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成果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10:58: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在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基于成果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包括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模式多元化、评价机制多样化。
 
  关键词:学生满意度;多元化教学模式;成果导向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学生学习满意度、学习投入度等学习态度。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一般体现在课前对课堂的期待程度、课中教师的教学设计、班级的整体活跃程度及在整个课程互动中与教师产生的情感因素上,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习效果[1]。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文献,在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究”的支持下,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构建了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对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满意度和教学结果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分析,探讨出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教学的方式。

\
 
 
  一、相关理论
 
  (一)学生满意度
 
  本文利用顾客满意度的理论作为支撑,对标学生满意度的问题进行研究。卡多佐(Cardozo)[2]提出了顾客满意度,此概念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教学和管理中。张蓓等[3]认为学生满意度是学生对课程效果的整体评价,代表对这门课程的感兴趣程度。陈明等[4]提出大学生学习满意度是通过接受知识的输送之后呈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来源于课前预期、过程体验和课后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也是学生价值判断的表现,代表一种个体的心理感知程度。因此学生是否有持续学习意愿、学习投入程度的高低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等相关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程度。
 
  (二)成果导向
 
  斯派迪(Spady)在1981年首次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5],其认为“成果导向”与传统的“知识导向”理念最大的不同是在课堂中对“主体”的定义。目前,传统课堂中虽然加入了很多丰富的元素,但仍然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成果导向”则是以学生想要学到什么知识为主,教师根据这个预期目标去设置教学内容,并且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成果导向理念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学生预期学习成果,二是完成度的评价。该理念认为教学目标应该是多维度的,包含教学模式的混合性、教学活动的丰富化、结果考核的多元化。该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提倡翻转课堂,不仅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为社会培养所需人才,还要根据授课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学生所需完成的各项指标,以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6]。根据斯派迪的成果导向理念,我国学者张武威、杨秀珍等[7]都认为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实质上是一种以假设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为前提,根据假设的预期成果,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改进的教学模式。
 
  (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针对成果导向教育理论进行研究,认为学生学习成果也是一个综合的体现,主要由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精神领域这三个部分组成[8],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
 
  二、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为探究工商管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下学生预期成果达成度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本文以布卢姆目标分类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测量维度进行模型构建,并根据研究的侧重点对各维度的因子做了一些调整。其中,认知领域影响因素包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情感领域影响因素包含接受、回应、评估与组织;精神领域影响因素包含尊重和重视[9],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
 
  根据文中相关理论部分构建出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假设学习成果中的三个变量与学生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的影响关系。本文将通过向开展此项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发放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借助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
 
  三、问卷设计及数据分析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文从学生在认知、情感、精神三个领域的表现对学生满意度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研究数据来源于在授课班级发放的调查问卷。问卷分为学生个人信息、学生学习成果、学生满意度三个板块,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计分法,1~5分依次对应题项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符合程度,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完全符合。本次调查共发放193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76份。
 
  (二)描述性分析统计
 
  1.基本信息。被访者为工商管理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共176人。其中,男生55人,占比31.25%,女生121人,占比68.75%。
 
  2.认知领域学习成果。认知领域学习成果维度总体均值为3.545,对应的5个维度的均值为3.420~3.778,如表2所示。其中,应用维度的均值最大,为3.778,说明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这块掌握得比较好。其次是记忆维度的均值,为3.636,这归结于翻转课堂中学生先学习知识,再在课堂中就重点知识现场讨论,加深知识点记忆的模式。理解、分析和评价维度均值均在整体的平均值3.545以下,说明教师没有在多元化模式中促进学生自我意识能力的发展。另外,本文在研究时把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的分析和创造合成了一个维度。
\
 
  3.情感领域学习成果。情感领域学习成果维度总体均值为3.674,数值高于认知领域学习成果维度,这说明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是很好的,并愿意对教师所授课程给予一定的回应。如表3所示,在情感领域,两个维度对应的题项“你对教师采用线上直播方式的教学很感兴趣”和“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锻炼了你的自主学习能力”均值较高(4.230,4.382),这说明这种多元化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兴趣的。
 
\
 
  4.精神领域学习成果。精神领域学生成果的均值在学习成果的三个维度中是最高的,均值为3.743,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拥有较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点,并且愿意和教师建立一种相互支持的关系。如表4所示,在这个维度中,“当你们小组对某一个问题得出一个新的结论时,你会有很强的成就感”的均值高达3.960,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成就感非常重视,因此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这个问题。
\
 
  5.学生满意度调查。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是本次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分为四个方面来衡量。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令你满意”中,有48.30%的学生表示满意,表示非常满意的学生有25.57%;该问题的平均得分为4分,代表基本达到学生的满意度。在“你愿意接受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中,有46.59%的学生表示符合,有30.68%的学生表示完全符合,仅有3.41%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方法;该项问题的平均得分为4.02分,证明学生是基本愿意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在“你觉得这种模式,教师可以更及时地对你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中,有81.25%的学生都是持肯定态度的,有13.64%的学生感觉效果一般,有5.11%的学生表示没有效果;该项的平均得分为4.09分。在“对于传统课堂与信息化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你很感兴趣”中,有80.00%以上的学生表示感兴趣,有14.77%的学生觉得一般,仅有3.41%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
 

\
 
 
  (三)实证分析
 
  1.信度分析。本文使用SPSS 15.0对进入构建模型的变量进行信度分析,具体分析如表6所示。

\
 
  由上表可以看出,信度系数值为0.967,大于0.9,表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很高。表中CITC值均大于0.4,表明分析项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证明数据信度水平较高。概言之,Cronbachα信度系数值高于0.9,说明数据信度质量高,数据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2.效度分析。使用KMO和Bartlett检验对该问卷进行效度验证,具体分析如表7所示。
\
 
  从上表可以看出,KMO为0.965,大于0.8,证明收集的数据适合提取研究信息。
 
  3.定量分析。本文借助SPSS 15.0对收集的数据做了相关路径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
\
 
  第一,路径分析。如表8所示,研究的各项变量间的路径均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P=0.000<0.01),因而说明X→Y中所有研究变量均呈正相关影响。
 
  第二,线性回归分析。如表9所示,本文中提出的三个自变量(精神领域学习成果、情感领域学习成果、认知领域学习成果)可以解释学生满意度的83.3%变化原因。精神领域学习成果、情感领域学习成果、认知领域学习成果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3、0.66、0.33,且P均小于0.005,说明精神领域学习成果会对学生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领域学习成果会对学生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认知领域学习成果也会对学生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

\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证明文中所建模型的假设成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这三个方面加强课程设计。
 
  四、基于成果导学的教学建议
 
  第一,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丰富课堂内容,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此,学校可以组建专门的信息化教学团队,由专门的人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资料的信息化、专业化,依托相关平台帮助教师实现现代化教学实践。
 
  第二,教学模式多元化。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使学生参与课堂,对此教师有必要合理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做好课堂设计。一方面,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以某一个教学任务为核心点,构建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由一个知识点发散到另一个知识点[10]。另一方面,教师可引入线上教学,实现翻转课堂,即借助超星平台建立关于每一个章节重点的线上课程,让学生在上课前观看线上视频,并就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线上讨论,然后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三,评价机制多样化。教师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唯结果论考核方式,利用成果导向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程度,从基本的认知能力到高级的知识运用能力设置多维度的考评方式[11]。教师可以把课程的考核分成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主要以超星学习通为平台,给学生创建一个线上学习空间,从学生线上观看视频时长、话题讨论活跃程度、课后习题完成情况进行评分,线下考试主要体现学生在传统课堂上的到课率、课堂纪律、团队合作表现等。
 
  总之,本文基于工商管理课程中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的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可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的体验感是比较满意的,而学生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研究发现,学生的满意度主要受到认知、情感和精神这三个领域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围绕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内容,注重从知识的记忆到知识的运用,并在此过程中利用自我展示的方式使他们在课堂中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满足。
 
  参考文献:
 
  [1]马国勤.基于OBE理念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20,36(5):63-68.
 
  [2]CARDOZO R N.An experimental study ofcustomer effort,expectation,and satisfaction[J].Journal ofMarketing Research,1965(2):244-249.
 
  [3]张蓓,林家宝.大学教学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学生期望与学生感知质量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4):59-65.
 
  [4]陈明,桑小双.高校学生对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认知及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5):57-64.
 
  [5]SPADYW G.Outcome-based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answers[M].Arlingto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94:1-10.
 
  [6]黄巧玲,孙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教育改革的指导与推动:评《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高校教育改革》[J].社会科学家,2021(6):165.
 
  [7]张武威,杨秀珍,魏茂金.疫情期间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94-200.
 
  [8]王金旭,朱正伟,李茂国.成果导向:从认证理念到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7(6):77-82.
 
  [9]杨浩.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1):69-75.
 
  [10]马红亮,白雪梅,杨艳.基于MOOC的课程国际化背景下教学存在实证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31(4):65-74.
 
  [11]郭冬梅,李琳.“新发现式”混合教学样态新生成[J].中国教育学刊,2020(10):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499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