愿多提及母亲去世,课上自然引出一句“子欲养而亲不待”,语气哽咽,不能自已,顺势进行思政教育。此举贵在点到为止,过于煽情,必会冲淡课堂,遭人不屑,适得其反。

  其次,通过阅读与欣赏,提高学生审美和思想境界。阅读与欣赏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内容,也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中蕴含的进步思想,可以和学生共同感受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民族优美的风景、善良的人民和传统朴素的生活方式,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光荣等。如沈从文的《边城》中:“小溪流下去,绕山蛆流……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简简单单的文字就描绘了优美的风景。课堂上在阅读与欣赏美文中,学生思想境界自然提升。当然,在教学中更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悟能力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充满热情种好语文课程这份思政“责任田”,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再次,以赛代训,传承经典,增强文化自信。为了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校每年都要举办经典诗词诵读大会,由语文教师辅导、学校教务组织、政教协助,全校学生全员参加,层层选拔,竞赛评比,师生热情参与,情绪高涨,在竞赛中所有人都得到了传统经典诗词的熏陶,师生都陶醉于古诗词的海洋,时时处处传来诵读古诗词的声音,精神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另外还组织了系列活动,如爱国诗词诵读、文化经典课本剧表演、爱国歌曲演唱等比赛,学生积极性高,效果好。此类活动都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可多加利用。

  最后,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目前,全国正在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我校也投入开发精品课热潮,我组语文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精心打造语文精品课,课堂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银在线、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自主中合作、合作中探究、探究中创造,最终形成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能力。由于疫情,精品课的充分利用更显现了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率,同时,搭建课内、课外、社会实践三位一体育人平台,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目标。

  二、幼儿保育专业语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

\
\

 

  三、具体实施路径

  以专题六“文化与传承”为例。

  围绕“豁达与谦逊”的思想主题,挖掘胸怀报国之志,将坚韧不屈、豁达豪放、谦逊而坚持己见的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

  读李白的《将进酒》,李白乃旷世奇才,却难逃权贵世俗的排挤,满心报国之志不能实现,一身才华不能施展,心中苦闷,借酒抒怀,仍发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最强音,傲岸不屈,豪气冲天。诵读比赛中,男生都喜欢把这首诗读成饮酒歌,满怀激情,豪情万丈,读着读着,品出诗中深意,想到现在社会,理想实现的机会较大,感受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激发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诵读起来,更加热血沸腾。

\

  欣赏白居易的《琵琶行》,课前让学生了解白居易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的背景。体会“天涯沦落”的伤感和愤慨,虽遭遇不幸,却因此留下了这篇文学语言与音乐艺术完美结合的美文,堪称“千古绝唱”,学生诵读时也是如醉如痴。

  在比较探究《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失意与旷达主旨时,利用诵读,体味婉约与豪放不同风格之美。

  学习《师说》时,由名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强于弟子”,联想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联想到奥运会冠军、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全国劳模、教育家魏书生,声乐教育家金铁霖等,学生名人辈出,体现教师的宽阔胸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大爱情怀。

  阅读聊斋故事《促织》时,在网上下载动画片《蛐蛐》集体观看,然后让学生分组排练课本剧。在表演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当时下层人民备受欺凌的苦难生活,激发学生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自然产生一定要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思想。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具体阐述课程思政实施路径。这首词抒发作者官场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课前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歌曲视频,将学生引入三国火烧赤壁的战场,三国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课中深入理解词中深刻的含义,通过朗读、诵读感受词中精练的语言、壮阔意境,如泼墨国画,气势酣畅,品味豪放风格。之后鼓励学生编排课本剧片段,以作者的身份和历史人物对话,利用幼儿保育专业优势,加入舞蹈和音乐元素,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虽因政治失意而伤感,但结尾以“人生如梦”表达自身旷达洒脱的情怀,进而引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结合武汉抗“疫”视频,认识到实现现代梦想并非一帆风顺,依然面临严峻的考验,激发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总之,新时代的中职语文课程思政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勇敢探究;需要学校坚持党建引领,结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胆改革、努力创新,积极探索课程思政路径,取得“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辉平.基于“课程思政”的中职语文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以基础模块上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8):121-123.

  [2]倪文锦.语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戴坤,杨寄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概论”课教学探析——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2):7-10+2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5]李党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深化课程思政的价值与可能——以《蝉》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27):17-19.

  [6]蒋素珍.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职语文小说教学实施路径研究——以《绝品》为例[J].快乐阅读,2022(04):108-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500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